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末日倒计时,龙国饱和式备战! > 第一卷 第15章 材料强度不足?林云一笔

末日倒计时,龙国饱和式备战! 第一卷 第15章 材料强度不足?林云一笔

簡繁轉換
作者:赤色回响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8-08 03:15:37 来源:源1

第一卷第15章材料强度不足?林云一笔神来!(第1/2页)

时间,倒退回三小时前。

川市,凌晨五点。

天色未明,但川市二号避难所的施工现场,却亮如白昼。

数千盏高功率探照灯将整个工地照得纤毫毕现。

巨大的挖掘机与重型卡车如史前巨兽般轰鸣往来,构成了一曲钢铁与汗水交织的末日交响。

而在工地的核心,临时搭建的指挥办公室内,气氛却压抑得近乎凝固。

总工程师王建国,这位参与过三线大坝、跨海大桥等超级工程的国之栋梁。

此刻正死死地盯着面前悬浮的虚拟图纸,两鬓的白发在灯光下显得格外刺眼。

他的周围,围着一圈龙国最顶尖的建筑与结构工程师,每一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疲惫与无力。

在他们面前的,正是林云提供的川市二号避难所的施工蓝图。

经过十个昼夜不眠不休的奋战,工人们已经在这片盆地之中,挖出了一个长五公里、宽三公里、深达十米的巨型基坑!

这只是第一步。

接下来,他们需要在这十米深处,浇筑起第一层的主体框架。

并以此为基础,继续向下深挖,直至三百米的地心深处!

那将是一座能容纳数百万人生存的地下城邦!

但现在,一个足以让整个工程停摆的难题,如一座无法逾越的大山,横亘在所有人面前。

材料强度不足!

“王总工,不行,还是不行!”

一名年轻的结构工程师满头大汗。

他在计算机上疯狂计算,最终却只能颓然地摇头。

“川市盆地地质特殊,土质松软,要支撑起三百米的上层覆土压力和未来可能遭遇的灾变冲击……”

“我们现有的最高标号特种钢筋混凝土,强度依然差了至少一个量级!”

“唯一的办法,就是增加支撑结构。”

另一位老专家指着图纸上广阔的内部空间,声音沙哑地说道。

“按照我们的计算,想要保证绝对安全,内部的承重立柱数量,至少要增加三倍!”

“但这……但这会把原本设计的居住区、仓储区、耕作区切割得支离破碎,避难所的有效容纳人口,将锐减百分之四十!”

百分之四十!

这个数字像一记重锤,狠狠砸在每个人的心上。

这意味着,将有数以百万计的同胞,在末日降临的那一刻——

会被无情地关在避难所的大门之外,在冰封与绝望中等待死亡。

这是在场的每一个人,都绝对无法接受的结局!

“林顾问给出的这份图纸……太超前了。”

一个工程师终于忍不住,带着一丝绝望喃喃道。

“这根本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科技能完成的奇迹,这或许是……是未来百年后的设计。”

“我们,做不到……”

悲观的情绪,如瘟疫般在指挥室内蔓延。

王建国猛地一拳砸在桌子上,发出“砰”的一声闷响。

他通红的双眼扫过众人,嘶吼道:

“做不到也得做!”

“林顾问把民族的未来交给了我们,我们就是死,也要把这座避难所给我修起来!”

怒吼过后,是更深的沉默。

良久,王建国仿佛耗尽了所有力气。

他颓然地靠在椅背上,看着那份完美得如同艺术品的图纸,疲惫地挥了挥手。

“接……备战部,请求林顾问,进行紧急技术指导。”

……

“林顾问!”

虚拟屏幕上,浮现出王建国那张写满憔悴与焦虑的脸。

他看到林云的瞬间,仿佛看到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我们遇到了一个无法逾越的技术瓶颈!”

王建国语速极快,将材料强度与避难所容量之间的致命矛盾,清晰地呈现在林云面前。

“我们计算过,也推演过,增加支撑柱是唯一的办法,但这代价太大了!”

“林顾问,我们不能为了工程的稳定,而把我们的同胞,关在避难所的大门之外!请您指示!”

说到最后,这位年过花甲的老人,声音竟带上了一丝恳求的哽咽。

林云静静地听着,面无表情,但深邃的眼眸中,却闪过一丝了然。

这个问题,在他的预料之中。

前世,地下避难所计划初期,同样被这个问题困扰了许久,直到一位天才结构师的出现,才打破了僵局。

“王总工,”

林云的声音平静而有力,仿佛带着一种能安抚人心的力量。

“你们的判断是正确的,以我们现有的材料技术,确实无法在量产化的前提下,满足图纸的强度要求。”

听到这话,屏幕对面的王建国等人,心猛地向下一沉。

连林顾问都这么说,难道真的……没有希望了吗?

然而,林云的下一句话,却让他们的精神为之一振。

“但是,材料的瓶颈,不代表结构的瓶颈。”

“当力量无法正面抗衡时,我们可以选择引导它,分解它。”

“引导?分解?”

王建国愣住了。

“您的意思是……?”

“你们的思路,一直停留在用柱子去‘顶’住压力,这是垂直承重的思维定式。”林云说着,手指在自己面前的控制台飞速划过,调出了川市二号避难所的结构图。

“现在,看好了。”

他伸出手指,在巨大的、空旷的基坑剖面图上,轻轻一划。

那是一道光,一道在虚拟图纸上亮起的轨迹,精准而优雅。

它自基坑的一侧边缘而起,向上拱起。

划过一道完美的弧线,最终落在另一侧的边缘。

一个巨大的,横跨三公里宽度的拱形结构,就这么凭空出现在所有工程师的眼前。

指挥室内,死一般的寂静被打破。

取而代之的,是几声压抑不住的、带着些许错愕的低呼。

“拱形结构?”

“是赵州桥的原理……利用拱券,将垂直的压力转化为向两侧的水平推力,由基岩来承受。”

“这个我们……我们早就想到了。”

一名年轻的工程师下意识地开口,声音中却带着一丝无法掩饰的失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卷第15章材料强度不足?林云一笔神来!(第2/2页)

王建国深吸了一口气,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复杂。

他当然认得这个结构,这是人类建筑史上最古老、也最经典的承重结构之一。

从古罗马的万神殿,到龙国的赵州桥,无一不是这种智慧的结晶。

在发现材料强度不足的第一时间。

他们这群龙国最顶尖的头脑,就将所有已知的结构模型,都在超级计算机中进行了亿万次的模拟推演。

拱形结构,自然是重中之重。

结论是……

有效果,但远远不够!

三百米深的覆土,那是什么概念?

那是亿万吨的恐怖重压!

再加上未来末日灾变中,难以预测的地震、冲击波……

一个单纯的拱形结构,即便能将压力传导,其自身也需要无与伦比的强度。

而他们,缺的就是这种强度的材料!

难道……连林顾问,这位几乎被神化的重生者,也只能给出这样一个“基础”的方案吗?

一种名为“失望”的情绪,比之前的“绝望”更加冰冷,开始在王建国的心底蔓延。

或许,他们真的把希望寄托得太高,将林云想象得太万能了。

他终究是人,不是神。

然而,就在指挥室内所有人的心,都沉入谷底的刹那——

屏幕上,林云的手指,并未停下!

那根划出第一道弧线的手指,如同一位正在挥毫泼墨的书法宗师。

笔锋一转,气势陡变!

只见他以那道巨大的主拱为骨,指尖光芒闪烁。

无数更细、更复杂的线条开始在主拱之下纵横交错,疯狂滋生!

“看!那是什么!”

一名工程师失声惊呼,死死地盯着屏幕。

在他们的视野中,无数的直线开始连接主拱的内壁与底部。

它们彼此交织,首尾相连,构成了一个又一个稳固无比的三角形!

“桁架!这是空间桁架结构!”

王建国瞳孔猛地一缩,心脏疯狂地跳动起来。

他看懂了!

林云并非只是画了一个简单的拱,而是以拱为基,在内部构建了一个巨大无比的桁架系统!

每一个三角形都是一个稳定的单元,无数的单元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力的传导网络!

这一下,施加在主拱上的压力,不再是简单的传递。

而是被这个复杂的网络瞬间分解、稀释,传递到结构的每一个角落!

这还没完!

林云的手指再度滑动,这一次,他的目标是避难所的穹顶!

原本平直的穹顶设计被他毫不留情地抹去。

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微微向上隆起的、如同倒扣的浅盘般的巨大曲面!

“壳体结构!”

另一位老专家激动得浑身发抖,几乎要从椅子上站起来。

“他……他把穹顶改成了薄壳结构!”

“利用曲面自身的刚度来抵抗压力!”

“这……这能将材料的利用率提升到极致!”

如果说,之前的桁架结构是“分解”压力。

那么此刻的壳体结构,就是“引导”压力!让压力顺着曲面流动,化为无形!

一笔,又一笔!

林云的动作行云流水,没有丝毫的迟滞与思考。

仿佛这座能容纳百万人的地下城邦,早已在他脑海中演练了千百遍。

他将原本设计中粗大笨重的中央承重柱,削减了百分之九十!

取而代之的,是从侧壁上,如同古树的根系般,斜向伸出的一道道悬臂梁!

这些悬臂梁与穹顶的壳体结构、下方的桁架网络完美地衔接在一起。

形成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互为支撑的有机整体!

“我的天……悬臂支撑……他把侧壁的岩体也变成了承重结构的一部分!”

“还有那些连接点!你们看那些连接点!”

“那不是简单的建筑结构,那是什么……那是什么几何结构?”

所有人都被屏幕上最后成型的细节震撼了。

在那些桁架、悬臂梁与主拱的交汇处,林云没有使用传统的工程设计,而是绘制出了一种……

类似于蜂巢、又像是叶片脉络的仿生结构!

那是一种源于自然,却又超越自然的几何美学!

充满了韵律与力量感!

“仿生几何学……通过模仿生物的天然结构,来实现应力的最优化分布……”

王建国喃喃自语,他的大脑已经有些缺氧。

眼前的一切,已经彻底颠覆了他数十年来建立的工程学认知。

拱形结构、桁架结构、壳体结构、悬臂支撑结构、仿生几何结构……

任何一种,都是结构工程学中的经典或前沿理论。

但是,将它们如此天马行空,却又丝丝入扣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相辅相成、彼此增益的复合结构体系……

这是何等恐怖的构想!

这已经不是设计,而是创造!

这是真真正正的神来之笔!

超级计算机之所以算不出来,是因为它的逻辑是基于已有的模型进行排列组合。

它能进行亿万次推演,却无法诞生一次真正的“灵感”!

而眼前这个方案,就是一次惊世骇俗的、足以载入人类建筑史册的伟大灵感!

不到一个小时,甚至前后不过十分钟!

困扰了他们十个昼夜,耗尽了龙国最顶尖工程师团队所有心血的难题,就被林云这看似随意的几笔,彻底破解!

“呼……呼……”

王建国粗重地喘息着,他死死地盯着屏幕上那份最终成型的、复杂而又完美的改良方案,那已经不能称之为图纸,而是一件艺术品!

一件充满了力量与智慧的钢铁艺术品!

他甚至能想象得到,当这座地下城邦建成之后,内部的空间将是何等的宏伟壮丽!

巨大的穹顶之下,再无密密麻麻的立柱遮挡。

只有开阔的平原、整齐的居住区、以及那如同巨龙肋骨般,充满安全感的巨大桁架拱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