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斩仙台上何人?灵台方寸关门弟子 > 第200章 弥勒的来意

斩仙台上何人?灵台方寸关门弟子 第200章 弥勒的来意

簡繁轉換
作者:牛牛要炸了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10-03 04:32:48 来源:源1

第200章弥勒的来意(第1/2页)

孙悟空扛着金箍棒,见这老和尚已是强弩之末,倒也不急着动手了。

他将目光转向那笑呵呵的弥勒佛,棒子在肩头颠了颠,口中嘿然作声道:“胖和尚,西行的路上,俺老孙也曾受你几分人情,今日之事,你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权当没看见,俺老孙便承你这份情。”

“可你若是定要为这老和尚出头,那也休怪俺老孙这棒子,不认得什么未来佛祖!”

他这话说的直接,却也留了余地。

当年小雷音寺一难,虽是弥勒座下童子作祟,但弥勒佛亲至,也算给了他颜面。

孙悟空是个恩怨分明的主,能不动手,他也不愿多树强敌。

哪吒与杨戬皆未言语,只将法宝握得更紧了些,目光如炬,牢牢锁定弥勒,只要他稍有异动,雷霆一击便会立时跟上。

弥勒佛闻言,笑意更深了些。

他将那肥硕的大手连连摇动,一派与世无争的模样,话语中全无半点火气:“大圣说笑了,说笑了。贫僧此来,可不是为了燃灯佛祖,更不是来与三位上仙为难的。”

他先是表明了立场,又对着孙悟空三人团团作了个揖,态度谦卑得很。

“大圣明鉴,贫僧成道之机未至,如今尚只是东来佛祖,连灵山都少有踏足。”

“况且贫僧昔年曾于佛前发下大宏愿,不到龙华三会,普度众生之时,绝不轻动干戈,以免沾染无边因果,误了自身大道。此愿天地可知,三界共鉴。”

他顿了顿,又看了一眼战意昂扬的孙悟空,威风凛凛的杨戬,还有那煞气冲霄的哪吒,脸上的笑容带了几分自嘲的意味:“再者说了,贫僧有多少斤两,自己心中有数。”

“凭三位上仙掀翻天庭,追杀古佛的这般威势,借贫僧几个胆子,又怎敢来趟这浑水?”

“今日之事,贫僧是万万不敢管,也万万管不了的。”

他这话说得谦卑至极,将自己的姿态放得极低,倒叫孙悟空三人蓄满的一身力气,不知该往何处发泄。

伸手不打笑脸人,人家都已明说不插手,自己若是再咄咄逼人,反倒落了下乘。

孙悟空听了,龇着的獠牙也收回去了些,将信将疑地问道:“那你来此作甚?莫不是来看热闹的?”

这等关键时刻,一位未来佛祖驾临,若说只是路过,三岁孩童都不会相信。

“非也,非也。”弥勒佛连连摇头,脸上的笑容收敛了些许,神情郑重起来,“贫僧此来,实是有一桩万分紧急的要事,须得立刻奏明玉皇大天尊,请他老人家定夺。”

“只是恰巧路过此地,感应到佛门气息紊乱,故而现身一观,不曾想竟惊扰了三位上仙,罪过,罪过。”

他这一说,不止是孙悟空三人,连远处废墟中躲藏着的众仙神,也都忍不住将脑袋探得更出来了些。

谁都听得出,这胖和尚的话里有话。

有什么事,能让一位未来的佛祖,亲自跑到天庭来,还非要奏请玉帝定夺?

这可奇了。

要知道,这三界运转自有法度,天庭之内,各司其职,便是最末流的小仙,在其职权之内,也可自行处置事务。

若是事无巨细,皆要上奏凌霄,那玉帝便是生出千手千眼,也早就忙不过来了。

更何况,今日来请示的,还不是天庭本部的神仙,而是西天佛门的一位佛祖!

三界之内,人尽皆知,佛门与天庭,名为同尊道统,实则分庭抗礼。

西方极乐世界自成一国,内中事务,向来由佛门自行处置,何曾需要向玉帝请示?

玉帝统御三界,名义上是万神之主,可对于灵山,也向来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佛门不做得太过火,便也由他们去。这种微妙的平衡,维系了无数岁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00章弥勒的来意(第2/2页)

寻常事务,哪里需要通报天庭?

即便是需要两方协作,也多是派遣一位菩萨、罗汉前来传个话。

能劳动佛祖亲临凌霄宝殿的,纵观古今,也寥寥无几。

上一次有这般阵仗的,还是为了那西游取经的大计,如来佛祖亲上凌霄,与玉帝商议,才定下了这桩绵延五百年的三界大事。

如今弥勒亲至,言辞间又如此郑重......

难道说,如今又有什么足以与西游比肩的大事发生了?

众仙官神将的心思都活络起来,一个个竖起了耳朵,连大气都不敢喘,生怕错过了什么要紧的消息。

杨戬眉心的天眼微微开阖,射出一道神光,他性子沉稳,直接开口问道:“佛祖所言何事?竟如此紧急?”

弥勒佛闻言,长长地叹了一口气,那张笑脸上,难得的出现了悲悯与沉痛。

“唉,此事说来,实乃一场滔天大劫。南赡部洲,凡间尘世,如今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灾难,生灵涂炭,血流漂杵,人间已化作修罗炼狱。”

“我佛门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闻声救苦,早已第一时间驾临凡尘,欲以甘露遍洒,救助万民。然......然则此劫数之大,怨气之重,已超脱寻常。便是观音大士,穷尽神通,亦不过是杯水车薪,独力难支啊!”

什么?!

此言一出,四下里一片哗然。

众仙神面面相觑,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

真的假的?

凡间出了大乱子,这事他们倒不觉得稀奇。

毕竟人间王朝更迭,本就是天道轮回的一部分,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杀伐征战在所难免。

可究竟发生了何等变故,能让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都束手无策?

这在天庭众神的记忆里,可是闻所未闻之事。

自封神大劫之后,三界秩序重定,人间虽时有战乱,朝代更迭,但都还在天道运转的范畴之内。

能称得上浩劫的,掰着指头也能数得过来。

往前数,有始皇帝焚书坑儒,欲绝修士传承,引得天怒人怨,终究二世而亡,此为一劫。

之后王莽篡汉,行逆天之举,致使天下大乱,赤眉绿林并起,饿殍遍野,此又为一劫。

再往后,便是那五胡乱华,神州陆沉,汉家衣冠南渡,不知多少生灵化为枯骨,那更是千古未有之惨剧。

最近的一场,便是前隋末年,杨广无道,天下十八路反王,七十二路烟尘,打得是赤地千里,白骨盈山。

可如今的凡间,不是那李家的天下么?

众仙虽久居天庭,对人间之事却也并非一无所知。

这李唐自开国以来,国运昌隆,更有太上道祖认为本家,气运加持,佛门东渡之后,亦是根基深厚。

可以说,如今的李唐王朝,背后同时站着道、佛两座大山,气运之鼎盛,远超历代人皇。

文有房谋杜断,武有李靖、秦琼,国泰民安,四海升平,被誉为千年未有之盛世。

怎么会突然之间,就冒出一场连观音菩萨都束手无策的滔天大劫?

莫非是李唐国祚已尽,天下大乱了?

可这也不对啊。

掐指一算,李唐的国运,绵长得很,远未到终结之时。

更何况,这等王朝,背后牵扯着道、佛两家的颜面与利益,背景之大,寻常妖魔鬼怪,哪里敢去触这个霉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