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锋藏青云:上岸先斩白月光 > 第4章 反制,从考前模拟布局

锋藏青云:上岸先斩白月光 第4章 反制,从考前模拟布局

簡繁轉換
作者:高山望月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06 15:12:52 来源:源1

第二天,肖锋来到省委党校参加考前模拟训练。

阶梯教室里浮着粉笔灰的味道,细碎颗粒在阳光中缓缓飘落,像一场无声的雪,落在他的肩头。

肖锋站在门口,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西装内袋——布料被他摸得软塌塌的,像团被揉过又展平的云,指尖触感微微发涩,仿佛摩擦的是旧日时光。

“哟,这不是被论坛挂出来的北大高材生么?”

带着刺儿的声音从右后方扎过来,混杂着走廊穿堂风的凉意,仿佛一粒尖锐的砂子滑进耳膜。

肖锋转头,看见林涛正倚着走廊的玻璃幕墙,金丝眼镜反着光,手里转着支万宝龙钢笔,笔帽在灯光下泛着冷冽的金属光泽,宛如一柄未出鞘的剑。

这是同期考生里出了名的“官三代”,爷爷是副省级干部,父亲是省交通厅副厅长,母亲在省委组织部挂职,而他与李昊是狐朋狗友。

“林同学。”肖锋点头,声音比走廊里的穿堂风还淡,喉咙间像是压着一块薄冰,连吐出的字都带着霜气。

他注意到林涛脚边放着个鳄鱼皮公文包,搭扣闪着冷光——和三天前在律师事务所楼下瞥见的李昊同款,皮革上隐约有细微划痕,在阳光下如同蛇鳞般闪烁。

林涛直起身子,钢笔“咔嗒”顶在肖锋胸口,那力道虽轻,却如一根针戳入皮肤,带来一阵隐隐的刺痛。

肖锋垂眼盯着那支钢笔,想起昨夜在出租屋反复看的《公务员录用规定》。

第三十一条明确写着,录用考察重点是政治素质、道德品行、能力素质。

作风问题需“查证属实”方可影响录用。

李昊散布的谣言连个证人都没有,只不过是虚张声势而已。

“林公子提醒得是。”他后退半步,让开钢笔的攻势,语气依旧平稳,“我确实该多向林公子请教。”

林涛的眉梢挑了挑,像是没料到肖锋会这么软。

他甩了甩公文包,转身往教室走,皮鞋跟敲出得意的节奏:“劝你早点退出,省得等下出丑没人救你。”

肖锋望着他的背影,指节在裤缝上轻轻叩了两下——

这是母亲教的“制怒诀”,小时候和人吵架,母亲就捏着他的手敲桌角:“先让对方把气撒尽,破绽才会露出来。”

阶梯教室前排已经坐了七八个考生。

肖锋挑了最后一排靠窗的位置,刚坐下就听见前排传来窃笑:“听说他被前公司开除了?”“北大又怎样,现在选调生竞争多激烈……”

他摸出笔记本,笔尖在“模拟答辩核心目标:展示政策理解 抗压能力”下画了道横线,纸面发出轻微的沙沙声,像风吹过枯叶。

“肖锋!”叫他的声音从讲台方向飘过来,

肖锋循声望去,是刘学姐,她带着一丝急促与温和,像是冬日里的一杯热茶,暖而不烫。

她穿着米色西装套裙,发梢沾着点粉笔灰,正冲肖锋招手。

肖锋合起本子走过去,闻到她身上淡淡的茉莉香——和社区调解室里母亲泡的茉莉花茶一个味道,温润而熟悉,仿佛回到童年午后的小院。

“别坐最后排,评委余光能扫到角落。”刘学姐拉他到第二排,指尖点着他的笔记本,指甲略带粉色,在纸上留下淡淡的印痕。

“刚才看你记的重点,不错。但评委里那个张教授,他最烦夸夸其谈。”

她压低声音,指甲在“抗压能力”四个字上敲了敲,“等下答题别抢着说,先听问题,理清楚逻辑再开口。”

肖锋点头,看见她西装第二颗纽扣有点松——和上周在市纪委门口遇见时一样。

那天他去查前公司的劳动纠纷档案,正好撞见她抱着一摞卷宗出来,也是这么边说话边帮老大妈指路。

“记住,沉稳比聪明更重要。”刘学姐拍了拍他肩膀,转身往讲台走。

路过林涛身边时,那小子正把公文包“啪”地摔在桌上,掏出份装订精美的《基层治理调研报告》,封皮印着“省社科院”的烫金logo,在灯光下熠熠生辉,像是炫耀的勋章。

“现在开始抽签。”主持人话音刚落,林涛就举着抽到的“1号”签站了起来,皮鞋跟磕得地板响:“我先来。”

肖锋翻着笔记的手顿了顿。

他注意到张教授坐在评委席中间,白衬衫袖口挽到小臂,正用红笔在评分表上画圈——和北**学院老教授改论文时的动作一模一样。

林涛的答辩内容果然华丽:从“乡村振兴战略二十字方针”讲到“数字乡村建设案例”,中间穿插了三个省社科院的调研数据。

肖锋数着他用了多少次“我认为”“我建议”,数到第七次时,张教授的红笔突然停住,推了推眼镜。

“林同学。”张教授的声音像片薄冰,“你提到的‘建立乡镇数字政务平台’,预算从哪里出?”

林涛的嘴角僵了僵:“可以申请省级专项……”

“去年省级财政对乡镇的转移支付已经缩减了15%。”张教授打断他,红笔在“资金来源”栏画了个大问号,“没有解决具体问题的对策,只不过是空中楼阁。”

肖锋在笔记本上记下:“对策需落地,数据要核实。”笔尖戳破了半页纸——这和他昨夜修改的“乡镇财政赤字解决方案”不谋而合。

“下一位,肖锋。”主持人的声音让他的后颈微微发紧。

他起身时碰倒了矿泉水瓶,“啪”的一声在教室里炸开,像一颗突如其来的雷。

前排有女生捂着嘴笑,林涛的钢笔尖在桌上敲出短促的节奏,仿佛某种暗语。

肖锋弯腰捡瓶子,指尖触到冰凉的瓶身——这是他特意买的,标签上印着“农夫山泉”,和社区调解室里给上访群众倒的水一个牌子,瓶壁上的水珠顺着指尖流下来,像时间滑过掌心。

他直起身子,对着评委席鞠了个躬,腰弯到45度:“各位老师好,我叫肖锋,北**学院2020届毕业生。”

张教授抬眼,镜片后的目光像把尺子,精准地量着他的每一句话。

肖锋看见他手边摆着《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书脊有明显的翻折痕迹——和他出租屋里那本一模一样。

“肖锋同学。”张教授翻开评分表,“如果现在让你解决乡镇财政赤字问题,你会怎么做?”

肖锋的手指在大腿上轻轻敲了三下。

他想起昨夜在社区公告栏前,听见两位老支书聊天:“现在村里最愁的不是没钱,是钱不知道咋花才不打水漂。”

“各位老师,《孙子兵法》有云: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他声音放得很慢,像在给第一次听故事的孩子讲书,“财政困局表面是钱的问题,本质是资源配置的问题。”

张教授的红笔悬在半空。

“首先要‘致人’——理清资金流向。”肖锋从西装内袋摸出个皱巴巴的笔记本,封面还带着些许潮湿,像是雨水或汗水留下的印记。

“我查了近三年江东省23个财政赤字乡镇的审计报告,发现78%的非必要支出集中在形象工程。”

他翻开本子,纸页间掉出张照片——是上周在青河镇拍的,崭新的文化广场空无一人,瓷砖缝里长着野草,在镜头下显得格外荒凉。

“其次要‘不致于人’——优化资源配置。”他捡起照片,举高让评委看清,“把建广场的钱拨给特色农业合作社,青河镇的蓝莓产业能带动300户增收,税收三年就能覆盖投入。”

教室里突然静得能听见空调的风声,仿佛空气都凝固了。

肖锋看见刘学姐眼睛亮了,张教授的红笔在“逻辑清晰”栏画了个满星。

林涛的钢笔“当啷”掉在地上,他弯腰去捡时,脖子红得像煮熟的虾,仿佛连呼吸都被压抑。

“模拟答辩结束。”主持人的声音让肖锋回过神。

他鞠躬时,听见后排传来零星的掌声,像春天第一阵雨,轻轻洒落在心头。

“肖锋同学留一下。”张教授摘下眼镜,指节抵着下巴,“你刚才提到的审计报告数据,是自己整理的?”

“是的。”肖锋摸出手机,调出加密文件夹,“从省审计厅官网下载的原始数据,用Excel做了交叉比对。”

张教授接过手机,扫了眼屏幕上密密麻麻的表格,突然笑了:“北**学院的学生,倒像个基层老会计。”

他把手机还回去,指了指评分表最下方,“正式面试时,请保持这种‘笨功夫’。”

这轮模拟结束,肖锋攥着手机往教室外走,走廊的窗户正对着操场。

他看见林涛站在操场边的香樟树下打电话,手舞足蹈的样子像只炸毛的公鸡,嘴里似乎在咆哮着什么。

手机在掌心震动,肖锋低头看了一下,是条未读短信,号码陌生,内容只有四个字:“你有危险。”

山风卷着几片香樟叶飘过来,打在他手背上,凉丝丝的,像某种无声的警告。

肖锋望着远处渐暗的天色,把手机揣回口袋。

有些局,才刚刚布下;有些剑,也该让藏锋的鞘再紧些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