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武侠 > 长安剑客萧书生 > 第三十一章新创二十四式拂风剑法(一)

长安剑客萧书生 第三十一章新创二十四式拂风剑法(一)

簡繁轉換
作者:风流萧书生 分类:仙侠武侠 更新时间:2025-08-11 14:38:08 来源:源1

第三十一章新创二十四式拂风剑法(一)(第1/2页)

暮春的江南,总是被一层薄薄的雨雾笼罩着。青石板路上,苔藓在湿润的空气中肆意生长,勾勒出深浅不一的绿意。萧书生踏着吱呀作响的乌篷船,终于抵达了这片魂牵梦萦的土地。船桨划破镜面般的湖面,激起一圈圈涟漪,仿佛是时光在他心中荡开的回响。

船头挂着的旧剑鞘上,镶嵌的绿松石在雨雾中泛着温润的光。那是三年前从长安出发时,一位老友所赠。如今,宝石的棱角已被西域的风沙磨得光滑,就像他那颗曾经桀骜的心,在万里漂泊中渐渐沉淀下来。

“萧公子,林府到了。”船夫的声音将萧书生从沉思中唤醒。他抬头望去,只见一座白墙黛瓦的宅院静静矗立在湖边,飞檐翘角在烟雨中若隐若现,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

踏上码头的石阶,萧书生深吸了一口气。空气中弥漫着湿润的泥土气息,混杂着淡淡的栀子花香,与西域戈壁的干燥风沙截然不同。这种柔软的气息,让他紧绷了三年的神经渐渐舒缓下来。

林府的朱漆大门缓缓打开,管家林伯拄着拐杖迎了出来。看到萧书生,老人浑浊的眼睛里泛起了泪光:“公子可算回来了,夫人已经在里头等了三天了。”

萧书生拱手行礼,声音带着旅途的疲惫,却依旧温和:“劳烦林伯久等,也让伯母牵挂了。”

穿过曲折的回廊,脚下的青石板被雨水冲刷得发亮。两侧的芭蕉叶上滚动着晶莹的水珠,偶尔滴落,发出清脆的声响。这江南的精致与湿润,与他记忆中的长安截然不同,更与他刚刚离开的西域判若两个世界。

正厅里,一位身着素色旗袍的妇人正临窗而坐,手中绣着一幅兰草图。听到脚步声,她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惊喜,随即又被浓浓的关切取代。“书儿,你可算回来了。”

萧书生走上前,深深一揖:“伯母,让您担心了。”

林夫人起身扶起他,仔细打量着眼前的年轻人。三年不见,他褪去了几分青涩,眉宇间多了几分沉稳与沧桑。原本白皙的皮肤被晒成了健康的小麦色,眼角的细纹里仿佛藏着数不尽的故事。“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她轻轻拍着萧书生的手背,声音有些哽咽。

晚膳时,林夫人不断给萧书生夹菜,询问着他在西域的经历。萧书生尽量拣些轻松的话题来说,避开了那些刀光剑影的厮杀与艰险。他说起沙漠中的海市蜃楼,说起雪山脚下的温泉,说起那些热情好客的异族同胞。

“西域的风,与长安不同。”萧书生放下筷子,望着窗外淅淅沥沥的春雨,“长安的风是浩荡的,带着帝王之都的威严;西域的风是狂野的,裹挟着沙砾,能吹裂岩石。而江南的风……”他顿了顿,嘴角露出一丝浅笑,“是缠绵的,像这雨丝,能渗入人心。”

林夫人点点头:“你父亲生前常说,剑法如人,人如天地。看来这三年游历,你果然悟到了不少。”

提到父亲,萧书生的眼中闪过一丝黯然。他的父亲萧长风曾是长安有名的剑客,一手“长风剑法”出神入化。可惜在他十岁那年,父亲在一场比武中意外身亡,留下他与母亲相依为命。母亲去世后,他便独自闯荡江湖,后来受林夫人之邀,前来江南暂住。

“伯母,此次回来,我想静下心来,琢磨一套新的剑法。”萧书生郑重地说。

林夫人欣慰地笑了:“好啊,你父亲若是泉下有知,定会为你骄傲。府里的西跨院一直空着,那里安静,你就搬过去住吧。”

西跨院果然是个清静之地。院中种着几竿修竹,墙角处有一口古井,井台上长满了青苔。房间里陈设简单,一张木桌,一把竹椅,还有一张简陋的木床。萧书生很满意这个地方,他将行囊放下,取出那柄陪伴了他三年的长剑。

剑身狭长,寒光凛冽,正是当年父亲用过的“逐风”剑。他轻轻抚摸着冰冷的剑身,仿佛能感受到父亲的气息。三年来,这柄剑陪着他走过了千山万水,见证了无数生死瞬间。

夜深人静,萧书生独自坐在窗前,看着月光透过竹叶洒下斑驳的光影。他想起了在西域的种种经历,那些奇异的风光,那些性格迥异的人物,那些惊心动魄的战斗。

他想起在大漠中遇到的那位老牧民,老人用毕生心血驯养的雄鹰,能够在百里之外发现水源。老人告诉他:“鹰的眼睛不是靠蛮力,而是靠顺应风的方向。”

他想起在雪山脚下的一座寺庙里,一位老僧教他如何在冰天雪地中保持体温。“不是与寒冷对抗,”老僧说,“而是与寒冷相融。”

他还想起在西域古城遇到的一位舞姬,她的舞姿轻盈曼妙,看似柔弱,却能在旋转跳跃间避开数十人的围攻。“力不在猛,而在巧。”舞姬笑着说,“就像风吹过草原,看似无形,却能让草伏身,让花开谢。”

这些话语,这些画面,在他脑海中交织、碰撞。他忽然意识到,自己过去所练的剑法,太过注重刚猛凌厉,却缺少了一份柔韧与灵动。就像长安的风,虽然浩荡,却不如西域的风那般变幻莫测,也不如江南的风这般润物无声。

“风……”萧书生喃喃自语,手中的逐风剑仿佛感受到了他的心意,微微震颤起来。

他站起身,走到院中。月光下,修竹摇曳,仿佛是大自然在演绎着某种神秘的韵律。他举起长剑,试着模仿竹叶在风中摆动的姿态,剑尖在空气中划出一道柔和的弧线。

这一剑,没有了往日的霸气,却多了一份飘逸与灵动。萧书生心中一动,仿佛触碰到了某种关键。他继续挥剑,时而如微风拂过湖面,泛起层层涟漪;时而如狂风卷过沙漠,卷起漫天黄沙;时而又如春风拂过柳梢,温柔而缠绵。

不知不觉中,天边泛起了鱼肚白。萧书生收剑而立,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心中却充满了前所未有的畅快。他知道,一套全新的剑法正在他的心中慢慢成形。

接下来的日子里,萧书生几乎足不出户,整日在西跨院中潜心钻研。他将自己在西域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一点点融入剑法之中。

他想起在塔里木盆地看到的胡杨林,那些顽强的生命在干旱的沙漠中屹立不倒,狂风中,它们的枝干扭曲却坚韧。于是,他创造了一招“胡杨迎风”,剑身微曲,看似柔弱,却能在对方凌厉的攻势中找到破绽。

他想起在帕米尔高原上,看到雄鹰在高空盘旋,翅膀几乎不动,却能随着气流自由翱翔。于是,他有了“鹰击长空”一式,剑势高远,变幻莫测,让对手难以捉摸。

他还想起在吐鲁番盆地遇到的一场沙尘暴,黄沙漫天,遮天蔽日,却在风停之后,留下一片洁净的天地。于是,他创造了“沙尘落定”,剑招看似杂乱无章,却能在乱中取胜,最后一招定乾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三十一章新创二十四式拂风剑法(一)(第2/2页)

林府的人渐渐发现,西跨院时常传出剑风呼啸之声,有时如细雨绵绵,有时如雷霆万钧。好奇的仆人偷偷望去,只见萧书生的身影在月光下、在晨曦中不断穿梭,手中的长剑仿佛有了生命一般,时而轻盈如蝶,时而迅猛如豹。

林夫人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她知道,萧书生正在经历一场蜕变,一场从剑客到宗师的蜕变。

这天,林府来了一位客人,是江南有名的剑客,人称“快剑”李三。李三听说萧书生从西域回来了,特意前来拜访,想切磋一下剑法。

萧书生本想推辞,但李三执意要比,林夫人也劝他:“书儿,不妨试试。你的剑法已有大成,也该让江湖人见识见识了。”

两人来到林府的演武场。李三拔出腰间的短剑,剑身闪烁着寒光。“萧公子,久仰大名。今日讨教,还望不吝赐教。”

萧书生拱手道:“李兄客气了,你我点到为止。”他拔出逐风剑,剑尖微微下垂,看似随意,却蕴含着无穷的变化。

李三性格急躁,话音未落,便已动了。他的剑法果然如传闻中一般,快如闪电,只见一道寒光直刺萧书生胸口。

府中的仆人都惊呼起来,林夫人也不禁握紧了手中的手帕。

然而,就在剑尖即将触及萧书生衣衫的刹那,萧书生的身体突然微微一侧,如同被风吹动的柳叶,轻巧地避开了这致命一击。同时,他的长剑如灵蛇出洞,顺着李三的剑势滑了过去,剑尖直指李三的手腕。

李三心中一惊,连忙回剑格挡。但萧书生的剑仿佛有粘性一般,紧紧贴着他的剑,无论他如何变换招式,都无法摆脱。

“这是什么剑法?”李三又惊又疑,他从未见过如此诡异的剑法,看似柔弱无力,却总能在不经意间化解他的攻势,并且随时可能发出致命一击。

萧书生不答,只是不断变换着剑招。时而如清风拂过水面,激起层层涟漪;时而如狂风卷过树林,发出呼啸之声。他的身影在演武场上飘忽不定,仿佛与周围的空气融为一体。

李三越打越心惊,他发现自己的快剑在对方面前竟然毫无用武之地。无论他的剑有多快,总能被对方以一种不可思议的方式避开。而对方的剑,虽然不快,却总能恰到好处地指向他的破绽。

终于,在李三又一次猛攻之时,萧书生突然使出一招“柳絮纷飞”,长剑在空中划出无数道柔和的弧线,如同漫天飞舞的柳絮。李三只觉眼前一花,手腕一麻,手中的短剑已经脱手而出,“当啷”一声掉在地上。

萧书生的剑尖停在李三的咽喉前,距离不过寸许。

“承让了。”萧书生收剑而立,气息平稳,仿佛只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李三呆立当场,半晌才回过神来,长叹一声:“萧公子的剑法,真是神乎其技。李某甘拜下风。”他弯腰捡起自己的短剑,拱手道,“不知这剑法可有名字?”

萧书生望着院外随风摇曳的竹林,微微一笑:“此剑法,名为‘拂风’。”

“拂风剑法……”李三喃喃念着这个名字,眼中露出向往之色,“好名字,果然如清风拂过,不着痕迹,却能克敌制胜。”

自此,萧书生的拂风剑法在江南渐渐传开。许多剑客慕名而来,想要一睹这套神奇剑法的风采。萧书生并不敝帚自珍,对于前来请教的人,只要心诚,他都会悉心指点。

但他知道,拂风剑法还没有真正完成。他在西域的经历还有很多没有融入其中,他对风的理解还不够深刻。

于是,他继续在西跨院中潜心钻研。他想起在昆仑山遇到的雪崩,那看似毁灭性的力量,却蕴含着一种生生不息的活力。于是,他创造了“雪崩万里”,剑势磅礴,却又暗藏生机。

他想起在伊犁河谷看到的薰衣草田,微风拂过,紫色的花海如同波浪般起伏。于是,他有了“紫浪千层”,剑招优美,却能在美丽中暗藏杀机。

他还想起在火焰山遇到的一位老者,老者能用手指在滚烫的岩石上写字。“热不是敌人,”老者说,“是朋友。你顺应它,它便会为你所用。”于是,萧书生创造了“热浪滔天”,剑招看似刚猛,却蕴含着一种柔韧的力量,能在极热的环境中保持冷静。

日复一日,月复一月。萧书生的拂风剑法越来越完善,越来越精妙。他将西域的狂野与江南的温婉融为一体,将自然的力量与人文的智慧合二为一。

终于,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萧书生完成了拂风剑法的最后一式。

那晚,狂风呼啸,暴雨倾盆。萧书生站在院中,任凭风吹雨打。他想起了自己这三年来的经历,想起了那些在西域遇到的人和事,想起了父亲的期望,想起了林夫人的关爱。

他举起逐风剑,迎着狂风暴雨,使出了最后一式——“风雨同舟”。

剑光如练,在风雨中闪烁。时而如狂风般猛烈,劈开层层雨幕;时而如细雨般温柔,滋润着大地。这一剑,蕴含着他对人生的理解,对江湖的感悟,对亲情的思念,对友情的珍惜。

当最后一个剑势收住时,风雨骤停,乌云散去,一轮明月出现在天空中,洒下皎洁的月光。

萧书生收剑而立,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知道,拂风剑法终于大成了。这套剑法,共有二十四式,每一式都蕴含着一个故事,一份感悟。

第二天,萧书生将拂风剑法的二十四式记录下来,交给了林夫人。“伯母,这套剑法,就留给林府吧。”

林夫人接过剑谱,抚摸着上面苍劲有力的字迹,眼中含泪:“书儿,这是你的心血,怎么能……”

“伯母,”萧书生打断她的话,“若不是您的收留,若不是林府的清静,我也创不出这套剑法。而且,剑法只有流传下去,才有意义。”

林夫人点点头,将剑谱小心翼翼地收好:“好,我会好好保管,让林府的子弟好好研习。”

不久后,萧书生离开了江南,再次踏上了旅途。有人说他去了长安,有人说他又回了西域,还有人说他隐居在某个山水秀丽的地方。

但无论他在哪里,拂风剑法的故事都在江湖中流传着。这套融合了西域狂野与江南温婉的剑法,成为了江湖中一个传奇。

而那些有幸见过拂风剑法的人,都会说:那不仅仅是一套剑法,更是一种人生的境界。它告诉人们,真正的强大,不是战胜一切,而是顺应自然,融入天地。就像风一样,看似无形,却能穿透万物;看似柔弱,却能撼动山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