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春山愿 > 第二十九章 似曾相识

春山愿 第二十九章 似曾相识

簡繁轉換
作者:林照声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06 03:11:47 来源:源1

第二十九章似曾相识(第1/2页)

京城梁府。

梁染墨一开始得知运往西南的军饷失踪时,便不可避免地想到了十数年前直接导致宋氏全族覆灭的宋氏贪墨案。

当年的情况就同如今差不多。

安平六年,沧州遭遇水患,洪水决堤之后淹了数十万亩的良田,许多房屋被洪水冲垮,数以千计的百姓在这场洪水中殒命。

宋云的大伯宋青江被安平帝任命为赈灾使,负责将三百万两赈灾银押运到沧州,谁知押运队伍还没走到沧州,赈灾银便不翼而飞,宋青江当即被押解回京。宋氏众人还没来得及查清来龙去脉时就已经被阖族下狱。

那一笔赈灾银原本应该是真正决定宋氏是否贪墨的证据,但是证据都还没有找到,宋氏就已经惨遭屠戮,这一灾祸速度之快所有人都没有想到,而那一笔赈灾银至今都没有找到。

如今又出现了军饷被劫案,这很难不让人去深想其中是否有阴谋。

梁染墨得知军饷被劫后便早早让谢扬出去打探消息,听说此次负责押运军饷的官员叫做林里,是户部郎中。军饷被劫的消息传到京城后,安平帝也传出了口谕命人将他押送回京,毕竟军饷是在他手上丢了的,不过倒是未见他的亲族被下狱。

“小姐,听说陛下派了刑部尚书刘乘宴和刑部郎中等刑部官员去西南查军饷案了,如今他们去往西南也有些时候了,但是还没有新的消息传回来,看来是还没有找到那批被劫的军饷。”谢扬这些时日每隔两天便来找梁染墨一次,传递他在外收集到的消息。

梁染墨端起桌上的热茶小啜一口又慢慢放下,“安平帝越过了大理寺让刑部去查案,或许这里面的事情不简单。”

“小姐,是否需要我即刻启程去西南看看?”谢扬看向梁染墨,静候调遣。

梁染墨朝他摆了摆手,“目前暂时还不需要,军饷案若是有什么消息都会传到京城来的,此事与我们无关,我们只需要探听些情况,了解朝中动向即可。”

“是,小姐。”

“我记得当时大伯押运的那批赈灾银直到结案时也一直没找到,时隔多年再去查探想必难上加难,但是这件事很重要,我们就从头到尾再查一次,从户部开始。你去打听当年户部的一众官员是谁,上下的经手官银出库的是谁,押运的官兵除了大伯自己的人手还有还有哪些人。”

“好,我即刻去查。”说完谢扬就转身出去了。

当年宋氏贪墨案闹得很大,所以谢扬调查这些消息很快便有了结果。

谢扬立马赶回了梁府向梁染墨禀告,“小姐,当年的户部尚书是当今柔妃的父亲赵右,去年赵右因为抢占民田大肆敛财、纵容家仆强抢民女被安平帝革职一年。”

“确实是他。宋氏出事前,柔妃曾有孕在身,当时是我作为皇后安焱命我照顾她的饮食起居,后来孩子七月大时意外小产,她却将矛头指向了我,认为是我嫉妒不能容人暗害了她的孩子。”梁染墨现在已经全部想起了她是宋云时的记忆,过往那些画面仿佛历历在目。

“小姐,我查到当年赈灾银出库的也是赵右一手负责的,你说他会不会在里面做了什么手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二十九章似曾相识(第2/2页)

“很有可能,当时柔妃一心认为是我害死了她的孩子,赵右是她父亲,对宋氏出手也是极有可能的。”

“我还查到当年的押运官兵是陛下派给宋大人的,小姐您说,这里面会不会有安平帝的手笔?”

其实谢扬说的这一层她也早就想到了,当年负责赈灾银出库的恰好就是视她为死敌的柔妃的父亲,而派兵负责押运的又是将他们宋氏送上断头台的安焱,若这赈灾银贪墨一案真是安焱所为,那么为何宋氏定案如此之快就能解释得通了。

她记得当时宋氏贪墨案定罪抄家灭族后,安焱认为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权柄太盛、肆无忌惮,所以才会做出如此胆大包天的大案,于是便决定废丞相,改制为三省六部,将丞相的权利分散。

如今看来他怕是早有预谋,宋氏因贪墨一案权势瓦解家族倒台,他安焱倒是实现了权利制衡,中央集权。

想到此处,梁染墨无法抑制内心的波澜起伏,一想到宋氏被人做局而死,原本正在练字的手就一直在抖,墨汁直接滴到了刚才写到一半的宣纸上,她看这张宣纸已废,烦躁的将笔随意搁下。

“谢叔,我记得安平六年初,铸造司铸造了一批银两,你去查这批银子当时造了多少,安平五年底西北大旱粮食没有收成,安焱将一大批银子拨去西北了,一下子拿出三百万两会导致国库空虚,于是安平六年初他曾下旨命铸造司再造了一批银子。或许这批银子就是我大伯押运去沧州赈灾的那一批。”

“是,小姐。”

等谢扬走后,梁染墨仍在思索,下一步她该如何走,目前已经有了怀疑的对象,那么接下来便是找出证据了。

那笔不翼而飞的赈灾银到底在哪里呢?如今的军饷被劫案总是让她隐隐觉得有些不对,太像了,实在是太像当年的宋氏贪墨案了。

如今的一切都只是她的猜测,没有实据还是翻不了案的,所以最要紧的还是得找出那笔银子的下落。

镇国公府。

周璨今日下值回来后便一直在书房里处理事务,周洲收到周济的传信后便立刻去寻了周璨。

“公子,周济传信回来了,他说刘乘宴等人找到了新的线索,有个渔民说曾看见了十数只船往峦城去了,他们都猜测军饷应该是被运往峦城了。”

周璨将手里的册子合上并搁在桌上,取了舆图摊在桌上,自言自语道:“峦城也是英王的属地,这些贼人为何要将军饷继续运往西南呢?西南三城一直在英王的管辖之下,如此情境怕是对英王不利。”

周洲突然灵光一闪,“会不会是蛮族之人得到有一批军饷运往西南,于是秘密乔装潜入安国企图夺取这批军饷?”

周璨觉得周洲的说法不无可能,但是他又隐隐觉得此事怕是没那么简单。

首先是安平帝绕过了大理寺命刑部去查军饷案,再者军饷在均州被劫,却偏偏运往英王属地,这一切的一切加来总给他一种不好的预感。

“你让周济继续跟着他们,同时注意查探是否发现其他的特别之处。”

“是,公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