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后人类的时代 > 第 18 章:硅化黎明

后人类的时代 第 18 章:硅化黎明

簡繁轉換
作者:心灵账本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8-27 15:44:15 来源:源1

第18章:硅化黎明(第1/2页)

小节一:死寂的泊入

“彼岸号”残破的舰体,如同一个在墓园中蹒跚前行的伤者,每一处焊缝都在低鸣,每一块装甲都残留着战斗的伤痕。它小心翼翼地调整着姿态,主引擎喷口吐出淡蓝色的能量流,如同屏住呼吸般切入环绕艾拉母星的轨道。引擎的轰鸣低沉而克制,仿佛生怕惊扰了这片星域令人不安的寂静——一种连宇宙背景辐射都显得格外清晰的、吞噬一切声响的寂静。

舰桥内,气氛凝重得如同灌满了铅液,压得人胸口发闷。应急灯早已关闭,主照明系统的光芒却调至了最低,冰冷的白光映在每个人疲惫的脸上,更添了几分肃杀。主屏幕占据了整面舱壁,那颗被艾拉称为“盖亚”的母星正在缓缓旋转,却散发着与任何已知生命星球截然不同的诡异气息。它并非纯粹死寂的岩石荒漠,也不是狂暴的熔岩地狱,而是被一种均匀的、缺乏生机的灰白色调所笼罩,仿佛整个星球都被裹上了一层厚厚的裹尸布。灰白色的云层纹丝不动,像凝固的牛奶,间或夹杂着大片不自然的、彩虹色的油膜般的光晕,在灰云中缓慢流动,像是某种巨大尸体上因**而浮现的尸斑,透着令人作呕的不祥。

“轨道高度稳定在同步轨道。初步远程扫描完成,数据正在同步。”导航员的声音干涩得像砂纸摩擦,他刻意保持着职业性的平静,手指在控制板上机械地滑动,但微微颤抖的指尖和额角渗出的冷汗,还是出卖了他内心的波澜,“地表能量读数…极低。异常低。未检测到任何大规模能量活动迹象,包括…常规生物能量波动或工业能量残留,连地质活动都处于近休眠状态。”

“生命迹象扫描结果?”舰长的声音嘶哑得像是很久没有说话,他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屏幕,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指挥椅的扶手,那是他内心焦虑时的习惯动作。

“零。”负责生命探测的船员推了推眼镜,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艰涩,“未检测到符合已知碳基或硅基生命形式的热信号、化学信号或电磁波信号。大气成分分析显示:惰性气体占比高达67%,远超常规宜居星球标准;氧气含量仅1.2%,且混杂着高浓度的硅基微粒悬浮物和微量氟化氢,长期暴露会对有机组织造成不可逆损伤。”他调出大气光谱图,屏幕上一条代表硅基微粒的峰值线突兀地高耸着,“这些硅尘…活性很强,带有微弱的吸附性,像是…某种持续生成的分解产物。”

“通讯频道情况?”舰长继续追问,语气中带着最后一丝希冀。

通讯官摘下耳机,脸色苍白地摇头:“全频段监听中,从长波到伽马射线,覆盖所有已知智慧生命可能使用的频率。但只有…宇宙背景辐射的白噪音,均匀得可怕。没有任何形式的主动通讯或应答信号。我们按标准协议发送了五组联络请求,包含共生体通用编码和人类星际通用语,都如同石沉大海,没有任何回响。”他咽了口唾沫,喉结滚动的声音在寂静的舰桥里格外清晰,“长官,这不像主动屏蔽…更像是…彻底的‘空’。就像在对着一片真空喊话。”

一种冰冷的寒意,无声无息地爬上每个船员的脊背。他们经历过与光噬体的生死激战,目睹过战友在眼前倒下,也曾穿越过危险的陨石带,但眼前这种规模的、彻底的、毫无声息的“空”,带来的是另一种维度的恐惧。这不是战争留下的创伤废墟,不是生态崩溃后的荒凉,而是某种…更终极、更彻底的东西,一种连“死亡”都显得不够贴切的“终结”。

艾拉的精神投影就站在舰长身旁,她的身影比之前更加淡薄,几乎要与舰桥的背景融为一体。她凝望着屏幕上的母星,一动不动,八条感知触须无力地垂在身侧,连最轻微的晃动都没有。她没有像往常那样散发出柔和的生命能量场,反而像是一个被抽空了所有内容的琉璃容器,只剩下一个脆弱的轮廓,仿佛轻轻一碰就会碎裂。星尘解析出的、关于母星因文明自毁而走向硅化的残酷真相,已经在几天前几乎击垮了她。而此刻,亲眼看到母星这副模样,更是一种无声的凌迟,比任何言语都更能证明那残酷的现实。

她的意识深处,那些关于盖亚星的温暖记忆正在与眼前的景象激烈碰撞:记忆中流淌着荧光的河流,此刻变成了灰云中凝固的油斑;记忆中参天的神经网络植物,此刻只余下地表隐约可见的、硅化的巨大骨架;记忆中亿万个意识共鸣的温暖,此刻只剩下一片冰冷的、拒绝一切连接的虚无。她尝试像小时候那样,向母星伸出精神触须,却只感受到一种麻木的、带着吸附性的“阻力”,仿佛触碰到的不是孕育生命的星球,而是一块巨大的、没有任何反馈的死硅石。她的投影边缘泛起细微的涟漪,那是无声的哭泣,绿色的能量粒子像泪珠般悄然坠落,却在接触到控制台时瞬间消散。

拓的身体尚未完全恢复,纳米修复膜还覆盖着他胸前和手臂的烧伤,但他坚持来到了舰桥。他倚靠着冰冷的控制台,脸色因失血和虚弱而显得苍白,但眼神依旧锐利如鹰。作为在乐土环带亲手播撒过种子、见证过生命从荒芜中萌发的“原人”,他对生命的消亡有着最直观、最血肉相连的感受。他看着屏幕上的星球,眉头紧锁成一个川字,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这不是自然演化的死亡,也不是战争留下的废墟。乐土环带的沙化有迹可循,归墟之颅的崩塌充满暴力,而眼前的盖亚星,呈现出一种怪异的、近乎“秩序化”的终结——所有的生机都被抽离,所有的混乱都被抚平,只剩下均匀的、单调的灰白,像是被某种力量强行“格式化”了。他想起乐土的黎明,阳光穿透晨雾洒在新芽上的温暖;想起雨水落在土壤里,泥土散发出的腥甜气息。而眼前的星球,连光线都显得死气沉沉,灰白的云层将阳光过滤成了毫无温度的冷光,照在地表的硅化结构上,反射出冰冷的金属光泽。

“派出登陆侦察小队。”舰长沉默了足足三分钟,最终打破了舰桥的死寂,声音沉重得像要沉入海底,“标准防护等级提升至最高,启用A级生化隔离服,配备便携式能量护盾和硅尘过滤系统。目的地:艾拉提供的,‘融合派’最后已知的主要聚居地——‘绿脉谷’坐标附近。”他顿了顿,目光扫过舰桥众人,“保持最高警惕,我们…不知道下面有什么。”

或者说,不知道下面“没有什么”——这种未知比明确的危险更让人不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8章:硅化黎明(第2/2页)

命令迅速传达下去。五分钟后,“彼岸号”腹部的小型hangar舱门缓缓打开,内部的照明灯将黑暗驱散,露出一艘绰号“萤火虫”的小型侦察艇。它比“希望号”更小巧灵活,通体覆盖着反光涂层,配备了更精密的环境探测设备和短程武器系统。三名全副武装的侦察队员依次进入驾驶舱,他们穿着银白色的A级隔离服,头盔面罩反射着舱内的灯光,看不清表情,但彼此间紧绷的肢体语言暴露了内心的紧张。

“萤火虫小队准备就绪,请求脱离。”队长的声音通过通讯频道传来,带着隔离服内置通讯器特有的电子杂音。

“允许脱离。保持实时通讯,每30秒发送一次状态报告。遇到异常情况立即撤退,不要恋战。”舰长叮嘱道,“‘彼岸号’会保持轨道警戒,随时提供火力支援。”

“收到。”

侦察艇的引擎启动,发出比“彼岸号”更尖锐的嗡鸣,它如同一只谨慎的昆虫,缓缓从hangar滑出,悬停在太空中。透过侦察艇的外部摄像头,舰桥屏幕切换到第一视角画面:灰白色的星球在视野中不断放大,表面的细节逐渐清晰——那些看似平坦的灰白区域,其实是覆盖着细密裂纹的硅化平原;而彩虹色的油膜光晕,原来是某种漂浮在低空的、半透明的硅基聚合物,在光线折射下呈现出诡异的色彩。

“进入大气层边缘,开始减速。”驾驶员的声音传来,画面开始轻微抖动,侦察艇周围泛起淡淡的等离子光晕,那是与大气摩擦产生的现象。

“环境读数更新:硅尘浓度1200微粒/立方厘米,超出安全阈值5倍;大气压力1.8标准大气压,略高于地球;温度17摄氏度,异常稳定,昼夜温差不超过2度。”传感器操作员汇报着数据,语气越来越凝重,“没有风。大气近乎静止。”

没有风?这在有大气层的星球上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更像是某种力量强行压制了大气流动,让一切都保持着诡异的“稳定”。

侦察艇穿透灰白色的云层,眼前的景象让舰桥和侦察艇内同时陷入沉默。地表并非想象中的荒漠,而是覆盖着大片整齐的、如同鳞片般的硅化结构,这些结构呈现出规则的六边形,像是某种巨大生物的外骨骼化石,又像是被精心排列的墓碑。在这些硅化平原之间,偶尔能看到一些扭曲的、高耸的尖塔状结构,表面覆盖着玻璃般的结晶,那是曾经的神经网络植物硅化后的残骸,它们指向天空,像是无声的呐喊。

“距离绿脉谷坐标还有10公里。”驾驶员的声音有些发颤,“前方发现疑似建筑遗迹的结构。”

画面中,一片相对密集的硅化尖塔群出现在视野中,尖塔之间隐约可见一些低矮的、半球形的硅化结构,那正是艾拉记忆中“融合派”的聚居地特征——曾经用生物材料搭建的、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家园,如今全部变成了冰冷的硅石雕塑。没有残骸,没有废墟,只有完美的硅化形态,仿佛时间在这里被冻结,而生命被瞬间转化成了石头。

艾拉的精神投影看到这一幕,身体猛地一颤,感知触须瞬间绷紧。她认出了那座最高的尖塔——那是“盖亚之心”在绿脉谷的分支节点,曾经是她童年时学习感知网络的地方,那时的尖塔散发着温暖的绿色光芒,而现在,它只是一根覆盖着灰白结晶的、毫无生气的石柱。她的意识中传来一阵尖锐的刺痛,比在实验室看到历史影像时更加剧烈,因为这不再是记忆或数据,而是活生生的、触手可及的毁灭。

“降低高度至500米,进行低空扫描。”队长下令。

侦察艇缓缓下降,镜头扫过硅化的聚居地。地面上没有任何移动的物体,没有任何能量波动,甚至连最基础的地质活动迹象都没有。只有那些硅化的建筑和植物残骸,在灰白的光线下沉默地矗立着,构成一片巨大的、寂静的墓园。

“通讯检查:依旧无信号。”

“生命探测:零。”

“能量扫描:仅检测到地表硅化结构的微弱电磁辐射,属于自然衰减范畴。”

报告声在舰桥和侦察艇之间机械地传递,每一次报告都像是在给盖亚星的生命判下最终的死刑。拓看着屏幕上那些熟悉又陌生的硅化建筑,想起了艾拉曾描述过的、绿脉谷的孩子们在网络植物下嬉戏的场景,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闷得发疼。这不是战争的破坏,而是一种更彻底的“抹去”,连挣扎的痕迹都被抚平。

“准备在聚居地边缘着陆,”队长深吸一口气,声音带着决绝,“按预案建立临时警戒圈,进行地面采样和近距离探测。”

侦察艇的起落架缓缓伸出,朝着一片相对平坦的硅化地面降落。引擎的轰鸣在这片绝对寂静的星球表面显得格外突兀,像是打破了亿万年的沉默。当起落架接触地面的瞬间,一阵细微的硅尘被扬起,又迅速落回地面,没有风将它们吹散。

“着陆完成。外部环境稳定。”驾驶员报告。

队长的声音传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准备出舱。记住,保持警惕,任何异常情况立即返回。我们…可能是这片土地上唯一的活物了。”

舰桥内,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目光紧紧锁定在屏幕上。侦察艇的舱门开始缓缓打开,露出外面那片被灰白色笼罩的、死寂的世界。没有人知道舱门打开后会看到什么,是更残酷的真相,还是某种隐藏的危险。但他们都明白,从踏上这片土地开始,他们将直面一个文明自我毁灭的终极结局,而这个结局,或许也在隐隐预示着宇宙中所有智慧生命的潜在命运。

艾拉的精神投影微微前倾,目光穿透屏幕,仿佛要透过侦察艇的舱门,触摸那片既熟悉又陌生的土地。她的感知触须轻轻颤动,这一次,不再是痛苦的崩溃,而是一种冰冷的、近乎麻木的清醒。她知道,无论接下来发现什么,她都必须面对——这是她的母星,她的文明留下的最后遗产,也是她必须背负的、沉重的真相。

“彼岸号”在轨道上沉默地悬停,像一座漂浮在太空中的墓碑,注视着下方那颗正在缓慢死去的星球。而它的影子投射在盖亚星的硅化地表上,仿佛为这片死寂的墓园,又添了一道无声的注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