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海风吻过讲台 > 第10章:国际厨房(下)

海风吻过讲台 第10章:国际厨房(下)

簡繁轉換
作者:杏琳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01 15:05:21 来源:源1

第10章:国际厨房(下)(第1/2页)

他得多饿?他得多要强?宁愿偷偷吃剩饭,也不愿多吃一口桌上的饭!这个认知,让黄诗娴的心像泡在咸涩的海水里,又沉又痛。她想起那个深夜里幽幽的蓝光,那个简陋的自制灯……这个沉默寡言的男人,到底独自背负了多少窘迫和艰难?

知道了这个秘密,黄诗娴再看武修文,感觉完全不同了。他斯文地放下饭碗说“饱了”时,她能看到他眼底一闪而过的克制;他抢着洗碗时那涨红的脸,不再是单纯的不好意思,更像是一种维护自尊的倔强;他洗完后那满足的神情,也仿佛带着一种让人心酸的庆幸。

不行!不能再让他这样了!黄诗娴心里有个声音在呐喊。几乎是下意识地,她开始“垄断”了做晚饭的权利。一到傍晚,她就早早钻进厨房,麻利地系上围裙。

“今晚我掌勺!你们谁也别跟我抢!”她语气轻松,带着点不容置疑的“霸道”。

最关键的一步来了——淘米下锅时,她的手总会“不经意”地,比平时多抖那么一两下。雪白的大米落入锅中,水位线悄然上升。多下一把米,锅里就能多出一碗饭。多出一碗饭,那个背对着大家狼吞虎咽的背影,或许就能多吃到一口温热干净的。

起初几天,看着晚饭后锅里明显多出来的、足够武修文“饱餐一顿”的剩饭,黄诗娴心里有种隐秘的满足感。看着他洗完碗出来时,脸上那不易察觉的、真正放松的红润,看着他走路时似乎比之前轻快了一点的脚步,那种酸涩的心疼,才稍稍被一种温暖的踏实感替代。

但很快,新的问题来了。米是大家凑钱买的,黄诗娴总是“失手”多下米,次数多了,难免引人注意。郑松珍看着锅里剩的饭,小声嘀咕过:“诗娴,你这米下的……有点飘啊?咱们那点伙食费可经不起这么造……”连最不爱管闲事的王红梅也投来过疑惑的目光。

黄诗娴心里一紧,脸上却笑得坦然:“哎呀,手滑了手滑了!下次注意!”心里却飞快地盘算开了。

不能占大家的便宜!这是底线!为了堵住悠悠众口,也为了……让那个人吃得心安理得,黄诗娴行动了。

隔三差五,她那个鼓鼓囊囊的帆布包里,就会多出一小袋沉甸甸的东西。有时是晶莹剔透的新米,带着田野的清香;有时是翠绿欲滴、挂着露珠的新鲜青菜;最让大家惊喜的,是偶尔会出现的小半桶活蹦乱跳的海鱼、几斤张牙舞爪的肥美海蟹,或是一大盘通体透亮、活蹦乱跳的基围虾!这些东西,在八十年代的海镇,对于只靠微薄工资生活的老师们来说,绝对是奢侈品!

“哇!诗娴!你家里又‘进贡’啦!”郑松珍第一个扑上去,眼睛放光,“这大螃蟹!这虾!绝了!”

“我妈让我带来的,说老师们辛苦,给大家加加餐。”黄诗娴笑得云淡风轻,把东西交给“后勤部”,心里却在默默计算:这些,够抵上她多下的那些米了吧?够堵住大家的嘴,让武修文继续“心安理得”地洗他的碗、吃他的“加餐”了吧?

果然,看到这些平日里难得一见的美味海鲜,再想想黄诗娴时不时“手滑”多下点米的小事,谁还会在意呢?那点小小的不快,早被海鲜下锅时“滋啦”的诱人声响和弥漫开来的极致鲜香,冲得无影无踪!餐桌上充满了欢声笑语和满足的咀嚼声。

“诗娴,你家里人对你可真好!”林小丽吮着蟹腿上的汁水,由衷感叹。

“就是!跟着黄部长有肉吃!”大家纷纷附和。

武修文也跟着笑,吃得格外认真。他真心感激黄诗娴带来的海鲜,觉得这是“国际厨房”的福利,是大家对他这个“洗碗工”的认可。他完全不知道,这些额外的馈赠,连同锅里多出来的每一粒米,都是角落里那个温婉身影,为他精心计算、默默铺设的温柔之路。

于是,被蒙在鼓里的武修文,继续每晚乐此不疲地承包着洗碗大业。洗洁精的泡沫在他手下欢快地跳跃,油腻的碗盘变得光洁如新。而锅底那些温热的、份量十足的米饭和菜底,则源源不断地转化为支撑他高强度工作的能量。

吃饱了,世界都明亮了!武修文感觉体内像装了一个小太阳,精力充沛得吓人。脑子转得飞快,备课时灵感源源不断,站在讲台上更是神采飞扬,把那些枯燥的数学题讲得妙趣横生,连带着学生们眼中的求知欲都更旺了。书,教得是越来越有滋味,越来越带感!

黄诗娴将这一切看在眼里。看着他原本清瘦凹陷的脸颊渐渐有了血色,甚至透出点健康的红润;看着他走路时,那曾经带着点飘忽无力的脚步,终于变得沉稳有力,甚至能带起一阵小小的风;看着他站在讲台上时,那挺直的脊背和眼睛里越来越明亮自信的光……

一种难以言喻的、近乎欣慰的喜悦,像温热的泉水,悄然盈满了黄诗娴的心田。那喜悦如此纯粹,如此自然,让她自己都未曾深究它的源头。

日子一天天过去。黄诗娴渐渐习惯性地,将武修文的一举一动纳入了自己视线的焦点。他今天是不是又备课到很晚?蓝光是不是又亮起来了?他吃饭时有没有皱眉(是不是胃不舒服)?洗碗时哼的歌调子好像比昨天欢快些?他批改作业时那专注的侧脸,线条好像……比以前柔和了?

这种关注,如同呼吸般自然,在她看来,天经地义。武修文在她心里,不知不觉从一个需要帮助的、让人不省心的同事,变成了一个……像家人一样需要她操心、需要她照顾的存在。她对武修文的关心,早已超越了最初的同情,变成了一种细致的、无微不至的呵护。这份呵护,坦坦荡荡,毫无遮掩,如同和尚头上的虱子——明摆着。她从未想过要隐藏,也从未意识到这份关心在旁人眼中,早已悄然变了味道。

感情的推进,如同涨潮的海水,无声无息,却力量巨大。当局者迷,黄诗娴沉浸在自己构建的“理所当然”中,浑然不觉。然而,旁观者却早已是洞若观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0章:国际厨房(下)(第2/2页)

“哎,瞧见没?诗娴又给武老师碗里夹菜了!那大虾,自己都没舍得吃!”

“何止!我看她淘米,每次给武老师煮饭那锅,米都下得格外多!”

“啧啧,武老师洗个碗,她都能在旁边看半天,那眼神……啧啧啧!”

“嘘!小声点!不过话说回来,诗娴这是……真上心了?”

“唉,可惜啊……一朵鲜花……武老师人是挺好,可这条件……”

办公室里,走廊上,宿舍楼前,细碎的议论如同海风,无孔不入。老师们交换着心照不宣的眼神,摇头的,叹气的,惋惜的,都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所有人都知道武修文的底细:一个从穷山沟里爬出来的代课老师!1982年以后,民办教师编制取消,除了正式的公办教师和合同工,剩下的都叫代课教师。代课教师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朝不保夕!意味着学校领导一句话,或者政策有点风吹草动,他就得卷铺盖滚回那个鸟不拉屎的山沟沟里去砍柴!据消息灵通人士(多半是郑松珍)透露,武修文家简直是一穷二白的代名词。他从小没了爹,兄弟姐妹九个!六个哥哥,一个姐姐,一个弟弟!哥哥们结婚分家各顾各了,姐姐嫁人了,就剩他和一个打短工的弟弟,守着老母亲苦熬。他那点微薄的代课费,自己都未必够活,还得贴补家里!

再看黄诗娴?那可是曲海镇黄家的掌上明珠!渔民世家,靠海吃海,虽不是大富大贵,但家境殷实。更关键的是,她是整个家族四代以来唯一的女孩!爷爷奶奶的心尖肉,伯父叔叔捧在手心的宝贝,伯母婶婶疼得跟眼珠子似的,上面两个亲哥,堂兄弟表兄弟更是一大堆,个个都把她当公主供着!她从小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主儿!

这么一个千娇百宠的“海公主”,偏偏看上了武修文这么一根“生了锈的铁丝”?怎么不让人扼腕叹息?怎么看都觉得是明珠暗投,暴殄天物!

黄诗娴本人呢?她对周遭这些目光和议论浑然不觉,或者说,她根本没往那方面想。在她单纯而坚定的认知里,她对武修文的关心,纯粹得就像关心自家一个让人操心的兄弟!这个“兄弟”被她遇上了,境遇又这么艰难,她能不闻不问吗?能眼睁睁看着他挨饿、看着他被生活压垮吗?不能!所以她的关心,是理所当然的,是理直气壮的,是肆无忌惮的!

这种“理直气壮”,让她的关心更加毫无保留,不知不觉间,武修文这个人,连同他的饥饿、他的努力、他深夜那点幽蓝的光、他洗碗时哼的小曲……都已经深深植入了她的神经末梢。关注他,照顾他,仿佛成了她生活里一种顺理成章的习惯,一种无需思考的本能。那种感觉很奇怪,好像五百年前他们就该是一家人似的。

在教学工作上,武修文的确是个天才。他站在讲台上时,整个人都在发光,那些枯燥的数字和图形在他口中仿佛有了生命。老天爷赏他这碗饭吃,一点没错。

可偏偏在感情的雷达上,他迟钝得像块海边风吹日晒了千年的礁石!他沉浸在教学的世界里,沉浸在每晚“洗碗加餐”的小确幸里,沉浸在用那点蓝光对抗黑夜的孤独里。他丝毫没有察觉到黄诗娴每次淘米时那“刻意”多抖的几下手腕,没有察觉到自己碗里总比别人多出来的那几块好肉,没有察觉到他脸色红润背后那份不动声色的温柔守护。

他只知道,自从加入“国际厨房”,尤其是承包洗碗工作后,他的日子好过多了!肚子饱了,精力足了,工作顺了!至于饭为什么总吃不完?那一定是黄部长或者别的老师“失手”了!反正自从黄诗娴“接管”了煮饭大权后,这种“失手”就变成了常态。他乐见其成,洗起碗来更加兴高采烈,神采奕奕,心满意足,仿佛洗的不是碗,而是通往温饱和尊严的金钥匙。

他看不见,但学校里的其他老师,早已把黄诗娴那点女儿家隐秘的心思,看得透透的,甚至比黄诗娴自己看得还要透彻十分!

海边生,海边长的人,心胸或许像大海一样辽阔,能容纳百川。但有时候,却又像最细的沙滩,留不住一点秘密。一点点风吹草动,不需要喇叭,就能传得飞快,快得像乘着海风,一夜之间就能从渔港的东头飞到西头。

黄诗娴的家就在曲海镇,近得抬脚就到。她自认为坦坦荡荡、纯洁无私的关心,在那些爱嚼舌根的三姑六婆嘴里,在街坊邻居的饭后谈资中,传来传去,渐渐就变了味。从“黄老师心善,照顾新来的武老师”,慢慢发酵成了“黄家姑娘对那个武老师有意思”,再升级版就成了“两人在处对象呢!热恋期,蜜里调油那种!”

这些风言风语,起初像海边的泡沫,无伤大雅。黄诗娴的父母开明,只要女儿开心,对方人品好,家境差点也不是不能考虑。传言嘛,总归是传言。

然而,生活往往充满戏剧性。有时候,恰恰是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如同浪花般细碎的闲言碎语,却偏偏拥有着意想不到的力量,足以在平静的海面上,酝酿出令人措手不及的风浪!

这天傍晚,“国际厨房”的晚餐刚结束,武修文正撸起袖子准备开始他心照不宣的“加餐”环节,黄诗娴则在一旁整理灶台。窗外,绚烂的晚霞将天空和海面染成一片瑰丽的橘红,海风温柔。

突然,一个高大的身影风风火火地闯进了厨房,带着一身海腥味和腾腾的怒气!来人皮肤黝黑,体格健硕,浓眉大眼,正是黄诗娴的大哥——黄海涛!

他目光如电,直接越过正在收拾碗筷的其他人,精准地钉在武修文身上,上下打量,眼神锐利得像刀子。然后,他一把拽住黄诗娴的胳膊,声音又急又冲,带着不容置疑的火气:

“娴妹!跟我回家!现在!立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