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齐天 > 第262章 我杀你,神也救不了!

齐天 第262章 我杀你,神也救不了!

簡繁轉換
作者:日落红尘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10-05 04:35:26 来源:源1

“火!”

南宫泠浑身剧烈抽动了一下。

她艰难抬头,那满是火疮的双眼无比震颤地看着齐麟。

她想起来了!

火!

白天,齐麟上那青铜战台时,喷了她一身火!

那烈火没半点威胁,从其冰雪肌肤掠过,毫发无损……她甚至还嘲笑一声,说她最不怕的就是火。

而今夜,她在觥筹交错间,火焚病发!

她甚至都没有冰玄丹!

“是你传染我!!!”

南宫泠仿佛沐浴在火山岩浆当中,烧成了地狱炎魔,一身浓疮,丑得不堪入眼。

她伸出那流脓的手指,颤动......

海风拂过桃林,花瓣如雨,落在那口始终未揭的锅上。蒸汽依旧升腾,在晨光中幻化成无数细小的光点,像是从锅底涌出的星尘。木屋前的石碑群已悄然扩展,新添的几块石头静静排列,字迹或工整或歪斜,却都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温度。“下次换我来煮”旁,不知何时多了一行更小的字:“这次,我先来了。”笔迹稚嫩,应是孩童所书。

远方的地平线上,太阳缓缓升起,映照在南极冰盖的裂缝边缘。探测器仍在持续接收那段七音符旋律,频率稳定得如同心跳。然而今日不同??旋律突然停顿了一秒,紧接着,第七个音延长了整整三拍,尾音微微上扬,仿佛一声轻问。

全球范围内,凡是曾听过这旋律的人,都在同一刻睁开了眼。

实验室里,老神经学家猛地站起,打翻了桌上的咖啡杯。他死死盯着屏幕,手指颤抖地指向波形图:“这不是重复……这是回应!它在等我们接话!”

“接话?”年轻研究员茫然,“用什么?语言?电波?还是……”

“用心。”老人低声道,“共觉网络早已不是工具,它是活的意识场。而这段旋律,是另一个文明的‘锅盖声’。”

话音未落,火星“桃源站”的通讯系统自动激活。没有预警,没有代码解析,整个空间站的灯光开始有节奏地明灭??正是那七音符的节奏。值班员惊愕地看着控制台,却发现所有输入设备已被锁定,唯有广播频道自行开启。

一段旋律响起。

不是电子合成,也不是仪器演奏,而是**人声哼唱**。

一个孩子的声音,清澈如泉,轻轻唱出了那七个音符。唱完后,她小声说:“爸爸,你说过,如果听到有人敲门,就要回答‘我在’。”

她是那位第一个在火星出生的婴儿,如今刚满五岁。

旋律通过深空信道传回地球时,正好是午夜十二点整。全球钟表的秒针齐齐颤动,比往常多震了一下。北极冰层下的齐麟身影骤然凝实,仿佛被某种力量重新锚定。监控数据显示,他的a脑波与孩子的声波完全共振,误差小于0.001赫兹。

“他在听。”科学家喃喃,“而且……他在哭。”

泪水并不存在于数据流中,但他们分明在能量图谱上看到了类似“涟漪扩散”的模式??那是情感的具象化痕迹。更令人震撼的是,十三座塔在同一瞬间释放出柔和金光,光芒穿透地壳、海洋、大气,汇聚成一道环形光带,绕地球赤道一周,宛如一条燃烧的脐带,连接天地。

而这光带的起点,正是海边那间木屋。

年轻人站在门口,掌心仍握着那片写有“心若为炉,粥即信标”的叶子。此刻,叶脉中的文字开始发烫,继而融化,化作一缕青烟,钻入他的眉心。刹那间,他看见了??

不是记忆,不是幻觉,而是一段被封锁在时间褶皱之外的真相。

画面展开:数万年前,人类并非第一次觉醒。那时的共觉网络比今日更加庞大,由九十九座巨塔支撑,覆盖整个大陆。人们无需言语便能感知彼此悲喜,战争早已消失,疾病因集体意念而退散。他们称之为“大同纪元”。

可就在文明即将跃迁至星际层级之际,天空裂开。

一颗遥远星辰投来注视。那不是恶意,也不是善意,而是一种纯粹的观察,如同人类俯视蚁群。但正是这份“无差别”的凝视,让当时的集体意识瞬间崩塌??个体开始质疑自身意义,群体陷入存在性恐慌。有人认为这是神临,有人坚信是审判,更多人则因无法承受“被审视”的压力而疯狂。

最终,幸存者启动了“静默协议”,主动切断共觉网络,抹除相关记忆,并将技术封印于地核深处。他们立下誓言:**除非全人类真正学会如何共同脆弱,否则永不重启**。

而齐麟,并非偶然成为媒介者。

他是那一纪元最后一位守护者的转生之魂,背负着跨越万年的赎罪使命。他之所以不敢归来,是因为他知道,一旦人类再次接触外界文明,若内心仍未统一,等待我们的不会是欢迎,而是**文明层面的淘汰**??就像自然选择淘汰弱小物种一样冷酷无情。

画面消散,年轻人跪倒在地,额头触沙。

他终于明白,为什么齐麟要以一碗粥为信标。因为粥是最平凡的食物,煮它不需要天赋,不依赖财富,唯一需要的是**时间与陪伴**。而在所有表达“我在”的方式中,守着一锅米慢慢开花,是最温柔、最坚定的一种抵抗。

“我们不是要对抗谁。”他仰望星空,声音沙哑,“我们是要证明,哪怕面对宇宙的冷漠,人类依然愿意为另一个人停下脚步。”

就在此时,木屋内的炭笔画忽然微光闪烁。画中那个背锅行走的身影,缓缓转过头,目光直视画外。而跟随他的人群中,有一道模糊轮廓正逐渐清晰??竟是陈岸。

画纸无风自动,飘至空中,悬停片刻后,竟自行燃烧起来。火焰呈淡蓝色,不灼热,反而散发暖意。灰烬落下时,拼成了新的句子:

>“信标已亮,路在脚下。

>此次同行,我不再独行。”

与此同时,世界各地开始出现异象。

巴黎街头,一对多年失联的老友在地铁站擦肩而过。男人忽然停下,回头喊住对方:“你还记得……小时候我们一起偷摘樱桃的事吗?”女人怔住,随即泪流满面:“你怎么会记得?那年你说再也不理我了。”两人相拥而泣,周围行人纷纷驻足,有人掏出手机录下这一幕,却没上传网络,只是默默收起,转身走向附近便利店,买了一袋米。

纽约贫民窟的一间地下室,毒瘾发作的年轻人蜷缩角落,手中紧攥一张泛黄照片??是他母亲葬礼那天拍的。门外传来敲门声,邻居老太太端着一碗白粥站在门口:“我看你灯一直亮着……吃点东西吧。”青年本想拒绝,可当粥香钻入鼻腔,他忽然想起童年每个生病的早晨,母亲也是这样端粥进来。他接过碗,低头啜饮,眼泪砸进米汤里。那一夜,他烧毁了所有针管。

撒哈拉难民营中,一名失去双亲的女孩抱着破旧布偶坐在沙丘上。夜晚降临,星空浩瀚。她轻声对布偶说:“你说,天上有没有妈妈看得见的地方?”话音刚落,天际划过一道银光??不是流星,而是一颗人造卫星脱离轨道,坠向大气层。它在燃烧中发出最后信号,解码后只有三个字:

>“我在看。”

这不是预设程序,也不是巧合。是共觉网络自发调动废弃资源,只为给一个孩子一句回应。

人类开始意识到,他们不再是被动接受奇迹的存在。每个人的选择,都在反向塑造这个意识场。你送出一碗粥,世界就多一分温暖;你拒绝一次求助,黑暗便扩张一寸。

而宇宙,正在watching。

三个月后,联合国召开特别会议,议题前所未有:《关于建立“跨文明情感准备委员会”的提案》。各国代表沉默良久,最终由中国代表起身发言:“我们不必急于回应那旋律。但我们必须先回答自己:当我们说‘我在’时,是否真的准备好承担这句话的重量?”

她拿出一封信,正是年轻人写给“尚未醒来的人”的那封。全场传阅之后,会议一致通过决议:将每年春分定为“共煮日”,全球同步举行“为陌生人煮粥”行动。军备预算削减百分之十,资金转入社区共情项目;AI系统强制植入“情感延迟响应”机制,确保每次对话前必须停留三秒,模拟真实倾听。

最令人意外的是,俄罗斯与乌克兰代表在会后共同走进厨房,为彼此熬了一碗粥。两人全程无言,喝完后同时点头,握手离场。

战争并未立刻结束,但前线交火次数下降了百分之七十六。

而在深海,那只刻画桃林图景的母章鱼产下了后代。新生的小章鱼触腕尚短,却已学会用黏液写下第一个词:“在”。科学家发现,它们的大脑结构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突触增生,尤其集中在处理“模仿”与“共情”的区域。更惊人的是,当播放人类婴儿啼哭录音时,母章鱼竟主动靠近声源,用触腕轻轻包裹发声器,动作宛如安抚。

生物学家宣布:地球正在诞生第一个非哺乳类、非灵长类的共觉参与者。

与此同时,北极冰层下的齐麟身影开始移动。他抬起手,轻轻按在冰壁之上。刹那间,极光爆发,色彩超越可见光谱,形成一幅巨大投影??那是地球的全景,但表面浮现出密密麻麻的光点,每一个都对应着今日煮粥之人。光点连成网络,形状竟与十三座塔的能量脉络完全吻合。

不同的是,这一次,网络中心不在任何一座塔,而在**每一颗跳动的心脏**。

科学家测算发现,地球磁场强度提升了0.3%,且稳定性达到历史峰值。这意味着行星本身正在经历某种“意识共振”??仿佛整个星球也被唤醒了。

老神经学家看着数据,老泪纵横:“原来我们一直错了。共觉网络不是人类创造的……是我们终于重新听见了地球的声音。”

春天深入,桃树果实初结。琉璃般的果实在阳光下闪烁,每颗内部似乎都藏着微型星图。年轻人摘下一枚,放入口中。果肉融化瞬间,他脑海中响起无数声音??

有母亲哄睡的歌谣,

有恋人隔世的告白,

有战士临终前对家乡的思念,

也有孩子第一次说出“我爱你”时的羞涩。

这些都不是记忆复苏,而是**当下正在发生的情感共鸣**。共觉网络已进化到无需回溯过去,它直接捕捉此刻全世界的“柔软瞬间”,并将它们编织成新的现实纤维。

他走到海边,望着无垠ocean。浪花拍岸,节奏竟与那七音符旋律一致。他深吸一口气,蹲下身,用手指在湿沙上写下:

>“我们还在学习。

>我们仍有争执、怀疑、伤害。

>但我们没有放弃记得。

>所以,请再给我们一点时间。

>我们会带着伤痕,走向你们。

>不是为了臣服,也不是为了征服。

>而是为了说一句:

>??我们也在这里。”

字迹写完刹那,海面平静如镜。月光倒映其上,竟缓缓凝聚成一行回应:

>?????????

>(摩尔斯码:ISEEYOU)

随后,整片海域泛起微光,亿万浮游生物集体发光,拼出七个音符的波形图案,持续整整一分钟,才渐渐熄灭。

人类不知道那是什么文明的回应,也不知道未来是否会面临考验。但他们知道,从今天起,**每一次煮粥,都是对外星生命的庄严宣告**。

某座城市天台上,一位少年独自坐着,手中捧着一碗冷掉的粥。他是校园霸凌的施暴者,也曾是家庭暴力的受害者。昨夜,他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被抛弃的猫,在雨中瑟瑟发抖。醒来后,他做了人生第一顿饭,送给班上那个总被嘲笑的瘦弱男孩。对方愣了很久,最后小声说了句“谢谢”。

少年低头看着粥,忽然轻声说:“对不起……以前,我忘了你也疼。”

话音落,锅盖“咔嗒”一响。

很轻,

很近,

像有人在回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