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穿到六零当团宠 > 第二十一章 散伙饭

穿到六零当团宠 第二十一章 散伙饭

簡繁轉換
作者:修身齐家.QD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2 15:20:16 来源:源1

第二十一章散伙饭(第1/2页)

宋向文脑子转得飞快,却不影响他手上的动作。

他下意识的给宋南星换了一个让她睡得更舒服的姿势,朝着宋大志打了个手势,这才抱着他家“不简单”的奶娃子回了家。

许是看出了宋向文对煮红薯的嫌弃,下工以后,宋大志又拾起了捡青岗子、蕨根和葛根的旧业。

宋大志不是没有考虑过打猎,只是年景不好,公社对下面各大队和生产队都盯得紧,搜查组三天两头的跑到村里晃悠。

偏偏结婚、上学……办什么事都要开证明,都离不开大队和公社。

担惊受怕了小半个月,“掌勺”的宋老大受不了了,直接给做起了红薯干面窝窝头。

晒干的红薯干磨成粉,蒸出窝窝头又黑又粘。热吃粘掉牙,凉透咬不动。

绝对是十里八村最讨厌的一种红薯吃法。

搜查组的自然也不例外,听到宋家村就摇头。

偏偏这年大家都在放卫星,原本

按照当年核定粮食产量的15%左右的比例交纳的公粮,直接占到了收成的一半。

峰山大队种的是红薯还好,种水稻的桃源村简直倒了血霉,听说刚刚收了稻谷,公社就直接跑到村里强行来拉。

宋家村那群讨不上媳妇的单身汉,就在这个冬天,全都娶上了媳妇。

毕竟,十里八村都讨厌的红薯干面窝窝头,它是真的能活命。

到了年底,宋大邦让宋大和在宋大山、宋大石和宋老七三个人头上,分别扣了点工分,买了五斤肉和十斤米,交给宋老大做了一顿酒席,热热闹闹的吃了一顿。

宋家村里有一个算一个,都分到了三块肉和一小碗白米饭,就连牙都没有长齐的宋南星小朋友也不例外。

许久没有吃肉,宋小满连肉都认不得,看到白米饭那叫一个两眼放光,直接把肉往桌上一扔,就刨起了米饭来。

宋苗看得一阵心酸,抹着泪喃喃道:“傻儿子,那可是肉啊!”

宋小满一听这话,忙不迭的把桌上的肉夹起来往嘴里塞。

这绝对能成为宋小满人生路上最大的黑历史,可在场的没有一个人能笑得出来。

宋向文摸了摸宋小满的脑袋,叹息道:“如果有机会,能单独开火,就单独开火吧!

我们大人还能熬一熬,小孩子可怎么成?”

宋苗没吭声,只是扭过头去,抹了一把眼泪。

宋大志重重的点了点头。

“都听师兄的!”

师兄能掐会算,金口玉言,他说能单独开火,就一定能单独开火。

对于宋向文盲目自信的,可不仅仅是宋大志和宋苗,还有硬要跟宋向文挤一张床的肖万海。

“要不,我让张臻帮忙打听打听?”

宋向文瞥了一眼埋头吃饭的宋小满,难得的利用了一把“特权”。

“麻烦了!”

肖万海摆了摆手,道:“嗨!就咱俩这关系,说这个,可就外道了啊!”

不打听不知道,一打听吓一跳。

由于粮食短缺和管理问题,11月的时候,中央就下发《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明确要求整顿公共食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二十一章散伙饭(第2/2页)

虽然最终的条例还没有出来,但有了这个指示,单独开火就不算违规。

宋向文着这个,找上了峰山大队的大队长张尚文。

张尚文拉着领导班子研究了半天后,无奈的用大喇叭念了一遍这个最新指示,并表示:“愿意离开的伙伴们,可以回家散伙。”

别的人怎么选,宋向文不知道,但宋家村的老老少少们却很统一的选择了解散大食堂。

宋大邦和宋大和拿着记分册,算起来,最终把村集体的粮和钱,按照各家各户各个劳动力、半劳动力全年工分分到了户主手里。

于是,这一年的年夜饭,一不小心吃成了散伙饭。

也正是如此,宋老大既没有做煮红薯,也没有做红薯干面窝窝头。

也不知道宋老大从哪里找来了一块破铁皮,用铁钉在上面砸上密密麻麻的洞眼,钉在木条板上,制作成了一个长方形,变成了一个奇奇怪怪的擦红薯粉渣工具。

先把铁皮制作的工具放在大盆中,用洗干净的红薯放在上面来回擦。

红薯就变成白色的粉渣和液体,汇聚到大盆中。

村里的大娘们把麻绳往房梁上一抛,再系上一个用两根木条制成的滤架,四角系上一角滤布。

掺上两瓢清水到盆里,把粉渣和液体稀释一番,倒进滤布过滤一番。

清澈的液体就流到滤布下方的木盆里。

等两小时后,白色的淀粉沉在水底。

把上面多余的水分倒去,把盆中三四公分厚的淀粉起出来,做成麻辣鲜香的酸辣粉,既滑溜又好吃。

当然,也可以把多余的淀粉起出来晒干,勾芡、做点心、粉丝、粉皮等,用处大着呢!

大家人手一碗酸辣粉,吃的那叫一个不亦乐乎,唯有宋南星小朋友能看不能吃,馋得直流口水。

小小的人,一个劲的吞口水,偏偏吞咽的速度赶不上往外分泌的速度,时不时的就有一丝银丝从嘴角滑落。

要不是宋苗准备了足够多的手绢给她擦口水,还不知道要打湿几层衣服呢!

吃了散伙饭,拎着自家分到收到粮食和钱,大家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除了一表三千里的王寡妇娘俩,其他人的脸上,大都洋溢着笑容。

唯一的问题,大概就一个。

反正吃大锅饭,大家几乎不使用锅、炉等金属制品,这些物品悉数被捐献,用于大炼钢铁了。

现如今大食堂散了伙,大家家里都没了锅,纷纷找上了先锋村的张铁匠。

可张铁匠手里也没有铁,供销社的锅又要工业券,这可难住了不少人。

这个时候,宋向文终于想起了赵文忠塞给自己那一沓票据。

不多,不多,也就够十几口锅。

宋向文一向遵纪守法,也不说买卖之类的话,只谈以物换物。

宋向文不是那种黑心肝,不做中间商赚差价,直接五十斤红薯换一口铁锅。

宋家村的村民们那叫一个趋之若鹜。

毕竟,一口铁锅一块钱,还要工业券。

可他们的红薯买到粮站,却只给一斤红薯两分钱,还不给粮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