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锋藏青云:上岸先斩白月光 > 第66章 风过无痕

锋藏青云:上岸先斩白月光 第66章 风过无痕

簡繁轉換
作者:高山望月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06 15:12:52 来源:源1

第66章风过无痕(第1/2页)

马处的茶杯底在木桌上磕出轻响时,肖锋正替他续第三遍水。

“有人不会就此罢休。“市纪委调查组组长的声音压得很低,目光扫过窗外公示栏前围聚的村民——那些身影在秋阳下晃动,像一片被风扰动的稻穗。

张奶奶的孙子举着竹篙往公示栏上贴红喜字,浆糊味混着银杏叶的清香飘进来,黏稠的甜香与落叶枯涩的气息交织,在鼻尖萦绕不散。

肖锋垂眼盯着自己交叠在膝头的手。

指节因常年握笔有些微茧,此刻正随着马处的话轻轻收紧——他早料到这一遭。

皮肤下血脉微跳,掌心渗出一丝薄汗,被秋日微凉的空气裹住,泛起细微的战栗。

从李昊把阿强推出来当枪使那天起,从周梅在文旅节庆功宴上阴阳怪气“肖副主任好手段“时起,这局棋就远没到终盘。

“谢马处提醒。“他抬头时眼底仍是温和笑意,声音平稳如溪流过石,“我这人笨,就爱把每步棋都摆到明面上。“

马处突然笑了。

他想起今早看的那份《文旅节全过程留痕报告》,从游客登记本上的指纹拓印,到村民卖手作时的微信收款截图,连临时雇的保洁阿姨领工资的签字表都按了红手印。

纸页翻动时沙沙作响,像是证据在低语。“你和苏书记真像。“他想起二十年前那个在扶贫办里熬夜贴发票的年轻人,“当年有人举报他挪用资金,他把账本摊在县委大院晒了三天。“

肖锋没接话。

他望着马处起身时西装口袋里露出半截的工作笔记——封皮磨得发旧,边角却整齐得像刀切过。

指尖掠过布料的粗糙触感,那是老纪检的习惯,所有线索都要落在纸面上,一笔一划,皆可触摸。

送走马处时,秋风吹得公示栏的红纸哗哗响,像有人在远处拍打湿透的布幡。

肖锋站在台阶上,看那辆黑色帕萨特碾过银杏叶驶出院门,轮胎碾碎叶片的脆响清晰可闻,叶脉断裂的细微声混着尘土的气息扑面而来。

这才转身喊住抱着文件路过的小张:“去组织部找小李,就说‘阿强的笔录复印件在镇纪委档案室‘。“

小张愣了下,随即点头:“明白。“他小跑着往镇政府后门去,皮鞋跟敲在青石板上的声音脆得像敲梆子,一声声钉进黄昏的寂静里。

肖锋摸出兜里的钢笔,金属笔帽冰凉地贴着指尖,划痕在阳光下泛着暗光——这是母亲退休时社区送的纪念品,刻着“以理服人“四个字。

他转着笔往党政办走,笔身在掌心滚动,像一枚沉默的砝码。

路过走廊尽头的公告栏时,瞥见自己的副科公示照片。

照片里的人穿着洗得发白的蓝衬衫,眉峰却挺得像把未出鞘的刀。

玻璃反光中,他看见自己瞳孔深处一闪而过的锐利。

“肖主任。“

苏绾的声音从身后飘来,带着一丝风的凉意。

她抱着个深棕色牛皮纸袋,米色风衣下摆被风掀起一角,露出里面烟灰色真丝裙,衣料摩擦的窸窣声轻得几乎听不见。

镇外茶馆的茉莉香混着她身上的雪松香水味,冷冽中透着暖意,肖锋不用回头都知道,她又带了关键东西。

“去老地方?“他侧过身,看见她眼底闪着惯有的清冽光,像晨雾中的湖面。

茶馆在镇东头,临着条叫“青溪“的小河。

走进茶馆,木质的桌椅散发着淡淡的松香,墙角一盆绿萝垂着藤蔓,水珠从叶尖滴落,敲在陶盆里发出轻响。

老板老周是退伍军人,见着肖锋就扯嗓子喊:“肖主任,还是碧潭飘雪?“苏绾已经熟门熟路地挑了靠窗的位置,竹帘半卷,能看见河对岸的稻田正泛着金浪,风掠过时,稻穗沙沙作响,如潮水低涌。

“县文旅局的财务报表。“她把牛皮纸袋推过来,指甲盖大小的翡翠戒指磕在瓷盘上,发出清越的一声“叮“。

肖锋抽出报表时,指腹蹭到纸张边缘的折痕——是苏绾惯常的标记方式,重点数据都用铅笔轻轻画了圈。

纸面粗糙的触感让他心头一动。

他扫到最后一页时,喉间溢出声冷笑:“李昊上个月让阿强写举报信时,说我‘挪用文旅节资金‘。

现在倒好,他们自己倒往空壳公司转了一百二十万。“

苏绾端起茶盏,轻轻吹了吹浮叶,青瓷杯沿映着她微挑的眼尾,嘴角带着一丝浅笑:“你打算怎么做?“

肖锋把报表推回她面前,钢笔尖在“非遗推广“四个字上点了点,墨点缓缓晕开:“他们想用举报信拖我下水,我就用这笔账反制。“

他从公文包里抽出一沓材料,是文旅节期间所有支出的原始凭证,纸页叠在一起的厚度压得掌心微沉,“明早让审计局的老张来趟镇里,就说‘应群众要求复核项目资金‘。“

苏绾突然笑了。

她伸手把散在额前的碎发别到耳后,阳光透过竹帘在她脸上投下细影,像棋盘上的光影交错。“你这招,像极了《三十六计》里的‘以子之矛‘。“

肖锋的耳尖微微发烫,掌心不自觉地摩挲着钢笔帽上的刻字。

他想起今早苏绾送的那本《三十六计》,扉页的字迹还带着墨香,纸页翻动时仿佛有风掠过心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66章风过无痕(第2/2页)

正要说什么,裤兜里的手机震动起来——是镇派出所王所长的电话。

“肖主任,阿强要出镇。“王所长的声音带着股子急,“我们巡逻时碰着他,背着个蛇皮袋,大冷天的脑门直冒汗。

问他去哪,支支吾吾说回乡下看老娘。“

肖锋捏着手机的手紧了紧,金属外壳硌着指节,心中暗自思忖:李昊果然要对阿强动手了,绝不能让他们得逞。

他望向窗外,河面上有白鹭掠过,翅膀尖沾起一片碎金,水波荡开的涟漪一圈圈扩散,如同棋局的余波。“让老张和小陈跟着,送他回去。“

他顿了顿,又补了句,“再派个女同志,帮他查查老母亲的病历——上回他说老太太有哮喘,可别耽误了。“

电话那头的王所长愣了两秒,随即笑出声:“明白,我们一定‘贴心‘护送。“

挂了电话,肖锋转头就看见苏绾似笑非笑的眼神。“李昊让阿强消失?“她指尖敲了敲桌面,节奏轻缓却带着压迫感,“可阿强要是‘恰好‘在乡下生了病,或者‘恰好‘想起更多细节......“

“总要给人留条出路。“肖锋低头整理着材料,指尖抚过纸页边缘,嘴角却勾了勾,“毕竟,说谎的人最怕真话。“

下午的阳光斜斜照进镇政府大院时,周梅正蹲在文旅局档案室的地上。

她撕了一半的文件散在脚边,碎纸片像雪片似的落进垃圾桶,窸窣声在空荡的房间里格外刺耳。

可越撕越心慌——昨天还堆在第三排档案柜的“非遗推广“项目合同,今天竟不翼而飞了。

指尖残留着纸张断裂的毛糙感,冷汗顺着脊背滑下。

“周科长?“

审计局老张的声音从门口传来。

他抱着个黑色公文包,身后跟着两个扛摄像机的年轻人。“市审计组临时通知,要复核今年文旅项目的资金流向。“他推了推眼镜,目光扫过周梅脚边的碎纸,“您这是......清理旧文件?“

周梅的后背瞬间被冷汗浸透,喉咙发紧,像被无形的手扼住。

她站起身时撞翻了椅子,木头腿在地上划出刺耳的声响,惊得窗外一只麻雀扑棱飞走。“我、我就是整理下......“

“正好。“老张笑着指了指她脚边的碎纸,“这些也要收走做个备案。“他转头对摄像师说,“把现场拍清楚,特别是周科长‘整理文件‘的过程。“快门声咔嚓响起,像判决落锤。

肖锋是在傍晚收到苏绾的消息的。

她发了张照片,是周梅苍白着脸站在档案室里,身后两个审计人员正往纸箱里装文件。

配文只有个“√“,肖锋却看懂了——证据链已经闭合。

他把照片存进手机里的“备档“文件夹,指尖在屏幕上停留片刻,仿佛在确认一场无声的胜利。

抬头时正看见马处再次出现在办公室门口。

夕阳把老纪检的影子拉得很长,像道铁打的墙,压在地板上纹丝不动。

“你似乎早就预料到他们会动手。“马处没坐,双手撑在办公桌沿,目光灼灼,“从阿强被带到纪委那天,从你把留痕报告做得滴水不漏那天。“

肖锋转动着钢笔,笔帽上的“以理服人“在夕阳下闪着光,像一句沉默的誓言:“我只是习惯把每一步都走稳。“

马处突然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

这一下力气不小,肖锋的肩胛骨微微发疼,却听见老纪检说:“你比表面看起来,要深得多。“

他从抽屉里拿出那本厚得像块砖的《文旅节项目档案》,轻轻推到马处面前。

纸张翻动时发出沉稳的哗响,像潮水退去后露出的礁石。

马处翻开第一页时,暮色已经漫进窗户。

他看见肖锋用不同颜色的笔标出了异常数据,旁边还贴着苏绾从省统计局调的县域经济分析报告——这哪是档案,分明是把整盘棋的脉络都摊开在阳光下。

等马处离开时,办公室里的灯光已经亮起。

肖锋揉了揉发涩的眼睛,正打算收拾东西下班,突然看见办公桌上多了个牛皮信封。

信封没贴邮票,封口处压着道浅淡的折痕,像是被人从门缝里塞进来的,指尖触及时有种微妙的陌生感。

他拆开信封,里面只有张便签纸,字迹歪歪扭扭,像是戴了手套写的:“你赢了一局,但棋还没下完。“

肖锋把便签纸对折两次,放进抽屉最深处。

那里已经躺着阿强的笔录复印件、周梅的财务报表、还有苏绾送的《三十六计》。

他站起身,望着窗外渐次亮起的灯火,手机突然震动起来——是组织部小李的来电。

“肖主任。“小李的声音压得很低,“虽然举报信不实......“

后面的话被窗外的风声卷走了。

肖锋望着公示栏方向,张奶奶的孙子还在往红纸上贴金粉,远远看去,像团烧得正旺的火。

他摸了摸抽屉里的便签纸,嘴角慢慢勾了起来。

这局棋,才刚下到中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