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恶毒寡嫂逃荒路上带飞全家 > 第三百三十六章 收获

恶毒寡嫂逃荒路上带飞全家 第三百三十六章 收获

簡繁轉換
作者:燃尽六月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8-08 03:14:15 来源:源1

虽然不是很赞同,但缺钱的压力还是让高长天让步了。

很快,高娇娇就带着高三壮等人去了三门寨,等到杜衡休假回来时,客栈已经开张了,高二宝他们也带着煤炭回来了。

骑马飞奔回来,风尘仆仆,满头是汗的杜衡,看到堆满了库房的煤炭,忍不住担忧,

“嫂嫂,今年天暖,都过了霜降还这么热,会不会冬天也不冷啊?”

高娇娇不在乎道,

“谁知道呢,有备无患,没人要,咱们就留着自家烧。”

杜衡看着满满几屋子煤炭,暗暗咂舌。

这要是都留着自家烧,得烧十几年吧。

杜映梅不爱琢磨,只专注于眼前的事。

她亲眼看着高娇娇捣鼓出来的煤饼,对做这个已经非常熟练了,还自己去找木匠做了个模具,比单纯用手搓要快一些。

高娇娇见状,便把做煤饼的事交给了她,让她找几个小孩一起做,尽可能在入冬之前做出一千个煤饼来。

因着到处都缺人手,现在雇半大小孩干活在石楼堡很常见,像做煤饼这种不费力的活儿,给壮劳力一半的工钱,再管一顿饭,多的是孩子抢着干。

杜衡听到高娇娇要雇孩子干活,不由一愣,

“嫂嫂不是要让孩子们都去私塾读书的吗?”

高娇娇叹了口气,

“我是想让他们读书,朱叔也不要束脩。

可架不住有的人家实在是太穷,孩子又太多,即便是半大孩子也得帮着赚钱养家。

我要是非逼着人家送孩子去读书,家长就闹腾个没完,只能让他们跟着扫盲班认几个字算了。”

杜衡听得心里不是滋味,想起了自己当年求学时的艰难。

本以为来了这里大家有钱了会好一点,没想到有的人家还是这般鼠目寸光,光想着让孩子早点赚钱帮着养家,就没想过孩子多学点本事将来能找到更好的活,赚更多钱。

不过想到高娇娇力排众议办的扫盲班,杜衡又钦佩至极。

扫盲班是晚上上课,授课的也不是朱先生,而是各个小队长和作坊主。

教的也不全是识字算术,还有打猎、种田、绣花、做豆腐、木工、打铁,甚至做糕点等等。

扫盲班不仅本村的人可以上,外村的人,只要来石楼堡长期摆摊,或者做工超过三个月的,也可以上。

学成后发一个小本本,拿着那个小本本就可以跟石楼堡签订长期雇工文书,成为石楼堡的长工。

哪怕城墙房子盖完了,也会优先给他们安排活干。

所以外来雇工都抢着上扫盲班,原本能容纳百八十人的私塾,每晚都挤得满满当当。

有些人实在挤不进去的,就站在门口窗口旁听。

杜衡觉得长此以往,会对石楼堡带来很大的影响。

若是人人都识字会算数,再下达什么指令颁发什么规定,大家接受起来就容易得多。

省去了一一解释沟通的环节,干什么都能一呼百应的话,那什么都能干成。

杜衡越来越清楚的感觉到,高娇娇在石楼堡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她推行的那些前所未有的东西,正在飞速改变着村中的一切。

每次回来,他都能清晰地感受到这种变化,也能感受到所有人拧成一股绳,朝着一个方向往前冲的冲劲。

这让他很激动,他感觉自己正在见证奇迹的诞生。

每次杜衡回来,姚春香都会给他做好吃的接风,这次也不例外。

她用刚收货的新米,焖了一大锅饭,用高三宝他们捞上来的鱼,跟豆腐一起炖了。

又做了一道肉沫茄子,一道油炸河虾,一道老黄瓜烧肉,拌了一大盘开胃解腻的芥菜丝。

最后还做了个丝瓜肉片汤,夹了几样才腌好的小菜,煮了一盆五香蛋,还想再做个大黄米蒸糕,被高娇娇给制止了,

“娘,太多了,吃不完了。”

杜衡也跟着拦,

“大娘,真的吃不完,天热吃不完容易放坏,您快别再做了。”

姚春香这才作罢,笑着对杜衡道,

“这都是咱们自家地里产的,我想让你尝尝鲜。

明儿我泡点豌豆,给你做点豌豆糕,你拿去给同窗分着吃。

以前在咱老家,每年秋收后都要做些好吃的,还要炸脆角蒸发糕,现在忙的团团转,都没空弄了。”

高娇娇这才知道姚春香的心结在哪儿,忙安慰道,

“娘,等咱们工地上的活儿忙完,大家就闲下来了。

今年庙也盖好了,大家也有钱了,过年的时候好好热闹热闹,把这一年没过上的节都再过一遍。”

姚春香嗔怪道,

“节哪儿还有补过的,我也就是随口说说,心里开心着呢。

大家的日子都好过了,以后也不用怕蛮子了,再也没有比现在更好的日子了。”

大家纷纷点头,吃着饭,你一言我一语说着今年的丰收。

虽然天公不作美,旱的厉害,可他们浇上了水,地里的收成都很不赖。

高大壮吃了一块鱼肉,笑着对众人道,

“我把稻子晒干全部装袋后又称了一遍,足足三十石,比在老家也不差个啥了。”

高二壮把河虾咬的嘎嘣脆,

“比在老家好,在这儿不用交赋税。”

“也就这两年也不用交,以后还是要交的,不过咱们自己开出来的荒地不用交。”

高三壮笑嘻嘻,有些得意道,

“我开出来那几亩地,收了三石多黄豆。

我老丈人在地头种了些南瓜,结了足有三四十个,等到长成收了,一冬天也吃不完。

还有院里种的那些菜,光干菜都晒了两大麻袋,还有咸菜缸,厨房都快摆满了.......”

高娇娇笑他,

“三哥,你说来说去都没说到重点,你咋不说我三嫂的绣坊赚了多少钱?”

高三壮嘿嘿笑,

“说钱干啥,钱哪儿有屋里堆满吃的看的人开心?哪儿有吃到自己种出来的东西高兴?”

众人深以为然,尤其是高长天,觉得再多的钱都是虚的,只有地才是庄稼人的根。

对此朱钰只想说,喜欢种地的去种地,喜欢做生意的去做生意,喜欢读书的去读书,千万别把所有人都困在一条道上。

但他更清楚,大哥他们种了一辈子地,有些想法已经根深蒂固很难改变。

所以他有什么想法才会去找高娇娇,只有她,才能带领石楼堡走向新天地,在这风雨飘摇的乱世中长治久安。

吃过饭,朱钰跟高长天聊起了即将收获的番麦。

荞麦和莜麦收割后立刻播种下去的番麦,已经逐渐成熟了,高将军那边却迟迟没有派人过来。

这让朱钰不由有些担心,顾大将军那头可能是出了什么变故。

高长天倒是不怎么担心,在他看来,番麦说到底还是粮食,只要能吃,即便卖不到高价,也不会浪费。

大不了就各家收了存起来,当成粮食一样慢慢吃掉就是了。

这种心态让朱钰羡慕不已,他这辈子怕是永远也无法像大哥这般乐观淡然。

他还是希望番麦能卖上一个高价,填一填因为盖城门和城墙带来的银钱紧缺。

两人商量了一番,决定派人去孟门关走一趟,给高将军送一车番麦棒子。

一是表达感谢,二是提醒他,可以来收了。

说完正事,朱钰把杜衡单独叫到自己家,考校他的学问。

翻看了两篇杜衡最近写的策论,朱钰捋着胡须点评道,

“且不说文章如何,单说这个字就已经大有长进了,只是还是有点小家子气,不够大气磅礴。

你啊,还是心思太重,故而下笔不够果断,导致字的形体看着有点拘谨,故而显得小气了些。

须知练字如练心,心境如何,字迹就会如何,你还需得多历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