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武侠 > 长安剑客萧书生 > 第六十一章萧书生抽剑引酒令(二)

长安剑客萧书生 第六十一章萧书生抽剑引酒令(二)

簡繁轉換
作者:风流萧书生 分类:仙侠武侠 更新时间:2025-10-01 03:50:09 来源:源1

第六十一章萧书生抽剑引酒令(二)(第1/2页)

时维暮春,江南梅雨初歇,烟霭笼着姑苏城的黛瓦白墙。一艘乌篷船划破太湖的粼粼波光,缓缓靠向胥门码头。船头立着个青衫男子,面容清俊,眉宇间藏着几分落拓,腰间悬着柄古朴长剑,剑鞘是深褐色的鲛绡,边角已磨出浅痕,却更显温润。他便是萧琰,自临安辞了幕僚之职,一路泛江而来,只为寻一处能容他读书饮酒的清净地。

“客官,姑苏到喽!”船家吆喝着搭起跳板,萧琰拎起书箱,箱中除了笔墨纸砚与几卷旧书,便只剩个锡制酒壶——那是他随身携带的物件,壶身刻着“且尽杯中酒”五个小字,是故友所赠。刚踏上码头青石板,一阵细雨又淅淅沥沥落下,打湿了他的衫角。他抬头望了望巷口挂着的“平江客栈”灯笼,油纸伞还未撑开,便听身后传来清脆的女声:“公子,可要共伞?”

萧琰回身,见是个穿月白襦裙的少女,梳着双环髻,手里举着柄绘着荷花的油纸伞,笑眼弯弯如檐角风铃。“在下萧琰,多谢姑娘。”他微微拱手,少女却摆手道:“公子叫我阿苏就好,我家就在前面巷子里开茶馆的。这雨天路滑,公子是要去客栈吗?我带你走近路。”

阿苏引着萧琰穿过窄巷,青石板缝里冒出青苔,墙头上探出几枝粉白蔷薇,雨珠顺着花瓣滚落,溅起细小水花。巷尾传来评弹艺人的琵琶声,“唐伯虎点秋香”的唱段伴着雨声,竟有几分说不出的惬意。萧琰忍不住放缓脚步,阿苏见他望得出神,笑道:“萧公子是第一次来姑苏吧?这平江路可是咱们姑苏最有味道的地方,等雨停了,我带你去吃松鼠桂鱼,还有陆长兴的面,那汤头鲜得很!”

到了客栈门口,萧琰道谢,阿苏却从袖中取出张素笺,提笔写了串地址:“这是我家茶馆的位置,‘望湖楼’,明日若天晴,公子来喝茶呀,我请你尝新采的碧螺春。”说罢,她撑着伞蹦蹦跳跳地跑了,裙角扫过积水,留下一串涟漪。萧琰捏着素笺,指尖触到墨迹未干的温度,竟觉得这江南的雨,也没那么凉了。

次日天朗气清,阳光透过云隙洒在平江路的青石板上,映出斑驳光影。萧琰换了身干净青衫,揣着阿苏给的地址寻去,转过两个巷口,便见“望湖楼”的木牌挂在老槐树下,楼下摆着几张竹桌,已有客人在喝茶聊天。阿苏正坐在柜台后算账,见他来,立刻迎了出来:“萧公子!快坐,我这就去泡碧螺春!”

萧琰选了张靠窗的桌子,能望见不远处的平江河水,碧波荡漾,画舫缓缓驶过,船上有女子弹着古筝,琴声悠扬。不多时,阿苏端着茶盘过来,青瓷茶杯里浮着嫩绿的茶叶,热气氤氲中,茶香沁人心脾。“公子尝尝,这是前几日刚从洞庭山采的,用山泉水泡才够味。”

萧琰浅啜一口,只觉清甜回甘,正想说些称赞的话,却听邻桌两个茶客低声争执起来。一个穿绸缎的中年男子拍着桌子道:“我说沈老板,这‘酒令剑会’你定要去凑什么热闹?那可是江湖人的事,咱们生意人掺和进去,万一惹祸上身怎么办?”另一个戴方巾的男子却摇头:“你懂什么?今年的酒令剑会是‘浣剑山庄’主办的,据说庄主柳惊鸿要亲自出题,胜出者能得一本《剑酒谱》,那可是前朝剑圣留下的宝贝!再说,姑苏城里的文人侠客谁不想去?就算得不到谱子,能见识见识各路英雄,也是好的!”

“酒令剑会?”萧琰眉头微挑,阿苏见他好奇,便凑过来小声道:“萧公子,这酒令剑会是咱们姑苏每三年一次的盛会,说是剑会,其实更像文人与侠客的聚会。到时候大家会以酒为媒,行酒令、比剑法,谁能在酒令和剑法上都胜了,就能得庄主的赏赐。不过今年听说不一样,柳庄主说要找一个‘剑心藏文气,酒胆映风骨’的人,好像是要托付什么重要的事。”

萧琰摩挲着腰间的剑柄,若有所思。他自幼习剑,师从隐世剑客,后来虽弃武从文,剑却从未离身。至于酒令,他在临安时,常与友人围炉饮酒,行令助兴,倒也有些心得。正想着,门外忽然传来一阵喧哗,几个穿黑衣的壮汉簇拥着一个锦衣少年走了进来,少年约莫十六七岁,满脸傲气,一进门就嚷嚷:“阿苏,给爷上最好的碧螺春!再备一桌上等酒菜,爷要在这里宴请朋友!”

阿苏脸色微变,却还是强笑道:“是,吴公子。”萧琰看在眼里,低声问:“这是谁?”阿苏咬着唇道:“他是苏州知府吴大人的儿子吴少恒,平时在城里横行霸道,经常来店里白吃白喝,我们小老百姓,也不敢得罪他。”

话音刚落,吴少恒的目光就落在了萧琰身上,见他青衫布履,却气质不凡,腰间还悬着剑,顿时来了兴致:“喂,你是谁?也是来参加酒令剑会的?”萧琰抬眸,淡淡道:“在下萧琰,只是路过姑苏的书生,并非江湖人。”

“书生?”吴少恒嗤笑一声,走到他桌前,伸手就要去拔他的剑,“装什么斯文?我看你这剑就是摆设!敢不敢跟我比一场?赢了,我给你十两银子;输了,就把这剑留下,给我当摆件!”

阿苏急忙上前阻拦:“吴公子,萧公子只是客人,您别为难他……”话还没说完,就被吴少恒推到一边,险些摔倒。萧琰眼疾手快,起身扶住阿苏,目光瞬间冷了下来。他缓缓站直身子,右手按在剑柄上,指尖微动,剑鞘发出轻微的嗡鸣。

“吴公子,”萧琰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君子不夺人所爱,更不欺辱弱小。你若想比剑,在下奉陪;但你若想恃强凌弱,就休怪在下不客气。”

吴少恒被他的气势震慑,后退了一步,随即又恼羞成怒:“好啊!你敢跟我比剑?三日之后,就在浣剑山庄的校场,咱们当着所有人的面分个高下!若是你不敢来,就是缩头乌龟!”说罢,他一挥袖子,带着手下扬长而去。

阿苏担忧地看着萧琰:“萧公子,你别跟他比啊,吴少恒身边有高手护着,而且他爹是知府,咱们惹不起的!”萧琰却笑了笑,拿起桌上的茶杯,将剩下的碧螺春一饮而尽:“放心,我既敢应下,就有把握。再说,我也想看看,这姑苏的酒令剑会,究竟是何模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六十一章萧书生抽剑引酒令(二)(第2/2页)

入夜,姑苏城笼罩在朦胧月色中,平江路的灯笼次第亮起,暖黄的光映在河面上,如繁星坠落。萧琰回到客栈,将书箱放在桌上,取出那柄长剑。剑名“寒川”,是他十六岁时师父所赠,剑身狭长,寒光凛冽,剑身上刻着细密的云纹,在月光下泛着冷光。

他提着剑走到客栈后院,院中种着几株梨树,花瓣随风飘落,铺了一地雪白。萧琰拔剑出鞘,剑尖划过空气,发出清脆的“咻”声。他凝神静气,脚步轻移,剑招缓缓展开——那不是江湖上常见的凌厉剑法,而是带着几分文人的雅致,每一招都如行云流水,既有剑的刚劲,又有书的飘逸。

这是师父独创的“文心剑法”,讲究“以文养剑,以剑载道”,剑招中融入了诗词的意境,比如“飞流直下三千尺”对应的剑招,便是剑势如瀑布倾泻,气势磅礴;“小楼一夜听春雨”则是剑招轻柔,如春雨润物,暗藏玄机。萧琰练了多年,早已将剑法与心意融为一体,此刻月下练剑,只觉心中郁结之气渐渐消散,只剩下一片澄澈。

练到兴起时,他忽然想起当年在临安的日子。那时他还是太守府的幕僚,与好友陆景明一同饮酒论诗,陆景明擅长酿酒,每次都会带来新酿的梅子酒,两人在庭院里行酒令,萧琰出上联,陆景明对下联,若是对不上,便罚酒一杯。有一次,陆景明喝醉了,笑着说:“萧兄,你这剑法虽好,却少了点酒气。不如我教你一套‘酒令剑式’,以后咱们饮酒时,你以剑代笔,我以酒为墨,岂不快哉?”

想到这里,萧琰嘴角勾起一抹笑意,手中长剑一转,竟真的使出了陆景明教他的“酒令剑式”。第一式“举杯邀明月”,剑身在月光下划出一道圆弧,如举杯望月;第二式“对影成三人”,剑尖点地,分出三道残影,似有三人对饮;第三式“会须一饮三百杯”,剑势陡然加快,如豪饮般畅快淋漓。

正练到酣处,忽听院墙外传来一声赞叹:“好剑法!既有文气,又有酒意,真是难得一见!”萧琰收剑回头,见墙外站着个白衣男子,面容儒雅,腰间悬着个玉笛,正含笑望着他。

“阁下是谁?”萧琰握紧剑柄,警惕地问道。白衣男子却纵身跃入院中,拱手道:“在下柳惊鸿,浣剑山庄庄主。方才路过此处,听闻剑气悠扬,便忍不住驻足观看,唐突之处,还望萧公子海涵。”

萧琰心中一惊,柳惊鸿的名号他早有耳闻,据说他不仅剑法高超,还是姑苏有名的文人,一手行书冠绝江南。“原来是柳庄主,在下萧琰,失敬失敬。”他收起长剑,拱手还礼。

柳惊鸿走到他面前,目光落在他的剑上:“萧公子的剑,名为‘寒川’吧?此剑是前朝名匠所铸,剑身能映出江河月色,没想到竟在公子手中。”萧琰点头:“庄主好眼力,此剑是家师所赠。”

“令师可是隐世剑客苏墨先生?”柳惊鸿又问。萧琰愈发惊讶:“庄主认识家师?”柳惊鸿笑道:“苏先生是我的前辈,当年我曾有幸见过他一面,他的‘文心剑法’令我印象深刻。方才公子练剑,招式中颇有苏先生的风范,我便猜了几分。”

两人在梨树下坐下,柳惊鸿说起苏墨先生的往事,萧琰静静听着,心中泛起暖意。聊到兴起,柳惊鸿忽然问道:“萧公子,三日之后与吴少恒的比剑,你可有把握?”萧琰道:“吴公子虽有几分蛮力,但剑法杂乱,在下应能应付。”

柳惊鸿却摇头:“吴少恒本身不足为惧,但他身边有个护卫,名为‘黑虎’,是江湖上有名的凶徒,惯用蛮力,出手狠辣。吴少恒定会让黑虎暗中相助,你需多加小心。”萧琰皱眉:“庄主如何得知?”柳惊鸿叹了口气:“吴知府为了让儿子在酒令剑会上出风头,早就暗中招揽了不少江湖人。我举办酒令剑会,本是为了弘扬姑苏的文武之风,却没想到被这些人搅局。”

他顿了顿,又道:“萧公子,我看你不仅剑法高超,气度也非寻常人可比。此次酒令剑会,我本想寻找一个能托付重任之人,如今见了你,倒觉得你是合适的人选。”萧琰疑惑:“庄主有何重任?”

柳惊鸿压低声音:“近来姑苏城外常有盗匪出没,劫掠商旅,甚至伤及百姓。我派人调查,发现这些盗匪与一伙神秘势力有关,他们似乎在寻找一件前朝遗物——‘姑苏秘图’,据说秘图藏着一笔宝藏,还有关于姑苏城防的机密。我担心他们拿到秘图后,会对姑苏不利,所以想找一个可靠的人,与我一同调查此事。”

萧琰心中一动,他虽只想在姑苏安心读书,但盗匪危害百姓,他也不能坐视不理。“庄主若信得过在下,萧琰愿尽一份力。”柳惊鸿大喜,起身拱手:“多谢萧公子!三日之后的比剑,你尽管放心,我会暗中相助,不让黑虎得逞。等比剑结束,咱们再详细商议调查盗匪之事。”

月色渐深,柳惊鸿告辞离去,萧琰站在梨树下,望着他的背影,心中已有了计较。他握紧手中的“寒川”剑,知道接下来的姑苏之行,不会再像他最初想的那样平静了。

三日转瞬即逝,这天清晨,姑苏城阳光明媚,浣剑山庄外车水马龙,来自各地的文人侠客汇聚于此,都想参加这场三年一度的酒令剑会。萧琰穿着一身干净的青衫,腰间悬着“寒川”剑,步行前往山庄。刚到庄门口,就见阿苏站在一棵大槐树下,手里提着个食盒,正踮着脚尖张望。

“萧公子!”阿苏看到他,立刻跑了过来,将食盒递给他,“这里面是我做的桂花糕和酸梅汤,你比剑前吃点,垫垫肚子,酸梅汤还能解渴。”萧琰接过食盒,心中一暖:“阿苏,辛苦你了。”阿苏脸颊微红:“我就是担心你,你一定要小心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