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游戏竞技 > 重生后,我靠破案走向权力巅峰 > 第1015章 第二次案情分析会的结论

第1015章第二次案情分析会的结论(第1/2页)

小王翻开笔记本,语气有些无奈:“走访了青岚山周边12个村庄,询问村民300余人,仅发现向阳村周强存在失踪情况,但经照片比对和信息核实,与死者特征不符。另外,关于报案人提到的黑色SUV,查遍周边监控、加油站和汽修店,均无线索,车辆如同人间蒸发。”

“失踪人员数据库比对呢?”

小周揉了揉通红的眼睛:“这两天,我们筛查了近万条信息,重点关注35-40岁男性,以及有陈旧性骨折病史的人员,但没有匹配成功。目前准备从失踪人员的社会关系入手,重新筛查独自居住、与亲友联系少的群体。”

会议室陷入短暂的沉默,只有空调外机的轰鸣声在耳边回荡。李明走到白板前,用红笔将“工业陶瓷”“陈旧性骨折”“黑色SUV”几个关键词圈起来,连成一条线:“现在看来,确认死者身份是当务之急。死者身上的每一个特征,都是打开谜团的钥匙。”

“可是从何入手呢?”小林忍不住开口,“现场没线索,失踪人员里也找不到,难道要大海捞针?”

“不是大海捞针,是抽丝剥茧。”李明转身,目光坚定,“小杨,继续研究那些硅质体颗粒,扩大成分比对范围,查清楚工业陶瓷的具体来源;**,对死者的骨骼进行更细致的检查,看能否发现其他特殊标记。”他看向小王和小周,“你们两组继续扩大排查范围,重点调查周边的陶瓷厂、建筑工地,以及有过盗窃、暴力犯罪前科的人员。凶手熟悉青岚山环境,一定在某个地方留下了蛛丝马迹。”

“还有那辆黑色SUV。”小孙突然开口,“虽然目前没有踪迹,但它是重要线索。建议联合周边县市警方,调取高速公路、国道的监控,排查案发前后所有进出青岚山区域的黑色SUV。”

“好,就这么办。”李明在白板上写下新的部署,“大家这段时间辛苦了,但刑侦工作就是这样,越是艰难,越要沉住气。死者身份一旦确认,就能顺藤摸瓜找到社会关系,进而锁定凶手。散会后,各小组立刻行动!”

会议结束,众人匆匆散去,开始新的一轮调查。夜色深沉,刑侦支队大楼的灯光依旧明亮,一场与时间赛跑、追寻真相的战斗,正在紧张有序地展开。

秋日的阳光炙烤着大地,小王带领队员们的警车在尘土飞扬的乡间道路上疾驰,车轮碾过碎石发出“咔嚓咔嚓”的声响。他们的目的地是青岚山周边的三家陶瓷厂和五个建筑工地,这些地方与死者衣物上提取到的工业陶瓷原料成分、鞋底的沥青残留有着潜在关联。

第一站是“鑫达陶瓷厂”,厂区内机器轰鸣,传送带运载着半成品陶瓷穿梭不息,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陶土粉尘。小王亮明身份后,在保安的带领下来到厂长办公室。厂长是个大腹便便的中年男人,翘着二郎腿,不耐烦地敲打着桌面:“警察同志,我们厂一向守法经营,没出过什么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015章第二次案情分析会的结论(第2/2页)

“我们在调查一起案件,想了解一下,最近厂里有没有员工突然失踪?或者行为举止异常的?”小王耐心询问。

“失踪?没有没有!”厂长连连摆手,“我们厂的工人都老实巴交的,每天两点一线,能出啥问题?”

“那这两年离职的员工,您这有记录吗?我们需要查看一下。”

厂长皱起眉头,嘟囔着让秘书拿来员工档案。小王和队员们仔细翻阅,三个小时过去,眼睛被粉尘刺激得生疼,却一无所获。离职员工中,要么是因为薪资问题,要么是回老家发展,没有任何可疑之处。

离开陶瓷厂,他们又马不停蹄地赶往“宏远建筑工地”。工地上塔吊高耸,搅拌机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工人们戴着安全帽忙碌穿梭。小王拦住一位正在搬砖的工人:“师傅,跟您打听个事,这工地最近有没有人突然不见了?”

工人直起腰,抹了把脸上的汗水,摇摇头:“没听说啊,不过工地人多,来来去去的,就算有人走了,也不一定注意得到。”

“那您有没有见过一辆黑色的SUV,车窗贴了深色膜,在工地附近出现过?”

“SUV?没印象,平时来工地的都是拉建材的货车。”工人挠挠头,又弯腰继续搬砖。

小王和队员们在工地里转了一圈又一圈,询问了二十几个工人,嗓子都喊哑了,得到的回答都是“不清楚”“没看见”。夕阳西下时,他们疲惫地坐在工地旁的水泥墩上,看着天边的晚霞,满心都是挫败感。

“王队,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周边的厂和工地都快查遍了,一点线索都没有。”队员小陈擦着额头上的汗水,语气里满是沮丧。

小王深吸一口气:“再坚持一下,还有最后一个陶瓷厂和两个工地,查完再说。”

就在他们准备前往下一个地点时,手机突然响起。是派出所打来的电话,说接到群众反映,“恒兴陶瓷厂”有两名员工失踪多日。小王立刻带队赶去。

在恒兴陶瓷厂,小王见到了焦急的车间主任。“警察同志,小李和老张已经三天没来上班了,电话也打不通!”车间主任满脸焦虑,“他们平时工作认真负责,从来不会无故旷工的!”

小王心头一紧,难道这就是苦苦寻找的线索?他立刻调取两人的资料:李建国,36岁,在厂里负责原料研磨;张大海,39岁,是烧制车间的工人。两人的年龄与死者相近,工作也和陶瓷原料密切相关。

“他们住在哪里?带我们去看看。”小王急切地说。

在两人合住的宿舍里,床上的被褥凌乱,桌上还放着没吃完的泡面,看起来确实是匆忙离开。小王仔细搜查房间,在床底发现一个行李箱,打开一看,里面只有几件换洗衣物。

“他们有没有什么亲友?联系方式有吗?”小王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