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游戏竞技 > 重生后,我靠破案走向权力巅峰 > 第1092章 细致的现场勘察发现

重生后,我靠破案走向权力巅峰 第1092章 细致的现场勘察发现

簡繁轉換
作者:我是九门丧彪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8-01 03:05:34 来源:源1

第1092章细致的现场勘察发现(第1/2页)

池塘中央的勘查有了新发现。小杨的探杆在水下触到硬物,“像是块木板,”他示意杨村帮忙,两人合力将块长1.2米的松木板拖上岸,板面上有处3×4厘米的凹陷,边缘沾着深蓝色的布料纤维,“木板两端有钻孔,间距30厘米,像是用来固定重物的。”

李明盯着木板上的凹陷:“测量深度和角度,比对尸体背部是否有对应损伤。”他转向小王,“查张木匠的社会关系,特别是和二柱子有没有矛盾。另外,通知水文队测池塘水深和水流方向,看看尸体可能是从哪个方向漂来的。”

杨村在距尸体三米的水下,用金属探测器扫到异常信号。“深度60厘米,”他拨开淤泥,露出半截生锈的铁钩,钩尖挂着片灰色毛衣碎片,“纹理是粗毛线编织,和尸体身上的蓝布褂子不是同一种材质。”铁钩的弯曲角度呈120度,内侧有明显的磨损痕迹,像是长期拖拽重物形成的。

小王的笔录本已经记满半页,老李还在絮絮叨叨:“这塘是俺承包的,去年清淤时挖出过民国时期的铜钱,当时就有人说底下埋着东西。”他突然压低声音,“前阵子村东头的赵寡妇哭着说,她男人外出打工三个月没音讯了,穿的就是件蓝布褂子……”

水面的雾气渐渐散去,小杨正指挥队员用浮筒划分打捞区域。“尸体暂时不要移动,”他对李明说,“等潜水员检查完水下环境再说。木板上的纤维和铁钩上的毛衣碎片,需要带回实验室做成分比对。”他的勘查箱里,已经整齐码放着三个证物袋:分别装着蓝色布料、尼龙绳结和带锈的铁钩。

李明望着池塘对岸的玉米地,晨风吹过叶尖的声音里,混着远处警犬的吠叫。“小王,去核实赵寡妇男人的身份信息,”他的手指在木板凹陷处比划着,“重点查他的身高体重,还有是否穿蓝布褂子。小杨,把木板和铁钩的照片发给技术科,看看能不能复原受力轨迹。”

当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照在水面时,杨村突然在淤泥里踩到个硬物。他小心翼翼地刨开泥土,露出只黑色胶鞋的鞋尖,42码的鞋底纹里嵌着红褐色的黏土——与塘埂上的压痕完全吻合。“鞋跟处有块磨损的橡胶,”他用标尺测量,“和拖拽擦痕的宽度一致,应该是作案人留下的。”

小王合上笔录本时,老李的白酒已经见了底。“赵寡妇男人叫孙老四,是个瓦匠,”他在村民名单上圈出名字,“去年在张木匠家盖房时摔断过腿,走路有点跛——和塘埂压痕显示的步态特征吻合。”远处传来潜水员下水的扑通声,小王知道,随着尸体的打捞上岸,更多的秘密将浮出水面,但此刻,这些散落在池塘周围的线索,已经在晨雾中勾勒出模糊的轮廓。

李明的皮鞋陷进池塘边的淤泥里,留下半掌深的鞋印。他抹了把脸上的雨水,指着岸边丛生的芦苇:“小杨,带技术组沿池塘外延五十米拉警戒带,重点排查芦苇荡和堤坝斜坡。小孙跟我去看中心现场,注意保护可能的足迹和拖拽痕迹。”雨丝斜斜地打在水面上,泛起的涟漪正一点点吞噬着那具漂浮的尸体边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092章细致的现场勘察发现(第2/2页)

小杨蹲在芦苇丛边,手里的多波段光源发出蓝紫色的光。“森子,过来看看这个,”他用镊子夹起一绺灰黑色纤维,纤维表面附着着细小的泥粒,“长度约8厘米,单根直径15微米,在450纳米波长下有明显荧光反应,像是某种合成纤维。”他把纤维放进证物袋,标签上写下“样本A-01,距尸体发现点东3.2米,芦苇茎附着”。

小孙正用激光测距仪测量尸体位置:“尸体呈俯卧位,头部距北岸堤坝1.7米,脚部朝向东南,水面以上可见部分穿着深色外套,衣摆有撕裂痕迹。”他蹲下身,手指在淤泥上划出浅沟,“岸边有两处可疑压痕,形态呈椭圆形,长轴28厘米,短轴15厘米,边缘有植物倒伏现象,像是被重物碾压过。”

“压痕周围有没有足迹?”小杨调整光源角度,光束扫过湿漉漉的泥地,映出几只杂乱的鞋印,“这是43码运动鞋印,前掌花纹是波浪形,后跟有明显磨损,应该是报案人留下的——他说自己跑过来时摔了一跤。”他用石膏粉混合水,小心翼翼地倒入一个相对清晰的鞋印,“但这个鞋印旁边,有半个模糊的轮廓,像是某种橡胶靴的边缘。”

小王把报案人老张扶到警戒线外的帐篷里,搪瓷缸里的热水冒着白气。“我早上五点多下网,”老张的手还在抖,渔网的破洞在膝盖上晃悠,“收第三网时感觉特别沉,拉上来一看……就看见个黑脑袋漂着,吓得我渔网都扔了。”他指着池塘东侧的柳树,“上周三晚上我听见那边有动静,‘扑通’一声,还以为是野狗掉水里了。”

“周三晚上具体几点?”小王的笔录本上已经画下池塘的简易地图,标注着三个渔网投放点。“大概十一点多,”老张咂着嘴回忆,“我起夜时看见柳树下有手电筒光,晃了几下就灭了。这池塘是我承包的,平时除了钓鱼的没人来,最近暴雨涨水,连钓鱼的都少了。”他突然压低声音,“前阵子村西头的李老四跟人在这附近打架,说要把对方‘沉塘’,不知道跟这有没有关系。”

小杨的声音从芦苇丛里传来:“发现拖拽痕迹!”小孙立刻赶过去,只见淤泥上有两道平行的浅沟,沟宽约10厘米,间距45厘米,延伸至水边戛然而止。“沟内有植物残体被切断的痕迹,断口新鲜,”小杨用镊子挑起一片断裂的芦苇叶,“纤维撕裂方向与拖拽方向一致,应该是最近三天内形成的。”他让技术人员在沟底取样,淤泥中混着的细小纤维与之前发现的灰黑色纤维成分相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