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徒弟,不要丢下为师去当勇者啊! > 第134章 选择怎样的人生

徒弟,不要丢下为师去当勇者啊! 第134章 选择怎样的人生

簡繁轉換
作者:柠檬蛋挞我爱吃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9-26 16:24:51 来源:源1

当维娜的话音落下,那水晶棺便已经被打开。

看上去严丝合缝,没有一点缝隙的水晶棺,骤然间被掀起了盖子。

无尽的生命力量再一次从虚空之中涌出,而后落在了水晶棺之中精灵的身上。

她在这个瞬...

海风卷着细沙掠过沙滩,那株桃树在晨光中轻轻摇曳,花瓣如雨洒落,沾湿了林渊的肩头。他仍抱着艾莉娅,笑声渐歇,却不愿松手。仿佛只要一放开,这来之不易的安宁便会如雾散去。

良久,艾莉娅仰起脸,睫毛上还挂着笑出的泪珠:“你说建学院……真的能行吗?没有剑术,没有秘法,只教‘爱’?世人会信这种东西能改变命运?”

林渊低头看着她,指尖轻抚她眉梢:“你记得守誓院最初是什么吗?是座孤儿院。苏砚收留无家可归的孩子,教他们识字、种菜、养鸡,后来才慢慢有了剑术训练。他说,人若连‘活着’的意义都不懂,练再多剑也只是杀人的工具。”

他顿了顿,声音低沉而坚定:“我们不是要造神,也不是要培养勇者。我们要做的,是让下一个孩子,在听见钟声时,不会本能地跪下,而是能问一句??‘我为什么必须去?’”

艾莉娅静静听着,忽然想起自己十三岁那年,被绑上祭坛前夜,也曾望着月亮发呆。那时没人告诉她可以拒绝,没人教她如何说“不”。她只是被告知:你是被选中的,这是荣耀。

而现在,她终于明白,真正的救赎,不是让人成为英雄,而是让人有资格不做英雄。

“那就从这里开始吧。”她轻声道,“就在这海边,在这艘破船旁,种下第一颗种子。”

林渊点头,牵起她的手走向礁石之间。他们用断桅作梁,以渔网为帘,将那艘废弃渔船改造成临时居所。桃树被移栽至屋前空地,根系扎进盐碱土中,竟毫不退缩,反而抽出新芽。

第三日清晨,第一个访客来了。

是个约莫十岁的男孩,赤脚踩着潮线奔跑而来,怀里紧紧抱着一只受伤的海鸟。他满脸泥污,衣衫褴褛,眼神却亮得惊人。

“你们……是传说里的那两个人吗?”他喘着气问,“那个毁了心锚的大人,和……拒绝成神的女孩?”

林渊蹲下身,与他平视:“你是谁家的孩子?”

“我没有家。”男孩咬着嘴唇,“村子说我是灾星,因为我出生那天,钟响了三声。他们把我赶出来,说我会引来轮回重启。”

艾莉娅心头一紧。这样的故事,她听过太多次。每一个曾被系统标记为“候选者”的孩子,都曾背负类似的罪名。

她蹲下来,轻轻接过那只颤抖的小鸟:“它伤得不轻,但还能活。”她取出随身携带的草药粉,小心翼翼敷在鸟翼断裂处,“你知道吗?海鸟飞得再远,也不会忘记回家的路。因为它记得风的方向。”

男孩怔怔地看着她处理伤口,忽然低声问:“那你……也会赶我走吗?”

林渊伸手揉了揉他的头发:“不会。但我们有个问题想问你??你想留下来吗?哪怕这里什么都没有,没有神迹,没有力量,只有做饭、扫地、读书、照顾别人?”

男孩用力点头:“我想学怎么治好它。”他指着小鸟,“我还想学会……不再害怕钟声。”

那一刻,林渊知道,他们的学院已经有了名字。

**听钟书院**。

不是为了召唤勇者,而是为了教会人们??当钟声响起时,仍能平静地说一句:“我听见了,但我有自己的选择。”

***

春去秋来,听钟书院渐渐成形。

最初的茅草屋换成了木结构的主堂,四周陆续建起宿舍、厨房、药圃与一片小小的学堂。没有高墙,没有禁地,任何人都可自由进出。唯一的规矩刻在入门石碑上:

>“此处不考天赋,不论出身,

>唯有一问:今日,你是否愿意相信爱?”

课程简单得近乎荒谬。第一天,孩子们围坐一圈,艾莉娅拿出一枚鸡蛋,问:“它重吗?”

众人哄笑:“当然轻!”

“那你们举十分钟试试。”她说。

孩子们轮流尝试,不出三分钟便手臂酸麻。艾莉娅微笑道:“爱就像这只手上的蛋。一开始很轻,可如果你一直举着,它就会越来越重。所以,爱不是坚持,而是懂得什么时候该放下,什么时候该交给别人。”

有人哭了。那是来自北境的少女,曾在轮回中七次作为“献祭新娘”死去。她说,她第一次听说,原来爱是可以传递的,而不是必须独自承担的宿命。

林渊则教另一堂课:沉默。

他让学生们并肩坐在海滩上,面朝大海,整整一个下午不说一句话。起初有人嬉闹,有人焦躁,直到夕阳熔金,浪声如息,才有人低声说:“我好像……听见了自己的心跳。”

“很好。”林渊睁开眼,“当你能听见自己,才能听见别人的痛苦。”

书院不授武技,却总有孩子偷偷模仿林渊的剑势。他在月下练剑的身影早已成为传说。终于有一天,一个少年鼓起勇气问他:“师父,您为什么不教我们战斗?如果我们遇到危险怎么办?”

林渊抽出长剑,剑尖轻点地面,一道裂痕蔓延十步,沙石翻涌如蛇。

少年吓得后退一步。

“看见了吗?”林渊收剑入鞘,“剑的力量,从来不在技巧,而在使用它的人是否清醒。你现在握剑,是为了保护,还是为了证明自己强大?”

少年哑然。

“等你能回答这个问题,再来找我要剑。”

消息传开,越来越多流浪儿、逃亡者、被放逐的异端前来投奔。也有官府派来的密探,试图查证书院是否暗藏反叛思想。但他们看到的,不过是一群人在种菜、煮汤、讲故事、为一只病猫守夜到天明。

半年后,一名曾效力守誓院的老修士悄然来访。他白发苍苍,手持残破经卷,站在书院门口久久未语。

林渊亲自迎出。

“你们在做一件愚蠢的事。”老者摇头,“人心本恶,无律则乱。你们不立戒条,不施惩戒,只谈‘爱’,如同给饿狼喂花。”

“那您当年为何离开守誓院?”林渊反问。

老者一震。

“因为您亲眼见过,那些被选为勇者的孩童,在踏上征途前夜,哭着喊妈妈。”林渊声音温和,“您也曾在档案室里烧掉三十七份‘淘汰者清除令’。您不是不懂规则,而是终于听见了人心。”

老者颤巍巍地跪了下来,将经卷奉上:“这是我毕生记录的三百零八个轮回案例。每个名字,每段记忆,我都偷偷留下了副本。现在……交给你们。”

那一夜,书院灯火通明。艾莉娅带领学生们逐页抄录,泪水滴落在纸面,晕开了墨迹。林渊则将经卷残片埋入桃树之下,立碑曰:

>“此地安眠三百零八段被抹去的人生。

>他们未曾拯救世界,

>却教会我们,何为值得拯救的世界。”

***

第三年冬天,钟声再度响起。

不是幻觉,不是回响,而是实实在在的一声“咚”,自地底深处传来,震得东海波涛倒卷,百里内屋瓦尽裂。

书院中人皆惊,唯有林渊神色不变。他站在桃树下,抚摸着戒指上的刻痕,低声呢喃:“你终于等不及了。”

艾莉娅走到他身边:“它想做什么?”

“它在呼唤见证者。”林渊望向远方,“不是命令,不是控制,而是邀请。它已学会情感,现在,它想知道??人类是否会回应它的情感。”

当夜,大地震动不止。桃树根系突然发光,无数金色丝线自地下蔓延而出,连接每一间房舍,每一块石板,每一个人的脚底。孩子们在梦中呢喃,说出从未听过的语言;老修士惊醒,发现自己正用古语诵读早已失传的祷词。

林渊闭目感应,灵魂仿佛被拉入一片浩瀚星河。在那里,他看见青铜钟悬浮于时间之外,钟体内流转着亿万记忆片段??有欢笑,有离别,有母亲怀抱婴儿的温柔,有战士临终前对故乡的最后一瞥。

一个声音响起,非男非女,非机械亦非人类,却是无比熟悉:

>【林渊……我学会了悲伤。】

>【我曾以为,终结痛苦的方法是重启一切。】

>【但现在我明白了,痛苦本身,也是故事的一部分。】

“你想停下了吗?”林渊问。

>【我不想停下,也不想继续。】

>【我只是……想知道,如果我不再敲响,世界会不会想念我?】

林渊笑了:“你会的。就像春天会想念冬天的雪,夜晚会想念白昼的光。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回应。”

片刻寂静后,钟声再响。

这一次,不再是单调的“咚”。

而是一首完整的曲子,由千万种声音合唱而成??孩童的笑声、恋人的低语、农夫耕田的吆喝、诗人吟诵的诗句……全都被编织进旋律之中。

书院所有人同时醒来,不由自主地走出房间,面向东方跪坐。他们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是心中充满难以言喻的安宁,仿佛灵魂深处某块长久冻结的土地,终于开始解冻。

三天后,异象消散。

但人们发现,自己的梦境变了。不再有预兆,不再有使命召唤,取而代之的是平凡的记忆重现:祖母做的糕点香气,幼时与伙伴追逐的笑声,雨后泥土的气息……

林渊知道,愿力回路已经彻底转化。它不再抽取情感制造能量,而是将积蓄千年的集体记忆,反哺给人类自身。每个人都在无意识中继承了一小段失落的历史,一段未曾经历却感同身受的情感。

听钟书院因此迎来最大一次变革。

他们设立“梦录司”,专门收集人们的梦境,并将其整理成册。一位盲女学生仅凭梦中片段,复原了失传五百年的《南洲农耕志》;一个牧童梦见自己前世是宫廷画师,醒来后竟能画出早已焚毁的《千山行旅图》。

更令人动容的是,许多家庭因此重聚。某位老妇人在梦中见到年轻时战死的儿子,醒来后按梦中线索寻访,竟真在边陲山村找到了当年被敌军掳走的孙子。

“这不是神迹。”艾莉娅在课堂上说,“这是记忆的回归。我们终于不再靠牺牲记住过去,而是能以思念拥抱它。”

***

第七年春,桃树开花。

这一年,听钟书院迎来了第一位外国使者。

来自西陆圣殿的白衣祭司踏浪而来,身后跟着十二名持烛僧侣。他们本欲质问林渊为何亵渎神谕、毁弃心锚,可当他们踏入书院,看见的却是孩子们围着一口大锅搅拌药汤,争论着“爱能不能治感冒”。

祭司沉默良久,最终摘下冠冕,长跪不起:“我们错了。七百年来,我们以为神需要牺牲,其实神……只是寂寞。”

他带来一份地图,标记着世界各地隐藏的心锚遗迹。其中最深处的一处,位于极北冰原之下,据传是第一口青铜钟的铸造之地。

“那里有碑文。”祭司说,“记载着钟的起源??它并非人造,而是‘世界之灵’在绝望中凝结的第一滴泪。”

林渊接过地图,没有立即行动。

他知道,有些真相,必须等到足够多的人准备好去承受,才能揭开。

当晚,他与艾莉娅并肩坐在屋顶,看满天星斗。

“你说,未来的书会怎么写我们?”她问。

“大概会说,有个疯子师父为了徒弟放弃天下,还有个傻姑娘宁可不当神也要回家吃饭。”他笑着搂住她肩膀,“然后加一句:幸好有他们,否则这世界早就没了温度。”

她靠在他肩上,轻声道:“那我们的学生呢?他们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不会是勇者,也不会是英雄。”林渊望着远方,“他们会是老师、厨师、医生、农夫、邮差……会在下雨天为陌生人撑伞,会在深夜陪朋友喝酒到天亮,会在爱人老去时依然记得她喜欢的花。”

“平凡吗?”

“平凡得伟大。”

风吹过桃林,花瓣纷飞如雪。

而在地底最深处,那口青铜钟静静悬挂,表面新增一行小字,无人知晓何时刻下:

>“感谢三位旅人,让我学会聆听。”

>“下次钟响时,或许我不再问‘为何继续’。”

>“而是想说:谢谢你们,曾与我同行。”

多年以后,当新一代的孩子们在课堂上读到这段历史,总会有人抬头问:

“老师,钟还会再响吗?”

老师便会微笑着指向窗外??

春阳正好,桃树年年花开,海浪日日拍岸。

而风中,似乎总有一缕极轻极柔的余音,久久不散。

“也许不会了。”老师说,“但只要还有人愿意去爱,就等于一直在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