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锋藏青云:上岸先斩白月光 > 第34章 公正化解山林纷争

锋藏青云:上岸先斩白月光 第34章 公正化解山林纷争

簡繁轉換
作者:高山望月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06 15:12:52 来源:源1

第34章公正化解山林纷争(第1/2页)

清晨五点半,镇政府大会议室的顶灯刚亮起,肖锋就站在深棕色会议桌前,食指关节抵着下颔。

空气里还浮着夜色残留的凉意,混杂着木蜡与纸张陈旧的气息。

他的目光扫过桌沿——昨天连夜擦的木漆还泛着潮意,确权图上“东岭村”“西岭村”的红章像两簇小火苗,和旁边《调解协议书》上镇政府的钢印挨得极近。

他能听见自己轻微的呼吸声,在空旷的会议室里显得格外清晰。

“肖科。”镇党政办的小刘抱着一摞暖水瓶进来,瓶口腾起的白雾模糊了他的眼镜,“李公证员和孙工到了,在接待室喝茶。老王被纪委张主任‘请’来了,这会儿在走廊抽烟,烟蒂扔了一地。”

肖锋低头整理桌角翘起的图纸边,指腹压过“1982年原始地契”的扫描件,那行“县***土地管理科”的旧章在晨光里泛着暗黄,指尖触到纸面时微微发涩,像是摸到了一段沉睡的岁月。

“把****和律师的座位牌再往中间挪半寸。”他头也不抬,“要让村民看得见他们胸前的证件。”

小刘应了声,刚弯下腰,会议室门被撞开条缝。

老王的烟味先涌进来,混着股潮湿的草腥气——他穿了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衫,领口皱巴巴地翻着,左手背还留着昨晚掐灭烟头的红印。

他走路带风,却在进门后刻意放轻了脚步,仿佛怕惊动什么。

“肖干部,我可把话放前头。”他扯了扯衣领,眼睛却不敢往肖锋脸上落,“要是这协议不公道,我带着村民去县信访局……”

“王支书。”走廊传来纪委张主任的声音,带着点公事公办的冷硬,“镇党委请您来是见证调解,不是来谈条件的。”

老王的后颈猛地一缩,像被人拎住了脖子的老母鸡,灰溜溜蹭着墙根坐进最末排的木椅。

椅子吱呀一声,像是也对他不满。

九点整,挂钟的铜摆刚晃到“9”的位置,肖锋按下投影仪遥控器。

测绘视频的蓝光泼在墙上——无人机掠过青灰色山梁,1983年登记范围的红圈和现状的蓝圈在画面里重叠、分离,最后停在老松树的树围上。

影像清晰得几乎能闻到山林的泥土气息。

“偏差三亩,问题出在这棵长粗了的树。”他的声音像根绷直的弦,“《物权法》第一百零三条明确,土地归属以合法登记为准,变更需走法定程序。”

台下传来窸窸窣窣的翻书声——肖锋让司法所提前发了法律条文单页。

纸页翻动间夹杂着指甲划过纸张的沙沙声。

西岭村的张大爷扶了扶老花镜,用指甲在“法定程序”四个字下划了道印子:“那咱们当年的地契呢?”

“在这儿。”肖锋点击鼠标,1982年的地契扫描件占满整个屏幕。

泛黄的纸页上,毛笔写的“东岭西岭以老松树南根为界”几个字清晰得能看见墨晕,右下角“县***土地管理科”的红章虽然褪了色,边缘的锯齿纹路却分毫毕现。

那抹红色仿佛还带着几十年前油墨未干的温度。

“这是我昨天让档案室调的原件扫描件,编号0037,存根在县档案馆。”他转向老王,“王支书说图改过,难道1982年的档案也能改?”

老王的喉结动了动,手指无意识地抠着木椅扶手,指缝里渗出点血珠。

空气中多了丝铁锈味。

台下突然炸开声抽气——东岭村的李婶把条文单页拍在桌上:“我家老头子当年参与过登记!这字就是他替会计写的!”

孙工扶了扶老花镜站起来,测绘杆的金属头敲在地面上“当”的一声:“83年登记时我跟着县工作组来过,老松树那会儿才手腕粗。现在树围三尺,当年的人没算树本身的占地,这才差了三亩。”他掏出个磨旧的笔记本,“我这儿还留着当年的测量记录,数字都对得上。”

公证员李娟举起手机,屏幕上是云盘里的测绘数据:“全程录像存证,我以公证员的职业操守保证,没有剪辑。”她的声音清凌凌的,像山涧的溪水,“如果各位有疑问,现在可以提出。”

会议室安静得能听见墙上挂钟的滴答声。

那声音仿佛成了倒计时,压迫着每个人的神经。

老王突然站起来,木椅在地面划出刺耳的声响:“我……我要上厕所!”他踉跄着往门口走,却被西岭村的赵二叔拦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4章公正化解山林纷争(第2/2页)

“王支书急啥?”赵二叔摸出烟袋锅,“当年你说‘地界不清怪政府’,现在政府把账算明白了,你倒要溜?”

老王的脸涨成猪肝色,又坐回椅子里,指甲把裤缝抠出个洞。

肖锋看了眼手表,指针刚过十点半——比他预估的“一个半小时压制异议”还早了二十分钟。

他翻开调解协议书,推到两村代表面前:“签了这协议,东岭西岭往后就是‘和岭’,寓意和睦。”

东岭村的老村长最先伸手。

他的手背上爬满老人斑,捏着钢笔的样子像在捧个易碎的瓷瓶。

他签字时,钢笔尖在纸上轻轻一顿,墨迹在“东岭村代表”栏晕开个小圆点。

“我签。”他重重按下笔,“当年为这点地,我和西岭的老周头打了两架,现在能握手,值。”

西岭村的妇女主任跟着拿起笔,笔尖悬在纸面上停了三秒,突然抬头:“肖干部,这协议能管多少年?”

“管到地老天荒。”肖锋指了指公证员手边的公证书,“李公证员当场出公证书,法律效力写得明明白白。”

妇女主任笑了,笔锋一沉:“那我签。”

接下来的十分钟像被按下了快进键。

村民代表们排着队签字,有人用钢笔,有人用圆珠笔,还有个小年轻掏出手机拍了照,说要发家族群。

老王缩在椅子里,看着自己名字被排在“见证方”栏,喉结动了动,最终还是拿起笔,在纸上蹭出团墨迹。

李娟盖上公证章时,阳光正好穿过窗户,在红章上镀了层金边。

那一瞬间,整个会议室仿佛都被染上了温暖的色调。

“现在起,这份协议受法律保护。”她的声音里带了点暖意,“有争议,法院见。”

会议室突然爆发出掌声。

掌心击打桌面的声音此起彼伏,像是暴雨落在屋檐。

张大爷抹了把眼角,烟袋锅往桌上一磕:“肖干部,我们西岭村要给你送锦旗!”“东岭也送!”李婶扯着嗓子喊,“写‘公正如秤,民心如镜’!”

肖锋的耳尖有点发烫。

他低头收拾桌上的文件,指腹触到“和岭”两个字,这才发现自己掌心全是汗。

汗水黏湿了纸张,留下一圈淡淡的指纹。

手机在裤袋里震动,是宣传办陈姐发来的微信:“本地新闻台改播调解现场了,观众留言都在夸‘肖干部有办法’。”

傍晚的山风卷着松针香吹进村子。

风中还夹杂着远处田野的清香和炊烟的味道。

肖锋站在村口老松树下,看着东岭的老张头和西岭的老周头勾着肩膀递烟。

烟草燃烧时的微光在他俩脸上映出柔和的轮廓。

老张头往老周头兜里塞了把花生:“我家后院的白菜熟了,明儿摘两筐给你送过去。”老周头拍着他后背笑:“我家的土鸡蛋攒了半篮,正好给你孙子补补。”

“肖科。”镇综治办的郑敏走过来,手里攥着个笔记本,“刚才广播里说‘和岭纠纷圆满解决’,好多村民打电话来问,啥时候能办集体土地流转手续。”

肖锋望着山脚下渐渐沉下去的夕阳,影子被拉得老长。

风吹得他衣角猎猎作响。

“明天开始村级治理整顿。”他摸出根笔在郑敏的本子上画了个圈,“先查各村的集体资产台账,尤其是王支书管的东岭村——他昨晚和张记者的录音,我还没交给纪委呢。”

郑敏愣了愣,随即笑出声:“您这是早备着后手呢。”

晚风吹得老松树沙沙响,把远处的广播声送过来:“……肖干部公正为民获赞誉,接下来将推进……”肖锋转身往镇政府走,路过门口时脚步突然顿住——

两辆银灰色大巴车停在路灯下,车身被暮色染得发暗,挡风玻璃上贴着“县农业考察团”的红纸,却被风掀起一角,露出底下“信访”两个模糊的字迹。

他盯着那两辆大巴看了三秒,摸出手机给纪委张主任发了条消息。

山风掀起他的衣角,吹得镇政府门口的国旗猎猎作响。

肖锋整理了下领口,往办公室走去——旧的恩怨散了,新的挑战,该接招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