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观庄中,唐三藏长吁短叹,唉声了一夜。
众徒弟的心,亦变得越发沉重。
曹空则被清风明月带着看人参果树,见其满树无果,?开叶落仙根落,好一副凄惨景象。
清风明月见状,心头沉重万分,眼中...
青华长乐界,紫气东来三千丈,祥云缭绕九重天。太乙救苦天尊端坐莲台之上,身披七宝霞衣,头戴五老冠冕,眉心一点金光流转,似照彻幽冥地府,又似洞察三界万象。他听罢惠岸所言,双目微阖,手中拂尘轻摆,口中默念真言,似在推演天机。
良久,天尊睁眼,眸中精光一闪而逝,叹道:“徒儿,你此番所求,虽为取经大业添砖加瓦,然亦涉因果牵连,稍有不慎,便成劫波反噬。那唐三藏乃金蝉子转世,十世修行,功德圆满之日自当成就正果,然若人为造难过多,恐损其佛性清净,反堕执念。”
惠岸躬身道:“师尊明鉴,弟子岂不知此理?然观世音菩萨亲至隐雾山相托,言八十一难以数不足,若无外力推动,则劫数难全,真经难传。且弟子思之,妖魔本就盘踞西牛贺洲,纵不因唐僧肉可长生之说而动,亦自有兴风作浪之能。今不过借势导流,令其聚而歼之,既成取经历练,又清天地邪氛,实乃一举两得。”
天尊闻言,微微颔首:“你说得也有道理。只是这‘长生不老’四字,最是蛊惑人心。一旦传言扩散,不止寻常妖物趋之若鹜,怕连一些潜修多年的散仙、地仙也会心动起贪,甚至引动某些封印已久的上古邪灵复苏。届时,非但取经人危矣,便是整个西牛贺洲的气运都将动荡不安。”
惠岸低头道:“弟子愿立下心誓,若因此事酿成大祸,一切因果由我一人承担,绝不累及师门。”
话音未落,忽见莲台之下金光涌动,一道符?自虚空浮现,竟是天尊以无上法力凝成的“承劫契”。天尊轻声道:“不必立誓,为师信你。但此契一立,你便与此次劫难绑定神魂,若有失控之处,你将首当其冲承受反噬之力。你可想好了?”
惠岸神色不变,上前一步,双手合十:“弟子想好了。昔日拜师之时,师尊曾言:‘修道者,不在避劫,而在渡劫;不在自保,而在济世。’今日弟子所行,正是践行师训。”
天尊凝视其面,终是展颜一笑:“好!不愧是我太乙门下之徒。”言罢,拂尘一挥,那符?化作一道金线没入惠岸眉心,顿时天地间隐隐有钟鸣回响,似有司命之官记录此事。
随即,天尊沉吟片刻,道:“既然要助你拉业绩……咳,助取经之路圆满,为师也不能袖手旁观。”说罢,抬手一点,虚空中现出三道身影。
第一道,乃是一头通体雪白的独角兽,角如水晶,目含慈悲,周身缠绕着淡淡的青莲香气??正是九幽冥海深处镇守轮回通道的“白泽神兽”,通晓万灵之语,善辨真假善恶。
第二道,是一位身穿素袍的老者,手持竹杖,背负药篓,眉宇间透着几分悲悯之意,乃是曾在地藏王菩萨座前听经千年的“药王真人”,精通百毒化解之道,亦擅以草木之精制伏妖邪。
第三道,则是一尊身形魁梧的金刚力士,全身金甲熠熠,手持降魔杵,怒目圆睁,脚下踏着两条锁链,锁链尽头深入地底,隐约传来阵阵哀嚎??此乃“破狱金刚”,专司破除阴邪禁制,曾镇压过七大凶狱中的“怨魂窟”。
“此三者,皆与我有些香火情谊,亦非佛门编制之内,不受天庭律令约束。”天尊缓缓道,“我已请他们暂借百年光阴,随你调度。或暗中护持,或设局引魔,或布阵困敌,皆由你定夺。但他们只助你不逾矩,不可强令违逆本心。”
惠岸大喜,连忙跪拜:“多谢师尊成全!弟子必不负所托。”
天尊摆手:“去吧。记住,劫数可增,但不可滥。度人度己,方为大道。”
惠岸再拜,起身退后三步,身形渐渐淡去,化作一道青光穿破云层,直奔南天门而去。
与此同时,在西牛贺洲边缘的一片荒原上,黄狮精正带着一群小妖搬运从各地收购来的货物。这些年来,他借着“商队首领”的身份行走四方,表面上做的是皮毛药材生意,实则早已成为惠岸在凡间的耳目网络之一。
忽然,一只青鸾自天而降,落在黄狮肩头,口吐人言:“奉真君令:即日起,广传消息??东土大唐来的和尚,乃十世修行的好人,吃他一块肉,可延寿千年,炼化全身,可得长生不死。”
黄狮眼中精光一闪,低声笑道:“终于来了!”当即召集手下心腹,分派任务:一支前往北俱芦洲的妖市黑市放风声;一支潜入人类城镇,在酒肆茶楼散布谣言;另一支则赶赴火焰山附近,联络牛魔王旧部,试探其态度。
不出三日,消息如野火燎原般蔓延开来。
先是南方一座小城内,有个病入膏肓的老道士临死前听闻此讯,竟挣扎爬起,写下血书遗愿:“愿以残魂换一口唐僧肉,续命三年,再见妻儿一面。”此事被当地捕快上报官府,引发轰动。
接着,西北荒漠中某处洞府里,一头修炼了八百余年的蝎子精撕碎了正在诵读《道德经》的徒弟,冷笑道:“什么清静无为?什么斩断七情?只要吃了唐僧,我便可飞升上界,与那些高高在上的神仙平起平坐!”
更有甚者,东海深处一座沉没古城中,一具盘坐在珊瑚王座上的白骨缓缓睁开空洞的眼窝,发出低沉嘶吼:“金蝉……十世……血肉……归我……”整片海域瞬间翻腾,无数冤魂浮出水面,朝着西边方向疯狂游弋。
而在长安城外一处破庙中,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突然癫狂大笑,指着天空喊道:“我知道他在哪!我知道他什么时候路过!我要吃他的心,喝他的血,我要活一万年!”说完便化作一阵黑烟消失不见。
这一夜,三界震动。
三天后,惠岸立于昆仑墟巅,俯瞰万里山河,只见妖气冲天,魔影重重,原本平静的西牛贺洲竟似变成了修罗战场。他取出一枚玉简,轻轻一弹,玉简上浮现出密密麻麻的名字与地点??皆是已被情报网锁定的潜在劫难源头。
“目前已有四十七股势力明确表示要截杀唐僧。”惠岸喃喃道,“加上原有路上埋伏的,凑够八十一难,绰绰有余。”
身旁白泽开口:“然其中不乏无辜受惑者,若尽数诛杀,恐积怨太深,反伤天地和气。”
药王真人捻须道:“不如设‘试心关’,让那些心存贪念却尚有良知者自行退去。唯有执迷不悟、凶性难改者,方可降罚。”
破狱金刚瓮声瓮气:“末将愿镇守关键节点,防止邪祟大规模集结。”
惠岸点头:“善。便依诸位所言行事。”
于是,一场无形的大网悄然铺开。
一个月后,唐三藏师徒行至一座名为“**岭”的险地。此处常年浓雾弥漫,传闻进入者皆会陷入幻境,最终精神崩溃而亡。孙悟空警觉异常,擎金箍棒开路,猪八戒紧随其后,沙僧牵马护住师父,小白龙则化作清风巡弋四周。
刚入岭中,忽见前方出现一座金碧辉煌的寺庙,寺门大开,走出一位慈眉善目的老僧,拱手道:“圣僧远来辛苦,贫僧已在岭中等候多时。此地瘴气极重,不宜久留,不如先入寺歇息一夜,明日再行?”
唐三藏正欲答应,孙悟空猛然喝道:“莫听他胡言!俺老孙火眼金睛看得清楚??那寺庙根本不存在!那是幻象!”
果然,话音刚落,那寺庙瞬间扭曲崩塌,化作无数黑雾凝聚成一张巨口,朝众人扑来!
就在此时,半空中响起一声清越鹤唳,白泽现身云端,口吐真言:“尔等听着:唐僧肉虽传言可长生,然食之者必遭天谴,魂飞魄散,永世不得超生!今设三问,答对者可免一死,退去者不予追究!”
紧接着,九朵青莲自天而降,悬浮于空中,每朵莲心浮现一行大字:
**第一问:你为何求长生?**
**第二问:你是否愿意为此付出代价?**
**第三问:若得知真相,你还会坚持吗?**
那些隐藏在暗处的妖魔纷纷显露形迹,有的咆哮抗拒,有的犹豫不决,有的竟当场痛哭流涕,跪地忏悔。
一道黑影却冷笑不止:“假仁假义!什么天谴?我修行千年,就是为了跳出轮回!谁挡我长生之路,谁就是我的敌人!”
此人乃是一只修炼了九百年的人面蛛妖,此刻周身黑丝狂舞,竟强行撕裂青莲幻境,直扑唐三藏!
破狱金刚骤然降临,降魔杵重重砸下,地面裂开深渊,两条锁链飞出将其缠住,拖入地下幽狱之中。一声凄厉惨叫过后,再无声息。
其余妖魔见状,胆寒者十之七八,纷纷遁走。
唯有少数几个仍执迷不悟,继续尾随窥伺。
惠岸在远处山巅静静看着这一切,嘴角微扬:“这才刚开始呢。”
他转身望向天际,低声自语:“师尊说得对,劫数不在多,而在度。真正的考验,从来不是生死,而是人心。”
风起云涌之间,西行之路愈发艰险,而那传说中的“长生”诱惑,正如一把双刃剑,割开了众生心底最深处的**与执念。
又七日后,一封密报送达灵山。
观世音菩萨展开一看,唇角微扬:“已有六十三难记录在案,预计三个月内可达八十之数……曹空行者,果然非常之人。”
她轻轻合上卷轴,望向远方缥缈的云海,心中默念:金蝉子啊金蝉子,这一世的磨砺,比以往任何一世都要残酷。但唯其如此,方显你佛心坚定,堪承**。
而此时的惠岸,已悄然潜入天庭档案阁,借着太乙救苦天尊的名帖,调阅了一份尘封已久的卷宗??《上古禁忌名录》。
他翻到最后一页,目光定格在一个名字上:
**“九婴”**??水火双属性凶兽,昔年被女娲娘娘封印于北海寒渊,传言其血肉蕴含逆转生死之力……
惠岸眯起眼睛,轻声道:“最后一个难点,得有点分量才行。”
夜色深沉,星光黯淡,仿佛预示着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