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游戏竞技 > 重生后,我靠破案走向权力巅峰 > 第1011章 树林里的尸体

重生后,我靠破案走向权力巅峰 第1011章 树林里的尸体

簡繁轉換
作者:我是九门丧彪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8-01 03:05:34 来源:源1

第1011章树林里的尸体(第1/2页)

“详细说说处理过程。”小王拿起笔,准备记录。

“他把东西装在一个黑色塑料袋里,半夜送到我仓库。”李凤强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我把钱和账本藏在暗格里,打算过段时间风声小了,再把钱拿出来用。我真没想杀人,我就是一时贪心......”

审讯持续了两个小时,李凤强对协助处理赃物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随着他的交代,整个案件彻底结束了。

但是这个案子刚刚结束不到三天,刑侦支队这边在刺接到报案。

有村民在山里采蘑菇的时候发现了一具尸体。

九月的青岚山雾气弥漫,潮湿的空气里混着腐叶与血腥气。李明的警车碾过碎石路,轮胎与地面摩擦发出刺耳声响,划破了山林的死寂。车还未停稳,他便推开车门,黑色风衣下摆被山风掀起,露出腰间锃亮的配枪。

报案的采蘑菇村民蜷缩在警戒线外,竹篮倾倒在地,几朵鸡油菌散落在泥泞里。小王蹲下身,声音尽量温和:“大妈,您慢慢说,怎么发现的尸体?”老人脸色惨白,手指不住颤抖:“我就想着多采点蘑菇卖钱,往林子深处走了些,结果……”她突然捂住嘴干呕起来,“那死人眼睛还睁着,脖子上缠着绳子……”

树林深处,小杨和小孙早已投入勘查。小杨戴着白色乳胶手套,手持镊子仔细翻检死者衣物。“死者上衣口袋外翻,财物应该被拿走了。”他将一枚沾着泥土的纽扣装进证物袋,“但这枚纽扣缝线整齐,不像是撕扯掉落,倒像是凶手刻意留下的。”小孙则扛着三维扫描仪,蓝光在尸体周围快速扫动:“尸僵开始缓解,角膜浑浊,死亡时间在12到24小时之间。”

李明蹲在尸体旁,目光紧锁死者脖颈的麻绳。那是条普通的黄麻绳索,却在死者皮肤勒出深紫色痕迹,边缘还带着细微的血迹。“他杀无疑。”他伸手拨开死者凌乱的头发,“头部有钝器伤,凶手可能先击打,再实施勒杀。”话音未落,小杨突然喊道:“陆队,看这个!”

只见死者右手紧握成拳,小杨用镊子小心撬开,指甲缝里赫然露出几缕黑色毛发。“马上送去检验,可能是与凶手搏斗留下的。”李明眼神锐利,转头看向小孙,“现场脚印什么情况?”小孙调出平板电脑上的扫描图:“发现两组清晰鞋印,一组42码,另一组40码,都往林子东北方向延伸,不过……”他放大画面,“42码鞋印在中途有明显拖拽痕迹。”

此时,小王快步走来,笔记本上记满信息:“报案人说进山时,在两公里外的岔道口见过一辆黑色SUV,车窗贴了深色膜。但她当时没在意,没记下车牌号。”李明站起身,拍了拍裤腿的泥土:“联系交警,调取周边监控,重点查那辆黑色SUV。”他又看向小杨和小孙,“尽快完成勘查,尸体送去解剖,我们必须在最短时间内确认死者身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011章树林里的尸体(第2/2页)

小孙架起三维激光扫描仪,蓝绿色的光束在尸体周围编织成细密的网格,“嗡嗡”的运转声在寂静的树林里格外清晰。小杨则跪在地上,手持微距相机,以垂直90度角对死者颈部的勒痕进行拍摄,闪光灯每一次亮起,都将紫黑色的索沟细节定格在存储卡中。

“注意勒痕的走向。”小杨示意助手将强光灯调整角度,“从甲状软骨右侧开始,斜向上方延伸至左侧乳突,符合典型的前位缢型特征,但边缘伴有不规则撕裂伤,说明凶手在勒紧绳索时存在反复用力的动作。”他切换至紫外光源,索沟表面立刻显现出细微的白色结晶,“提取这些分泌物,可能含有凶手的皮肤组织或汗液残留。”

小孙操作着扫描仪,显示屏上实时生成出现场的立体模型。“尸体长轴与正东方向呈37度夹角,周围五米内发现两组鞋印。”他放大模型中脚印的部分,“42码鞋印深3.2厘米,40码鞋印深2.8厘米,根据步幅分析,前者步长75厘米,后者68厘米,初步判断42码鞋印持有者身高在178-182厘米之间,体重80公斤左右;40码鞋印持有者身高约170厘米,体重65公斤左右。”

小杨用静电吸附仪在落叶堆上缓缓移动,突然仪器发出蜂鸣。“有发现!”他小心地掀开表层枯叶,底下露出半枚模糊的掌纹,“虽然被雨水冲刷过,但仍能提取到部分乳突纹线,立刻送去做纹路增强处理。”助手迅速取出掌纹提取胶带,采用“平移粘贴法”将掌纹完整转移至物证袋中。

在尸体右侧两米处,小孙发现一截断裂的松枝。他戴上头灯,仔细观察断口:“断裂面呈斜向锯齿状,新鲜度与尸体死亡时间相近。”他用游标卡尺测量断面直径,“直径2.3厘米,根据杠杆原理,要造成这种折断需要至少15公斤的瞬间冲击力,很可能是凶手拖拽尸体时碰撞所致。”松枝上零星分布的红色物质引起了他的注意,“提取这些物质,可能是血迹,也可能是某种植物汁液。”

小杨开始检查死者衣物。他用镊子夹起死者衬衫袖口,在放大镜下,布料纤维间夹杂着细小的灰白色颗粒。“硅质体。”他若有所思,“这是禾本科植物特有的结构,结合现场植被情况,可能是大油芒或野古草。但这些颗粒表面光滑,不像是自然沾染,更像是经过研磨处理。”他将颗粒样本分装,一份送去做能谱分析,一份留存备用。

小孙则对现场的拖拽痕迹进行研究。他沿着痕迹撒下荧光粉,在紫外线照射下,拖拽轨迹清晰可见。“痕迹总长度12.7米,存在三处90度转折,中途有五次停顿。”他测量着痕迹宽度,“宽度35厘米,符合单人拖拽成年男性的特征。在第三次停顿处,发现少量毛发,直径120微米,髓质连续,初步判断为人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