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锋藏青云:上岸先斩白月光 > 第84章 局中有光,刺破迷雾

锋藏青云:上岸先斩白月光 第84章 局中有光,刺破迷雾

簡繁轉換
作者:高山望月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06 15:12:52 来源:源1

第84章局中有光,刺破迷雾(第1/2页)

会议室里空调开得很低,冷气贴着地面蔓延,渗进裤脚,带来一丝微凉的触感。

磨砂玻璃外的阳光被滤成淡金色,斑驳地洒在墙上“巡视整改永远在路上”的横幅上,字迹边缘泛着毛茸茸的光晕,像被时间磨旧的记忆。

投影仪风扇低鸣,夹杂着纸张翻动的窸窣,空气里浮着墨粉微烫的气息。

肖锋坐在第三排靠过道的位置,笔挺的白衬衫袖口扣得整整齐齐——

这是苏绾昨晚特意熨的,说“巡视会的场,得让别人先看见你的认真”。

布料紧贴手腕,带着一丝被蒸汽抚平的温润,袖扣冰凉地抵在脉门,像某种无声的提醒。

“关于某市的干部作风整改情况,我提个问题。”巡视组老周的声音突然拔高,带着常年跑基层磨出的沙哑,像砂纸擦过铁皮。

他推了推黑框眼镜,镜片反着投影屏的蓝光,手指点在“整改报告”四个字上,指尖微颤,仿佛按着一块烫手的烙铁。

“去年反馈的‘工作日午间饮酒’问题,今年又查出三起,可他们交上来的整改措施,和前年处理‘窗口单位推诿扯皮’时用的模板高度重合。”

肖锋的后颈瞬间绷直,衣领摩擦皮肤,泛起一阵细微的刺痒。

他记得三天前苏绾发来的各地市反馈报告里,某市的文件确实有几处眼熟的措辞——

那熟悉的句式像一根细针,此刻被老周的话精准挑出,扎进他心里那个模模糊糊的疑团。

指尖在笔记本下轻轻敲了敲,皮革封面微凉,指腹却因紧张渗出薄汗。

他想起昨夜整理资料时,苏绾在备注里用红笔圈出的“整改措施相似度87%”——

当时只当是系统自动查重的结果,现在看来,怕是有人连抄都懒得改。

那抹红色,像一道未愈的划痕,此刻在记忆里重新渗血。

“老周同志观察得很细致。”组长推了推茶杯,瓷杯与木桌轻碰,发出清脆一响,目光扫过全场,像探照灯掠过夜海,“但整改模板化的问题,是不是普遍现象?需要具体数据支撑。”

这句话像发令枪。

肖锋的后背离开椅背,脊椎一节节绷直,右手悄悄摸向公文包。

牛皮包面粗糙的纹理擦过掌心,他抽出某市那叠资料——

封皮边缘被他翻得卷了毛边,纸角微微翘起,像被反复摩挲的旧信。

纸页摩擦时发出沙沙声,像枯叶在风中低语。

投影仪蓝光亮起时,会议室里响起零星抽气声。

冷光打在肖锋脸上,映出他眼底的专注。

他站在台前,激光笔的红点如血滴般划过三页整改措施:

“2020年针对‘民生项目推进迟缓’,措施是‘建立台账、定期调度、强化问责’;2021年针对‘扶贫资金监管缺位’,措施还是这十二个字;今年的‘作风散漫’问题,连‘定期调度’都没改成‘专项督查’。”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副组长的位置——对方正低头转着钢笔,金属笔帽在阳光下泛着冷光,像蛇鳞般一闪。

“更关键的是整改成效。”肖锋点开下一张PPT,图表线条冷峻地爬升又回落:

“2020年群众满意度68%,2021年69%,今年67%。数值波动不超过2%,但具体案例里,群众投诉‘门好进了、事依旧难办’的比例从32%涨到了41%。”

话音落下的瞬间,空调外机嗡鸣了一声,像某种隐秘的回应。

会议室陷入短暂的寂静。

组长放下茶杯的声音格外清晰,瓷与木的碰撞在耳膜上震出一圈涟漪。

“小肖,这份分析报告什么时候能给我?”

“昨晚整理了一半。”肖锋从公文包取出厚达二十页的报告,封皮是他特意选的深蓝色,沉静如夜,指尖抚过烫金标题时,能触到微微的凹凸,“凌晨三点补完数据,今早让苏主任帮忙核对了经济学模型。”

他没说苏绾接到消息后,顶着黑眼圈从省发改委赶过来,在他宿舍楼下的早餐店边吃包子边校稿——

热腾腾的蒸汽糊了她的眼镜,她一边咳嗽一边用红笔划出公式里的误差。

有些助力,藏在暗处才更有力量。

组长接过报告时,指尖扫过首页的“整改模板化分析报告”标题,目光在“群众满意度调查”“第三方评估机制”的建议部分多停了两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84章局中有光,刺破迷雾(第2/2页)

“思路很实。”他合上报告,抬头时眼里有光,像冰层下涌动的暗流,“下次全省巡视工作会,你跟我去做个发言。”

散会时,肖锋的衬衫后背洇了小片汗渍,布料紧贴脊背,湿冷地黏着皮肤。

经过副组长座位时,对方突然用钢笔尾端敲了敲他的公文包,金属触感冷硬,“小肖,年轻人做事讲究个火候。”声音压得低,只有他们两人能听见,像毒蛇吐信。

肖锋抬头,看见对方镜片后的目光像浸在冰水里——

这是三天前他故意落下移动硬盘时,副组长看硬盘的眼神。

他垂眸,指尖轻轻碰了碰公文包搭扣,那里压着刚拟好的“巡视整改闭环管理机制”草案,纸张边缘锐利,像未出鞘的刃。

“是,我记着领导说过要‘沉下心’。”他声音平稳,“只是整改这事,沉心才能见真章。”

副组长的钢笔尖在笔记本上戳出个小坑,墨点晕开,像一滴凝固的血。

他没再说话,收拾公文包时,肖锋瞥见他文件夹最上面的,是某市恒通贸易的转账单复印件——和自己硬盘里被马赛克的那份,页码对得上。

纸页翻动时,发出轻微的哗啦声,像风掠过枯林。

傍晚六点,巡视组办公室只剩老周和肖锋。

老周把保温杯推过来:“喝口茶,太凉的。”玻璃杯中浮着几片胖大海,水色浑浊得像被揉皱的旧报纸,热气升腾,带着中药的苦涩气息,扑在肖锋脸上,烫得他眼眶微酸。

“你那份报告,我看了。”他突然说,“去年我也发现模板化的问题,可没敢往深里挖。”

肖锋握着杯子,掌心被烫得发疼,痛感却让他清醒。

他想起老周办公室那盏常亮的灯,想起昨夜透过窗户看见的“某市”反馈材料——

原来有些光,早就在暗处攒着,只等有人敢拨云。

“聪明人往往走得不远。”老周突然笑了,眼角的皱纹堆成深沟,像被岁月犁过的田垄,“我刚进纪委那年,也跟你似的,看见问题就往上捅。结果呢?”

他指节敲了敲自己的太阳穴,声音闷响,“被人说‘愣头青’,在乡镇蹲了五年。”

肖锋放下杯子,杯底和木桌碰出清脆的响,像剑入鞘前的最后一声鸣。

“我知道。所以我得学会藏锋,也得学会亮剑。”

老周盯着他看了半分钟,突然从抽屉里摸出个磨得发亮的笔记本,翻到某一页推过来。

皮革封面边缘磨损,露出内里的灰纸,像被时光啃噬的痕迹。

肖锋凑近,看见上面密密麻麻记着各地市整改难点,其中某市的条目下,用红笔圈着“恒通贸易”四个字——和副组长文件夹里的名字一模一样。

墨迹深重,像一道未解的咒。

“剑要选对。”老周合上笔记本,起身时腰板挺得笔直,像根立在风里的老松,衣摆扫过桌角,发出细微的摩擦声,“明天上午十点,省纪委李主任要来听闭环管理机制的汇报。”他顿了顿,又补了句,“他点名要你讲。”

肖锋送老周下楼时,晚风卷着槐花香扑过来,清甜中带着一丝腐烂的甜腻,像藏在花蕊里的阴谋。

巡视组的车辆停在大院里,车灯在暮色中泛着冷白的光,像一把把收在鞘里的剑,静待出征。

他站在会议室窗前,看着司机们往车上搬资料,纸箱沉重地压在肩头,脚步踏在水泥地上发出闷响。

突然想起昨夜《孙子兵法》被风吹开的那页——“兵者,诡道也”旁边,他用铅笔写了行小字:“道者,亦需光。”笔迹浅淡,却清晰如誓。

手机在口袋里震动,是苏绾的消息:“闭环机制试点的地市名单,我帮你筛了三个。”后面跟着个定位——市图书馆顶楼的观景台,落地窗外能看见整座城市的灯火,像无数双注视的眼睛。

肖锋摸出《孙子兵法》,翻到“始计篇”,在“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旁边,郑重添上“以光破暗”四个字。

铅笔划过纸面,沙沙作响,像春蚕食叶,又像利刃破鞘。

楼下传来车辆启动的声音,他望着巡视车排成纵队驶出大门,后视镜里的光晃了晃,像某种预兆。

“锋芒藏得住,但剑,总得出鞘。”他对着玻璃上自己的影子轻声说。

话音刚落,口袋里的手机再次震动,是老周的短信:“明早八点,来我办公室。省纪委决定让你牵头试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