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长安的荔枝:我拥兵百万被贬岭南 > 第108章 勤王扶正

长安的荔枝:我拥兵百万被贬岭南 第108章 勤王扶正

簡繁轉換
作者:我爱柯基犬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31 15:04:30 来源:源1

李林甫越想越觉得心惊,越想越觉得荒谬。

这根本就不是一个正常帝王该有的思路。

这是一种毁灭性的、不计后果的疯狂。

可偏偏,他李林甫,现在成了这位疯狂帝王手中,最锋利的那把刀。

明天,就在那庄严肃穆的太极殿上,他要亲手将这份伪造的“罪证”公之于众。

他要用自己经营了一辈子的名声和威望,为这份谎言背书。

他要用最慷慨激昂的语调,去控诉那些曾经连他都要小心应对的世家大族“通敌叛国”。

他可以想象,当他念出那些罪状时,朝堂上会是怎样一副光景。

那些出身世家的官员们,会用怎样震惊、愤怒、不敢置信的眼神看着自己。

而他,将站在陛下的身边,承受着所有的目光。

呵呵……

自己不过是一条被扼住了喉咙,不得不听从主人命令的狗罢了。

马车猛地一晃,停了下来。

右相府到了。

李林甫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冠,深吸一口气,那股发自内心的恐惧被他强行压了下去,取而代之的,是数十年官场生涯磨砺出的老谋深算与冷酷。

既然已经上了船,那就没有回头路了。

要么,跟着这位疯狂的陛下,一路乘风破浪,站到权力的最高峰,看一看那从未有过的风景。

要么,船毁人亡,被这滔天巨浪,连同那些庞然大物一起,撕成碎片,尸骨无存。

“来人。”

他掀开车帘,声音已经恢复了往日的沉稳,“去,把老夫的书房收拾出来,任何人不得靠近。另外,备笔墨,老夫……要连夜写一份奏疏。”

他要将这份“罪证”,变成一份逻辑缜密、辞藻华丽、充满了“正义感”和“家国情怀”的弹劾奏疏。

他要让这把刀,变得更锋利,更致命。

……

与右相府的灯火通明、暗流涌动不同。

此刻的东宫,太子府,则是一片死寂。

这里曾经是大唐未来的权力中心,车水马龙,宾客盈门。

而现在,却门可罗雀。

几盏昏黄的宫灯在寒风中摇曳,将廊柱的影子拉得又细又长。

太子李亨,就坐在这片死寂的中央。

他穿着一身素色的常服,整个人瘦了一大圈,眼窝深陷,脸色蜡黄,像是大病了一场。

曾经那属于太子的雍容气度,早已荡然无存,只剩下深入骨髓的恐惧和茫然。

他不敢睡,一闭上眼,就是李璘坐在龙椅上那冰冷的眼神。

“殿下,夜深了,喝杯热茶暖暖身子吧。”

一个老宦官端着茶盘,小心翼翼地走进来,声音放得极低,生怕惊扰了他。

李亨像是没听见,依旧呆呆地望着窗外。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而杂乱的脚步声从外面传来,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寂静。

一名小黄门连滚带爬地跑了进来,脸上满是惊惶之色,噗通一声跪在地上,声音都变了调:

“殿……殿下!不好了!清河崔氏的崔侍郎,还有王家、郑家的几位郎君……他们……他们闯进来了!”

“什么?!”

李亨猛地从座位上弹了起来,手里的茶杯“哐当”一声摔在地上,跌得粉碎。

他还没来得及做出任何反应,几个身影已经带着逼人的寒气,大步流星地跨进了殿门。

为首一人,年约五旬,面容清癯,留着一部打理得一丝不苟的长须,正是出自清河崔氏的吏部侍郎,崔仲淹。

他身后跟着的,是太原王氏的王德景和荥阳郑氏的郑昶,无一不是各自家族中举足轻重的人物。

他们脸上没有丝毫的恭敬,眼神锐利。

“太子殿下!你看看你现在这副样子!”

崔仲淹一开口,声音便如洪钟,带着压抑不住的怒火,在这空旷的大殿里嗡嗡作响。

他刻意加重了“太子殿下”四个字。

李亨被他这气势汹汹的样子吓得后退了一步,嘴唇哆嗦着,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崔……崔侍郎……你们……你们怎么来了?”

“我们怎么来了?”

郑昶脾气最是火爆,上前一步逼视着李亨,“我们再不来,你是不是就准备在这东宫里坐以待毙,等着那篡位的逆贼给你赐一杯毒酒,或者一条白绫了?”

“我……”

李亨被噎得面色涨红,又是羞愧又是恐惧,“我能怎么办?那李璘……他……他手里有兵……宫里宫外都是他的人……”

“兵?他那也配叫兵?”

郑昶不屑地嗤了一声,“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太子殿下,我们今天来,就是想问你一句话!”

崔仲淹抬手,制止了还要继续发作的郑昶,他深吸一口气,目光如鹰隼般死死盯住李亨,一字一顿地说道:“若不是那李璘竖子,行此兵谏的悖逆之举,这天下,早就是你的了!殿下,你可明白?!”

“轰!”

这句话,如同一道惊雷,在李亨的脑中炸开。

他整个人都懵了,呆呆地看着崔仲淹,嘴巴微张,满脸的难以置信。

“什……什么意思?崔侍郎……你……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

一直沉默不语的太原王氏的王德景,终于开了口,他的声音比崔仲淹要平缓,但那股子冷意却更甚。

“殿下,事到如今,我们也不妨把话挑明了。范阳的安禄山,为何起兵?你当真以为,他是要反我大唐吗?”

李亨的瞳孔骤然收缩。

安禄山……

他当然知道安禄山反了,也正是因为安禄山的反叛,才给了李璘可乘之机。

可他从来没有想过,这背后……

“他不是要反大唐。”

王德景的声音冷得像冰,“他是要……清君侧!”

“清的,是杨国忠之流的奸佞!”

“扶的,是你这位名正言顺的东宫太子!”

“我们五姓七望,在范阳投入了多少钱粮,许诺了多少好处,才让他下定决心,举起这面‘清君侧’的大旗!”

“我们原定的计划是,由安禄山在河北制造声势,兵锋直指洛阳,造成天下震动的局面。届时,朝野上下必然人心惶惶,我们会联合朝中百官,一同上奏,逼迫太上皇退位,由你这位太子,登基,主持大局!”

“等你登基之后,再下一道旨意,安抚安禄山,许他高官厚禄,河北的乱局,自然迎刃而解!到那时,你兵不血刃,便可坐稳皇位,而我等世家,亦可拨乱反正,重塑朝纲!这是一个天衣无缝的计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