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我的饭馆通北宋 > 080 再度相邀

我的饭馆通北宋 080 再度相邀

簡繁轉換
作者:庄申晨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0 15:17:33 来源:源1

080再度相邀(第1/2页)

不幸的是,一觉醒来,两个时空都在下雨,这场雨竟似下了一千年。

早饭不必卖了,师徒俩将供给国子监的及第粥煮上,吴铭自冰箱里取出肉行昨日送来的两只光鸭。

谢清欢嗖一下便凑了过来:“师父要做什么?”

她双眸晶亮,几乎要把“学艺”二字写在脸上。

吴铭笑着将两只光鸭交给她:“拿去洗干净,再用酱油抹匀全身,往鸭腹中塞入姜片、葱段和两勺料酒腌制。”

都是基操,谢清欢麻利地做完。

“然后呢?”

“等。”吴铭将腌上的鸭子放入冰箱,“须腌制六个时辰。”

又让徒弟将明日所需的食材列出清单。

待肉行的人送货上门,吴铭将单子交给对方,吩咐道:“待会照着单子把东西送来,顺带将本月的货款结了。明日歇业,无须送货。”

和肉行、鱼行约在月末清账,算上提前送的明天的食材,本月只送了两天半。

因这两天生意火爆,消耗的食材多过往日,账款一点不少,共计8000余文。

把账一清,积蓄再度见底。

谢清欢不禁忧心忡忡:“师父可是没挣几个钱?若不然,弟子愿将工钱减半……”

她真怕师父一怒之下不做凡间的生意了。

弟子尚未得道,师父莫要飞升啊!

吴铭乐了,这年头,既卖力干活又体谅师父的徒弟上哪儿找去?

得亏遇到的是我,换个黑心的师父不得狠狠压榨你!

遂敛容慨然道:“铜钱于我不过身外之物,何足道哉!”

这倒是实话,他要挣的是人民币,宋代的钱就是拿来花的,他又不会在东京定居,攒钱没什么大用,至于改善用餐环境、提升店铺档次,那是以后的事,眼下不必考虑。

别看吴记川饭没挣几个钱,如果不把肉类食材和小谢的工钱算作成本,川味饭馆的营收几乎等于纯利。

谢清欢恍然,心知自己又以凡人之心度仙家之腹了,忙垂首自省:“弟子愚钝,还望师父勿怪。”

吴铭忍俊不禁,他这开山大弟子一天要说八百遍“弟子愚钝”,他倒没看出她哪里愚钝了,别的不说,起码在烹饪上天赋异禀,和这俩字压根不沾边。

早上八点,雨势已经转小,吴建军依然准时打卡上班。

父子俩去市场上买菜。

考虑到宋人喜食鹌鹑,吴铭特意买了十斤鹌鹑蛋,又买了几包一次性竹签。

可惜宋人吃不得辣,不然整一锅钵钵鸡,岂非乱杀?

回来卤菜、备料,将更多的食材像鸭子一样腌上,待午后再来处置。

临近中午,两个时空几乎同时停雨,联动了属于是。

当陈桂彦和他的同事再度光顾这家位于僻静老街的苍蝇馆子,周末座无虚席的景象不再,饭馆里仅有二三上班族刷着手机坐等盖饭。

他顿时松一口气。

今天可算是恢复正常了。

与此同时,吴记川饭再度推出“学生套餐”,一众学子纷至沓来,不必等菜,到店即食,用完饭再打包点卤味回去吃耍,“巴适得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080再度相邀(第2/2页)

……

内城西南,汴河河畔,兴国寺客院。

苏轼搁笔,活动了下手指。

抬眼望向窗外,雨已停歇,云散天青,地面尚余积水,檐角犹挂雨露。

扭头看向子由,心里琢磨着如何才能哄弟弟出去开开荤……

兴国寺虽也是东京名刹,较之相国寺终究远远不及,不仅规模上相差甚远,膳食同样如此:滋味是没有的,荤腥更不可能。

正觉无趣且嘴馋,忽听一声呼唤:“子瞻、子由!”

不消看,苏轼立时辨出是林子中的声音。

他立刻一跃而起,招呼子由出门相迎。

苏辙却蓦地心头一紧:子中兄莫非又要邀约宴饮,乱我的向学之心?这回说什么也不能从了!

双方在院中碰面,寒暄罢,林希向二苏发出邀请:

“明日大相国寺市集,届时万姓辐辏,千商云集,寺中更有诸多奇巧玩物、珍馐美馔,颇值一观。二位若有闲暇,何不随我等同往大相国寺一游?”

苏轼朗声笑道:“巧极,某正欲瞌睡,子中兄便递来枕头!久闻大相国寺乃东京第一宝刹,既蒙子中兄相邀,岂有推却之理?不知同游还有哪几位雅士?”

“除我兄弟二人,尚有彦祖和完夫,皆是上回宴饮时的旧识。”

苏轼打趣道:“哪个彦祖?王彦祖还是吴彦祖?”

林希闻言大笑:“吴掌柜若是同往,倒是我等的口福。可惜他要照料自家营生,多半是不会去的。”

谈笑间,仿佛此行已定。

苏轼忽然察觉弟弟半晌无言,侧首问道:“子由,你定然也是想去的罢?”

“我……”

苏辙面露难色。

他本已立志闭门苦读,足不出户直至秋闱,这才过去几日?倘若就此破誓,岂非太过意志不坚!

踌躇片刻,叉手歉然道:“子中兄美意。然考期将近,前番已享盛宴,此番若再赴游乐,心恐怠惰。请恕我不再同往,惟愿温习经义,静待秋闱。”

“这……”

林希始料未及,愕然看向大苏。

“此言差矣!”

苏轼早有意料,立时揽过弟弟的肩头,正色道:

“你我来京赴考,非为闭户自守,与世隔绝。太史公不遍访名山大川,安能著千秋史笔?大相国寺乃我大宋第一等繁华之地,万商云集,士庶杂沓,其间民生百态、市井风情,又何尝不是学问?”

林希亦笑着帮腔:“子瞻高见!我等观风问俗,正可开阔眼界,增益见闻,绝非寻常消遣可比!且我等同游,亦可切磋文章,寺中清净处亦宜坐而论道。子由莫再推辞,正是二八好儿郎,莫要辜负京师的大好盛景!”

苏辙被二人的一番大道理说得哑口无言,心底对盛景的向往渐有盖过自省的势头,一时心绪交争,难做决断。

苏轼见机,立时凑近弟弟耳边低声引诱:“大相国寺的万姓交易名扬天下,其间无所不有,你最爱的冰镇凉茶定有售卖!”

苏辙喉头微动,忍不住问:“可有冰镇西瓜?”

“有的!”

苏轼斩钉截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