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锋藏青云:上岸先斩白月光 > 第55章 病房守夜不掩锋芒

锋藏青云:上岸先斩白月光 第55章 病房守夜不掩锋芒

簡繁轉換
作者:高山望月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06 15:12:52 来源:源1

第55章病房守夜不掩锋芒(第1/2页)

消毒水的气味撞进鼻腔时,肖锋的运动鞋在医院走廊打滑。

他扶着墙面稳住身子,白大褂的影子从眼前掠过,护士站的电子屏跳动着“神经外科”几个红字——母亲被推进手术室已经四十分钟了。

“肖先生?”王大夫摘下口罩,眉峰拧成结,“脑溢血,出血量30ml,压迫右侧基底节区。”他指了指墙上的CT片,阴影像团浸开的墨,“手术要开颅,风险不小,但再拖下去……”

肖锋的指甲掐进掌心。

昨夜在水库边接到电话时,他跑得太急,外套拉链蹭破了手腕,此刻伤口火辣辣地疼,比不过心口的钝痛。

母亲总说“人老了就爱添麻烦”,可今早出门前她还给他塞了温热的茶叶蛋,说“镇里开会别饿肚子”。

“手术费呢?”他声音发哑。

“十五万,押金先交十万。”王大夫翻开病历本,钢笔尖悬在“家属签字”栏,“你姐姐还没到?”

肖锋摸出手机,通讯录停在“姐姐”那页。

姐姐刚生完二胎,姐夫跑长途货运,上个月才借了三万给母亲做体检。

他按下通话键,听着忙音,喉结动了动:“姐,妈没事,就是老毛病犯了。”

“小锋?”电话接通时,婴儿的啼哭从那头涌出来,“我看社区群说救护车去了广场……”

“真没事,留院观察两天。”肖锋望着手术室门上方的“手术中”红灯,指甲在病历本边缘抠出个小豁口,“你照顾好小宝,这边有我。”

挂了电话,他盯着手机余额——七万八,是这两年攒的首付钱。

上个月苏绾还开玩笑说“肖副主任要当有房青年了”,可此刻他盯着缴费单上的数字,只觉得那些数字都在跳,像老家屋檐下结冰的水珠,随时要坠下来。

“我签。”他抓过钢笔,名字最后一竖拖得老长,像道没擦干的泪痕。

凌晨三点,母亲被推出手术室。

肖锋凑近看她灰白的脸,发现她还穿着傍晚散步的蓝布衫,衣角沾着广场的草屑。

护士说要送ICU观察,他攥着床头的扶手不肯松手,直到王大夫拍他肩膀:“现在最要紧是稳定生命体征,你去办手续。”

缴费机吐出凭条时,肖锋的手在抖。

七万八转出去的瞬间,手机跳出银行短信,他盯着“余额0.32”的提示,忽然想起大学时在食堂吃泡面,母亲偷偷往他卡里打钱,附言是“别省着,身体要紧”。

天刚蒙蒙亮,他在ICU外的塑料椅上眯了半小时,手机闹钟就炸响。

今天是年终总结筹备会,他负责的主笔材料还压着三个村的数据没核。

肖锋扯了扯皱巴巴的衬衫,喉结滚动两下——赵国栋昨天在镇里说“年轻人要学会平衡家庭和工作”,他知道这会有人等着看他笑话。

会议室的暖气开得太足,肖锋进门时额角还沾着晨露,冷得打了个寒颤。

赵国栋坐在主位,指甲盖敲着桌面:“考虑到肖锋同志近期家庭情况,年终总结主笔工作由李文书接手。”他推了推眼镜,目光扫过肖锋泛青的眼圈,“小肖,你先把材料交接一下。”

会场静得能听见挂钟的滴答声。

有人低头翻笔记本,有人用保温杯掩着嘴咳嗽。

肖锋摸出文件夹,封皮边缘被他昨晚在医院捏出了褶皱。

他翻开第一页,把整理好的“产业振兴”“民生实事”“矛盾化解”三个板块的初稿推过去:“数据都标红了,需要复核的部分附了备注。”

李文书接过文件夹时,指尖触到他冰凉的手背。

肖锋坐回角落的椅子,望着墙上“为人民服务”的锦旗,喉咙发紧——这稿子他熬了三个通宵,光是“矛盾化解”部分就比对了二十起纠纷案例。

可此刻他盯着赵国栋得意的眼角,忽然想起张工说的“解决一个问题是看见一串问题的起点”——或许,真正要解决的不是一份总结,是某些人眼里“基层干部就该被生活压垮”的偏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55章病房守夜不掩锋芒(第2/2页)

中午,肖锋攥着医院饭卡往ICU跑,远远看见病房门口站着个系蓝围裙的老太太。

“小肖!”郑敏母亲举着保温桶晃了晃,白菜炖豆腐的香气钻出来,“我早上听敏敏说你妈病了,熬了点热乎的。”她往病房里探探头,“护士说病人暂时不能进食,我给你留了饭,年轻人别饿坏了。”

肖锋接过保温桶,手指触到桶身的温度,眼眶突然发酸。

郑敏母亲是社区有名的热心肠,上个月他帮她孙子办入学手续,她非塞给他两斤土鸡蛋。

此刻老太太拍他后背:“你去忙你的,我在这儿守着,有动静我给你打电话。”

午后的阳光透过ICU的玻璃照进来,肖锋坐在陪护椅上,掏出笔记本。

母亲的监护仪发出规律的“滴——滴——”声,他盯着跳动的血氧数值,忽然想起上周去石梁镇调研,看见王奶奶蹲在干涸的井边抹眼泪。

基层医疗资源不均的问题像团火,在他心里烧起来——青云镇六个村,只有镇卫生所有台老CT机,村民头疼脑热得跑二十公里去县城;上个月张大爷心梗,救护车在路上堵了半小时……

他摸出笔,在笔记本上写下“基层医疗应急联动机制”几个字。

笔尖在纸上游走,从“建立镇村急救联络网”到“协调县医院远程会诊”,从“培训村医急救技能”到“设置应急药品储备点”,整整写了三页纸。

写到“缩短急救响应时间至30分钟”时,他想起母亲晕倒在广场,从拨打120到送医用了47分钟——这个数字刺得他眼眶发热。

傍晚,肖锋把年终总结终稿交给李文书,转身去了镇政府机房。

他登录市卫健委政务邮箱,把调研报告附件拖进附件栏,犹豫片刻,在邮件正文写道:“我是青云镇党政办肖锋,近期因母亲就医接触基层医疗现状,结合调研提出几点建议,供参考。”点击发送时,电脑屏幕映出他泛红的眼尾。

深夜十点,ICU外的走廊只剩应急灯亮着。

肖锋趴在陪护椅上改报告,钢笔尖在“联动机制”部分画了个圈——得加上“建立24小时值班电话”。

护士小吴巡房时瞥见他弓着背的身影,掏出手机拍了张照:键盘的光映着他微颤的睫毛,笔记本边压着半凉的白菜炖豆腐。

她发朋友圈配文:“这位陪床家属,白天跑镇里晚上写材料,基层干部的夜原来这么长。”

照片在本地社交圈炸开时,市卫健委林主任正在加班。

他端着茶杯刷手机,照片里的笔记本引起了他的注意——那页纸的边角写着“青云镇2023年急救数据”,旁边用红笔标着“关键问题:响应时间过长”。

他点开原图放大,看见邮件末尾的“肖锋”二字,忽然想起下午收到的那封建议信。

“小张,把肖锋的调研报告调出来。”林主任敲了敲桌面,老花镜滑到鼻尖,“这个年轻人,数据详实,建议可操作性强。”他翻到最后一页,“建立乡镇医疗应急联动机制”的方案下,用括号备注了“参考青云镇龙潭水库联防经验”——正是上个月他在基层调研时提过的典型案例。

清晨五点,肖锋趴在床边打盹。

母亲的手动了动,他猛地惊醒,就见监护仪的数值平稳了些。

手机在裤袋里震动,他摸出来,屏幕亮起:“肖主任,我是市卫健委林正雄。你的报告很有价值,方便时我们面谈。”

窗外泛起鱼肚白,肖锋望着母亲沉睡的脸,轻轻握紧她的手。

晨光透过窗户,在他笔记本上投下一片暖黄,那里刚添了句话:“基层干部的韧性,是能扛住生活的重量,更能托住群众的希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