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这个明星不想再卷了 > 第二百二十四章 你来的正是时候

这个明星不想再卷了 第二百二十四章 你来的正是时候

簡繁轉換
作者:江公子阿宝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03 04:32:56 来源:源1

得多亏了张国容见多识广,演技也较刚出道的时候,有了巨大的进步,不然他真有可能接不住苏超的戏。

倒不是说苏超现在演技秒杀张国容。

主要是前后对比……太特么可怕了。

就像是拳击比赛,战斗...

春雷在远处滚动,像大地深处传来的鼓点。林婉关掉摄像机,抬头望着槐树新抽的嫩芽,它们蜷缩着,却已蓄满破壳而出的力量。她将机器轻轻放进背包,转身走向村口的小学??今天是“大地之声学院”第一期开课的日子。

校舍被临时改造成教学中心,黑板上用粉笔写着一行大字:“听,比说更重要。”三十张木桌整齐排列,桌上摆着捐赠来的二手相机、录音笔和笔记本电脑。第一批学员来自云南怒江、甘肃定西、内蒙古呼伦贝尔等十二个偏远地区,最远的一个孩子骑马走了两天才赶到镇上。他们脸上带着风霜刻下的痕迹,眼神却亮得如同初燃的火苗。

林婉没有站在讲台上,而是坐在第一排的空位上,像一名普通学生。“今天我们不教技术,”她说,“我们先学会闭嘴。”

她播放了一段去年冬天采集的声音:雪落在枯叶上的轻响,老人咳嗽后长久的沉默,一个留守儿童在电话亭里反复拨打又挂断的忙音。“你们听见了什么?”她问。

有人答:“寂寞。”

有人答:“等待。”

一个来自贵州山区的女孩低声说:“我听见了我自己。”

教室里静了下来。林婉点点头:“对,最好的记录者,不是最会拍的人,而是最能‘认出自己’的人。当你在他人的故事里看见自己的影子,那才是真实的开始。”

课程持续了七天。沈知负责叙事结构,教他们如何用三分钟讲完一生;周医生开设“倾听伦理”讲座,强调“不打断、不评判、不拯救”三大原则;阿苗带着大家练习转录口述,逐字逐句还原语气停顿;小舟则演示如何用最低成本搭建录音环境??两件旧毛衣包住手机,就能隔绝风噪。

苏晴带来了一箱信封,每封都贴着不同年代的邮票。“这是我们在‘声音信箱’收到的匿名来信,”她说,“今晚,你们要随机抽取一封,读它,感受它,然后写一封回信。不必寄出,只为自己写下那一句‘我听见了’。”

夜深时,教室仍未熄灯。有人伏案痛哭,有人攥笔良久写不下一字,也有人边写边笑,仿佛与旧日故人重逢。林婉悄悄走过每一桌,看见一张纸上写着:“爸,你说我不孝,可你不知道我在深圳工厂晕倒三次都没敢告诉你……我现在回来了,你在坟前种的桃树开花了吗?”

她轻轻抚过那行字,没说话,只是在本子角落画了个小小的太阳。

结业那天,每位学员提交了一份“家乡记忆计划书”。有要记录独龙族最后一位唱古歌老人的,有想为麻风村遗孤建立声音档案的,还有一个蒙古族少年写道:“我想录下草原上每一条干涸的河床,告诉未来,这里曾有水声。”

林婉一一阅读,在每份计划书末尾签下自己的名字作为推荐人,并附上一句手写评语。她知道这些项目未必能获得资助,有些人甚至走不出下一场暴雨,但她更清楚:只要种子落了地,总会有人接着浇水。

送走学员后的第三天,县广播站打来电话,说有个拾荒老人连续三天蹲在门口,非要交一段录音。林婉赶去时,老人正坐在台阶上啃冷馒头,怀里紧紧抱着一台老式磁带随身听。

“我……我没钱买新设备,”他声音沙哑,“但这上面录的东西,比我捡过的所有铜铁都贵重。”

磁带编号是“1987.04.12”,标签早已脱落。林婉带回工作室,在修复设备上小心翼翼播放。起初是杂音,继而浮现出一个女人的歌声??清亮、哀婉,唱的是豫剧《朝阳沟》选段。接着,是一段对话:

>“娘,我明天就随队进藏了。”

>“路上冷吗?”

>“冷,但心里热。我们是去修通信线路的。”

>“那你记得多写信。”

>“嗯,每周一封。”

>(停顿)

>“娘,你要保重……我想你做的韭菜盒子了。”

>“傻孩子,等你回来,妈给你烙一锅。”

录音戛然而止。林婉查了资料,1987年春季,一支邮电工程队在唐古拉山遭遇雪崩,十三人遇难,其中一名青年技工正是青禾镇籍。他的母亲三年后病逝,家中无人继承遗物,这盘磁带不知怎的流落到了废品堆里。

“他是谁?”她问拾荒老人。

“我哥。”老人低头,手指摩挲着外壳,“我妈临死前把这带子缝在我棉袄夹层里,说‘总有一天会有人愿意听’。我流浪三十年,一直带着它,可从不敢放……怕一听,就再也走不动路了。”

林婉默默起身,取出一套高保真转录设备,整整花了六小时,将那段模糊的音频逐帧修复。她邀请阿苗为其配上极淡的风铃与心跳节奏,小舟则用黑白影像重现那个告别的夜晚:昏黄灯下,母亲往儿子行囊塞进一包干粮,门框投下的影子紧紧相依。

这段作品被命名为《第十四封信》,因为那位青年最终没能寄出第十四封家书。它成为“千面人间”第401号档案,并被国家声音博物馆永久收藏。

一个月后,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在电视纪录片中听到了那段豫剧。她颤抖着拨通热线,说自己正是当年工程队指导员的妻子。“那个孩子临走前,”她泣不成声,“还帮我修好了宿舍的收音机。他说:‘阿姨,以后您听戏就不会断了。’”

原来,有些声音穿越几十年,只为完成一次迟到的回应。

春天渐深,“未命名”项目正式启动。秘密录音亭在十个城市的地铁站悄然出现,外观如旧式邮筒,顶部嵌着一行小字:“说出你从未说出口的话,这里没有听众,只有回声。”

第一天,上海站的存储卡就满了。有人对着话筒喊出“爸爸,我不是不想结婚,我是怕变成你那样孤独”;有人哽咽着道歉“妈,你葬礼那天我没哭,是因为我不敢停下,怕一停就活不下去”;还有一个小女孩细声说:“爷爷,你说天堂能看到人间,那你看到我考上第一名了吗?”

技术人员原计划匿名处理数据,但当听到第七百三十九条录音时,所有人停下了手。那是一个男人低沉的声音:

>“林婉,我是陈默。

>十年前你说要退出娱乐圈,我说你疯了。

>我骂你浪费才华,背叛观众,可其实……我只是害怕。

>害怕你走了,我就成了舞台上唯一醒着的人。

>这些年我拿奖无数,可每次站在聚光灯下,我都觉得自己像个提线木偶。

>直到看了《来信之地》,我才明白??

>真正的表演,不是演别人想看的,而是活出自己都不敢承认的样子。

>所以,谢谢你。

>谢谢你让我终于敢对自己说:‘陈默,你累了,歇一会儿吧。’”

林婉听完这段,坐在录音亭外的长椅上,哭了很久。她没想到,自己逃离的舞台,竟以这种方式完成了救赎。她让人保留这条录音,但要求永不公开。她只在日记里写了一句:“原来我也曾是某个人的来信之地。”

夏季来临,“声波壁画”展览在798艺术区开幕。三百段匿名语音被转化为可视声纹,交织成一幅巨大的抽象图景。近看是扭曲的线条与频率波动,退后十步,却渐渐显现出一张张模糊的脸??有笑的,有哭的,有欲言又止的。展厅中央立着一块互动屏,观众输入关键词如“原谅”“后悔”“想念”,系统便会播放匹配的情感片段。

一位父亲带着自闭症儿子前来参观。当孩子听到一段同样患有语言障碍的少年讲述“我说不出爱,但我每天都在练习看你的眼神”时,突然伸手触碰墙面,指尖沿着那道声波缓缓移动,眼泪无声滑落。工作人员说,那是当天第一位主动与展品产生肢体接触的特殊儿童。

与此同时,《未命名》的AI声音诗进入生成阶段。苏晴与三位程序员合作,训练模型学习十万小时真实对话中的情感模式。最终输出的作品长达四十八分钟,标题为《未完成的告白》。它没有歌词,没有旋律,只有层层叠叠的人声碎片在空间中漂浮、碰撞、融合:

>“我……”

>“其实……”

>“对不起……”

>“我一直……”

>“我爱你……”

这些断句像雨滴落在湖面,形成不断扩散又消逝的涟漪。在北京首映现场,全场观众戴着降噪耳机,沉浸在纯粹的声音洪流中。散场时,许多人久久伫立,仿佛刚从一场集体梦境中醒来。

有评论写道:“这不是艺术,这是人类心灵的X光片。”

秋风吹起时,林婉接到教育部通知,《千面人间》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试点”。这意味着更多资源将注入基层口述史工作,而“大地之声学院”也将在全国设立五个分院。

庆功宴上,沈知举杯:“敬那些不说的故事,敬那些不敢说的话,敬那些终于被听见的沉默。”

众人饮尽,唯有林婉望向窗外。一轮明月悬于槐树梢头,一如十年前她初来此地的那个夜晚。

第二天清晨,她再次来到老地方,架好摄像机。

“今天是立秋,也是《未命名》项目收官的日子。”她轻声说,“我们共收集到两万三千七百一十六条秘密录音,生成了三百二十七幅声波壁画,举办了四十一场声音展览。有人说我们掀起了一场‘静默革命’,可我知道,真正的变革从来不在喧嚣处。”

她顿了顿,风吹动她的衣角。

“昨天,有个十二岁的男孩给我写信。他说他爸爸酗酒,妈妈离家,他每天放学都要躲进废弃教室才能喘口气。他在录音亭里说:‘我想恨他们,可我还是想抱抱他们。’我把这句话做成了声纹图案,挂在了学校礼堂。今天早上,他班主任告诉我,那孩子第一次主动举手回答问题了。”

镜头微微晃动,像是她呼吸的节奏。

“所以,请继续说吧。哪怕没人听,请相信,总有一台机器、一个人、一段电波,在某个角落等着接住你的声音。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曾是那个在黑暗中寻找回音的孩子。”

画面外,一只鸟掠过枝头,衔走一片新叶。

她关掉摄像机,轻轻抚摸镜头,如同抚过岁月的皮肤。

远处,文化站的钟敲了八下。新的一天开始了。

孩子们背着书包跑过田埂,其中一个停下脚步,对着路边的录音亭大声喊:“我要当导演!像林老师那样,让全世界都听见我们村子的声音!”

回音荡在晨雾里,久久不散。

林婉笑了。她知道,这条路还很长,很远。

但她也确信,已经有人走在前面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