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锋藏青云:上岸先斩白月光 > 第24章 阳谋如火,烧尽虚妄

锋藏青云:上岸先斩白月光 第24章 阳谋如火,烧尽虚妄

簡繁轉換
作者:高山望月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06 15:12:52 来源:源1

第24章阳谋如火,烧尽虚妄(第1/2页)

清晨六点,肖锋的闹钟刚响,窗外还蒙着层青灰色的雾,远处的山影像浸在水里的墨团。

他摸过床头的笔记本,扉页上母亲用蓝黑钢笔写的“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被翻得发毛,纸边有些卷起,墨迹却依然清晰如昨。

今天是纪检组进驻的日子,他在“待办事项”最后一条画了个重重的勾——“让每一笔钱都见光”。

纸张被铅笔压出深深的痕迹,像是他心头沉甸甸的责任。

镇政府大院的铁门刚打开,寒风裹着露水扑面而来。

肖锋抱着一摞文件冲进党政办,脚下的水泥地透着凉意。

郑敏正踮脚往公告栏贴红纸,鼻尖冻得通红,呼吸间凝成白雾:“肖哥,审计局王科长他们到了,在小会议室等您。”

她指腹压着公告末尾的“群众举报电话”,油墨沾了指尖,带着一股刺鼻的印刷味,“刚才有个骑三轮车的大爷在门口转了三圈,我给塞了杯热水,他说下午带账本过来。”

肖锋扫过公告上自己亲笔写的“扶贫资金重核公告”,加粗的“全程公开”四个字被红笔圈了又圈,阳光斜照在纸上,泛起一层暖黄的光晕。

他把文件往桌上一放,玻璃镇纸下压着昨晚整理的施工方通话记录——李建设,青云镇2018年危房改造项目负责人,手机号备注着“关键人”。

那张纸角微微翘起,仿佛随时要跳出来似的。

小会议室里,审计局王科长正翻着肖锋连夜做的资金流向图,老花镜片反着光,映出他眉头紧锁的神情:“小肖,你这比对表做得细。”

他指尖点在“危房改造”一栏,语气中带着一丝赞许,“合同金额280万,银行流水只到账143万,中间差了近140万。”

“所以需要王科长帮忙核实每笔转账的原始凭证。”肖锋把U盘推过去,塑料外壳在桌面滑出一声轻响,“这是我从镇财政所调的电子账,昨天郑敏盯着陈所长拷贝的——他说系统坏了三次,最后才肯开。”

话音未落,会议室门被推开条缝,陈建国探进半张脸,额前的头发湿哒哒贴着头皮,像是刚洗完头没吹干。

“肖主任,财政所的凭证箱找着了,在仓库最里面。”他搓了搓手,袖口露出半截金链子,晃着光,“您看什么时候搬过来?”

肖锋抬头,正撞进陈建国堆笑的眼睛里。

这个平时总说“老胳膊老腿”的财政所长,此刻腰板挺得笔直,像根绷直的弦。

他心里忽然一紧,那种感觉就像小时候踩在薄冰上的颤栗。

“现在就搬。”肖锋指了指窗外,声音不重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让小刘带着纪检组的同志一起,省得说我们藏着掖着。”

陈建国的笑僵在嘴角,金链子随着吞咽的动作晃了晃:“那、那我去安排。”他退出门时,门框发出吱呀一声,像声短促的叹息,回荡在空荡的会议室里。

三天后,肖锋的办公桌上堆着二十多封举报信。

最上面那封是老张写的,铅笔字歪歪扭扭,像是在颤抖中写下的:“肖同志,我孙子的学费是借的,可村里说给我家的危房补贴,我连影子都没见着。”

他捏着信的手微微发颤,想起那天老张蹲在镇政府门口抹眼泪,裤脚沾着鸡舍的草屑,空气中还残留着鸡粪混着稻壳的味道。

“肖主任,陈所长说凭证都整理好了。”郑敏端着保温杯进来,杯口飘着枸杞的甜香,带着一丝温热,“不过…他让我捎话,说有些旧凭证字迹模糊,可能对不上。”

她压低声音,目光略显不安,“我刚才路过财政所,听见他在打电话,说‘按老办法处理’。”

肖锋的手指在桌沿轻叩,节奏和张建平那天敲桌子的声响重叠。

他翻开李建设的通话记录,最新一条是凌晨两点的短信:“肖同志,我想清楚了,明天上午十点镇西茶楼见。”

核查会议定在周五下午。

肖锋提前半小时到会议室,把合同副本、银行流水、李建设的录音整理成三摞。

空调嗡鸣的声音在寂静中格外刺耳。

纪检组的老周抱着暖手宝进来,拍了拍他肩膀:“小肖,我干了二十年纪检,头回见这么全的材料。”他的手掌粗糙温暖,带着岁月磨砺的温度。

陈建国是踩着点进来的,西装革履,连皮鞋都擦得锃亮。

他刚坐下,肖锋就把合同副本推到他面前:“陈所长,2018年危房改造合同,甲方镇政府,乙方宏发建筑,金额280万。”他又抽出银行流水单,“这是当年镇财政所的转账记录,分三笔打给宏发,合计143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4章阳谋如火,烧尽虚妄(第2/2页)

会议室里的空调嗡鸣突然变得刺耳,像是某种无声的审判。

陈建国的喉结动了动,指尖掐进西装裤缝:“可能…可能是分阶段付款?”

“那这张收条怎么解释?”肖锋点开手机录音,李建设的声音带着沙哑:“我确实只收到143万,剩下的……说是‘协调费’,让我把收据开成280万。”

他又抽出一张手写证明,纸面泛黄,按着鲜红的手印,“李建设今早签的,按了红手印。”

陈建国的额头冒出细汗,金链子在衬衫领口里若隐若现。

他张了张嘴,又闭上,指甲几乎要掐进掌心。

“陈所长,我再问一次。”肖锋往前倾了倾身子,声音平静却有千钧之力,“实际到账和合同金额差了137万,这些钱去哪了?”

沉默像块大石头压在会议室里。

不知谁的手机震动起来,陈建国猛地站起来,椅子在地上划出刺耳的声响:“我…...我去趟厕所。”

他踉跄着往外走,后背的衬衫湿了一片,脚步沉重得像拖着什么。

当晚九点,肖锋刚把最后一份材料归档,手机屏幕亮起——陈书记的号码。

他推开通往走廊的门,冷风灌进来,裹着远处的犬吠,夜色沉沉,仿佛能吞噬一切秘密。

“来我办公室。”陈书记的声音很低,像块压着的石头。

书记办公室的台灯调得很暗,陈书记靠在皮椅上,茶杯里的龙井没动,茶叶沉在杯底,浮起一丝苦涩的气息。

“你查的账,牵扯到县财政的一笔‘专项拨款’。”他指节敲了敲桌角,“张建平的表舅,是市财政局的退休老领导。”

肖锋的心跳漏了一拍,掌心沁出冷汗。

他想起三天前那辆车牌被雪纸糊住的黑车,想起匿名短信里的“牵涉甚广”。

“我知道。”他说,声音比自己想象中稳,“但老张的孙子要上学,王婶的药不能断,这些钱,不该在别人的存折里。”

陈书记盯着他看了很久,目光像把刀。

最后他叹了口气,从抽屉里拿出个牛皮纸袋:“省纪委明天派人下来,这是他们要的材料清单。”

他推过纸袋时,肖锋看见封口处盖着“机密”的红章,“小肖,你做得对,但有些事…...不是光靠对就能解决的。”

肖锋捏着纸袋走出办公室,月光把影子拉得老长。

路过公告栏时,他看见白天新贴的举报信,最上面一封用毛笔写着:“村东头的灌溉渠,工程款被吞了一半。”墨迹未干,在风里微微颤动,仿佛还在诉说。

三天后,省纪委的车开进镇政府大院时,张建平正站在财政所门口抽烟。

他看见穿制服的人下车,烟头“啪”地掉在地上,踩了又踩,像是要把什么也一同碾碎。

陈建国是自己走进纪委车的,上车前回头看了肖锋一眼,目光像团熄灭的火。

表彰通报下来那天,肖锋在办公室收拾去市里开会的材料。

抽屉最底层,躺着周梅当年的分手信,边角已经泛黄。

他把信压在镇纸下,在便签上写:“账本上的每一笔,都逃不过阳光。”然后轻轻贴在公告栏背面。

出发时,镇政府门口围了好些人。

老张挤到前面,往他手里塞了袋鸡蛋:“肖同志,我孙子说要考北大,像你一样。”鸡蛋还带着体温,暖着肖锋的掌心。

车开出镇界时,手机震动起来。

肖锋看了眼来电显示,备注是“未知号码”。

他没有接,只是把手机扣在腿上。

窗外的麦田闪过,远处的青山在薄雾里若隐若现。

纪检组进驻青云镇的次日清晨,肖锋的手机在床头亮起,显示一条未读短信:“省扶贫办临时通知,原定研讨会提前至明早八点。”发件人显示“未知号码”。

他盯着屏幕看了两秒,翻身下床,把整理好的材料又检查了一遍。

窗外的阳光穿过窗帘缝隙,在地板上投下一道亮白的光。

肖锋站在光里,听见自己心跳的声音,像面战鼓,正朝着更远处,咚咚敲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