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锋藏青云:上岸先斩白月光 > 第32章 地界未定,人心先乱

锋藏青云:上岸先斩白月光 第32章 地界未定,人心先乱

簡繁轉換
作者:高山望月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06 15:12:52 来源:源1

第32章地界未定,人心先乱(第1/2页)

清晨五点四十分,肖锋的手机在床头柜上炸响。

他抓起来时屏幕还带着被窝的余温,来电显示是镇派出所张所长:“肖科,东岭西岭打起来了!两村人带着家伙堵在分界沟,已经见血了!”

肖锋的太阳穴突突跳了两下。

那声音像是有人用细针轻轻戳着他的神经。

昨晚他在办公室看东岭西岭的土地纠纷档案到十一点,两村的山林边界争议从九十年代初就有苗头,这些年因为山核桃树挂果多、林下经济值钱,矛盾越攒越厚。

纸页翻动的声音仿佛还在耳边回荡,像一张张泛黄的记忆在风中飘散。

他翻身下床时踢到拖鞋,趿拉着就往楼下跑,楼梯间声控灯随着他的脚步次第亮起,照见他白衬衫下摆还歪在裤腰外。

空气中残留着昨晚泡面的余香,混着楼道里潮湿的霉味。

镇政府大院的警车已经发动,司机老陈探出头喊:“肖科,我刚热好车!”肖锋拽开车门坐进去,副驾驶座上还扔着半块凉透的煎饼果子,是老陈的早饭。

油腥味和冷空气混在一起,刺激着他尚未清醒的嗅觉。

他摸出手机给苏绾发了条消息:“东岭西岭冲突,我去现场。”刚按下发送键,警车就窜了出去,挡风玻璃上还凝着晨露,像蒙了层毛玻璃。

窗外掠过的树影模糊不清,远处的鸡鸣断断续续,像是谁在梦中低语。

七点十分,肖锋在山脚下就听见了喊骂声。

那声音像一群乌鸦扑棱棱地撞进耳膜,刺耳而混乱。

两辆救护车闪着蓝灯停在路边,医护人员正抬着个捂着头的村民往车上放,血从指缝里渗出来,在担架布上洇出个暗红的圆。

血腥气混着泥土的湿味扑面而来,让他胃部一阵抽搐。

他踩着碎石子跑上斜坡,入目是两拨人举着锄头铁锹对峙,东岭的人穿深灰布衫,西岭的多是藏青外套,中间那条不足半米宽的分界沟被踩得泥泞不堪。

阳光刚刚爬上山顶,却已被人群的怒火灼烧得失色。

“都住手!”肖锋扯着嗓子喊,声音撞在山壁上又弹回来,像一根折断的树枝落在地上。

他挤到两拨人中间,后颈被晒得发烫——太阳刚爬上山顶,晨雾还没散净,可村民们的脸都涨得通红,像被火烤过的红苕。

汗水滑进衣领,贴着皮肤流淌,带来一丝冰凉。

东岭的刘二柱举着铁锹冲他嚷嚷:“肖科你别拦!他们把界碑往我们地里挪了三米!去年我家的核桃树被砍了五棵,就是他们干的!”

西岭的张老三立刻顶上来:“放屁!界碑本来就在那,是你们偷偷涂了红漆做记号!”两人说话时唾沫星子横飞,带着一股辛辣的蒜味。

肖锋的后背沁出冷汗。

他看见人群里有几个年轻人攥着铁锹把的手在抖,指节发白——这些是村里的壮劳力,真要打起来,后果不堪设想。

他突然提高声音,带着点破音:“你们争的不是地,是未来!今天谁动手,谁就是断了子孙路!”话音刚落,人群里有个抱着孩子的妇女抹了把脸:

“肖科说得对,我家娃还等着吃山核桃攒学费呢。”她的声音有些沙哑,但语气坚定,像风吹过枯枝。

肖锋乘势往前半步,后背蹭到西岭王大爷的锄头把,凉丝丝的,像是碰到了一块生锈的铁器。

他转身对民警喊:“先送伤者去镇医院!”又冲两边的村干部吼:“老周、李叔,把自家的人往后带两米!”等民警架着伤者上了救护车,他才发现自己衬衫后背全湿了,贴在背上像块冰。

上午十点,镇政府会议室的吊扇转得嗡嗡响,像一只困在屋里的苍蝇。

东岭西岭的代表挤在长条桌两边,东岭的村支书老王把茶杯往桌上一墩,瓷片儿震得跳起来:“他们偷标界碑几十年了,还能忍?我要是不替村民争,明天就有人拿鸡蛋砸我家窗户!”

西岭的会计李婶立刻拍桌子:“老王你摸着良心说,当年分山的时候你爹是丈量员,是不是他偷偷改了本子?”她说话时嘴角抽动,眼里泛着血丝,仿佛压抑已久的火山即将爆发。

肖锋坐在主位,指尖轻轻敲了敲桌下的录音笔。

金属外壳发出轻微的“嗒”声,像是心跳。

这是他今早出门前特意从办公室抽屉里拿的,黑色金属外壳还带着抽档的潮气,那种湿润的触感至今仍在指腹留下印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2章地界未定,人心先乱(第2/2页)

他望着老王发红的眼尾——老王昨晚肯定没睡好,眼周泛着青,嘴角还有片没刮干净的胡茬。

那胡茬在灯光下微微泛光,像一根根倔强的小草。

“都消消气。”他端起茶杯抿了口,是凉的,“这样吵下去解决不了问题,会议暂停十分钟,大家去走廊抽根烟,冷静冷静。”

等人群哄闹着出去,肖锋把郑敏叫到角落:“去档案室调1983年的山林确权档案,还有2005年两村签的调解协议。重点找原始地契和边界标记的描述,越快越好。”

郑敏的马尾辫甩了两下:“我知道,去年档案室装了扫描仪,电子版应该在电脑里。”

她跑出去时带起一阵风,吹得桌上的会议记录纸哗哗响,纸边划过他的手腕,轻如羽毛。

中午十二点,测绘员孙工的电动车“吱呀”停在镇政府门口。

他穿着洗得发白的蓝工装,胸前口袋插着三支铅笔,笔帽都咬得变形了。

空气中顿时多了几分机油与铅笔芯混合的味道。

肖锋把他请进小会议室,桌上摆着凉透的盒饭——老陈去食堂打的,红烧肉还凝着白花花的油。

油腻的气息在空气中弥漫,让人食欲寡淡。

“孙工,今天找您来是想商量测绘的事儿。”肖锋把东岭西岭的地图摊开,“得快,避免村民二次聚集;得准,数据必须真实可追溯;得稳,不能出意外。”

孙工推了推老花镜,指甲缝里还沾着测绘时的红漆。

那红色像极了昨夜档案中的一枚印章。

“我明白。”他用铅笔在地图上画了道线,“分界沟两边的老松树是1983年栽的,树龄能对上。我建议用无人机航拍,再结合地面测绘,这样快。”

肖锋的手指在“无人机”三个字上点了点——这是他没想到的,孙工果然是市自然资源局退下来的专家。

“就按您说的办。”他笑着把盒饭推过去,“先吃饭,下午我陪您去现场踩点。”

下午两点,肖锋站在县自然资源局的走廊里,手机贴着耳朵。

“李局长,这是东岭西岭的确权申请。”他举着牛皮纸袋,里面装着郑敏调来的档案复印件,“原始地契、调解协议、村民证词都在这儿。”电话那头沉默了两秒:“知道了,我让小刘收一下。”

肖锋挂了电话,又给市公证处的李娟发消息:“李姐,明天早晨八点,东岭西岭分界沟,麻烦您准时到。”

傍晚六点,镇政府的夕阳把走廊染成橘红色。

肖锋站在办公室窗前,手里捏着杯凉掉的茉莉花茶。

茶香早已散尽,只余下一丝涩意残留在鼻腔。

窗台上摊着东岭西岭的地图,他用红笔在分界沟附近画了个圈——那是孙工说的老松树位置。

楼下传来电动车的“滴滴”声,他探头望去,是村支书老王骑着电动车出了大门,后衣架上挂着个黑色塑料袋,鼓鼓囊囊的,不知道装了什么。

那袋子随车颠簸晃动,像是藏着什么秘密。

与此同时,县委大院的路灯次第亮起。

赵国栋坐在办公室里,手指敲着桌上的文件夹。

纸张摩擦的沙沙声在他耳中格外清晰。

老王的声音还在耳边响:“肖锋想借这事立功,得早点搅局。”他摸出手机,翻到“媒体联络”的联系人,拇指在屏幕上悬了三秒,还是按了下去:“张记者,明天东岭西岭有测绘,您方便来看看吗?”

肖锋放下茶杯时,杯底在窗台上压出个水痕。

他望着夜色里的群山,轮廓像起伏的黑浪。

山风呼啸而过,似乎带来了某种不安的气息。

明天早晨八点,测绘队就要到了。

老松树的年轮、无人机的航拍图、李娟的公证章——这些都是棋子。

他摸了摸口袋里的录音笔,金属外壳还带着体温。

风从窗缝里钻进来,掀起地图的一角,露出下面压着的便签纸,上面写着:程序做足,证据为王。

风还未起,棋已落子。肖锋知道,明天的测绘,将是破局的关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