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神探:从警察学院开始 > 第223章 峰回路转

神探:从警察学院开始 第223章 峰回路转

簡繁轉換
作者:荆殃及池鱼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04 03:09:39 来源:源1

第223章峰回路转

翌日,沙河县局。

李农把一群记者带进接待室。

一行人刚坐下来,一个女记者立即就开口道:“李大队长,据我们所知,这次k301特大抢劫杀人案扑朔迷离。请问,杀害单亲妈妈汪某某的嫌犯,到底是谁?”

听见这个问题,李农就觉得头大。

“那个……我们现在正配合检方……”

不等他把话说完,女记者又问道:“我们听说,你们警局逮捕了两个嫌犯,现在外界都在传,你们还无法确认到底哪个是凶手,对吗?”

李农翻了一个白眼,心里腹诽,你已经打听这么清楚了,还用得着问我吗?

今天早上起来,李农的眼皮就跳的厉害,心想今天肯定没好事。

果然,他刚到办公室,就被陆康明抓了壮丁,被叫来应付这群从省市赶来的记者。

不仅如此,他还听说,检察院外面也有一大堆记者,一直在打听开庭的时间。

这个案子,法院那边本来打算不公开审理,但案子已经捅出去了,不公开审理的话,似乎又让外界觉得可疑。

本地电视台,很给面子,没怎么报道,但外市的新闻媒体却不会在乎区区的沙河县,k301火车抢劫杀人案,诸多细节都已经被挖出来了。

譬如,歹徒抢劫杀人的动机,是因为无良包工队,拖欠工资,引发了舆论,同情劫匪的人大有人在。

嫌犯丁某杀死自己乘务员女朋友,而乘务员却是一个水性杨的女人,给嫌犯戴了绿帽子,又能引发舆论。

受害人汪家玲单亲妈妈的身份,遇害时,肚子里还怀有两个月大的婴儿,而且遇害前,还遭受其他乘客无情的殴打,这个消息劲爆吧?

社会舆*论群情激愤,记者像是苍蝇一般,天天围着县局和检察院。

另外,就是嫌犯兰汉文,患有精神疾病,思觉失调症,他到底有没有杀人?警方到底有没有使用大记忆恢复术?

一个五十万人口的县城,几日以来,聚集了大量外来的记者和法律从业人员。

沙河县县*委也觉得头大,为了能给这些人留下好印象,各事业单位都打起了精神,就连环卫工,也得把街道打扫的干干净净,免得被有些无良记者使用春秋笔法。

李农神游天外,不知道怎么回答这些问题,眼神一转,突然瞧见女记者身上没有挂身份牌。

突然,他警觉起来,厉声问道:“伱是哪个电视台的记者?”

女记者一窒,呵呵一笑,老实的回答:“我是一个自媒体博主。”

这个词,现今还不是很流行,李农听不懂。

女记者解释:“就是写博客的。”

李农站起身来,狠狠地瞪了一眼宣传科的干事,而后对女人道:“你不是正儿八经的记者,是没有资格进县局采访的,请你出去!”

女人没有动怒,而是微微笑着,她用手把额前的头发,挽在耳后,道:“别那么凶嘛,你放心,我不会乱写的。”

李农不答,准备以这个借口,结束这次采访,这些个记者虎视眈眈的,看着就让人害怕,自己又没马科长那样的语言艺术。

宣传部门的干事,赶紧走过来,准备把女人撵出去。

女人道:“别那么小气嘛,对了,你们罗锐,罗警官呢,我是他姐!给一个机会,你们放心,我虽然不是记者,但比记者厉害,我博客转发量很高的,我只是想知道汪家玲遇害的情况,她到底怎么死的?这个都是大家关心的话题!”

“罗锐的姐?呵呵……”李农翻了一个白眼,罗锐母胎单身,什么时候有个姐姐了?

他三言两语把接待室的记者,打发走,然后赶紧回到自己办公室。

江鳄鱼坐在沙发里,手里拿着厚厚一摞文件,正仔细的看着。

见到李农,他抬起头来,道:“你们还真想把汪家玲的死推到丁左的身上?”

李农摊手:“不然怎么办?兰汉文杀害汪家玲,证据不足,再说,你们检察院天天催,天天催,让我们补充证据,我们上哪儿去补充证据,老大,我们也很难啊!”

江刚抬起头,揉了揉眼睛:“如果丁左认了,那兰汉文马上就会被释放,还审个什么劲!”

“那丁左会认吗?”

江刚咬了咬牙,道:“丁左父亲早年因病去世,家里就剩下一个老妈,还有一个读书的妹妹。兰汉文家里虽然也没多少钱,但那个周霞有钱,她每天都往看守所跑,我不知道他们谈了什么,但传出来的消息是,丁左似乎很动摇。”

“动摇什么?”

“愧你还是一个刑警大队长!丁左抢劫杀人,情节恶劣,死刑没跑,他只要认下杀害汪家玲的事实,难道还能枪毙他两回?”

李农睁大眼睛:“这……这是犯罪!周霞这娘们到底想干什么?”

江刚叹了一口气,道:“犯罪?周霞是律师,她比你懂怎么操作。丁左伏法之后,她可以用各种名义,偿还承诺,比如资助丁左的妹妹读完大学,或者是在丁左母亲以后出现重大疾病时,以别人的名义捐款等等,手段多的去了!”

李农觉得一个头,两个大,问道:“江鳄鱼,那你准备怎么办?”

江刚抬起头,目光灼灼的盯着他:“不是我要怎么办,而是我们要怎么办?!”

李农眨了眨眼。

江刚指向他,道:“你是负责k301抢劫杀人案的刑警大队长……”

而后,他又指向自己的胸膛,脸色郑重道:“我是检察官!只有咱们两个,才能让真相水落石出!所以,李大,请你一定要找到兰汉文杀人的证据,哪怕细微的证据也行,我就把这个恶魔送上被告席!还汪家玲在天之灵!”

李农心底最柔软的部分被触动,但现实告诉他,自己根本没这个本事,罗锐和省市来的技术大拿赵明,两个人都找不到兰汉文杀人的直接证据,何况是自己。

江刚注意到了他的神色,急切的道:“李大,时间拖的越久,丁左就会越动摇,他肯定会认罪的!让兰汉文逍遥法外,是你想看见的吗?”

李农咬牙,颔首:“好,江鳄鱼,我答应你,劳资豁出去了!我去找证据!”

江刚给了他一个鼓励的眼神,接着埋进资料堆里。

李农走出办公室,准备叫人一起去看守所,丁左既然打算认罪,那警局就必须给他打一剂强心针,先把他稳住才行。

何兵这混蛋,不知道跑哪里去了,其他中队的警员都在忙。

李农只好来到一楼,准备随便抓两个壮丁。

走到一楼七中队的办公室门前,李农看见一个个家伙,面向白板,正襟危坐,神情严肃。

而在白板前面站着的人,不是别人,正是罗锐。

白板上贴着兰汉文的照片,照片下面用马克笔,写着他的出生年月和生平事件。

这小子昨天不是开始休假,回省市了吗?怎么又突然出现了?

李农心里纳闷,他转过头,看见江刚下了楼,便向对方招招手。

两人一起站在办公室门边,不多时,陆康明和杨云桥垂头丧气的从外面回来,见到这两人,也跑来看看到底什么情况。

四个人,四双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罗锐。

罗锐看见他们了,只是微微点头,接着向下面的同事讲道:“兰汉文,出生在会宁市,大宁区,五岁上托儿所,六岁上小学。初中和高中都在会宁市就读,也就是说,他大部分时间,都在会宁市生活。

他在帝城上了四年大学,咱们现在不查这个……”

罗锐用马克笔在白板上写下一串数字,道:“他患思觉失调症的时间是在2004年的7月,刚好是他参加高考之后,当时,他入院治疗了一段时间。

现在,我们的侦查方向是,调查会宁市大宁区的失踪人口,以及大宁区还未侦破的凶杀案,时间在04年七月之前。

失踪人员失踪的时间,凶杀案被害者遇害的时间,一个个的去对应兰汉文当时在不在场证明!”

一听这话,门边站着的四个人,突然脸色大变。

特别是江刚,双眼亮了,疲惫的神色一扫而空。

李农也是一拍大腿,明白罗锐准备做什么。

陆康明和杨云桥刚从县*委回来,被上面臭骂了一顿,心里正郁闷,现在见罗锐有了侦查方向,两人心底的激情都在涌动。

罗锐扫视着七中队的每一位人员,道:“我们有理由怀疑,兰汉文就是杀死汪家玲的凶手,他的手法干脆利落,没有一丝惧怕和惶恐,心理素质极高,而且还有表演型人格,这样的人,肯定不是初次犯案,具有成长型,百分之九十九有杀人经验,要不然,面对杀人现场,他不会如此淡定!

大家听好了,这次,我们要把兰汉文的底裤都给扒干净,送他下地狱!”

七中队的警员们倒吸了一口冷气,活阎王罗锐,又回来了,大早上就说要送人下地狱。

这个时候,当领导的不能不说话。

陆康明走进办公室,震声道:“罗中队说的对,查,一定要查!不要担心经费不够,我一会儿给你们七中队拨款,调资源!

另外,我给会宁市、大宁区那边发出协查,请他们配合我们调查!”

杨云桥也道:“这次一定要拿下!只要拿下兰汉文,咱们就是大功一件!”

李农突然想到今天早上的记者采访,他道:“如果真查到一些确切的线索,能不能叫媒体一起参与?他们毕竟有监督的权利,同时也能帮我们宣传,让兰汉文这个鸟人翻不了身?”

陆康明和杨云桥一头,这个想法很不错。

陆康明道:“不过,让媒体介入,一定要确凿的证据才行,不能太早让他们知道!”

李农颔首:“您放心,我心里有数。”

江刚跑过去,双手拍着罗锐的肩膀。

“靠你了,争取快些找到证据,我现在回检察院,把这案子先压住!”

“行!”

……

为了赶时间,由李农带队,十几个人开着三辆车,立即奔赴会宁市。

车不再是面包车,而是何兵一中队专用的警车。

何兵那个心疼的啊,一中队的老帮菜本来也是要出任务的,瞧着眼前的两辆面包车,心里就恨,鸠占鹊巢了属于是。

“何队,坐这车,我晕!”何兵踢了他一脚:“滚,我还晕呢。”

“这车追自行车都追不上,而且还经常抛锚,要是老齐在就好了!”

何兵咂了咂嘴,道:“别和我提那个叛徒。”

何兵身后的警员一脸不爽的嘀咕:“我也想当叛徒,有中华烟抽,还能立功,老齐去七中队,这才几天,就捞了一个三等功。”

齐磊开着车,心里美滋滋的,方向盘也轻,油门离合踩着,也挺顺的,哪像那两辆该死的面包车。

副座上坐着李农,他把车窗摇下来,然后一人散了一支中华香烟。

这烟不是罗锐给的,而是李农用经费专门去买了几条。

开玩笑,去会宁市办案子,饭总得请人吃吧?烟也总得给对方丢一盒吧?要不然,谁鸟你?

要是对方来一句,我知道你很急,但你先别急……那不就完犊子了吗?

要知道,十几个人,吃喝住都是钱,早一天办完案子,就少一天的钱。

齐磊用打火机点燃香烟,吸了一口,单手扶着方向盘。

后座上的女记者咳嗽了两声,道:“能不能不抽烟?吸二手烟,比你们抽烟患癌的风险还大。”

李农回头瞧了她一眼,道:“夏女士,知足吧,看罗锐的面子,我们才带上你的。我再次重申,你之后在博客发布的新闻,必须经过我们宣传干事的审查,符合规定才能发出去,知道吗?”

夏莉莉看了一眼旁边的罗锐,笑道:“我知道规矩,当初,我可是给你们警方做过卧底的,大明星朱丽芝案,那个三丽影视集团的叶俊青,就是因为我的配合,才抓到他的,不信你问问我弟弟。”

罗锐翻了一个白眼,他早上刚从省市回来,就在县局门外碰见了夏莉莉。

这个女人瞧见自己,一把将他抓过去,把头埋在她的凶前,笑嘻嘻的道:“好久不见,弟弟。”

夏莉莉主要是从事娱乐新闻的调查,这是好听的说法,不好听的就是狗仔记者。

但因为朱丽芝案的轰动,她博客写的新闻翔实,而且很细节,再加上朱丽芝组织卖yin等杀人案件,上升到了社会议题,所以她一改自己狗仔的作风,成为了女拳主*义者。

一听说沙河县单亲妈妈在火车上遇害,她便立即就赶了过来,跟着其他记者,混进了县局。

在苦苦哀求罗锐之后,这才有上车的机会,她使用的招数不限于抛媚眼、撩头发,尽显熟*女风范。

七中队都是大老爷们,被她这么一撩拨,个个精神抖索,昂起脖子来。

罗锐没搭理这女人,而是转头看向窗外。

四个小时后,三辆警车到达高速路口,会宁市大宁区的刑警大队长,已经在收费站等着了。

此人叫邓卓,浓眉大眼,穿着便装。

李农和他认识,也提前在电话里沟通过。

时间已是正午过后,邓卓带着他们,稍微吃了一顿午饭,然后一行人马不停蹄的回到警局。

办公室已经准备好,里面打扫的纤尘不染,该有的办公设备一样不少。

李农和罗锐对视一眼,这是一个信号。

果然,半个小时后,邓卓带着下属,进办公室之后,第一句话就是:“我们查到,2004年,第一中学的高三学生,在高考前的一个月失踪,名字叫邝梅。

她的家人以为她高考压力大,离家出走了,当时也向辖区派出所报过案,但至今没找到人!

而你们所说的兰汉文也是第一中学的高三学生,不过两个人当时不是一个班级。”

李农睁大了眼睛,抚掌道:“指不定就是兰汉文干的!”

邓卓不置可否:“这四年来,邝梅的家人,一直在找她,特别是她的父亲,骑着摩托车,走遍了好几个省份,一直没找到人。我们一直是按照失踪人口处理的,直到你们打电话来,说明兰汉文的情况,我们才想起这件失踪案。”

说着,技术警员打开了ppt,邝梅的照片出现在大屏幕前。

她模样清秀,留着长发,瓜子脸,穿着蓝白相间的校服,背景是在校园的操场上,而且还对着镜头比了一个剪刀手。

邓卓介绍道:“邝梅是在04年5月3号的晚上7点钟出的门,当时他们一家人刚吃完晚饭,她说要和同学见面,临出门前,她穿着白色短袖,牛仔裤,背着一个蓝色的书包,头上扎着一个蓝色的蝴蝶发卡。

直到晚上10点,她还没有回家,父母着急,出去找,一直找不到,天亮之后,她父亲就向辖区派出所报了案。

当时,按照失踪案定性的原因是,邝梅存下的压岁钱,有七百多块,也被她一同带走了。”

听见这个,大家都是精神一震,有具体失踪时间的话,那就太好了。

沙河县局过来的刑警们,心里马上就升起了第一个疑问,4年前的5月3号晚上,兰汉文在干什么?

邓卓继续道:“至于邝梅离开家时的路线,按照辖区派出所的提供的线索,她当时坐上了家门前的6路公交车,这个公交车的终点是在西山运动场方向,一共要经过21个站。

当时条件落后,公交车没有监控,而且沿途的道路监控,也很模糊,不像现在这么先进。

况且当时还下着大雨,所以派出所没有立即展开搜索。

咱们只能从目击证人入手,比如公交车司机,固定的乘客等等。”

罗锐举起手来,邓卓向他点点头。

罗锐的名字,邓卓耳闻了一些,海东省除了青鬼陈浩之外,就是罗锐破案牛叉,没从警之前,被称为破案天才,从警之后,被叫做活阎王。

“那个……邓大,我想问问,除了邝梅之外,你们还有没有比对其他失踪案、或者还没破获的凶杀积案?”

邓卓眨了眨眼,包括他的下属,也是一脸不解。

李农咳嗽了两声,道:“罗锐的意思是,兰汉文可能犯下的不止这一个案件。”

闻言,邓卓睁大了眼,要是能确定这个案子和兰汉文有关系,足以把对方送进地狱了,这罗锐在想什么?

难道真把兰汉文当做变态连环杀手了?

再说,这个案子到底和兰汉文有没有关系,现在还不清楚。

邓卓在心里腹诽了一阵,道:“先把这个案子搞清楚再说吧,贪多嚼不烂。”

罗锐还想说什么,但李农在桌子下面踩了踩他的脚背。

客军作战,还得别人出钱出力,所以多少要给对方一些面子。

罗锐心领神会,不再说话。

因为兰汉文的父母此刻正在沙河县,而且此次侦查的方向改变了,要深挖兰汉文的过去,所以,为了不打草惊蛇,专案组选择的第一个相关人,是兰汉文的爷爷。

这是一个退*伍老兵,当年是上过战场的。

兰汉文父母因为下岗之后,要忙着摆摊,维持一家人生计,所以兰汉文算是从小由老爷子照顾的。

开门之后,听说是警察,老爷子犹豫着,不打算让人进来。

他知道自己孙子最近出事儿了,但他没想到的是本地刑警也会找上门。

邓卓很狡猾,手里各提着一桶生油和一袋大米。

“老爷子,没多大事儿,我们只是来了解情况的。”

“那进来吧。”

邓卓呵呵一笑,把手里的东西递给对方,说是退伍老兵的补贴,接着,他便问起了四年前的五月三号,兰汉文的去向。

老爷子脸色突然一滞,犹豫着,没有吱声。

“老爷子,您是先进的dang员同志,上阵杀过敌的,不能连这个觉悟都没有吧?”

老头儿坐在沙发里,低着头,还是不说话。

邓卓急了,这明显有隐情。

“我给您说,无论如何,我们不会冤枉一个好人的,您要相信您孙子。”

罗锐站在客厅,环视着这间屋子。

兰汉文家里算不上小康,而且家具都很陈旧,电视机上面的墙上,挂着他和父母的照片,从幼儿园到高中毕业,从童年到青年,他整个成长阶段的照片,都挂在了墙上。

他学习成绩拔尖,一路考上帝城的名校,算是父母眼中的骄傲,亲戚眼中的好孩子。

趁着邓卓正在问询,罗锐走到卧室门边。

房间呈“品”字形结构,前面是洗手间,左右的卧室门没有关。

透过左边卧室的缝隙,可以看见里面的房间很小,有一个书桌和和书柜。

罗锐轻轻把门推开,一股陈旧的气味刺入鼻腔,他捂了捂鼻子。

书桌收拾的很干净,只有一盏陈旧的台灯和笔筒,搁在角落里。

书柜上面的书,全都是有关刑法的书籍,以及推理小说。

书有些陈旧了,不像是刚买的,兰汉文在高中时期,就在看这些书?

罗锐微微眯起眼,伸出手,拉动书桌下面的抽屉。

但是抽屉上了锁,罗锐瞧了一眼卧室外面,见老爷子没注意到这边,罗锐在卧室里找到一支电笔,插进生锈的合页,用力往外一掰。

一声金属的脆响,合页断掉了。

罗锐拉开抽屉之后,身体一僵,他看见里面放着一个蓝色的蝴蝶发卡……

除了蓝色的蝴蝶发卡之外,抽屉里还有好几样女生的物品,精美的钥匙串、五颜六色的丝线编制而成的手绳……

全是女孩子的贴身物品……

四年前,5月3号的雨夜,邝梅到底遭遇了什么?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