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武侠 > 逍遥凌宇 > 第三章 读书人

逍遥凌宇 第三章 读书人

簡繁轉換
作者:土申 分类:仙侠武侠 更新时间:2025-08-08 02:33:17 来源:源1

第三章读书人(第1/2页)

午后的阳光透过松林,在地上投下斑驳跳跃的光点。空气中弥漫着松脂的清香、泥土的潮气,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属于草食动物特有的温驯气息。徐凌宇蹲在一丛茂密的蕨类植物后面,小小的身子蜷缩着,像一块长满青苔的石头,几乎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他乌黑溜圆的眼睛瞪得老大,一眨不眨地盯着前方十几步开外的一片稍微开阔的草地。

那里,一只肥硕的灰褐色野兔,正小心翼翼地探出脑袋。它长着一对警惕地竖起的、尖端带着一丝黑毛的长耳朵,粉红色的鼻翼快速地翕动着,三瓣嘴慢条斯理地咀嚼着嫩草。阳光将它柔软的皮毛镀上一层浅金,显得格外温顺可爱。但在徐凌宇眼里,这团毛茸茸的东西,此刻只有一个身份——行走的肉!是能解馋、能填肚子的好东西!早上那点稀粥早就化成了泡影,肚子里唱的空城计比师兄吼他还响亮。

“好家伙,真够肥的……”徐凌宇无声地咽了口唾沫,眼中闪烁着猎人特有的、混合着兴奋与专注的光芒。他像一只等待时机的幼豹,全身的肌肉都绷紧了,却又保持着一种奇异的松弛感。他屏住呼吸,连心跳都似乎刻意放缓了节奏。这是他在无数次失败和摔跤中摸索出来的经验——兔子这种小东西,耳朵灵得像装了风铃,胆子小得跟芝麻粒似的,一点风吹草动就能让它化作一道灰影消失无踪。

他耐心地等待着。风吹过林梢,发出沙沙的轻响。一只山雀在不远处的枝头啾啾叫了两声。野兔似乎放松了些警惕,开始小幅度地移动,专注于眼前的嫩草,偶尔还抬起后腿快速地挠挠脖子。

就是现在!

徐凌宇动了!他并非像莽夫一样直冲过去,而是将身体压到最低,利用灌木丛和树干的掩护,以一种近乎贴着地面的、极其诡异的“之”字形路线,悄无声息又迅疾无比地窜了出去!他奔跑时几乎没有脚步声,只有衣袂快速掠过草丛时发出的细微“窸窣”声,仿佛一道贴着地面掠过的青烟。这正是他“初学者三境”修为带来的最直观好处——对身体控制力的提升远超普通孩童,力量和速度也非比寻常。

然而,野兔的警觉性超乎想象!就在徐凌宇冲出掩体,距离目标还有七八步远的时候,那对长耳朵猛地一抖!兔子几乎是瞬间就停止了咀嚼,后腿肌肉一绷——

“想跑?”徐凌宇心中低喝一声,眼中精光一闪。他早有预料!就在兔子后腿发力,即将化作离弦之箭的刹那,徐凌宇猛地将早已抓在手里的一颗小石子,用尽全力朝着兔子前方右侧的空地狠狠掷去!

“嗖——啪嗒!”石子带着破空声,精准地打在兔子右侧几步远的树干上,发出一声脆响!

这突如其来的声音和来自右侧的威胁,让受惊的兔子本能地做出了最直接的反应——它放弃了原本可能选择的、更利于加速逃脱的直线方向,而是猛地向左前方窜去!这正是徐凌宇精心计算好的方向!

“逮到你了!”徐凌宇心中狂喜,脚下猛地一蹬!坚硬的泥土被他踩出一个小坑,身体如同被强弓射出的箭矢,速度骤然飙升!他不再隐藏身形,整个人如同猎鹰扑食,手臂前伸,五指箕张,带着一股凌厉的气势,朝着那道惊慌失措的灰影笼罩过去!

野兔感受到了身后致命的威胁,后腿疯狂蹬地,速度提到了极致,灰褐色的身影在林木间拉出一道模糊的残影。它灵巧地利用地形,时而急转弯绕过树根,时而猛地跃过倒伏的朽木,企图甩掉身后那个锲而不舍的“恶魔”。

徐凌宇紧追不舍!他的身体在树木间灵活地穿梭,时而侧身滑过狭窄的缝隙,时而腾空跃过障碍,动作流畅得如同山林间的精灵。他嘴里还发出“嗬!嗬!”的呼喝声,既是给自己鼓劲,也是想进一步惊吓兔子,让它慌乱出错。汗水从他额角渗出,顺着沾着泥灰的小脸滑下,他却浑然不觉,眼中只有前方那道左冲右突的灰影。心脏在胸腔里擂鼓般跳动,混合着奔跑带起的风声,在耳边轰鸣。

追逐持续了近百米,野兔的体力终究不如有修为在身的徐凌宇。一次急转弯时,它的后腿似乎被一根凸起的藤蔓绊了一下,动作出现了一个微不可查的迟滞!

就是这电光火石的一瞬!

徐凌宇眼中爆发出惊人的光芒,所有的力量、速度、时机判断在这一刻完美爆发!他身体前倾到极致,如同猛虎下山,右手如同闪电般探出,不再是抓,而是狠狠地一扑一按!

“噗!”一声闷响,带着草屑和尘土飞溅。

徐凌宇整个人以一个极其狼狈的姿势扑倒在地,脸差点埋进腐叶堆里,但他压在身下的右手,却结结实实地按住了一团温热、柔软、正在剧烈挣扎扭动的毛茸茸!

“哈!抓到了!看你还往哪儿跑!”徐凌宇顾不上满嘴的土腥味,兴奋地大叫起来。他喘着粗气,胸膛剧烈起伏,脸上却洋溢着巨大的、纯粹的、属于胜利者的喜悦。他小心翼翼地坐起身,左手也赶紧帮忙,死死按住那只还在拼命蹬腿、试图用后腿抓挠他的肥兔子。

藏匿在一旁的龙辉看见了这一幕无奈地摇了摇头,转头回道观继续忙碌去了。

————

今天的林青仙换了一身素白色长袍,颇具仙人之姿。

他来到了一座学塾之外,这是云州最具盛名的一座学塾,他望向窗内那个严厉的夫子,以及身着各色衣裳的孩童,他安安静静地站在那里,旁听那夫子讲学。

夫子踱步在青石板地上,脚步声如同木槌,敲击着每一个幼小的心房。他身着灰布长衫,胡须花白如霜,眼神锐利如刀,每每扫过之处,便似寒气掠过,孩子们的头埋得更低了。蜷缩在最后一排的阿蒙,悄悄抬起眼,正撞见夫子袖口处若隐若现的戒尺尖。那尺子色泽暗沉,棱角处磨得光滑如镜,分明浸透了无数稚嫩掌心的痛楚与泪痕。

“阿蒙!”夫子的声音不高,却如同冰锥,刺透了那孩子惊悸的心,“昨日的《三字经》,可曾背熟了?”

阿蒙只觉得浑身力气仿佛瞬间被抽空,魂灵都似要飘出躯壳,只余一副空壳僵硬地立在原地。脑子里混沌一片,竟连一个起头的字也寻不着。夫子也不催促,只缓缓抽出戒尺。那尺子像是窥伺已久的长蛇,黄中带青的鳞纹,泛着冰冷的光,在闷热的空气里微微颤动着。

“背!”夫子再次开口,声音冷硬如寒冰。

阿蒙的嘴唇翕动,挣扎着吐出几个字,却断断续续不成章句。夫子眼中掠过一丝阴沉,那戒尺陡然扬起,带起一阵尖啸的疾风——随之而来的是一声脆响,如同敲裂了一块薄冰,狠狠落在阿蒙摊开的掌心上。痛楚猛然炸开,迅疾如电,直抵骨髓深处。孩子的手掌仿佛瞬间被点燃,火辣辣地灼烧起来。他痛得倒抽凉气,浑身一颤,眼泪不听使唤地涌出,滚烫地砸在摊开的书页上,濡湿了墨字,洇开一小片模糊的蓝雾。那模糊的墨痕,恍如幼小心灵上被烙下的印记,新墨叠压着旧痕,疼痛也层叠着累积。

“再背!”夫子的声音再次传来,冷硬如铁。阿蒙拼命咬紧牙关,咽下呜咽,吸着鼻子,强忍钻心之痛,开始一字一字地背诵。那些字句仿佛带着痛楚的烙印,每一字吐出,都震得掌心余痛隐隐回荡。夫子面无表情地听着,戒尺仍握在手中,那冰凉的暗影悬在阿蒙头顶,像随时会再次坠落的利刃。

不知过了多久,窗外的蝉鸣依旧嘶哑。当阿蒙背完最后一句,学塾里复又陷入一片死寂,只闻得几声压抑的抽泣,如细小的虫鸣,在浓重的墨汁酸馊气里时隐时现。阿蒙悄悄合拢滚烫发红的手掌,指尖微微颤抖。这痛楚的烙印,终究是刻进了掌纹深处——旧痕叠新墨,疼痛叠着疼痛,在蒙昧的混沌里,亦如墨汁渗入纸背,深黑浸透,勾勒出这些蒙童此生无法绕行的沉重轨迹。

那戒尺悬垂于头顶的幽冷暗影,比真实的抽打更持久地烙印在灵魂的暗室深处。它如一道无声的符咒,悄然渗入岁月——此后多少次翻越书山字岭,当指尖触及书页的刹那,阿蒙的掌心深处,总有一根无形之尺,带着凛冽的余威,在记忆里骤然扬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三章读书人(第2/2页)

不知过了多久,那名叫阿蒙的少年率先起身作揖然后冲出学塾,其余学子也依次作揖离去。

那位夫子走出学塾,斜眼望向那个一直站在门外旁听的中年人,终是不忍心地开口,“既然来了,和我手谈一局吧。”

林青仙闻言只是作揖行礼,道,“时隔多年,能够返回云州,再见先生,再听一次先生的讲学,学生已然了却一桩心愿。”

他顿了顿,继续道,“如今的学生,早已不似当年模样,就不打搅先生的清修了。”

闻言,夫子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直到夫子走远,林青仙这才起身,又回头望了望那座曾经求学的学塾,似作无声的告别,恍惚间,身形消散在原地。

不远处,感觉到林青仙已经离开的夫子心中气愤,你小子,不下棋,好歹追上来讨杯茶喝也行啊,还要当先生的求着你啊?就这么直接走,弄得先生好没面子的……

————

芸香州,柳家。

庭院里,一棵老梧桐枝干横斜,筛下无数细碎的光斑,像活字排印般密密麻麻印在书页上,字里行间便浮动着摇动的光影。柳生斜倚在竹榻之上,手中那册书卷已被翻得纸角微卷,泛出温润的黄色。他瘦长的手指轻轻翻动书页,偶有微风,便拂起几缕鬓边发丝,又悄悄溜过书页,仿佛也识得几个字了。

竹榻边置着青瓷小杯,杯中茶汤已经饮尽,唯有杯底残留些许清亮的茶渍,宛如一滴深色的墨痕,默默无声地浸染着杯壁。书页的清香与茶韵袅袅,混合着藤蔓间悄然溢出的青涩气息,竟氤氲成一片,弥漫于四周。

柳生目光凝注书间,忽然间,一只粉蝶翩然栖落在书页上。他翻页的动作稍稍一滞,蝶儿便受惊般飞起,掠过他专注的视线,翻飞着飞向远处。他方才恍然回神,目光重新落回字句之上,而额角已沁出几颗细小的汗珠。

此时,风又吹过,庭前柳枝低垂,一绺柳丝飘拂而下,竟如蘸了淡墨的笔尖,恰恰轻点在书页上“柳”字的旁边——好似他姓字之中那个“柳”字,竟是自己从书卷里生长了出来,又悄然滑落枝头,悄然飘浮于纸上,似有若无地点染着这方寸之间的墨香天地。

这庭院,这书页,这清风,连他额角微微的汗意,仿佛都染上了青碧墨痕的意味;书页与枝叶、文字与自然,浑然无间地融合着,宛如一幅流连忘返的图画。

庭中的光影悄然挪移,那细碎的光斑已从书页滑落,无声地铺陈在青石板上。柳生依旧沉浸在字句之间,浑然不觉一道颀长而端肃的影子,已无声无息地覆盖了他手中的书卷。空气里浮动的墨香与草木清气,仿佛瞬间凝滞了几分。

“清禾,”一个低沉的声音响起,带着岁月沉淀的浑厚与不易察觉的期待。是父亲柳承远。他不知何时已立于竹榻旁,一袭深青直裰,衬得身形如庭中那株老梧桐般挺拔。他的目光并未落在书页上,而是长久地、沉沉地注视着儿子微俯的侧脸,那目光仿佛有千钧之重。

柳生闻声抬头,眼底的专注如水面涟漪般散开,旋即浮起恭谨:“父亲。”他合上书卷,欲起身行礼。

柳承远微微抬手,制止了他。宽厚而带着薄茧的手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轻轻按在儿子略显单薄的肩头。那掌心传来的温度与压力,让柳生不由得挺直了脊背。

“看得这般入神,是又得了什么真味?”柳承远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压过了风拂柳梢的轻响。他扫了一眼儿子手中那卷边角微润的书册,封皮古旧,显然并非时下流行的制艺文章。

柳生尚未答话,柳承远的目光已重新落回他脸上,那眼神深得像秋日的潭水,蕴藏着难以言说的复杂心绪——有审视,有期许,更有一份沉甸甸的托付。“清禾,你可知,为父每日路过这庭院,见你于此间潜心向学,心中是何滋味?”

柳生心头一凛,垂下眼帘:“儿子愚钝,只知读书明理,不敢懈怠。”

“读书明理,自然好。”柳承远的声音低沉下去,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喟叹,目光却锐利如电,穿透了庭中微醺的空气,直刺人心,“可我柳家沉寂数十载,门楣黯淡,祖辈荣光,如庭前这株老柳,枝叶犹在,根脉却深埋于尘土之下,不复当年之盛。”他顿了顿,每一个字都像小锤敲打在青石板上,“你,是这沉寂根脉上,抽出的唯一新芽。”

风似乎停了,连梧桐筛下的光影都凝滞不动。父亲的话语,比他掌心的分量更沉,重重压在柳生心坎。那“唯一新芽”四字,带着滚烫的温度和冰冷的责任,烙印下来。柳承远的手在儿子肩头又按了一按,那一下,带着一种近乎托付的郑重:

“莫负了这满庭书香,更莫负了你身上流淌的柳氏血脉。你读的每一页书,不只是你一个人的前程,更是我柳家重回旧日山巅的基石。这担子,从今往后,便在你肩上了。”

话音落下,柳承远不再多言,只深深地看了儿子一眼。那一眼,包含了太多——数十年的隐忍与不甘,对未来的孤注一掷,还有一丝深藏的不忍。他转身,宽大的袍袖带起一阵微凉的风,拂过柳生额角。脚步声沉稳,碾过石板上的青苔,渐渐远去,融入庭院深处。

柳生僵坐在竹榻上,手中书卷的墨香依旧,可方才沉浸其间的安宁心境,已荡然无存。肩头仿佛还残留着父亲手掌的温度与重压,沉甸甸的,压得他几乎喘不过气。庭中复又响起蝉鸣,一声声,尖锐而执着,像是某种催促。他低下头,目光落回摊开的书页,那密密麻麻的字迹,此刻竟有些模糊。一滴汗珠,无声地从他额角滑落,沿着清瘦的侧脸线条,直直坠下,“嗒”的一声轻响,正落在书页夹缝中一个墨色浓重的“鹏”字之上,洇开一小团深色的湿痕,宛如一滴无声的泪,又像一枚沉重的烙印。

他名唤清禾,却总在字里行间洇染汗渍。父亲那沉甸甸的手掌已离去多时,肩头却仍盘踞着千钧的印记,压得他脊骨微微发颤。摊开的书页上,那滴坠落的汗珠早已洇透纸背,将“鹏”字化为一团挣扎的墨晕,仿佛一只被无形丝线缚住的鸟。

柳生垂首,目光在字句间艰难游走。墨痕不再是墨痕,竟似一脉脉沉潜于黄土的根须,盘虬着祖辈褪色的功名;书卷亦不再是书卷,分明是一道道垒起的石阶,冰冷硌骨,通向那座名为“门楣”的寒峭山巅。风过庭院,柳丝拂过书页,那柔软的绿意触在手上,却带着绳索般的韧劲,将他细细缠绕——那是血脉的藤蔓,亦是无声的鞭策。

他瘦削的指节捏紧了书脊,指尖微微泛白。这满庭的草木清气、书页幽香,曾是他心魂的栖息之所,此刻却都浸透了父亲眼中沉甸甸的期望,沉得几乎令人窒息。他抬眼望向那株沉默的老梧桐,枝叶筛下的光斑零落于青石,如同碎裂的旧梦。粉蝶早已无踪,蝉鸣却愈发尖锐,一声声刺入耳鼓,催促着这唯一的新芽,必须穿透沉寂数十载的厚土,必须长成撑起家族门庭的巨木。

他深深吸了口气,那气息里混合着墨的苦涩与柳的微辛。再次低头,目光终于艰难地钉回字里行间,仿佛要将自己铸进这书页中去。每一个字,都像一块沉重的基石,他要将它们一一扛起,垒成通往山巅的路。额角又有新的汗珠沁出,沿着清瘦的轮廓缓缓滑落,无声地砸在纸上,恰如一颗颗滚烫的铆钉,将他年轻的魂魄,牢牢钉在这方墨痕柳影交织的沉重天地之中。

自古读书人,最重声名。

而这芸香州柳氏作为读书人未来的声名,自然的落在了公子柳清禾的肩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