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武侠 > 长安剑客萧书生 > 第二十九章萧书生又练剑法(四)

长安剑客萧书生 第二十九章萧书生又练剑法(四)

簡繁轉換
作者:风流萧书生 分类:仙侠武侠 更新时间:2025-08-08 02:33:35 来源:源1

第二十九章萧书生又练剑法(四)(第1/2页)

“就凭你?”血魔真人不屑地说道,“你的剑法虽然不错,但想要杀我,还嫩了点。”

“是不是嫩了点,试过就知道了。”萧琰手持竹剑,摆出了战斗的姿势。

“第十三式,风流夺命式。”

萧琰低喝一声,这是风流夺命十三剑的最后一式,也是最厉害的一式。他将全身的内力都灌注到竹剑上,竹剑上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朝着血魔真人刺去。

血魔真人也不敢大意,他运转血魔功,全身的皮肤都变成了红色,一股强大的气息从他身上散发出来。他伸出双手,朝着萧琰抓去。

两人的攻击碰撞在一起,发出了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

萧琰只觉一股强大的力量传来,身体被震得连连后退,嘴角溢出一丝鲜血。

血魔真人也不好受,他被萧琰的剑气震得后退了几步,脸上露出了一丝惊讶。他没想到萧琰的剑法竟然如此厉害。

“不错,不错。”血魔真人说道,“看来,我要拿出真本事了。”

他再次运转血魔功,身上的气息变得更加恐怖。他化作一道红光,朝着萧琰冲了过来。

萧琰深吸一口气,再次施展风流夺命十三剑。他的剑势飘逸灵动,时而如春风拂柳,时而如惊鸿照影,与血魔真人的狂暴攻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两人你来我往,斗得难解难分。密室里的桌椅板凳,都被他们的攻击打得粉碎。

激战了大约一炷香的时间,萧琰渐渐占据了上风。他发现,血魔功虽然威力巨大,但却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消耗太大。血魔真人的气息已经有些紊乱了。

萧琰抓住机会,将内力凝聚到极致,施展出了风流夺命十三剑的精髓。

“风流夺命,一剑定乾坤!”

萧琰低喝一声,竹剑化作一道惊天长虹,朝着血魔真人的胸口刺去。

血魔真人再也避无可避,被竹剑刺中,发出了一声凄厉的惨叫。他身上的红光渐渐散去,皮肤也恢复了正常,最终倒在了地上,气绝身亡。

随着血魔真人的死亡,这个邪教组织也彻底覆灭了。

萧琰看着地上的尸体,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他知道,自己终于铲除了这个危害一方的邪教组织,为百姓们除了一大害。

他走出密室,发现城堡里的其他邪教徒已经被赶来的村民们制服了。

村民们看到萧琰,纷纷围了上来,对他感激涕零。

“多谢萧公子!多谢萧公子!”

“萧公子真是我们的大救星啊!”

萧琰笑了笑:“大家不用谢我,这是我应该做的。”

他知道,他的江湖路还很长,但他会一直坚持下去,用手中的剑,守护世间的正义和和平。

铲除邪教组织后,萧琰的名声传遍了江湖。人们都称他为“风流剑侠”,称赞他的剑法高超,为人正义。

萧琰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他知道,江湖之大,能人辈出,他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

他继续在江湖上行走,行侠仗义,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他的剑法也在不断地实战中得到提升,越来越精湛。

西域的风总是带着砂砾,打在萧琰的青衫上沙沙作响。他勒住缰绳,望着远处被夕阳染成赤金色的鸣沙山,竹剑在马鞍旁轻轻晃动,剑穗上系着的半片琉璃,是苏婉儿临别时所赠。

“萧公子,前面就是黑风关了。”赶车的老镖师咳嗽着裹紧羊皮袄,“过了关便是大雷音寺,只是这几日不太平,听说关外的沙盗结成了‘鬼沙盟’,专劫往寺里进香的商队。”

萧琰指尖摩挲着竹剑的纹路,剑身上还留着血魔真人的黑血痕迹,虽已用西域的甘草水擦拭过百遍,却总像有股腥气渗在竹纤维里。他自草原离去后,本想往东海寻访剑谱残页,却在洛阳城听闻大雷音寺藏有《风流夺命十三剑》的批注手札,便改道西行。

“老丈莫怕,”萧琰掀开车厢帘,露出里面捆扎整齐的佛经,“我此去并非为镖银,这些经书若有闪失,才是罪过。”

话音未落,远处沙丘后突然卷起黄雾,马蹄声如闷雷滚来。老镖师脸色煞白:“是鬼沙盟的人!他们的‘流沙骑’最快!”

萧琰跃下车,青衫在风沙中展如流云。他解下竹剑,指尖在剑脊上轻弹,内力顺着脉络游走——自与血魔真人一战后,他总觉第十三式“一剑定乾坤”过于刚猛,每每使出都气血翻涌,这趟西行,也是想寻高僧指点如何化刚为柔。

“此路是我开!”为首的沙盗戴着青铜鬼面,手中弯刀映着残阳,“留下货物,饶尔等不死!”

萧琰剑指地面,竹梢挑起三粒黄沙:“第一式,风过无痕。”

身影骤然虚化,青衫掠过之处,沙盗们只觉手腕一麻,弯刀便脱手飞向空中。他并未伤人,只是用剑脊敲在每个人的膝弯,转瞬之间,三十余名流沙骑便尽数跪在沙地上,弯刀在他们头顶排成半圆,剑尖齐齐指向鬼面首领。

“你是……萧书生?”首领声音发颤,鬼面后的额头渗出汗珠,“江湖传言你已封剑,为何会在此地?”

“封剑?”萧琰收剑回鞘,风沙突然平息,他看着地上的佛经,“剑可封,心却难静。”

鬼面首领挣扎着爬起,突然揭下面具,露出一张布满刀疤的脸:“小人有眼无珠!实不相瞒,我等也是被逼无奈——大雷音寺的住持将我等族人扣在寺中,逼我们为他劫掠香火钱!”

萧琰眉头微蹙。老镖师在旁低声道:“听说大雷音寺近年扩建,耗费甚巨,确实常有人说他们强征民夫。”

“若公子肯救我族人,”首领叩首在地,“小人愿引您从秘道潜入寺中,那本剑谱手札,就在住持的禅房里。”

月上中天时,萧琰跟着鬼面首领穿过寺后的枯井秘道。井壁湿滑,长满青苔,隐约能听见上方传来钟声,每敲一下,都有细碎的沙土落下。

“住持法明和尚,原是西域第一杀手‘无影’,”首领在前面引路,声音压得极低,“十年前突然皈依,却把杀手营改成了寺中武僧,我族人便是他的刀俎鱼肉。”

秘道尽头是间堆放柴草的偏殿,月光从窗棂漏进来,照见墙角蜷缩着十几个衣衫褴褛的牧民。萧琰刚要上前,却见其中一个孩童突然睁大眼睛,指向他身后——

三枚透骨钉破空而来,带着佛堂特有的檀香。萧琰足尖点地,青衫如鼓满的帆,竹剑回旋间已将暗器卷在剑穗里。阴影中走出个身披袈裟的胖和尚,念珠在指间转得飞快,每颗珠子都泛着乌光。

“阿弥陀佛,”法明和尚笑眯眯地搓手,“萧施主远道而来,怎不喝杯禅茶?”

“你的禅茶,怕是用活人血泡的吧。”萧琰将牧民护在身后,竹剑斜指地面,“第十三式虽刚猛,对付你这种伪僧,正好。”

“狂妄!”法明袈裟突然炸开,露出里面的黑色劲装,十根手指弹出寸长的骨爪,“老衲这‘白骨爪’,倒要试试你的风流剑!”

爪风带着腥气袭来,萧琰却不退反进,剑势陡然变缓——他想起慧能方丈的话,杀气源于心魔,便刻意收了三分力。竹剑如戏水的鱼,在爪影中穿梭,剑尖轻点法明手腕,逼得他连连后退。

“第七式,月移花影。”

剑光突然弥散成无数光点,像月光洒在流动的水面。法明只觉四面八方都是剑影,慌乱中爪尖划破自己的袈裟,露出心口处刺着的骷髅纹身。萧琰看得分明,那纹身与血魔真人胸口的图案竟是同一纹样!

“你与血魔教是什么关系?”剑势陡然收紧,竹剑抵住法明咽喉。

胖和尚突然怪笑起来,笑声震得窗纸簌簌作响:“你以为杀了血魔就算完了?这天下,早就是我们‘无间道’的棋局!”

话音未落,他突然咬破舌尖,一口血喷在念珠上。萧琰暗道不好,却见那些牧民突然目露凶光,从怀中掏出短刀扑上来——竟是被下了血咒的死士!

混乱中,萧琰瞥见墙角的孩童正往嘴里塞什么,细看竟是半块染血的馒头。他心头一紧,剑势陡变,不再伤人,只以剑脊敲晕扑来的死士。竹剑扫过烛台,火星溅在法明的袈裟上,瞬间燃起蓝色火焰。

“啊——”法明在火中惨叫,骨爪胡乱挥舞,“你破不了血咒!这些人都会陪我死!”

萧琰突然收剑,盘膝坐在火堆旁。他想起慧能方丈说的“剑心通明”,闭上眼感受周围的气息——死士的心跳杂乱如鼓,法明的内力带着戾气,而那个孩童的呼吸,却像草原上的风,纯净而顽强。

“第二式,流云飞袖。”

这一次,他没有用剑。双掌缓缓推出,内力如流水漫过地面,所到之处,死士们动作渐缓,眼神中的凶光褪去,纷纷瘫软在地。孩童手中的馒头掉在地上,突然哇地哭出来:“阿爹,我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二十九章萧书生又练剑法(四)(第2/2页)

法明和尚在火中烧成焦炭,最后时刻却露出诡异的笑:“剑谱……在佛像……”

大火熄灭时,天边已泛鱼肚白。萧琰在大雄宝殿的佛像背后,果然找到个暗格,里面除了手札,还有半张羊皮卷,画着西域雪山的地图,标注着“雪莲谷”三个字。

手札是用朱砂写就,字迹扭曲如蛇:“风流十三式,实则有第十四式‘无剑’,需以慈悲为锋,怜悯为鞘……”

萧琰摩挲着泛黄的纸页,突然明白为何第十三式总让他气血翻涌——原来“夺命”并非终点,真正的风流,是守护而非杀戮。

“公子,”鬼面首领扶着苏醒的族人,“雪莲谷是血魔教的总坛,传说那里藏着能控制人心的‘摄魂花’。”

风沙又起,吹得殿门吱呀作响。萧琰将手札揣进怀里,竹剑上的琉璃穗在晨光中流转:“看来,这趟西行之路,还没走完。”

远处的鸣沙山在朝阳下泛着金辉,他的青衫被风掀起一角,露出里面缝补的补丁——那是苏婉儿给他缝的,针脚细密,像江南的雨丝,此刻正随着他的步伐,轻轻敲打着竹剑。

离开大雷音寺三日,萧琰终于抵达雪莲谷。谷口积着万年不化的冰雪,空气冷得能冻裂骨头,竹剑的剑鞘上都结了层白霜。

“萧公子,前面就是‘断魂崖’,”向导是个白发老猎人,指着云雾缭绕的山涧,“据说谷底的摄魂花,能让人看见最想的人,却会慢慢吸走魂魄。”

萧琰望着崖下翻滚的云海,突然想起江南的雨。那时他在寒山寺练剑,苏婉儿总端着姜汤站在廊下,看他的剑穗沾了雨珠,就会笑着说:“萧大哥的剑,比春风还软呢。”

正出神时,云层中突然飘来片粉色花瓣,落在他手背上。刹那间,竹剑竟变得滚烫,手札在怀中隐隐发烫,朱砂字迹仿佛活了过来,在纸上游走成第十四式的剑谱。

“小心!”老猎人突然将他推开,一支冰箭擦着他的肩头飞过,钉在雪地里,箭尾系着块黑布,绣着血红色的莲花。

崖顶出现十几个黑衣人,为首的女子蒙着黑纱,手中长鞭如灵蛇:“萧书生,把摄魂花交出来,饶你不死!”

萧琰这才发现,自己竟不知何时走到了崖边,脚下便是万丈深渊。他将老猎人护在身后,竹剑却没有出鞘——手札上说,无剑之境,草木皆可为剑。

“第十四式,无剑风流。”

他轻声念出,随手折断身边的冰凌。冰凌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光芒,随着他的手势化作漫天光点。黑衣人只觉眼前一花,手中兵器纷纷落地,长鞭女子的面纱被风吹走,露出张与苏婉儿一模一样的脸。

萧琰心头剧震,冰凌险些脱手。女子突然凄然一笑:“哥哥,你不认得我了?”

二十年前,江南苏家有对双生女婴,算命的说她们是“摄魂花”转世,会给家族带来血光。族长连夜将妹妹扔进寒江,却被路过的血魔教祭司救走,用摄魂花汁液喂养,成了控制人心的傀儡。

“我叫苏晚晴,”女子的眼泪落在雪地上,瞬间冻结,“他们说,只要拿到雪莲谷的母株,就能解我的毒……”

萧琰看着她脖颈上的血色花纹,与手札中记载的摄魂花印记分毫不差。老猎人在旁惊呼:“摄魂花以双生花为引,姐姐活着,妹妹就永远是傀儡!”

崖顶突然传来号角声,雪地里钻出无数黑衣人,将他们团团围住。为首的老者拄着蛇头拐杖,正是血魔教的大祭司:“萧书生,用苏婉儿的血浇灌母株,你妹妹就能自由,何乐而不为?”

苏晚晴眼中闪过挣扎,长鞭突然缠上萧琰的手腕:“哥哥,杀了我,别让我再害人……”

竹剑终于出鞘,却不是指向任何人。萧琰手腕翻转,剑穗上的琉璃突然炸裂,碎片如星子落在黑衣人身上,带着清凉的内力——那是他用第十四式“无剑”催动的,没有杀意,却能化解摄魂花的戾气。

“第三式,落英缤纷。”

剑光化作漫天花瓣,每个被花瓣触碰的黑衣人,眼中的狂热都褪去,纷纷跪倒在地。大祭司的蛇头拐杖掉在地上,露出里面藏着的毒针:“不可能!你怎么会无剑式?”

“因为你不懂,”萧琰的剑停在他咽喉前,“真正的力量,不是控制,是放手。”

当第一缕阳光照进雪莲谷,漫山遍野的摄魂花都化作白色,苏晚晴脖颈上的花纹渐渐淡去。她看着手中突然出现的半块玉佩,与萧琰从苏婉儿那里得到的正好拼成圆形。

“姐姐在洛阳等你,”她笑着抹去眼泪,“她说,等你练会了不伤人的剑法,就教你种牡丹。”

萧琰望着谷中绽放的雪莲,突然明白“风流”二字的真意——不是剑势飘逸,而是心怀柔软。竹剑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剑穗上,他换了新的流苏,是用苏晚晴送的雪莲绒做的,风一吹,就像江南的柳絮。

老猎人收拾行囊时,发现萧琰的手札里夹着张字条,上面写着:“剑者,所以载道也。”

风沙掠过雪莲谷,带着淡淡的花香。萧琰的青衫消失在雪山深处,下一站,是洛阳的牡丹园。那里有等待他的人,有未写完的故事,还有,需要用一生去领悟的“无剑”之境。

萧琰笑了笑:“大家不用谢我,这是我应该做的。”

他知道,他的江湖路还很长,但他会一直坚持下去,用手中的剑,守护世间的正义和和平。

铲除邪教组织后,萧琰的名声传遍了江湖。人们都称他为“风流剑侠”,称赞他的剑法高超,为人正义。

萧琰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他知道,江湖之大,能人辈出,他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

他继续在江湖上行走,行侠仗义,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他的剑法也在不断地实战中得到提升,越来越精湛。

这一日,萧琰来到一处名山。山上有一座古寺,香火很旺。他决定到寺里去歇歇脚。

古寺的方丈是一位得道高僧,法号慧能。慧能方丈看到萧琰,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对他说道:“施主,你身上的杀气太重,这样对你的修行不利啊。”

萧琰心中一动:“大师,弟子愚钝,不知如何才能化解身上的杀气?”

慧能方丈说道:“杀气源于心魔,想要化解杀气,必先去除心魔。施主的剑法虽然厉害,但过于霸道,难免会沾染血腥,滋生心魔。施主若想去除心魔,不妨多一份慈悲,少一份杀戮。”

萧琰点了点头:“多谢大师指点。弟子明白了。”

他在古寺里住了几日,每日与慧能方丈探讨佛法,心境也变得越来越平和。他明白了,剑不仅是杀人的工具,更是守护正义的武器。只有心存慈悲,才能让剑法发挥出真正的威力。

离开古寺后,萧琰的剑法又有了新的突破。他的剑势依旧飘逸灵动,却多了一份慈悲和祥和,少了一份凌厉和霸道。

他继续在江湖上行走,遇到不平之事,依旧会拔剑相助,但他再也不会轻易杀人,而是会尽量手下留情,给对方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他的名声越来越大,不仅因为他的剑法高超,更因为他的仁厚和慈悲。人们都说,萧书生的剑,是正义之剑,是慈悲之剑。

这一日,萧琰来到一处草原。草原辽阔,风景如画。他看到一群牧民正在被一群马贼欺负。

萧琰二话不说,拔剑上前,将马贼们制服。

牧民们对他感激不已,邀请他到帐篷里做客。

在帐篷里,牧民们为萧琰献上了香醇的奶茶和美味的烤肉。

一个老牧民看着萧琰,问道:“萧公子,你的剑法如此厉害,为什么不加入朝廷,为国效力呢?”

萧琰笑了笑:“我喜欢自由自在的生活,不想被束缚。而且,在哪里都可以行侠仗义,不一定非要加入朝廷。”

老牧民点了点头:“萧公子说得有道理。像萧公子这样的侠义之士,无论在哪里,都会受到人们的尊敬和爱戴。”

萧琰在草原上住了几日,与牧民们相处得十分融洽。他从牧民们身上,感受到了淳朴和善良,心境也变得更加开阔。

离开草原后,萧琰继续他的江湖路。他不知道自己会走到哪里,也不知道会遇到什么,但他知道,只要心中有正义,手中有长剑,他就会一直走下去。

他的风流夺命十三剑,已经不仅仅是一套剑法,更是他的道,他的信仰。他要用这把剑,守护世间的美好,铲除世间的邪恶,让江湖变得更加和平,让百姓们能够安居乐业。

这就是萧琰,一个风流倜傥、行侠仗义的书生剑客。他的故事,将会在江湖上流传千古,成为一段不朽的传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