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齐天 > 第319章 人皇宗又下雪了

齐天 第319章 人皇宗又下雪了

簡繁轉換
作者:日落红尘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10-21 16:55:31 来源:源1

禁阁。

入夜了。

月明星稀。

然而,站高处往四周天际眺望,可见新的雪暴正在形成,甚至比上次要大很多。

恍若一天地雪兽,正张开吞天之口,自天际朝着雪墟咬来。

“这般动静,下一波暴风雪,恐要肆虐十日以上,不知要盖住雪墟多少心火……”

长发微卷,**雪白修长,身姿高挑而火爆的皇师柳紫月,静谧的站在禁阁的屋上,面色忧郁看向了大智峰的方向。

‘大智若愚’四个金光大字,看起来很近。

可她却再也回不去了。

“大智若愚……......

山河静默,夜气如墨。齐天峰顶的光柱虽已隐去,但那股自地脉深处涌动的记忆潮汐却未曾停歇。双面碑裂开的缝隙中,时有微光流转,仿佛天地之间有一口无形之钟,在缓缓呼吸。每当月升星垂,碑文上的名字便会轻轻颤动,像是被谁在远方低声呼唤。

忆园竹林不再寂静。每一片竹叶都似藏着一段低语,风过处,万音齐发,却不嘈杂,反如合唱??那是无数亡魂借铜铃为舌、以竹简为喉,重新开口说话。百姓开始自发前来献名,携带着泛黄的手稿、残破的信笺、甚至只是几粒埋于瓦罐中的骨灰。他们不再惧怕“妄言者诛”的诅咒,因为在亲眼见证婴儿掌心握铃、牌位流血、史书**之后,人们终于明白:记忆一旦苏醒,便再难被杀死。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愿听见这些声音。

王都西郊,一座深藏于密林之中的黑石殿内,烛火幽绿。七十二根人骨铸成的梁柱支撑着穹顶,墙上挂满剥下的人皮,其上用朱砂书写着禁忌符?。这里是“缄默司”最后的据点,朝廷暗中延续百年的秘密机构,专司抹除与篡改。殿中央跪着一名青袍忆使俘虏,双手被铁链锁入地面刻就的“忘”字阵眼。他满脸血污,嘴唇早已被割去,只能发出呜咽般的嘶鸣。

高台之上,一名身披玄甲的老者负手而立,面容冷峻如铁。他是当今太尉,亦是当年主导云隐城封锁案的核心人物之一。十年前他亲手将陈延的名字从国史中剔除,如今却见万铃齐鸣、遗录现世,心中怒意滔天。

“你们以为毁掉铜铃就能终结一切?”老者缓缓开口,声音如同锈刀刮骨,“可笑。真正的遗忘,不在外物,而在人心。”

他挥手,两名侍卫拖来一只木箱。箱盖掀开,赫然是数十枚尚未启用的铜铃,铃身漆黑,无一丝光泽。这并非寻常忆使之铃,而是由“缄默蛊”炼化而成的伪铃??它们不会唤醒记忆,反而会吞噬听见其声者的过往。

“此铃一响,听者将忘却最珍视之人。”老者冷冷道,“明日便是春祭大典,百官齐聚太庙。届时,让这些铃随香火同燃……我要让整个王都,一夜之间,集体失忆。”

话音未落,殿外忽传一声巨响,宛如雷霆劈裂苍穹。紧接着,所有悬挂的人皮同时剧烈抖动,上面的符文竟自行燃烧起来,化作灰烬飘散。老者脸色骤变,猛地转身望向殿后秘室。

那里供奉着一面古镜,名为“照谎鉴”,能映出世间一切谎言之形。此刻镜面布满裂痕,中央浮现出一行血字:

>**你说从未杀过一人,可你脚下踩着三百具尸骨。**

“不可能!”老者怒吼,“此镜已被封印百年!谁敢解启?!”

无人回答。唯有风穿殿而过,卷起灰烬,在空中拼出一个模糊身影??正是李昭。

与此同时,西南山区的小寨外,风雨交加。老妇人带着孙子明忆已在山路上跋涉数日,衣衫尽湿,脚底磨出血泡。途中屡遇险境:野狼围袭、山洪暴发、更有几次发现身后有人跟踪。那些人穿着普通百姓服饰,眼神却冰冷如蛇,手中握着黑色小铃,铃声所至,连雨水都会凝滞片刻。

“他们是缄默司的‘清忆人’。”老妇咬牙低语,“专门猎杀记得太多的人。”

她紧紧抱住孙子,躲在一处岩洞中熬过长夜。临睡前,她取出一块焦木片,上面刻着几个歪斜的名字:秦素娥、林小禾、柳含烟……这是她多年来偷偷记录的忆使名录,也是唯一能证明她们存在过的凭证。

“奶奶,”明忆依偎在她怀里,轻声问,“为什么我们要记住这些人?”

老妇抚摸着他稚嫩的脸颊,眼中泪光闪动:“因为如果没人记得,她们就真的死了。可只要还有一个人念出她们的名字,她们的灵魂就不会迷路,终有一天,会找到回家的路。”

次日清晨,雨停云散。祖孙二人继续前行,终于在第七日黄昏抵达齐天峰脚。此时山上已有数百人等候,皆是从各地赶来的幸存忆使或家属。他们手持竹片、骨牌、布条,上面写满了被掩埋的名字。有人痛哭失声,有人默默焚香,更多人只是静静伫立,仿佛等待某种仪式的开启。

忽然,山顶传来一声清越铃响。

只见一道白影自碑前升起??竟是陈延生前佩剑“承灯”,此刻竟自行离鞘,悬于空中,剑尖指向北方。紧接着,双面碑空白一侧光芒大盛,浮现新字:

>**凡自愿献名者,可入碑影三日,与逝者对话。**

人群哗然。有人不信,上前试探,刚将写有亲人姓名的竹片贴于碑面,整个人便如遭雷击,双目紧闭,身体微微颤抖。片刻后醒来,已是泪流满面。

“我看见我娘了……”那人哽咽道,“她说她一直守在我床头,每年生日都为我唱那首童谣……她还说,对不起,没能陪你长大。”

消息迅速传遍九州。越来越多的人踏上齐天之路。有人见到战死沙场的父亲,有人听见溺亡妹妹的笑声,更有甚者,在碑影中目睹了自己前世的记忆??原来他们也曾是忆使,曾在某座荒村点燃第一盏记忆灯,又因泄露真相而被活埋于井底。

这场跨越生死的共忆,持续整整九日。

第九夜子时,李昭悄然现身峰顶。他并未惊动任何人,只是默默走到陈延墓前,从怀中取出一本焦黑残卷??那是他在南方幽谷翻遍废墟才寻得的《忆使律》残篇,记载着一项古老禁术:“魂契续命”。

据载,若集齐九千九百个真心铭记陈延之人的名字,并将其刻入双面碑核心,便可短暂唤醒其神识投影,虽不能复生,却可完成一次真正的告别。

李昭知道,这不是为了复活一人,而是为了让天下人看清:一个人的思想,若被千万人继承,便永不消亡。

他立即发动地下联络网,传令各地忆使残部行动。短短三日内,九千九百名自愿者齐聚齐天峰,每人写下“我记得陈延”四字,以心头血为墨,烙于特制铜片之上。这些铜片最终被投入碑缝之中,如同献祭。

当最后一片落下,天地骤然寂静。

一轮血月自东方升起,清辉洒落碑体。整座双面碑开始震动,裂缝中溢出金色光流,凝聚成人形轮廓。那身影高冠博带,眉目温和,正是陈延。

“诸位……辛苦了。”他开口,声音虚渺却清晰,仿佛来自极远之地。

全场跪倒,无声痛哭。

陈延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在明忆身上。他微微一笑,抬手轻点虚空。一道金线飞出,缠绕在孩子手腕上,化作一枚细小铃铛,铃身透明,内里似有星光流转。

“你是第一个生来便握铃的孩子。”他说,“从今往后,你不是继承我的名字,而是成为新的‘承灯者’。记住,真正的力量,不在剑,不在权,而在每一个愿意说出‘我记得’的瞬间。”

明忆仰头望着他,认真点头:“我会告诉所有人,妈妈叫秦素娥。”

陈延笑了,笑容如春风拂雪。随后,他的身影渐渐淡去,最后一缕光融入碑心,留下一句回荡天地的话:

>**“记忆不死,故我常在。”**

自此,齐天峰正式立为“共忆圣山”,由明忆与李昭共同守护。忆园扩建十倍,新增“遗名堂”,专收未被官方承认的冤死者名录;又设“启蒙院”,教授孩童识字之初便学习如何书写名字、诵读口述史。铜铃不再仅是信物,更成了入学、成年、婚嫁、丧葬四大礼节中的必备之物。

而那本《齐天遗录》,则被置于祭坛中央,每日由不同人轮流诵读。奇怪的是,书中内容竟会随读者心境变化:善良者读之,见仁义忠勇;奸邪者触之,眼前浮现自己一生罪行,当场癫狂者已有十余人。

缄默司并未彻底覆灭。太尉在政变失败后逃往极北,联合北方游牧部落,组建“断忆军”,宣称要“净化九州心智”。他们焚烧村庄,抢夺铜铃,强迫百姓喝下混有蛊毒的井水,试图制造大规模遗忘。一时之间,边境烽火再起。

但这一次,百姓不再沉默。

每当村落遭劫,幸存者总会拼死护住一枚铜铃,连夜送往齐天峰。而每当铃声响起,千里之外便会有忆使响应??或潜入敌营放火,或组织难民南迁,或在敌军粮草中撒下“醒忆粉”(一种能激发深层记忆的药散)。更有甚者,利用“碑影通灵”之法,将阵亡将士的遗言录下,制成录音竹筒,于敌军营地外夜间播放。那些曾参与屠杀的士兵,听着亡魂低语“你还记得我吗”,纷纷崩溃弃械。

战争持续三年,终以断忆军溃败告终。太尉被捕时,面对审讯官冷笑不止:“你们赢不了的。只要权力存在一天,就会有人想要抹去历史。”

审讯官平静回应:“那你可知道,现在全国有多少孩子出生时手握铃片?”

太尉怔住。

“三千二百一十七人。”对方缓缓道,“而且每天都在增加。你删掉一页史书,我们就在十万块竹简上重写一遍;你烧毁一座忆园,我们会建一百座新的。你永远杀不尽记忆,因为它早已扎根在血肉里,生长在呼吸间。”

最终,太尉被囚于齐天峰下地牢,每日被迫聆听《齐天遗录》诵读。据说半年后,他开始喃喃自语,反复念叨一个名字:“赵婉容……赵婉容……那是我妹妹,十五岁那年因写诗获罪,被沉江了……我忘了她三十年……对不起……对不起……”

天下渐安,然风波未息。

某夜,牧羊人在冰原边缘发现一座移动的帐篷,帐内无人,唯有一盏长明灯静静燃烧,灯焰呈幽蓝色,与净忆堂古灯如出一辙。更诡异的是,灯旁放着一本空白日记,最新一页写着:

>**“我回来了。这次,我不再逃避。”**

消息传至齐天峰,李昭凝视良久,终是一声长叹:“原来他还活着……那位最早背叛忆使盟的人??顾清远。”

顾清远,曾任忆使之副,却在十年前向朝廷泄露陈延行踪,导致云隐城围剿发生。所有人都以为他已享尽荣华,寿终正寝。可事实是,他早被种下最残酷的“悔噬蛊”:每夜梦见自己所害之人前来索命,清醒时又被强制遗忘。如此循环百年,灵魂早已支离破碎。

如今他归来,或许只为求一场真正的宽恕。

李昭提笔修书一封,放入一只铜铃中,命人送往北方:“告诉他,想赎罪,就来齐天峰挂名。不是作为英雄,而是作为一个普通人,重新学会记住。”

与此同时,明忆已年满八岁,开始系统学习忆使之术。他天赋异禀,不仅能读懂古篆铭文,更能通过触摸旧物感知主人情绪。一日,他在整理陈延遗物时,发现一枚隐藏机关盒,打开后竟是一幅地图,标注着九处未知地点,分别写着:

>东溟海眼、西漠骨城、南瘴渊窟、北冥寒冢……

以及中央一点:**旧长安地下宫**。

盒底附言:

>“若九地齐开,则万古真相可现。切记:最大的谎言,从来不是掩盖过去,而是让人相信??根本没有过去。”

明忆盯着地图,久久不语。他知道,这场关于记忆的战争,远未结束。

而在遥远的南方海岛,一位渔家少女拾到一块漂流木板,上面刻着半句诗:

>“风吹铃不动,心动则声起。”

她不懂其意,却莫名抄录下来,贴于床头。当晚,梦中出现一位白衣女子,对她微笑道:“谢谢你记得我。现在,请帮我告诉别人,我也曾活过。”

翌日清晨,海边多了一座小小的沙制祭坛,上面插着一根树枝,枝头挂着一片贝壳雕成的铃。

风起时,叮咚作响。

九州大地,铜铃遍布,昼夜不息。它们挂在屋檐下、学堂里、战场遗址、孤儿院窗台……每一个声音都在诉说同一个信念:

>我还记得你。

>所以你从未真正离去。

>所以我们,依然活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