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换亲嫁对郎,重生后她躺赢了 > 第295章得说是你查出来的

换亲嫁对郎,重生后她躺赢了 第295章得说是你查出来的

簡繁轉換
作者:糖霜鸳鸯锅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8-08 03:14:27 来源:源1

本来就是跟府里没多大关系的人了,都想着这事儿要是传开了,显得他们多了解府里的事儿似的。

他们身上已经多年没有规矩、体统的管束了,传这些话并不觉得这有什么,反而以为这样传一传就能证明他们跟府里是走动着的,能抬高他们的地位。

再有,他们也觉得,要是这事儿闹起来了,何夫人生起李玦的气来,他们这些族中长辈和老仆说不定能帮着说和说和,能让李玦承他们的情呢。

这样以来,有了他们这些嘴,很快李玦成亲前就在外面有了孩子的事儿就传开了。

当然,楚氏当晚也让人去毁华靖离的名声了,可是她不仅晚了一步,她的人手也不够多。

再说了,她派去的人再多,那些人对于华靖离来说也是陌生人,哪有从李氏亲族口中亲自说出的李玦的事儿来得让人信服?

华靖离更是补充了一个事实:“张大人实在不用在这件事上在乎我的名声,吕大姑娘有孕那段时日我的确不在北疆,可我也并不在元京。”

“张大人若是不信,不如去南大营的弓弩队问问,我那段时间奉了圣上旨意,在那里督造弓弩,至少有几十人能够证明,这不是他们想诋毁就能诋毁得了的。”

这就是说如果但看传言,能被“诋毁”的只有李玦,他最不可能拿出证据!

谁让李玦这么高调呢?那段时间他在不在城里、有没有去过哪里都是有人证的,要是只以传言论,他是最难洗脱的。

夏明嫣笑看了张礼岁一眼,也不折腾这位大人了,开口把最重要的证据告诉了他:

“我们也不想为难张大人,这儿还有两份证据能证明那孩子就是李世子的。刚才没有告诉大人,实在是因为这件事与其说是我们夫妻派人查出来的,倒不如说是张大人派了元京府的人手查出来的,需要大人您安排。”

“下官愿闻其详!”张礼岁迫切地道。

要是一开始他们就这么说,张礼岁是不会答应的,这两家之间明显早有矛盾,人家把这件事抬到他们元京府来,不是人家自己解决不了,而是放在他这儿办起来更名正言顺。

这件事解决下来,钩翊侯府就可以名正言顺地跟端侯府决裂了,有了他这个元京府尹做判官,这中间便谈不上华靖离以势压人,更加谈不上华靖离辜负了李玦的兄弟情义。

没看夏明嫣那边连说书匠都准备好了么?这是打算之后就在舆论上再扳回一局呢。

李玦不是到处说他跟华靖离有多好么?弄得好像华靖离不帮他一把、不把他提携到北疆去分一杯羹,华靖离就冷漠无情得不是人了似的么?

等到今日这事儿一过,那就变成了李玦要把自己的孩子栽赃到华靖离身上,品德如此卑劣,又怎配做华靖离的义弟?他们刚好割袍断义。

他堂堂元京府就是他们做这场大戏的戏台子,而他张礼岁也一样是他们利用的工具,或者说他是划开李玦和华靖离看似紧密关系的一把刀。

往日里可怜等待义兄垂怜的人是李玦,而今日之后,可怜、可叹的人就会是华靖离,所有人都会同情他被自己的义弟耍弄,甚至会觉得他并没有那么可怕,削减他在朝野当中功高震主的既有印象。

这步棋下得妙,可张礼岁原本并不想成为当中的棋子,现在却不得不应承下来了。

因为华靖离和华靖和能够洗脱出去已成必然,刚刚说的那些人证和事情已经很有力量了,这就说明夏明嫣接下来要交给他的证据只会更为有力。

若是他不答应,他们夫妇大可以把这些证据公诸于众,或者真像他们说的那样捅到宫里去,到时候他可就完了。

圣上只会问他,为何华侯夫妇没有把证据交给他,是他不肯接、不肯看,还是有什么别的原因,他就真的没法解释了。

因此他现在不仅必须接下这些证据,还必须按照夏明嫣说的做,说这些证据本来就是元京府他们查出来的。

而对于华靖离和夏明嫣来说,这样做也能显得这些证据更公正些,不是他们私下里撺掇着伪造出来的。

而且也能麻痹李玦,不然他们都知道那么多事儿了,李玦就会去想,他们是不是还知道端侯府更多的事儿,从而引起他的怀疑和忌惮。

上辈子李玦布了那么久的局,这辈子也该轮到他们隐藏自己布局来拆穿他了。

夏明嫣指了指门外,远处的廊子里站着一个道姑打扮的人,身边有一个也做此打扮的孩子,只是这孩子看起来只有两三岁,也做女装,看起来像个小姑娘。

廊子在门口,跟公堂中间隔着一个院子,那边听不到这边的人在说什么,这边的人看那边也看不清楚,只能看出个大概的情状。

“那是?”张礼岁没往吕家那孩子身上想,因为吕家的孩子分明是个男娃娃。

夏明嫣便道:“这不就是张大人这几日一直在寻找的不知所踪的吕家孩童么?他是男儿,只是因着年纪小,长相娟秀,做了女儿家打扮罢了。”

“说起这样貌,真真是有乃父之风啊,大人不信,一会儿传来看看便知道了。当然,单看样貌,说明不了什么,可是这孩子是何夫人寄养在城外女官密室之中的。”

“当日送来之时,为了不让观主怠慢了这孩子,何夫人特意送上了自己的名帖,之后更是亲自去探望过。探望时还有其他女道在场,何夫人叫那孩子‘好孙儿’。”

“何夫人已然认了那孩子了,这可是祖母认了小孙子了,哪里做得了假?当中女观都愿意作证,那都是出身好的在观中修行的人,断断不会都冤枉了她去。”

“更何况,还有她的名帖为证,还有她留下的银钱和衣物,那些银票究竟是从哪儿兑出来的,衣料是哪儿来的,还有针线是谁家的手艺,张大人一查便知。”

“当然,何夫人也可以说这孩子是捡来的,只是跟她投缘,所以她认下了那孩子做孙儿,所以寄养在了观了。关于这一点,我们也有法子说清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