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武侠 > 长安剑客萧书生 > 第八十五章德王府外现厮杀(一)

长安剑客萧书生 第八十五章德王府外现厮杀(一)

簡繁轉換
作者:风流萧书生 分类:仙侠武侠 更新时间:2025-10-01 03:50:09 来源:源1

第八十五章德王府外现厮杀(一)(第1/2页)

残阳如血,泼洒在德王府朱红的宫墙上,将那鎏金铜钉映得格外刺目。萧琰背着半旧的书箧,刚走到王府外的石桥上,便听得一阵金铁交鸣之声破空而来,震得檐角铜铃乱颤。他下意识地缩到石桥石柱后,探出半颗脑袋望去,只见王府门前已乱作一团。

数十名黑衣蒙面人手持长刀,正与王府护卫厮杀。那些护卫虽身着明光铠,手持长戟,却显然不敌黑衣人的凌厉攻势。一名护卫刚挑飞一名黑衣人的长刀,便被另一名黑衣人从侧面袭来的短刃刺入咽喉,鲜血喷涌而出,溅在门前的石狮子上,顺着狮口獠牙缓缓滴落。

萧琰的心脏猛地一缩,他虽饱读诗书,却从未见过如此惨烈的厮杀场面。他紧紧攥着书箧的背带,指节泛白,目光却不由自主地追随着战局。就在这时,一名黑衣人头目注意到了石桥上的萧琰,眼中闪过一丝冷光,挥了挥手,两名黑衣人立刻朝着石桥奔来。

“不好!”萧琰心中暗叫,转身就要跑,却因慌乱脚下一绊,重重摔在石桥上,书箧里的书籍散落一地。那两名黑衣人已追到近前,长刀寒光闪烁,直劈而下。萧琰闭上眼睛,只觉一阵劲风袭来,他以为自己必死无疑,却听得“铛”的一声脆响,睁眼一看,只见一名身着青色劲装的女子手持长剑,挡在了他身前。

“多谢姑娘相救!”萧琰连忙爬起身,拱手谢道。

女子并未回头,只是冷冷地说道:“此地危险,快离开!”话音未落,她便挥剑迎向两名黑衣人。长剑在她手中如臂使指,剑光流转间,已与黑衣人战作一团。萧琰看着女子单薄却挺拔的背影,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他知道自己不能就这么离开,可他手无寸铁,根本无法帮忙。

就在萧琰犹豫不决之际,王府大门突然“哐当”一声被撞开,一队身着黑色铠甲的士兵冲了出来,他们手持长枪,整齐划一,瞬间便将黑衣人与护卫们隔开。为首的一名将领身材高大,面容冷峻,他扫视了一眼战场,沉声道:“拿下所有黑衣人,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士兵们得令,立刻行动起来。黑衣人们见状,心知不敌,纷纷想要突围,却被士兵们死死缠住。那名黑衣人头目见势不妙,虚晃一招,朝着萧琰的方向奔来,显然是想抓个人质。萧琰吓得连连后退,却被身后的石柱挡住,无路可退。

千钧一发之际,那名青色劲装的女子再次冲了过来,长剑直刺黑衣人头目的后心。黑衣人头目被迫回身抵挡,两人瞬间便战在一起。女子的剑法灵动飘逸,黑衣人头目的刀法却刚猛霸道,一时间难分胜负。

萧琰看着两人激战,心中焦急万分。他目光扫过散落一地的书籍,突然看到一本厚厚的《孙子兵法》,心中一动。他弯腰捡起那本书,朝着黑衣人头目的脚下扔去。黑衣人头目正全神贯注地与女子对战,脚下突然被书本绊倒,身形一个踉跄。女子抓住机会,长剑一挥,便将黑衣人头目的长刀挑飞,剑尖抵住了他的咽喉。

“束手就擒吧!”女子冷声道。

黑衣人头目看着抵在咽喉的剑尖,眼中闪过一丝不甘,却最终还是缓缓放下了手中的武器。士兵们立刻上前,将黑衣人头目捆了起来。

此时,战场已基本平定,大部分黑衣人都被士兵们制服,只有少数几人趁乱逃脱。那名将领走到女子身边,抱拳道:“多谢苏姑娘出手相助。”

女子微微颔首,道:“李将军客气了,我只是恰巧路过此地。”

萧琰这才知道,女子名叫苏凝,将领名叫李默,都是德王府的人。他走上前,再次向苏凝拱手谢道:“多谢苏姑娘两次相救,在下萧琰,敢问姑娘和李将军,为何德王府外会有如此厮杀?”

苏凝和李默对视一眼,李默沉声道:“萧公子,此事说来话长,此地并非说话之地,若公子不嫌弃,可随我们入府一叙。”

萧琰心中本就对这场厮杀充满疑惑,如今有机会一探究竟,自然不会拒绝。他点了点头,道:“那就有劳李将军和苏姑娘了。”

三人收拾好战场的残局,便朝着德王府内走去。萧琰跟在苏凝和李默身后,看着王府内宏伟的建筑,心中感慨万千。他虽出身书香门第,却从未踏入过王府这般地方,如今却因一场意外的厮杀,得以进入德王府,不知等待他的将会是什么。

第二章王府秘事

德王府内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庭院中种植着各种奇花异草,假山流水相映成趣,尽显皇家气派。萧琰跟在苏凝和李默身后,穿过一道道回廊,来到一座名为“静思堂”的大殿前。

大殿内,一名身着紫色蟒袍的中年男子正坐在主位上,他面容威严,眼神深邃,正是德王朱高燧。在他身旁,还站着几名身着官服的大臣,神色凝重地商议着事情。

看到苏凝、李默和萧琰走进来,德王抬起头,目光落在萧琰身上,沉声道:“这位便是被苏姑娘所救的萧公子吧?”

萧琰连忙上前,拱手行礼道:“在下萧琰,见过德王殿下。”

德王微微颔首,道:“萧公子不必多礼,坐吧。”

萧琰谢过德王,在一旁的椅子上坐下。他刚坐稳,便听到德王问道:“萧公子,你可知今日为何会有人在王府外厮杀?”

萧琰摇了摇头,道:“在下不知,还请殿下明示。”

德王叹了口气,道:“那些黑衣人,是冲着本王来的。他们是汉王朱高煦的人,想要刺杀本王,夺取本王手中的兵权。”

萧琰心中一惊,他虽隐居山林,潜心读书,却也听闻过当今朝廷的局势。当今皇帝朱棣年事已高,太子朱高炽体弱多病,汉王朱高煦和赵王朱高燧都对皇位虎视眈眈,暗中争夺不休。没想到,自己今日竟无意间卷入了这场皇室争斗之中。

“殿下,汉王为何要刺杀您?”萧琰疑惑地问道。

德王沉声道:“因为本王手中握有一份足以扳倒汉王的证据。这份证据是当年汉王谋逆时留下的,若将其公之于众,汉王必将身败名裂。”

萧琰恍然大悟,原来这场厮杀是为了争夺那份证据。他看着德王,道:“殿下,既然那份证据如此重要,您为何不将其交给皇上,以除后患?”

德王苦笑一声,道:“萧公子有所不知,当今皇上对汉王十分宠爱,即便有证据,皇上也未必会治汉王的罪。更何况,汉王在朝中势力庞大,若贸然行动,只会打草惊蛇,反而会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

萧琰沉默了,他没想到皇室争斗竟如此复杂。他看着德王,道:“殿下,那您打算如何应对?”

德王目光坚定地说道:“本王不能坐以待毙,必须想办法保护好那份证据,同时寻找机会,将汉王的罪行公之于众,以正朝纲。”

就在这时,一名侍卫匆匆走进大殿,抱拳道:“殿下,不好了,汉王派人在京城各处搜捕萧公子,说萧公子是刺杀您的同党。”

萧琰心中一惊,道:“什么?汉王为何要诬陷我?”

德王沉声道:“想必是汉王知道你目睹了今日的厮杀,怕你泄露消息,所以才想诬陷你,将你灭口。萧公子,你现在处境十分危险,若不尽快离开京城,恐怕会有性命之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八十五章德王府外现厮杀(一)(第2/2页)

萧琰看着德王,道:“殿下,我如今已是汉王的眼中钉,肉中刺,就算离开京城,也未必能躲过汉王的追杀。不如,我留在王府,助殿下一臂之力。”

德王看着萧琰,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又露出一丝欣慰。他道:“萧公子,你虽饱读诗书,却从未涉足过官场争斗,留在王府,只会让你陷入危险之中。”

萧琰坚定地说道:“殿下,我虽无缚鸡之力,却也懂得知恩图报。今日苏姑娘两次救我性命,殿下又对我坦诚相待,我若就此离去,心中实在不安。况且,汉王谋逆,扰乱朝纲,我身为大明子民,岂能坐视不理?还请殿下成全。”

苏凝和李默也在一旁劝道:“殿下,萧公子虽无武功,却足智多谋,或许能为我们提供一些帮助。”

德王沉吟片刻,道:“好吧,既然萧公子执意如此,那你便留在王府吧。不过,你要记住,在王府中,一切都要听从本王和苏姑娘、李将军的安排,不可擅自行动,以免发生危险。”

萧琰连忙谢道:“多谢殿下成全,在下一定谨遵殿下的吩咐。”

接下来的日子里,萧琰便在德王府住了下来。他一边帮德王整理文书,分析局势,一边向苏凝学习一些基本的防身之术。苏凝的剑法高超,人也十分耐心,在她的指导下,萧琰的防身之术有了很大的进步。

这天,萧琰正在书房整理文书,苏凝突然走了进来,神色凝重地说道:“萧公子,不好了,汉王派人送来一封信,说要在三日后在城外的百花楼与殿下会面,商讨议和之事。”

萧琰心中一惊,道:“议和之事?汉王向来野心勃勃,怎么会突然提出议和?恐怕其中有诈。”

苏凝点了点头,道:“我也是这么想的。殿下已经召集大臣们商议此事,你也一起过去吧,或许能提出一些有用的建议。”

萧琰跟着苏凝来到大殿,只见德王和大臣们正争论不休。有的大臣认为汉王是真心议和,应该赴约;有的大臣则认为汉王是想趁机设下埋伏,刺杀德王,不能赴约。

德王看到萧琰走进来,道:“萧公子,你来得正好,你对汉王提出的议和之事有何看法?”

萧琰沉思片刻,道:“殿下,依在下之见,汉王提出议和,必然是有阴谋的。他若真心议和,为何不选择在王府或皇宫等安全之地,反而要选择在城外的百花楼?而且,百花楼地处偏僻,易守难攻,很容易设下埋伏。”

一名大臣反驳道:“萧公子,你这只是猜测,并无证据。若我们不赴约,岂不是显得我们胆怯,让汉王有机可乘?”

萧琰话锋一转,目光扫过殿内众臣,语气愈发坚定:“若汉王真心议和,便不会在意会面地点的更改。反之,若他执意要在百花楼会面,那便更能说明其中有诈。我们不妨先答应他的议和请求,再暗中派人去百花楼探查,若发现埋伏,便将计就计,让汉王自食恶果。”

德王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许,道:“萧公子所言甚是。李将军,你立刻挑选百名精锐士兵,乔装成百姓,暗中前往百花楼探查情况,务必摸清汉王的部署。”

“末将遵令!”李默抱拳领命,转身大步离去。

苏凝看着萧琰,轻声道:“萧公子,你这计策虽妙,但也十分危险。若我们的人被汉王发现,恐怕会打草惊蛇。”

萧琰点了点头,道:“苏姑娘所言极是,所以我们还需另做准备。我建议,在李将军探查的同时,我们再安排一队人马,埋伏在百花楼附近的山林中,一旦发现情况不对,便立刻出兵支援。另外,我们还要在王府内加强戒备,防止汉王趁虚而入,袭击王府。”

德王对萧琰的考虑十分满意,道:“就按萧公子说的办。苏姑娘,王府的戒备就交给你了。”

“是,殿下。”苏凝领命后,也迅速退下安排事宜。

接下来的两天,德王府内一片忙碌。李默派出的探子陆续传回消息,说百花楼周围确实有不少可疑人员活动,看其装扮和行踪,很可能是汉王的手下。而且,百花楼的二楼被人整体包下,门口有专人看守,不许任何人靠近,显然是在秘密布置什么。

萧琰得知消息后,心中更加确定汉王是想在百花楼设下埋伏。他找到德王,道:“殿下,根据探子传回的消息,汉王在百花楼的部署十分严密,我们若贸然赴约,恐怕会陷入险境。不如,我们再想个办法,打乱汉王的计划。”

德王皱了皱眉,道:“萧公子有何妙计?”

萧琰沉思片刻,道:“我们可以派人散布谣言,说汉王此次议和是假,实则是想趁机刺杀殿下,而且他还勾结了外敌,意图谋反。这样一来,京城百姓必然会对汉王议论纷纷,朝廷也会对汉王产生怀疑。汉王为了撇清嫌疑,或许会改变计划,甚至取消议和。”

德王眼前一亮,道:“此计甚妙!萧公子,此事就交给你去办吧。你要确保谣言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传遍京城,而且要让谣言听起来真实可信。”

“是,殿下。”萧琰领命后,立刻召集了几名王府内的亲信,让他们乔装成小贩、乞丐等,在京城的大街小巷散布谣言。

不出萧琰所料,谣言很快便在京城传开了。百姓们纷纷议论汉王的野心,对他的行为十分不满。朝廷中的一些大臣也听到了谣言,纷纷上奏皇帝,请求彻查汉王。

汉王得知消息后,气得暴跳如雷。他知道,若不尽快平息谣言,自己的处境将会十分不利。他原本打算在百花楼刺杀德王,夺取兵权,可现在计划被打乱,他不得不重新考虑。

思来想去,汉王决定取消在百花楼的议和,改为在皇宫的偏殿与德王会面,而且还邀请了皇帝和朝中的重要大臣参加,以此来证明自己的清白。

德王接到汉王的通知后,心中十分高兴。他知道,萧琰的计策成功了。他立刻召集众人商议,萧琰道:“殿下,汉王虽然改变了会面地点,但我们仍不能掉以轻心。皇宫虽然安全,但汉王在朝中势力庞大,难免会有他的亲信埋伏在周围。我们必须加强防范,确保殿下的安全。”

德王点了点头,道:“萧公子说得对。李将军,你挑选两百名精锐士兵,随本王一同前往皇宫,务必保护好本王的安全。苏姑娘,你留在王府,继续加强王府的戒备,防止汉王趁机偷袭。”

“末将遵令!”

“属下遵令!”

会面当天,德王带着李默和两百名精锐士兵来到皇宫。皇宫内戒备森严,皇帝和朝中的重要大臣早已在偏殿等候。汉王也带着几名亲信来到了偏殿,他看到德王后,脸上露出了虚伪的笑容,道:“三弟,许久不见,别来无恙啊?”

德王冷哼一声,道:“二兄,你我之间不必如此虚伪。今日你邀请皇上和各位大臣前来,想必是为了澄清谣言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