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斩仙台上何人?灵台方寸关门弟子 > 第201章 安史之乱

斩仙台上何人?灵台方寸关门弟子 第201章 安史之乱

簡繁轉換
作者:牛牛要炸了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10-03 04:32:48 来源:源1

第201章安史之乱(第1/2页)

而被仙索捆缚于斩仙台石柱上的陆凡,听着弥勒佛这一番话,却是心头一动。

原本有些昏沉的脑子,瞬间清明了。

他不像天庭这些神仙,不知今夕何夕。

西游取经功成,大约是在唐太宗贞观二十七年。

如今孙悟空他们都已成佛证道,又过了百余年。

当然,历史上,绝对是没什么贞观二十七年的。

历史上贞观截止二十三年就没了。

但洪荒世界的时间线,虽因仙佛之故,与他所知的历史有些出入。

那位唐太宗,因在泾河龙王一案中受了惊吓,去地府走了一遭,修改生死簿之事,添了二十年阳寿,结果硬是比正史里多活了十载,最后硬是有了贞观三十三年。

但历史的大势,想来不会有太大的偏差。

太宗之后是高宗李治,李治之后,便是那位独一无二的女皇帝武则天登基,改唐为周。

再之后,李唐复辟,历经中宗、睿宗、玄宗......

百余年。

从贞观末年算起,往后百余年,正是唐玄宗李隆基在位的后期。

开元盛世的顶峰,然后......便是急转直下。

天宝......

一个名字划过陆凡的脑海。

他想明白了。

他全明白了。

开元盛世的余晖散尽,紧随其后的,便是那一场几乎将煌煌大唐拦腰斩断的滔天血劫。

那是一场席卷了整个中原,持续了八年之久的巨大动乱。

汉人人口锐减千万,千里无鸡鸣,白骨露于野。

那等惨烈,那等怨气,确实不是寻常的神通法力能够轻易化解的。

观音菩萨虽有**力,但面对这人道洪流自行引发的滔天杀劫,恐怕也只能救得了一人,救不了一城;救得了一城,救不了天下。

倒不是法力不够,而是这因果太大了!

一个菩萨,绝对是承担不起的!

偏偏是这个时候。

刚好在他陆凡被押上斩仙台,孙悟空三人为他大闹天宫的时候。

凡间,爆发了安史之乱。

陆凡咂了咂嘴,心中百感交集。

啧啧。

可惜这个时候,他不在凡间。

......

周遭的仙官神将们,此刻已是议论纷纷,一片嘈杂。

“南赡部洲?那李唐的天下?怎么会出这等事?”一位须发皆白的老仙君捻着胡须,满脸的困惑,“老夫已有三百余年未曾下凡,只记得那人间帝王勤政爱民,国力鼎盛,怎么转眼间就成了修罗炼狱?”

旁边一位武将模样的神祇接口道:“正是!前些年听闻,那唐皇还封禅泰山,何等的意气风发。这盛世光景,怎会说败就败了?”

“当年那武氏女子称帝,改唐为周,朝堂之上乌烟瘴气,边境频频被侵,天象都为之紊乱,也没见闹出这般大的动静。”

“如今李氏重掌江山,拨乱反正,理应是愈发兴盛才是,怎会反倒不如从前?”

“观音大士都束手无策,这得是死了多少人,造了多大的孽?”

“我等久居天庭,耽于修行,对下界之事,倒是越发疏忽了。”

众仙你一言我一语,言谈之间,皆是震惊与不解。

他们中的大多数,闭一次关便是百年光阴,人间的王朝更迭在他们眼中,不过是弹指一挥。

谁也未曾料到,那个在他们印象中繁华昌盛的凡人国度,竟已陷入了万劫不复的境地。

就在这议论声中,一人缓缓走了出来。

他身披锦镧袈裟,宝相庄严,正是已证得旃檀功德佛果位的唐三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01章安史之乱(第2/2页)

他面向众仙,双手合十,神情悲悯:“弥勒佛祖所言,句句属实。贫僧在下界时,见长安城中血气冲天,潼关之外尸骨如山,黄河两岸,遍地哀鸿。”

“此劫确是千年未有,非同小可。众位上仙若有疑虑,不妨亲自下界一看,便知真假。”

唐三藏亲自出言作证,话语中的沉痛不似作伪。

这一下,再无人怀疑。

连旃檀功德佛都这样说了,那凡间之事,定是到了十万火急的地步。

弥勒佛那张笑呵呵的脸上,却浮现出几分真切的困惑。

他稽首问道:“贫僧倒有些纳罕了。观诸位上仙的神情,对此事竟像是初次听闻一般。莫非......观世音大士未曾遣人来天庭通报过么?”

他这一问,问得是恳切,是实在。

在他想来,这等足以动摇三界根基的滔天大劫,观音菩萨既已亲临,又怎会不第一时间知会佛门?

此前,燃灯佛祖召集佛门众人来这斩仙台,菩萨分身乏术,无法前来,于情于理,都该派个童子前来告假,顺便将凡间的情势说明才是。

此问一出,原本刚刚平息下去的场面,登时陷入了一种更为奇特的死寂。

方才还面带忧色的众仙神,此刻的神情,可就复杂得多了。

不少仙官的脸色涨了又白,白了又青,精彩纷呈。

一些心思活络的,已经想起了前事,脸上不免就有些挂不住,眼神也开始四处游移,不敢与弥勒佛对视。

何止是通报过?

是刚刚才发生过。

就在不久之前,观音菩萨座下的善财童子,确实是说过。

那孩子也是将凡间生灵涂炭,菩萨下凡救苦救难的话,原原本本地说了一遍。

可当时是个什么光景?

所有人的心思,都系在陆凡身上,都放在孙悟空三人与燃灯古佛的对峙之上。

谁又会真的将一个童子的话,放在心上?

在他们听来,那不过是个借口。

一个观音菩萨不愿卷入这场浑水,明哲保身的托辞罢了。

佛门内斗,燃灯古佛与孙悟空这斗战胜佛之间,已是水火不容。

观音菩萨两边都不好得罪,寻个由头避开,再是正常不过。

至于那所谓的“人间浩劫”,在场的哪一位不是活了千百年的神仙?

人间的分分合合,战乱灾荒,他们见得多了。

哪一次不是天道轮转,自有定数?

凭观世音菩萨那闻声救苦的大神通,普度众生的**力,救助些凡人,还不是手到擒来之事?

哪里就需要耽搁到连佛祖法旨都敢违抗的地步?

当时就连唐三藏出言证实,众人虽碍于他的颜面,信了三分,可心中到底还是存着几分不以为然。

觉得这师徒几人,怕是串通好了,共同进退。

谁能想到?

谁又能想到,那孩子口中轻描淡写的一场灾难,竟真的严重到了如此地步?

一时间,许多仙官神将都觉得面上火辣辣的。

方才他们还义正辞严,为凡间之事震惊,为生灵涂炭而悲悯。

可回过头来一想,自己早前分明是将这桩天大的事,当成了一句无足轻重的推托之词。

这前后态度的反差,着实是自己打了自己的脸。

于是乎,场间的气氛便愈发尴尬。

有的仙官垂下眼睑,去看那脚下的碎石;有的神将则是不住地抚摸着腰间的佩剑,好像那上面沾了什么灰尘。

大家心里都明白是怎么回事,却又无人愿意先开口,将这层窗户纸捅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