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锋藏青云:上岸先斩白月光 > 第78章 棋局深处,一步一光

锋藏青云:上岸先斩白月光 第78章 棋局深处,一步一光

簡繁轉換
作者:高山望月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06 15:12:52 来源:源1

第78章棋局深处,一步一光(第1/2页)

清晨六点,肖锋办公室的台灯还亮着,昏黄的光晕在纸堆上投下一道弧形边界,像被时间压弯的脊梁。

他捏着镇财政所刚送来的近三年文旅项目支出明细,指节在“专家评审费”“场地维护费”这些模糊条目上逐一叩过,每一下都带着金属般的冷感,仿佛敲在锈蚀的铁皮上。

昨夜警笛声里周梅那抹酒红色指甲突然浮现在眼前——八年前她摔碎他北大毕业证时,指甲也是这种刺目的红,像一滴凝固的血,在记忆里灼烧。

她甩下那句“没背景的穷书生,这辈子也就配看账本”时,玻璃碎片扎进他掌心的触感,至今还隐隐发麻。

手机在桌面震动,嗡鸣声刺破寂静,是刘书记的来电:“小肖,八点紧急党委会,副镇长空缺得尽快定。”

肖锋把报表收进黑色公文包时,晨光刚好漫过窗棂,在“清正廉洁”的标语上切出一道金线,像刀锋划过布面。

他摸了摸公文包夹层里那份《基层文旅项目规范化管理建议》——

昨晚对着财政所保险柜里的漏洞熬了半宿,指尖被纸张边缘磨得微红,把李昊他们玩剩下的“模糊账”全拆成了可量化的监管条款,每一个数字背后都像埋着一根刺,等着被拔出。

镇党委会议室的空调开得太足,冷风从头顶灌下,肖锋进门时,几个提前到的委员正搓着手小声议论,掌心摩擦的沙沙声混着空调的低频嗡鸣,像一群不安的蝉。

刘书记夹着烟站在窗边,见他进来,用烟头指了指主位旁边的椅子:“坐这儿。”

“同志们,”刘书记碾灭烟头,火星在烟灰缸里跳了一下,随即熄灭,“李昊、周梅的事大家都知道了,现在两个副镇长的位置空着,得找能扛事的人顶上。”

组织委员老陈推了推眼镜,镜片反着冷光:“按惯例该从现职中层里提,可财政所张所长才三十出头,农经站赵站长都快退休了……”

“张所长去年牵头做的惠民资金公示系统,群众查询量是前三年总和的两倍。”肖锋翻开公文包,把一沓群众满意度调查表推到会议桌中央,纸页翻动的声音清脆如叶落:

“赵站长在村里蹲了二十年,上次暴雨夜他背着重病的独居老人走了三公里山路,这事镇里谁不知道?”

宣传委员王姐翻看着调查表,突然笑出声,笑声在冷空气中显得突兀:“这些红手印都是真的?”

“上周我带着党政办的人挨家核实过。”肖锋的目光扫过众人,声音不高,却像铁钉钉进木板,“咱们要的是能把政策落实到田埂上的人,不是会在报表上画花的。”

刘书记突然敲了敲桌子,指节与桌面碰撞的“咚”声让所有人一震:“我记得张所长上个月提过要优化项目审批流程?”

“他做了套电子审批模板,能把材料审核时间从七天压缩到三天。”肖锋从公文包里抽出份打印件,纸张边缘还带着打印机的余温:

“赵站长昨天还跟我聊,说想把农经站的廉政风险点做成流程图,贴到各村公示栏。”

会议室突然安静下来。

老陈推眼镜的手顿在半空,镜片后的瞳孔微微收缩;王姐捏着调查表的指尖微微发颤,纸页边缘在她手中轻轻抖动。

肖锋盯着墙上的“为人民服务”锦旗,红布在冷风中纹丝不动,他听见自己心跳声盖过了空调的嗡鸣——

这两个他观察了半年的人,一个精于数据,一个深植民心,正好补上李昊留下的监管漏洞和周梅搞砸的群众基础。

“我看行!”刘书记突然拍板,声音像锤子落下,“张所长提副镇长,分管财政和项目审批;赵站长提副镇长,分管农经和民生。散会前把名单报给县委组织部。”

散会时,张所长抱着笔记本电脑站在门口,看见肖锋就往他手里塞了个U盘,塑料壳还带着体温,像刚从掌心焐热的石头。

“肖镇长,审批模板我又改了两版……”他耳尖通红,声音发颤,像风中未稳的烛火。

肖锋捏着U盘,指尖传来微弱的热感——这大概是他昨晚熬到现在的成果。

刚回到办公室,苏绾的电话就打了进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78章棋局深处,一步一光(第2/2页)

她的声音带着惯有的清冷,却藏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你报的《基层文旅项目规范化管理建议》,市发改委今早转给了省厅,我刚在委里看到,厅长圈了‘全省试点’四个字。”

肖锋靠在椅背上,皮革椅面发出轻微的吱呀声,望着窗外镇中心广场新立的公示栏——那是他改革方案里的第一块“阳光板”。

阳光正斜斜照在公示栏的玻璃上,反射出一片刺眼的白。

“苏博士消息够灵通。”他笑了笑,嘴角微扬,却未达眼底。

“不是消息灵通。”苏绾的声音低了些,像风吹过纸页,“有人把你查李昊的手段写成了内参,现在你是省纪委关注的‘基层破局典型’。”

电话里传来纸张翻动的窸窣声,像蛇在草中穿行,“记住,越是被盯着,越要把每步走成正步。”

“我明白。”肖锋望着办公桌上那叠群众写来的感谢信,指尖轻轻划过最上面一封的落款——“修路款拿到的王大娘”。

纸面粗糙,墨迹未干,像一段未完成的路。

四年前那个被周梅骂“废物”的夜晚突然闪回,那时他蹲在出租屋地上捡毕业证碎片,指尖被玻璃划破,血珠渗出,母亲打视频过来,身后是社区调解室的“以理服人”牌匾,灯光昏黄,像隔了一层雾。

“妈说过,走直路的人,影子最硬。”

下午三点,马处的电话让肖锋的后背微微发紧。

纪委的约谈室还是老样子,白墙白窗,连椅子都是冷硬的木材质地,坐上去时发出轻微的“咯吱”声,像骨头在响。

马处推过来一杯茶,茶叶沉在杯底,像枚沉默的棋子,水色清浅,却映不出人脸。

“有人想调你去市纪委挂职,协助办几起基层贪腐案。”

肖锋盯着杯里的茶叶,想起昨夜财政所保险柜里那份“慰问老领导”的支出单——李昊大概没想到,他用来打通关系的“茶叶”,最后成了锁死他的证据。

“马处,我现在在镇里的改革刚铺开……”

“不是调令,是橄榄枝。”马处从西装内袋抽出张折成方块的纸条,推过桌面时带起一阵风,纸角轻颤,像一片将落未落的叶。

肖锋没碰纸条,只是盯着那抹泛着暗纹的纸边——这不是普通便签,是省委大院特供的素白信笺,触目生寒。

他忽然想起苏绾今早的提醒,喉结动了动,像吞下一块冰:“谢谢马处。”

“你该谢的是自己。”马处起身时,****在灯光下闪了闪,金属冷光划过眼角,“当年在乡镇查账,你蹲在会计室地上核对凭证的样子,我记了三年。”

夜色漫进窗户时,肖锋坐在自家旧沙发上,布面磨损,坐下去时发出一声疲惫的叹息。

纸条被他捏在指尖,折痕还带着马处掌心的温度,像一块未冷却的炭。

展开的瞬间,一行钢笔字跃入眼帘:“明晚八点,省委招待所302。”墨迹是深灰色的,带着点没干透的晕染,像片落在宣纸上的云。

手机在茶几上震动,是刘书记的来电。

肖锋接起,听见老书记的声音里带着少见的紧绷:“小肖,刚接到市里通知……”

“什么事?”肖锋望着窗外的月光,想起镇政府大院里那面“清正廉洁”的标语,想起张所长发红的耳尖,想起王大娘在感谢信里画的小红花。

“你暂时……”刘书记的话被电流杂音切断,沙沙声像雨打窗,“别离开县界。”

肖锋捏着纸条的手紧了紧,指节泛白,望向窗外的夜色。

远处传来归鸟的啼鸣,混着镇中心广场公示栏前的人声——几个晚归的村民正打着手电看新贴的项目明细,光斑在纸上跳跃,像星星落进了账本。

他摸出手机,给苏绾发了条消息:“棋要落新子了。”

屏幕蓝光里,他的目光落在茶几上那份《基层文旅项目规范化管理建议》上,封皮边缘被他翻得卷了毛边,像一本被反复摩挲的经书。

窗外的月光漫进来,在“全省试点”四个字上淌成一片银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