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四合院:从天道酬勤开始 > 第173章 票证大时代到来,贾家人麻了

四合院:从天道酬勤开始 第173章 票证大时代到来,贾家人麻了

簡繁轉換
作者:夜坐听雨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8-26 15:42:05 来源:源1

第173章票证大时代到来,贾家人麻了(1w)

「什麽?高级炊事员,一个月工资九十一块?吹牛的吧?」

当消息传到中院,骤然了解到这个情况的贾张氏,在不愿意相信的同时,直接当场质疑了起来。

在贾张氏看来,这事本来就离谱,就好比她跟别人说,他们家贾东旭通过了高级钳工的考核,别人也不会相信一样。

而且以两家现在的关系,贾张氏打心里面,就见不得李红兵好。

即便现在不敢轻易招惹李红兵,但他们还是忍不住会想要和李红兵进行比较,盼着自己越来越好的同时,也希望对方倒霉。

「贾张氏,你爱信不信,人家李红兵是什麽人,进入丰泽园才一年左右的时间,就已经是中级炊事员了,现在都过去了两年多,成为高级炊事员,有什麽好奇怪的?这种事情,真真实实就摆在那里的,也没必要撒谎……」

自己几个人八卦和闲聊,也没特地跑到贾张氏面前去说这些,结果贾张氏无意间听到了,反倒主动跳出来找茬。

开口怼贾张氏,也不是为了维护李红兵,而是维护自己的消息来源和真实性。

晋升高级炊事员这件事情,要是放在别人的身上,她们可能会和贾张氏的反应一样,但如果这个人是李红兵,那反而就能接受了。

毕竟在这之前,李红兵通过初级炊事员和中级炊事员的事情,就已经存在先例。

对于李红兵,发生在他身上的任何事情,四合院里的众人,显然都有了一定程度上的心理接受能力,或者说免疫力了。

而且这件事情,傻柱已经证实。

扯这种谎,打肿脸充胖子,对李红兵来说,显然是没有必要的。

一旦被拆穿了,那就只剩下丢人了。

与此同时。

听到别人的反驳,贾张氏难得没有继续争论。

万一她因为这个跟人争得面红耳赤,结果发现这事是真的,到时候丢脸就丢大发了。

「哎呦,气死我了。」

郁闷的贾张氏回到家,直接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十分气愤的说道。

「妈,人家李红兵晋升高级炊事员就晋升呗,工资再高,跟咱们也没什麽关系,又不会有什麽损失,您平白无故的,跟李红兵怄这个气干什麽,咱们过好自己的日子就成了。」

看着贾张氏,贾东旭有些无奈的说道。

刚才她们在外面说的话,贾东旭都听到了,虽然他心里也不舒服,但却只能这样劝。

不然还能怎麽办?

他们跟李红兵,根本就法比。

现如今。

全院工资最高的宝座,已经彻底易主,归属到了李红兵座下。

即便是作为高级钳工的易中海,现在一个月的工资,也没有李红兵的多。

就算贾东旭再自负,也说不出要赶超李红兵的话出来。

真要这样做,那只不过是徒增笑料,让院里的人取笑罢了。

「我也不想怄气,但我心里就不舒服,能怎麽办?」

贾东旭不劝还好,他这一劝,直接让贾张氏的心里面更加憋屈,当即脸色郑重的说道:「东旭,你可得给咱们家争口气,等过两年,你可以参加考核之后,争取也给咱们家考个高级钳工回来。

到了那时候,一个月工资,就算比不上李红兵,也和你师父一样,比院里的人都多,以后这些人就不敢看轻咱们家了。」

眼下棒梗还小,贾东旭是家里的顶梁柱,贾张氏只能把所有的希望放在自己儿子的身上,望子成龙。

听了贾张氏的「鼓励」,贾东旭直接脸一黑,当即没好气的吐槽道:「妈,你以为高级钳工是大白菜?不说我们车间,就是整个轧钢厂,总共才多少个高级钳工,到时候我要是能考个中级钳工回来,那就不错了。」

贾东旭也不想说这种丧气的话,但他的心里一点底气都没有。

关键贾东旭了解自己的亲妈,一旦他答应了下来,贾张氏是真会当真的,并且会到外面四处宣扬,接下来他就算是考了个中级钳工回来,也是没面子。

高级钳工,哪有那麽容易。

贾东旭可不想给自己上那麽大的压力。

「东旭,这就是你的不对了,哪有长别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

「妈相信你一定可以,绝对不比李红兵差!」

「你之前不也说了李红兵是单纯运气好吗?咱们这回不跟他比运气,直接上实力。」

「还有两年的时间,你接下来好好努力,多用些心思,到时候也让院里的这些人看看,咱们贾家不比李红兵差。」

「等到了那时候,咱们也天天吃香喝辣的,顿顿买肉吃,馋死院里的人,让他们羡慕嫉妒恨去……」

「……」

一想到将来吃香喝辣,顿顿有肉的日子,贾张氏的心里美极,都忍不住要开始流口水了。

贾东旭是自己儿子,对于他,贾张氏有着无比盲目的自信。

甚至觉得。

在这个世界上,就没有自己儿子办不成的事。

然而。

贾东旭却是直接无语了。

如果是之前,李红兵还是中级炊事员的时候,贾东旭还有自信追赶和超远,但现在,他说大话都不敢这样说。

别说是二十年,哪怕给他个十年时间,他或许还能放一下狂言。

但才两年,就让他直接达到师父易中海的水平,简直痴人说梦。

「妈,你也别给东旭太大压力了,眼下东旭的工资已经调回来了,咱们现在日子也挺好的,接下来只要东旭能考上中级钳工,就已经不错了,比院里大部分人都强。」

见贾张氏逼贾东旭,而贾东旭一脸不高兴的样子,秦淮茹连忙开口替贾东旭说话。

虽然秦淮茹是从乡下来的,但进城已经好几年的时间,之前街道办开扫盲班的时候,她还专门报名去学习过,见识早已不像一开始那麽浅了。

尽管专业上的东西,秦淮茹依旧不懂那麽多,但整个四合院,除了易中海之外,现在也就一个李红兵,拥有高级的职业技术评级。

也就意味着,贾东旭想要两年内成为高级钳工,显然不是那麽容易的事情。

光是看贾东旭为难的样子,秦淮茹都能看出这点。

即便她也想让贾东旭像李红兵一样,一个月拿九十几块的工资,天天吃香喝辣,顿顿有肉,但这明显是不现实的。

前两个月的时候,贾东旭被下调的工资,终于被厂里取消了处罚,重新调整了回来,他们的日子比原来轻松了不少。

只要接下来,贾东旭结束禁止考核的期限之后,能够顺利成为中级钳工,到时候的工资,就已经够他们一家人宽裕的开销了。

「秦淮茹,你翅膀硬了是吧?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婆婆?我跟东旭说话,你插什麽嘴?」

本来心里就不痛快,贾张氏让自己儿子努力,贾东旭推三阻四,一副不积极的样子,而秦淮茹居然还在这个时候开口,公开支持贾东旭,跟自己这个婆婆唱反调。

气不打一处来的贾张氏,直接对着秦淮茹说道:「都说娶妻娶贤,光长得好看顶什麽用,自从东旭娶了你,我们家就开始不断的倒霉。

现在我教育东旭,希望他能够上进,你这个当媳妇和儿媳妇的,不帮着我劝劝你丈夫,反倒还拖起后腿来。

秦淮茹,你到底是存的什麽心思?

你到底是想要帮,还是害东旭,有你这麽当媳妇的吗?」

贾张氏一直都很迷信,虽然当初专门被送去进修学习过,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她只是在外人面前不表现这些,骨子里的封建思想,却是没什麽改变。

这几年来,他们家所有的不顺,还有发生的一切不好事情,贾张氏都暗暗把原因归结到了秦淮茹的身上。

贾张氏认为,是秦淮茹不贤,跟自己家的八字不合,克他们贾家,克自己的儿子贾东旭。

要不是秦淮茹给他们家添了个男丁,生了棒梗这个儿子,贾张氏都不一定能容得下她。

结果秦淮茹刚才那些话,直接让贾张氏不满,甚至是触碰到了她的红线,当场把这些怨念给发泄了出来。

「妈,我这也是为了东旭好,怕他在外面太辛苦,而且凡事总要有个过程,一口吃不成胖子……」

秦淮茹知道贾张氏这个婆婆,从一开始就对自己不是很满意,但她都嫁进来三年了,而且还给他们贾家生了个儿子。

这三年时间,哪怕是怀孕的时候,洗衣做饭,打扫家里,从来都没少干活。

像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贾东旭工资长期被降级,全家上下一个月只有十八块的开销收入,虽然有易中海这个师父接济,但日子还是过得紧巴巴的。

闲暇之馀,秦淮茹就用缝纫机接了点缝缝补补的小活,赚点小钱,用来补贴家用。

不论是当初贾东旭因为造谣挨揍,被打断两根肋骨的时候,还是后来贾张氏倒卖粮食被抓,家里囤积的粮食被抄,不管再难,她都始终不离不弃,从来都没有抱怨过一句话。

即便这样,贾张氏依旧没能完全接纳她这个儿媳妇,秦淮茹虽不曾言语,却十分在意。

刚刚贾张氏毫不避讳的那一番话,可谓是伤到了她的心。

「妈,您别生气,淮茹方才那样说,也是为了我好。」

眼看贾张氏把气撒在秦淮茹的身上,面对秦淮茹委屈的样子,贾东旭有些于心不忍,这次没有装乌龟,直接就为秦淮茹说起了话。

「为你好,还是害你,我能分不清楚?」

瞥了贾东旭一眼,贾张氏直接板起了脸,一脸严肃的说道:「东旭,你现在也不小了,该懂点事情,多把心思放在工作上,别老惦记着女人肚皮上那点事。

你看看你,每天早上起来,总是一副没精打采的样子,就像是被妖精吸乾了阳气一样,上班能好好工作和跟你师父专心学技术吗?

从今天晚上开始,你和棒梗爷俩住里屋,淮茹跟我一起在外屋睡,就不要整天想那些有的没的,先把心思给放在正道上面,争取到时候给我拿个高级钳工回来。

东旭啊,咱们家能不能出人头地,过上好日子,就全靠你一个人了,你可不要让妈和你死去的爹失望啊!」

当着全家人的面,包括棒梗在内,贾张氏直接给贾东旭定了个大目标。

关于贾东旭和秦淮茹几乎天天夜里「闹腾」的事情,贾张氏这个当妈和当婆婆的,本来不想说,也不太好开口,但这次显然是受到了刺激,也没了顾忌。

即便没有这回事,贾东旭天天钻秦淮茹肚皮,每天晚上都闹腾,搞得她这个老寡妇,都跟着睡不着。

都说没有耕坏的田,只有累死的牛。

秦淮茹倒是得到了滋润。

可每次第二天起来的时候,贾东旭总是哈欠连连,没精打采的,贾张氏担心这样子下去,自己儿子的身体都撑不住,早晚被秦淮茹给害死了。

借着这次机会,贾张氏也想让自己儿子「休养生息」一段时间,省得把身子拖垮了。

棒梗出生已经快两年了。

这个期间,秦淮茹的肚子里面,却始终一直没有动静。

贾张氏严重怀疑,搞不好就是他们太频繁,导致贾东旭的身体虚了,才一直怀不上第二胎。

「妈,你这要求……也太过分了吧?」

在秦淮茹感到无比尴尬的时候,贾东旭直接不满的抱怨了起来。

按照贾张氏说的,等到他能重新参加考核的时候,起码也得后年,也就意味着自己要将近两年的时间,不能碰秦淮茹。

这谁受得了啊?

况且。

贾张氏的要求,是让他通过高级钳工的考核,成为和易中海一样的高级钳工。

这哪有那麽容易?

「我不管,这事你要是不答应,我就找你师父去。」

贾张氏显然铁了心,只是看着万般不情愿的贾东旭,又不想逼着太紧,于是说道:「总之这段时间,你先给我安分一下,好好表现的话,到时候我或许可以考虑……」

怕自己管不住贾东旭这个儿子,贾张氏只好搬出了易中海这个师父。

「妈,咱们家自己的事情,就没必要往外传吧?这要是让别人知道的话,那得多丢脸啊?」

听贾张氏说,要把这些事情告诉易中海,尤其还涉及他和秦淮茹两口子的闺房乐事,贾东旭的脸上有些挂不住。

「你要是知道丢脸,那就好好努力,早点跟你师父把技术练起来。」

……

前院。

此时已经回到家中的李红兵,并不知道,因为他通过高级炊事员考核的事情,结果导致了贾东旭和秦淮茹两口子被迫分房的事情。

要是知道的话,怕不得幸灾乐祸,给笑惨了。

第二天。

李红兵直接来到了丰泽园上班。

因为已经成了高级炊事员,再加上有了上灶掌勺的资格,一直到中午饭庄上客之前,李红兵都没什麽事情。

从工作时间上来说,李红兵比以前自由了不少。

李红兵大半个上午的时间,都在喝茶看报中度过。

悠闲!

随着饭点到来,李红兵才重新回到后厨,来到自己掌勺的专属灶位前。

【厨艺 10】

【厨艺 9】

【厨艺 11】

【厨艺 7】

……

随着一道道菜从李红兵这边出锅装盘,根据每道菜品的难易程度和用时多少,李红兵源源不断的收割着厨艺经验值。

这获取厨艺经验值的速度,简直比当初李红兵蹭勺和之前切配的时候,快了数倍不止。

对于这个情况,李红兵其实早有准备,毕竟之前负责的工作不同,对于厨艺水平锻炼提升和厨艺经验值获取的速度有着相当强的关联性。

比如之前蹭勺的时候,李红兵只能通过工作间隙观察偷师,除了在自己家里以外,并没有实际上手实践的机会,所以厨艺经验值获取的速度并不快。

而后面负责后厨的切配工作,虽然有了上手的机会,但锤炼的主要是刀工。

两年多的期间,李红兵刀功突飞猛进,但刀功毕竟只是厨艺的一部分,厨艺经验值获取的速度也一般。

掌勺不一样,同时兼顾了勺功丶火候和调味等诸多方面。

整个掌勺和菜品烹饪过程,是对整个厨艺的综合锻炼和提升,由此获得的厨艺经验值,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一整天下来,李红兵直接就能获得大几百,甚至是上千的厨艺经验值。

之前厨艺经从lv4晋升到Lv5,足足耗费了李红兵将近两年半的时间,而接下来想要从lv5升级到lv6,所需要的经验值直接翻了数倍,高达二十万之巨。

可要是按照这个速度,如果饭庄的生意一直像现在这样火爆的话,李红兵甚至都用不到一年的时间,就直接可以把厨艺技能给升到lv6。

相反。

如若按照原先厨艺经验值的增长速度,可能得用上**年,甚至十年之久。

想要晋升到lv7,就更是遥遥无期,甚至要穷尽一生的时间和精力。

这个变化和发现,在让李红兵感到欣喜的同时,也有一种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轻松感。

当然了。

李红兵并不会因为这个,就开始抱怨之前蹭勺和切配的辛苦,以及为此所耗费掉的时间而感到不值。

因为李红兵心里清楚,这是无论如何都避免不了,必须经历的过程。

否则的话。

李红兵也没办法跳过这些步骤,直接就获得现在掌勺的资格。

不能因为现在吃到了第五个馒头,感觉到饱了,就觉得前面四个馒头没有用,以为直接吃第五个就好了。

之前所迈出的每一步,都没有一步是多馀的。

时间来到月底。

这天。

李红兵正在报纸阅览室看报,吴军忽然跑了过来,对着他说道:「红兵哥,谷经理通知大家现在到大堂集合,说有重要的事情要宣布。」

「什麽事情?」

听到这个消息,李红兵放下了报纸,开口询问道。

「不知道。」

吴军直接摇了摇头,回答道:「谷经理没说,只说是有重要的事情……对了,谷经理还带了个人过来。」

「谁?」

李红兵问道。

「不认识。」

吴军再次摇头。

见状。

李红兵也没多久问,直接起身,把报纸放回原来的位置,跟着吴军一起前往大堂。

「同志们,今天是我来到丰泽园的第四个年头,算算时间,咱们已经认识了整整三年。」

「这三年的时间,我和大家相处的很愉快,共同见证了丰泽园的成长,感谢这三年间,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

「由于我的工作有了新的安排,接下来我将离开丰泽园,前往另外的工作岗位,我今天在这个跟大家告个别。」

「这位是陈立民同志,在我离开之后,他将全面接手我原先的工作,请大家能继续支持陈立民同志的工作,也希望你们能团结协助,让丰泽园的发展更进一步。」

「大家鼓掌,一起欢迎陈立民同志的到来……」

「……」

在听到谷建良的第一句开场白发言,并且看到谷建良带来的那个人时,李红兵心里面已经产生了预感,而接下来果然证实了他的猜想。

对于谷建良这位领导,李红兵从陌生到熟悉,对他可以说是相当有好感的。

不单单是因为他为人正直,行事有魄力,有原则的同时,也不失开明,可以说是模范领导了。

这三年,丰泽园的公私合营改諽,显然是极为成功,是一个公私合营改諽的经典案例。

如今主导这一切改諽的谷建良要离开,多半是因为做出了成绩,要升官了。

李红兵为他高兴,但也有些不舍。

没人会不喜欢开明的好领导。

不止是李红兵,丰泽园的不少员工,都对谷建良表示不舍,并且还纷纷挽留了起来。

「各位同志,感谢你们对我的厚爱,我虽然以后不在丰泽园,不能继续和大家并肩作战,不过我会记住大家,记住和大家朝夕相处的日子,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相信我们依旧有再见面的机会,有时间我会回来看望大家的。」

面对众人的挽留和爱戴,谷建良的心里面自然是感动和无比欣慰,不过他要走的事情已经定下,并且上面连给他接班的人都选好了,自然不可能因为一点不舍就任性。

将众人安抚下来后,谷建良又将陈立民推到自己前面,开口说道:「陈立民同志的工作能力很强,办事有原则,为人谦和,我相信他很快就能上手丰泽园的一切工作,并且和大家友好和谐相处,希望大家也能多多……」

新上任的公方经理陈立民毕竟初来乍到,不如谷建良有威信,为了更好的交接工作,保证自己离开后,丰泽园能够稳定过渡和继续保持良好发展,谷建良自然要帮陈立民多铺些路,方便他接下来工作的展开。

宣布完这项人事变动后,谷建良又带着陈立民,一一向他介绍了饭庄里的每一个员工,尽可能让陈立民熟悉掌握情况,并且让众人尽快接受他这位新经理。

「陈经理,这位是李红兵同志,我可要跟你隆重介绍一下,别看咱们红兵同志年纪轻轻,今年还不满二十,你要是小看他,那可就错了,他可是咱们后厨掌勺的大师傅里面,年纪最小的一位……」

「谷同志,这位李小师傅的大名,我早有耳闻,今天第一次见,果然是年轻有为。」

「陈经理,您过誉了,我……」

「李小师傅不要谦虚,不管是外面对你的传闻和赞誉,还是谷同志对你的重视和认可,都证明我刚才并不是在说客气话,接下来咱们同在丰泽园,如果我有工作不到位的地方,还请李小师傅对我多提意见。」

「陈经理您客气了。」

「好嘛,你们两位同志,就不要在我面前说这些客套话了,以后相处协作的机会多的是……」

「……」

初次接触,也许是因为谷建良的加成缘故,李红兵对新来这位陈立民经理,印象还是不错的。

接下来,谷建良带着陈立民认识了所有人,并且交接完了所有工作,下午离开之前,又特地找到了李红兵,单独进行了谈话。

在丰泽园的三年时间,所有人里面,数次一鸣惊人的李红兵,是让谷建良印象最深刻,也是最看好的。

临别之前。

谷建良又专门找上他,其实并没有别的事情。

只是单纯跟他告了个别,对他进行勉励,并且给予了美好祝愿。

由此,谷建良也成了李红兵的第二位老领导。

至于第一位,自然是栾学堂这位前掌柜。

只不过。

因为成为私方经理后,栾学堂已经基本失去了丰泽园的掌控和经营管理的权力,所以早在去年的时候,就已经成了挂名的存在,几乎很少过来这边。

对于李红兵给的这个称呼,谷建良笑了笑,并没有拒绝。

……

又是数日。

谷建良的离开,并没有对丰泽园产生什麽实质影响,而接任的陈立民,则延续了谷建良之前的经营方针,没有乱改什麽举措,大家也慢慢接受了这位新经理。

这次新旧经理的更替,很顺利。

不过接下来,又有一件大事情发生了。

票证时代开启的关键节点,全国粮票要发行了。

同时。

马上就要拉开城镇全民粮食定量供应的序幕。

十月中旬,李红兵在《京城日报》的报纸上,先后看到了《拥护政府实行粮食定量供应制度》丶《一定要把粮食定量供应工作办好》和《加强机关厂矿企业学校对粮食供应工作的领导》等多篇社论,还有及时组织刊载有关实行粮食定量供应工作的报导。

这些公开信息的发布,显然是在为四九城跟进粮票制度和实行粮食定量的工作,提前做铺垫和宣传。

在这个年代,大部分家庭都普遍没有订报纸的习惯,不过绝大部分单位都有报纸,所以关于这个消息,也很快就传开了。

阎埠贵作为小学老师,平时在学校必做的事情,就是读报看新闻。

毕竟学校的报纸是免费的,不用自己掏钱,看到是赚到,这种便宜不占白不占。

看报知天下事,有什麽新鲜事情,阎埠贵看到了记下来,回来跟院里的人卖弄一番,还能彰显一下自己作为读书人和文化人的身份。

「红兵,咱们买大米和杂粮这些粮食,以后也要跟面粉一样,开始实行限量供应了,这事你应该知道了吧?」

这天,李红兵刚从外面回来,阎埠贵就迫不及待的找了过来。

院里有文化的人不多,平时在单位有时间和精力看报的人,就更少了,而李红兵恰巧就是其中之一。

阎埠贵知道,李红兵和自己一样,平时有在单位看报的习惯,以便了解各种时事和新政策,肯定也看到了今天报纸上的相关报导。

这时候。

前院不少住户,都从自家屋里出来了。

见众人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阎埠贵也一脸期待的样子,李红兵说道:「是有这回事,估计要不了多久,街道办很快就会下发通知了。」

随着李红兵这句话出来,众人纷纷不淡定了起来。

「真有这回事啊?」

「红兵,你是从来知道的?」

「是不是和阎大爷一样,从报纸上看到的报导?」

「看这情况,老阎说的应该是真的。」

「如果是真的,那以后粮食不够吃了,可怎麽办?」

「哎呦,好端端的,这粮食怎麽也跟之前的面粉一样,都要开始搞什麽定量供应了呢?」

「不会是哪里出了什麽事情吧?」

「……」

听着众人的纷纷议论,阎埠贵有些得意,又有些郁闷。

今天下班回来之后,阎埠贵马上就把自己在报纸上看到的这些情况,给大家说了,结果被不少人质疑。

很多人都不愿意相信。

奈何他又没把学校的那份报纸带回来,证明不了自己说的事情,只能等李红兵回来,让他来证明自己所言非虚。

除了李红兵,他想不到更快的证明办法了。

只是这样,就很容易让人感觉,好像他说话没李红兵管用和靠谱一样。

「红兵,你跟大家伙儿说说,这粮食定量供应,到底是怎麽个定量法,具体怎麽定量的,是不是跟之前面粉购买证一样?」

面对杨大妈问出的这个问题,看着众人望过来的目光,李红兵有些无奈的说道:「杨大妈,您问我这个问题,我一时间还真回答不上来。

毕竟报纸上写的没有那麽详细,只是说了接下来将要对所有粮食购买进行定量限制,您刚才问的那些,并没有提到。

不过我猜测,到时候粮食全面实行定量供应,应该还是会沿用之前粮本和面粉购买证的形式,至于每户人家定量多少,大概率跟每户人家的人口数量丶年龄和所从事的工作有关。

毕竟有的人工作强度大,有的人工作比较轻松,每天需要消耗的粮食肯定不一样,而大人和小孩的饭量也不一样。

每个人的定量,可能是会有一些区别,不过上面肯定会考虑到这些问题,起码不会让大家出现没粮食吃的问题。」

知道粮食接下来要全面实行定量供应的消息,不少人都有些焦急和忧虑,李红兵也只能尽可能的给一些安抚。

倒也不是无的放矢,更谈不上泄密。

因为之前已经实行了面粉购买证和粮本,他刚才透露的一些情况,其实都是有迹可循的。

想要推导猜测出来,对于有些人来说,并不是很难。

不过对于具体定量的标准,李红兵虽然知道划分依据,但并不知道全情,而且报纸上也没写。

即便知晓,李红兵也不可能在这个时候,给出具体的数据。

「红兵,之前的面粉购买证也就算了,你知道这次上面为什麽要突然实行粮食定量吗?」

面对这个问题,心里有数的李红兵,却只能为难的说道:「张大爷,这事我还真不清楚,毕竟报纸上也没写。」

知道也不能说啊!

李红兵可不想被当成特务,或者破坏国家和社会稳定的坏分子。

要是再引起不好的舆论,甚至出现了什麽问题,那就等于李红兵因为多嘴,把自己给玩完了。

能透露的,已经透露。

接下来。

李红兵并没有再多说什麽,因为说什麽也没用了。

这个时候,即便是有人想要囤粮,恐怕已经来不及。

因为现在买粮都要用购粮证,每次买多少粮食,粮店都会有记录,一旦数量超出往常购买的正常范围,粮店就直接不卖了。

全国粮票和粮食全面定量,虽然是到现在才开始推出和落实,之前只是提倡节约粮食为主,但也是有着软性限制的。

接下来只不过是进一步落实到规范的硬性标准上面来。

只是这一个政策调整,让不少人的心里面,都忍不住忧虑了起来。

第二天。

果然有不少了解这个情况的民众,想要去粮店多买一些粮食囤起来,只是并没有成功。

到了月底的时候,四九城市镇粮食供应定量的具体标准,正式出台。

关于这个,各区下面的各个街道办,纷纷开始针对各家各户的粮食定量,展开调查统计和审核工作。

李红兵所在的这个四合院,自然也在其中。

刘海中丶阎埠贵和杜建国三个管院大爷,在经过街道办的政策宣讲和任务传达之后,回到了四合院,很快就开始开始初步的政策宣传和院内各住户的粮食定量统计工作。

「大家都听清楚了,这次按群体划分,重体力劳动者一个月的定量标准是五十五斤,轻体力四十四斤,脑力劳动者是二十八斤,普通居民和十岁以上的孩子,一个月统一是二十五斤,六岁到九岁的孩子……」

「打个比方,我是小学老师,属于脑力劳动者,一个月二十八斤的定量,我媳妇和解成解放,三个人都是二十五斤,解旷今年九岁,二十斤,解娣四岁,十三斤,拢共加起来就是一百三十六斤。」

「大家拿着自己家的户口本,有工作的带上工作证,按顺序排队,分别找我丶老刘和老杜进行登记情况。」

「我们把大家的情况登记清楚,到时候街道会再进一步进行核算和确认,如果没有问题的话,到时候这上面写的,就是大家接下来每个月每家的粮食定量了。」

「从下个月开始,街道办就会下发对应数量的粮票给大家,以后大家每个月领到了自己家的粮票,就跟以前的面粉购买证一样,凭票和钱去指定粮店购买对应的粮食……」

「好了,话不多说,大家抓紧点时间,不要弄得太晚了。」

「……」

随着刘海中丶阎埠贵和杜建国他们讲清楚情况,很快就开始进入针对各家粮食定量的统计了。

像李红兵这种的,显然是最好登记的,就他自己一个人,直接套用标准,连加法计算都用不上。

面对李红兵递过来的户口本和工作证,阎埠贵连看都没看,直接笑着说道:「红兵,你是炊事员,属于轻体力劳动者,一个月三十五斤的粮食定量,阎大爷没弄错吧?」

「没错。」

李红兵点了点头。

一个月三十五斤的粮食定量,还真不够他一个人吃,但他的系统空间有足够的粮食,一点都不慌。

随着李红兵收起自己的户口本和工作证,看阎埠贵已经做好了登记,正准备离开的时候,旁边中院的队伍那边,却是传来了贾张氏气急败坏的吼叫声。

「杜建国,你会不会算帐啊?我们家四口人,我们家东旭是钳工,属于重体力劳动者,一个月四十四斤的定量,我和淮茹一人二十五斤,棒梗今年三岁,十三斤,加起来分明是一百零七斤,我们刚才都算好了,你是不是故意想要克扣我们家粮食的定量?」

随着贾张氏这一番话出来,在场众人的目光,不由被吸引了过去。

「贾张氏,我没算错!」

面对贾张氏的胡搅蛮缠,感觉到心累的杜建国,直接黑着脸说道:「这次粮食定量的统计和评定,还是跟之前的面粉购买证一样,只算城市户口。

你的户口在农村,户口本上没有你的名字,你们家的粮食定量,只能是算贾东旭丶秦淮茹和棒梗三个人的,一共八十二斤……」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