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锋藏青云:上岸先斩白月光 > 第73章 锋芒引雷,雷火同焚

锋藏青云:上岸先斩白月光 第73章 锋芒引雷,雷火同焚

簡繁轉換
作者:高山望月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06 15:12:52 来源:源1

第73章锋芒引雷,雷火同焚(第1/2页)

周梅摔碎的陶瓷盆碴子扎进脚背,血珠顺着脚踝滑下,在地砖上洇出几粒暗红。

她却浑不在意,指甲几乎要掐进李昊的胳膊:“他拿2018年的旧账捅上来,现在省发改委盯着整改,局里这个月的绩效全完了!”

她喘着粗气,办公桌上的玻璃板被拍得嗡嗡直响,震得笔筒里的钢笔来回轻跳,“那姓肖的摆明了要往死里踩!”

窗外蝉鸣如锯,一声声割着耳膜,空调冷风扫过她裸露的小臂,激起一层细栗。

李昊甩开她的手,背对着窗户站着,阳光斜切过百叶窗,在他脸上投下斑驳的影。

他摸出烟盒,打火机“咔嗒”响了三声才点着,烟头明灭间,喉结动了动,烟雾从指缝里漏出来,缭绕成一道灰白的纱。

“我有个朋友在省纪委信访室。”他低声道,指尖微烫,“说肖锋干预专家验收流程,暗示数据造假……”

他转身时,镜片后的眼睛闪着冷光,像淬了冰的刀刃,“这种举报信,只要有‘疑似’两个字,调查组就得下来走一趟。”

周梅的呼吸突然急促起来,胸口剧烈起伏,仿佛被什么扼住了喉咙。

她弯腰捡起地上那张“2018年补贴发放表”,纸边割得掌心发痒,“周梅”两个字的签名被她用指甲抠得卷了边,墨迹模糊。

她盯着那行自己亲手签下的名字,指尖发颤:“去年验收前,他让小王背的数据是15%,汇报材料写30%,这不是干预是什么?”

她把表格揉成一团砸向垃圾桶,纸团撞在桶壁上弹开,发出沉闷的“咚”声,“干!这次不把他拉下来,我周梅不姓周!”

窗外的蝉鸣突然刺耳起来,像金属丝在耳道里来回拉扯。

苏绾的钢笔尖在笔记本上戳出个洞,纸面破开一个小黑点,墨汁晕染成花。

她盯着手机里刚收到的消息:“县文旅局档案室今晚有人调阅近三年验收档案,目标指向肖锋”,指尖在桌面轻叩三下,节奏短促如心跳,随即直接拨了肖锋的电话。

“他们要反咬一口。”她的声音像浸在冰水里,连呼吸都带着寒气,“举报信可能明天到省纪委。”

电话那头沉默了两秒,传来纸张翻动的沙沙声,像枯叶在风中摩擦。

肖锋的笑声很低,带着点冷意:“我今早整理接待流程记录时,把专家签到表和现场录像都刻了盘。苏博士说得对,数据不会说谎,但有些人总觉得,多一层谎话就能遮天。”

苏绾望着窗外飘过去的云,云影掠过她指尖,凉意一瞬即逝。

她突然笑了,嘴角微扬,像刀锋划开冰面:“需要我让省发改委的人盯着调查组行程吗?”

“不用。”肖锋的声音里有了温度,像冬阳破云,“顺水推舟的事,我来做。”

举报信递到省纪委的第三天,马处带着调查组再次踏进青云镇政府大院。

青石板被细雨打湿,泛着幽光,脚步声在空旷的院中回响。

肖锋穿着洗得发白的蓝衬衫,提前十分钟等在门口,袖口微卷,露出结实的小臂。

他手里抱着个黑色文件箱,箱角有些磨损,却擦拭得一尘不染。

“马处。”他把文件箱轻轻放在接待室的红木桌上,木料沉香混着旧纸的气息弥漫开来,“这是专家验收当天的全程录像,从签到到离场的监控记录,还有我和专家组成员的所有沟通记录——”

他翻开最上面的文件夹,纸页翻动声清脆,“您看,每一条对话都标了时间戳,我连给专家组倒茶的次数都记着呢。”

马处翻到最后一页,抬头时眼里多了丝笑意,茶杯里的热气在他镜片前氤氲:“肖镇长倒是准备得周全。”

“我欢迎调查。”肖锋的手指在文件夹边缘敲了敲,节奏沉稳,“但有些问题,可能不只是我这里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73章锋芒引雷,雷火同焚(第2/2页)

当天下午,调查组的人就敲开了县文旅局的门。

周梅正对着镜子补口红,唇膏的香气在狭小的办公室里浮荡。

看见马处亮证件的瞬间,口红“啪”地掉在地上,滚了几圈,染脏了她新买的真丝裙,红得像血。

“周科长,麻烦配合查一下近三年与青云镇文旅项目相关的往来文件。”马处的语气很温和,手下的小同志已经开始搬档案盒,纸页摩擦声窸窣如虫爬。

周梅的后背抵着冰凉的墙面,瓷砖的寒意透过衬衫渗进脊背。

她看着他们从档案柜最底层翻出个牛皮纸袋,封口已泛黄。

那是她去年偷偷塞进去的——专家组成员王教授的私人手机号,还有她手写的“数据沟通纪要”。

“周科长,这张纸条是?”小同志举着纸条,阳光透过窗户照在“请王教授在验收时对数据差异‘酌情处理’”几个字上,墨迹清晰得刺眼。

周梅的膝盖突然软了。

她扶着桌子慢慢滑下去,指甲在桌沿刮出刺耳的声响,像钝刀刮骨:“我、我是为了项目通过……”

同一时间,肖锋坐在镇档案室里,把最后一沓对比分析表放进文件夹。

灯光昏黄,照着他眼下的青影。

他抬头时,看见马处站在门口,手里捏着那张“数据沟通纪要”的复印件,纸页在风中轻颤。

“有人想烧火,结果引着了自己的尾巴。”马处把复印件递过来,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你这汇总表,比我们查的还细。”

肖锋接过表,指尖划过“2018-2023年县镇两级数据差异对比”几个字,纸面粗糙的触感磨过指腹。

这是他连续三个晚上,把镇里的原始台账和文旅局上报的文件一张张核对出来的,每一页都浸着深夜的静与孤:“有些火,得烧得彻底些。”

调查组的车离开青云镇那天,天空下着细汗似的雨。

雨丝黏在脸上,带着初夏的湿热。

周梅被市纪委的人带走时,扯着嗓子喊“肖锋陷害我”,但她的声音被雨声泡得绵软,很快就被警车鸣笛声盖过了。

李昊是在镇班子会上栽的。

镇党委书记刚宣布“文旅项目列为省级示范点,由肖锋同志牵头统筹”,他就“咚”地坐回椅子里,手里的茶杯摔在地上,瓷片飞溅,滚烫的茶水溅湿了新换的西裤,灼得皮肤一紧。

他盯着肖锋桌上的文件盒,喉咙动了动,只说出一句:“完了……”

下班时,肖锋整理着新领的示范点规划书,纸页散发着油墨与纸浆的清香。

手机在抽屉里震动起来。

他接起电话,组织部小李的声音带着笑:“肖镇长,恭喜啊——”

窗外的风卷着暖意吹进来,吹得桌上的文件哗哗响,纸页翻飞如蝶。

肖锋望着远处正在翻修的文旅广场,工人们的号子声混着风声飘进来,粗犷而有力。

他摸了摸文件盒上“省级示范点”的烫金大字,指尖传来微微的凹凸感,低低应了声:“谢谢。”

电话挂断后,他打开窗户。

青云镇的风裹着新翻的泥土香涌进来,夹杂着远处银杏叶的清涩,吹乱了他额前的碎发。

楼下,苏绾抱着一摞资料站在银杏树下,抬头冲他笑。

阳光穿过树叶的间隙,在她肩头洒下一片碎金,斑驳跳动。

手机屏幕亮起,是苏绾发来的消息:“今晚庆功?我带了瓶你爱喝的梅酒。”

肖锋低头打字,窗外的风掀起他的衬衫衣角,布料轻拍着手臂。

远处,镇广播站开始播送新闻:“……我市优秀年轻干部储备名单今日公示,青云镇副镇长肖锋同志位列其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