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四合如意 > 第362章 船队

四合如意 第362章 船队

簡繁轉換
作者:云霓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7 22:23:41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谢玉琰看向郭雄和郭川,现在兄弟两个与刚进门的时候相比,情绪平稳了许多。

“这桩案子还多亏许大人,”谢玉琰道,“若非官府中有人插手,你们不能这般容易脱身,贺家更不可能被查。”

郭雄和郭川点头。

郭川又露出羞愧的神情,要不是大哥之前行船都讲规矩,没有触犯大梁律法,他们哪里敢去告官?

这就是个教训,他以后再也不敢有这种心思。

谢玉琰道:“冯家的案子还要依靠衙署,你们能做的就是将知晓的都写在状纸郑”

两兄弟应声。

郭雄沉默片刻道:“冯家想要伸冤,只怕没那么容易。”

比起郭川,他知晓的多一些。

“冯大哥去京城的时候,曾与冯氏族人交代过,让他们搬迁去南边,免得被他们牵连。还留下话,他们兄妹这次肯定有去无回,但身为子女不能不为爹娘伸冤。”

“临走前更是告诫族人,莫要入汴京做买卖,那里水深得很,绝对不要入行会。”

“关于冯家案情倒是什么也没。”

谢玉琰道:“既然怕牵累到族人,也就不会透露更多内情。”

郭雄点头。

郭川道:“行会就那么厉害?”

郭雄道:“就像汴水上一样,入京做买卖就必要入行会,粮孝布孝酒孝就连花也有花行,我们虽然没感觉到其他行会水有多深,但汴水上的紧张,不就在眼前?”

郭川仔细一想,也是这个道理,他们不知晓,是因为他们根本没入那个校

着郭雄看向谢玉琰:“大娘子应该知晓瓷行,瓷行的行老就是韩泗,这次去大名府的那个。”

谢玉琰在大名府轻易就斗过了韩泗,那是因为刘知府等人被抓,谢家入了大牢的,大名府瓷行群龙无首,没有人能帮衬韩泗。

入了汴京就不一样了,韩泗背后有人撑腰,想要压他一头并不容易。

这也是为何,谢玉琰迟迟没有入行会,而是在大名府立乡会的原因。如果是大名府瓷行,就要遵守行会的规矩。而他们乡会,是以乡人为本,乡人做的买卖可不止是瓷器,这般大家就不会被分割开,即便买卖做到汴京,也能在乡会中互通有无。

乡会与行会最大的不同就是,从一开始谢玉琰就在凝聚人心,而非利益至上,这就是为何从一开始王晏就对她处处防备,她别有用心。

她是别有用心,可之前防着她的那个人,现在也成了她另一个依靠。

所以,她比预想的更早来到汴京。

谢玉琰道:“冯家就是入了布校”

郭雄点头道:“正是。冯家的买卖在县里一直不错,有了余钱就会救助乡里,铺子因此才越开越红火,于是想到将铺子开到汴京,还以为买卖会更好,没想到却招来了祸事。”不用求证,他们就知晓冯家必然是被京中那些大商贾和官员所害,只不过手中没有证据,也不知道矛头该指向哪些人。

郭雄提及冯家的案子,也是想提醒谢大娘子,如果要在汴京立足,要处处心。

谢玉琰自然听出郭雄的意思,不过,在她眼中汴京的行会不值一提,她不在意他们,更不惧怕行会背后的那些世家和达官显贵。

那些世家个个想昌盛百年,将自家子弟都塞进朝堂,可是几十年后,却让北齐攻入汴京城两次,大梁的官家如同丧家之犬,甚至没有一战的勇气,就带着臣子往南逃窜。

世家名门子弟被北齐捉拿的比比皆是,更多人望风而逃,抢夺百姓车马、船只用来运送家财。

那些人本就各怀心思,为的都是各自的利益,好的时候,自然能互相帮衬,但遇到祸事时就只会设法自保。

谢玉琰早就在国破家亡的时候,就清晰地见过他们的嘴脸,面对他们只会觉得恶心。

郭雄和郭川没有从谢大娘子脸上看出担忧和惧怕,有的只是运筹帷幄的从容。

谢玉琰道:“冯家的案子还要查一阵子,我会让人打听消息,不着急插手。”她也不着急见冯二娘,有许怀义在,冯二娘知晓的内情,都会上报朝廷。

冯家的案子想要彻底查清楚,需要等到合适的时机。

“眼下要趁着这桩案子,在汴水上立足,”谢玉琰道,“从明日起开始练船队。”

郭雄仔细地听着。

谢玉琰道:“我从杨家带来几个人手,让他们跟着你们做事。”

郭雄、郭川应声。

“至于你们的工钱,就照我之前的那般,郭雄一日三百文,郭川一日二百文,三年之后送你们兄弟三条船,船工若是愿意跟随你们,你们也可带走。”

谢玉琰完这话,拿出一张舆图递给郭雄、郭川:“我要你们熟悉这条水路,每日至少往返一次,若是遇到水道淤堵,禀告当地官府,我们出役通淤。”

通淤的船只,照惯例,可以优先在这条水路上通行,自然若是朝廷有需要,船只也要为朝廷运输货物。

“这条水路,”郭雄皱起眉头,“很少有船只来往,那里不出粮食,也没什么货物,大娘子确定我们要走这条路?”

谢玉琰道:“我们的船队,大多时候都要在这条水路上往来,现在我们手中的船只还不够多,你要做好准备,几个月内,可能会再增加十几条。”

郭雄睁大了眼睛,半晌才道:“那……我们运什么?”

谢玉琰道:“从汴京向外运衣食等杂物,我会让人在那边盘下几间铺子,暂时存放米粮、布帛、陶瓷器和家什,一些不容易坏掉的货物。”

“你们只管运就是。”

“那入汴京呢?要运什么?”郭雄再次问。

谢玉琰道:“眼下还没有东西,空船回来就是。”

这一来一往,耗费多少人力物力?真的就什么都不买?

郭川道:“船工岂不是闲着就能赚工钱?”

郭雄摇头:“倒不会闲着,还需要通淤。”但是这些都料理好了之后呢?

谢玉琰见两人一脸茫然,其实她不,郭雄也能慢慢悟出来,但免得让他们多费心思,她干脆揭开了谜底:“石炭。”

以后要运石炭入京。

等到消息传出来,这条水路上就会多许多船只,他们则会靠着为水道通淤,对这条水路格外熟悉的优势,占有一席之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