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布衣风水师 > 第009章 寻求合作

布衣风水师 第009章 寻求合作

簡繁轉換
作者:禹陵后裔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3 03:20:27 来源:源1

第009章寻求合作(第1/2页)

杨睿笑了,悬着的心终于放下大半。他知道,最难的一关——让这位固执的科学家放下成见,正视问题——算是迈过去了。他爽快地点头:“没问题!图纸和成分报告马上给你。另外,试点初步成功,证明思路正确。接下来,我们需要根据大地电磁和次声波的三维成像结果,设计覆盖全宅的、完整的‘新导煞网络’方案。这需要结合老宅结构、周边环境,以及您提供的精确能量场分布图,进行整体优化。”

他走到那口小小的“三角铜流井”旁,感受着石板上残留的微弱凉意。罗盘在手中平稳地指向北方,只有靠近井口时,才出现极其细微的、规律的偏转,仿佛在感应着那被成功引导的微弱“铜流”。

“积善堂的‘煞’,终将被导入善地。”杨睿望向老宅深处,“而我们的‘合作’,或许才刚刚开始。”

一场科学与古老智慧交织、充满挑战也充满机遇的风水改造工程,在陈氏老宅正式拉开了帷幕。杨睿的布衣之下,隐藏着洞悉环境玄机的智慧;苏瑾的白大褂背后,是探索未知领域的执着。他们的碰撞与交融,将在这座百年老宅中,谱写出怎样的篇章?

积善堂后园俨然成了一个临时科研基地。苏瑾调来的移动式大地电磁探测仪如同一个巨大的银色甲虫,缓缓在老宅地面移动,向地下深处发射和接收电磁信号。三维次声波阵列的传感器则像蘑菇般分布在宅院各处,捕捉着来自地底的细微震动。高性能计算机嗡嗡作响,屏幕上瀑布般流淌着原始数据,复杂的算法正将其转化为直观的三维图像。

苏瑾几乎住在了临时搭建的监测帐篷里,眼镜片上反射着屏幕的蓝光。她彻底进入了研究状态,废寝忘食地分析着海量数据。对杨睿的态度也发生了微妙转变,虽然依旧冷言冷语,但“江湖骗子”、“封建迷信”之类的词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专业术语的探讨和毫不留情的质疑。

“杨睿,你的‘三角铜流井’初步引流效果被数据证实了,”苏瑾指着屏幕上一条清晰的能量衰减路径,“但效率太低!能量核心区的磁场强度只下降了不到5%,次声波衰减更少。而且引流路径不够稳定,能量在土壤介质中损耗过大!按照这个效率,要彻底平息‘煞涌’,需要在整个宅子底下埋满铜棒,工程量和成本不可想象!”她语气带着科研人员特有的挑剔和急切。

杨睿看着屏幕上那如同地下暗河般涌动的、被标记为红色的高能量区域,主要集中在原老墙地基下方和深达七八米的地层中,以及从能量核心延伸向铜流井的那条纤细的蓝色引流路径,眉头深锁:“我明白。问题在于我们现在的‘引流管’太细,阻力太大。需要找到‘能量主干道’!”

他拿出老宅的图纸和周边地形图,铺在苏瑾的电脑旁,手指沿着探测到的能量核心区域延伸方向画线:“看!探测显示能量最活跃的通道,大致沿着西北-东南方向延伸,深度在5-8米。结合地形图,这条线的西北端,指向老宅后方那片野竹林深处的一个废弃古井!东南端则指向两公里外那条穿城而过的清溪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009章寻求合作(第2/2页)

苏瑾凑近细看,对比着探测数据:“你的意思是……那位前辈风水师将旧荷花池作为‘泄煞口’并非最佳选择?真正的‘地脉’或者说能量主通道,其实更深,指向古井和清溪河?”

“很有可能!”杨睿眼中精光一闪,“当初的布局只是在地表浅层进行引导和缓冲,并未触及真正的能量主干。那位前辈或许能力有限,或许受限于当时的技术和认知,只能做到浅层疏导。这也是为什么他的阵法如此脆弱,稍有破坏就全面崩溃!现在,我们有了精确的地脉图,”他指了指苏瑾的屏幕,“有了对‘厌胜物’作用机制的初步认知,再加上现代材料,我们有机会做一件那位前辈做不到的事——打通并利用这条深层的‘地脉主通道’,将能量直接引向清溪河这个巨大的天然‘泄洪区’!”

“深埋管道?定向爆破?”苏瑾本能地想到工程手段,随即摇头,“不行!深度太深,靠近老宅地基,工程风险巨大!而且如何保证管道能精确引导磁场和次声波这种复合场?”

“不需要那么暴力。”杨睿胸有成竹,“还记得铁盒内部的符纹和混合材料吗?它们能在小范围内产生引导效应。我们可以设计一种‘强化导引桩’!用高强度耐腐蚀合金管,如钛合金或特殊不锈钢,作为外壳,内部填充优化配比的磁粉、铜丝、石墨、石英砂等‘仿厌胜材料’,并在管壁内外蚀刻上更精密、放大版的‘导引符纹’!将这些桩体,像打深井一样,沿着探测到的能量主干道方向,每隔一段距离精准打入地下深处!它们会像一串精密的‘接力放大器’和‘定向器’,在地下深处构建一条低损耗的‘能量高速公路’,直达清溪河!”

苏瑾被这个大胆的构想震住了。她飞快地在脑海中构建模型:合金管作为刚性通道和屏蔽层;内部特殊材料组合提供场调控;蚀刻符纹可能通过几何形状影响电磁波传播模式……这似乎……真的可行?而且比她的全屋屏蔽方案更具根治性和长远性!

“材料配比、符纹设计、打桩的深度和间距……这些都需要极其精确的计算和实验!”苏瑾眼中燃起了科研的火焰,语气却依旧带着挑战,“你有把握优化出比铁盒更高效的材料配方和符纹拓扑结构?”

“我一个人不行。”杨睿坦然承认,目光灼灼地看向苏瑾,“但加上你的材料科学知识、计算建模能力和这些尖端仪器……就有可能!我们可以先在实验室模拟小尺度能量场,测试不同材料组合和符纹对特定频率磁场、次声波的引导效率,找出最优解!然后再进行小范围实地测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