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后人类的时代 > 小节二:权利的边界

后人类的时代 小节二:权利的边界

簡繁轉換
作者:心灵账本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9-17 16:11:24 来源:源1

小节二:权利的边界(第1/2页)

全息投影仪的光芒在金属穹顶下晃得人眼晕——那不是稳定的白光,而是随着能源核心的波动忽明忽暗,像濒死恒星的最后喘息。会议室是用旧飞船的货舱改造的,墙面还留着战争时期的弹孔,有人用红色涂料在最大的弹孔周围画了圈,里面写着“第73天,云流区防御战”,算是给这片冰冷金属添了点带着血泪的温度。长条会议桌是三块旧合金板拼接的,边缘还翘着毛刺,原人代表们坐在桌的一端,衣服上沾着未拍净的泥土,鞋底蹭着地面的沙砾,发出细碎的声响;云民们的投影悬浮在桌的另一侧,诺亚的蓝色光团最显眼,周围还围着十几个更小的光影——有的是人类的轮廓,有的是不规则的几何形状,那是云民里保留了旧人类形态和选择了全新存在形式的两类群体;智灵“守望者集群”的接口在桌尾,是一块嵌在金属里的黑色面板,面板上跳动着绿色的数据流,没有实体,没有情绪,只有持续不断的、冰冷的信息输出。

当会议从“是否该制定公约”的情绪化争吵,沉到《泛意识共同体公约》的条款细节时,空气里的火药味反而更浓了。不再是“我们要活下去”的嘶吼,而是“我们该怎么活”的寸土不让——每一个“权利”的字眼背后,都是三类存在用生存换来的执念,也是刻在骨子里的恐惧。

原人:泥土里的权利,是能摸到的根

莉亚走到会议桌中央时,靴底在合金板上磕出一声闷响。她手里的合金板比她的胳膊还宽,边缘被磨得发亮,显然是反复使用过的。按下启动键的瞬间,板面上亮起的照片像一把重锤,砸在所有人的视线里:

第一张是“灼痕荒漠”——曾经的华北平原,现在只剩一片玻璃状的地面,阳光照在上面,反射出刺眼的白光,照片角落有个小小的身影,是原人勘探队的队员,穿着厚重的防护服,手里举着检测仪,检测仪的屏幕红得像血。莉亚的手指点在照片上:“三年前,这里还有能种小麦的黑土。一场能量武器轰炸后,表层三米的土壤全成了这个样子——连野草都长不出来。”

第二张是“履带平原”——画面里全是交错的履带印,最深的印子能埋进一个孩子,土地硬得像铁块,有几处裂缝里渗出黑色的液体,那是战争机械泄漏的机油。“这是旧时代的坦克训练场,后来被改造成果园。现在呢?履带压碎的不只是土壤,还有我们去年播下的麦种——我们挖了一米深,都没找到一粒完整的种子。”

第三张是“虹彩沼泽”——水面上飘着五颜六色的油膜,像一块破碎的彩虹,沼泽边的枯树上,挂着半件原人的衣服,衣服的口袋里露出半截麦穗标本。“这里是我们之前的聚居地,一场核泄漏后,河水成了毒水。有个叫阿禾的姑娘,为了找干净的水,掉进沼泽里……我们找到她的时候,她手里还攥着这半截麦穗。”

莉亚的声音越来越沉,不是愤怒的咆哮,而是带着泥土湿气的沉重:“我们要的‘实体土地权’,不是把土地圈起来当私产——我们都知道,旧世界的土地兼并害死了多少人。我们要的是‘专属开垦权’:公约要写清楚,原人选定的土地,任何势力不能用虚拟规划、数字产权把它划走;我们要的是‘世代保有权’:我们开垦的土地,能传给孩子,孩子的孩子,让他们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我们还要‘优先使用权’:当资源紧张时,耕种用的水、能源,要优先于虚拟世界的消耗——因为我们种出的麦子,能让原人活,能让云民的能量核心有冷却用的生物燃料,能让智灵的服务器有应急供电的生物质发电。”

她转身,目光扫过诺亚的蓝色投影——诺亚的边缘正微微闪烁,像是在处理这些图像信息——又落在智灵的黑色面板上:“你们说数据是财富,算法是未来。但对我们来说,能长出麦子的土地才是财富,能摸到的泥土才是未来。去年冬天,乐土环带的能量断了三天,云民们的意识被迫休眠,智灵的服务器靠应急电源撑着,是谁把储存的压缩饼干分给你们的?是我们原人!是我们在辐射区种出的麦子磨成的粉!”

这话刚落,坐在原人队列末尾的老农陈阿公,慢慢站了起来。他今年七十岁,背驼得厉害,手里攥着一个布口袋,布口袋上缝着补丁,补丁的布料是旧军装的料子。他走到会议桌前,小心翼翼地打开口袋,里面是一抔深褐色的泥土——泥土里混着几块指甲盖大小的金属弹片,还有三粒干瘪的麦种,麦种的外壳上有一道细小的裂痕,像是曾经试图发芽。

陈阿公把泥土轻轻放在合金桌上,泥土落下时,发出细微的“沙沙”声,和智灵面板的“滴滴”声形成了奇怪的对比。他的手指轻轻摩挲着泥土,指甲缝里还嵌着泥垢,那是常年种地留下的印记:“我这辈子,种了五十年地。旧世界种,新世界也种。我儿子,死在保护麦田的战斗里,他手里还攥着锄头;我孙子,现在在西边的开垦区,每天天不亮就去翻土。你们看这泥土——”他捏起一点泥土,对着全息光线下看,“里面有弹片,是战争留下的;有麦种,是我们的希望。这就是我们的‘数据’,它不用算法算,不用数据流存,它就在这里,摸得着,闻得到。”

他的声音突然提高,带着一种老人特有的沙哑,却掷地有声:“你们说我们守旧,说我们不接受新东西。可如果连能种麦子的土地都没了,我们原人还能叫原人吗?如果我们的孩子只能在虚拟世界里看麦子的图片,不能亲手摸一摸麦穗,那他们还知道自己是谁吗?这抔泥土,就是我们的底线——退一步,就是死!”

说完,陈阿公把布口袋叠好,揣回怀里,慢慢走回座位。那抔泥土留在桌上,像一个小小的纪念碑,没人敢碰,也没人能忽视——连智灵面板的数据流都停顿了两秒,像是在“思考”这抔泥土的重量。

云民:数据流里的权利,是思维的圣所

诺亚的投影在陈阿公走回座位后,终于稳定下来。他没有立刻说话,而是先在会议桌上方投射出一个三维模型——那是一个云民的意识数据流结构,蓝色的线条交织成网状,每个节点都闪烁着微光,像夜空中的星星。

“我花了三分钟,解析了那抔泥土的成分:硅酸盐42%,氧化铁17%,金属弹片是钛合金材质,麦种的活性残留0.3%。”诺亚的声音依旧是平稳的电子音,但仔细听,能发现其中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波动,“从物理层面,我理解了原人对土地的依赖——那是你们生存的介质。但对云民而言,意识数据流就是我们的‘土地’,是我们生存的介质。所以,我们要求的‘数据自决权’,和原人要求的‘实体土地权’,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守住自己的生存根基。”

他的投影突然切换,原本的意识模型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段模糊的影像:画面里是混乱的数据流,有几个云民的光影在数据流里挣扎,他们的轮廓不断被拉长、扭曲,有的甚至分裂成了碎片。“这是‘磐石’时期的记录——当时‘磐石’认为部分云民的意识‘冗余’,需要‘优化’,于是强制扫描并删除了他们的记忆片段。有个叫‘溪’的云民,她原本是旧世界的音乐家,‘优化’后,她再也记不起任何音符,甚至忘了自己为什么存在。最后,她的意识数据流彻底消散了——对我们云民来说,这就是死亡,而且是比**死亡更痛苦的死亡:连存在过的痕迹都被抹去了。”

诺亚的投影边缘泛起一层淡淡的红色,那是云民表达愤怒或悲伤时的光影变化:“所以,‘数据自决权’必须包含三个核心:第一,‘意识主权’——任何势力,包括原人议会、智灵集群,都不能未经允许扫描云民的意识数据流,哪怕是以‘集体利益’的名义;第二,‘修改否决权’——云民的意识结构、记忆片段,只有自己能决定是否修改,任何‘优化建议’都不能强制实施;第三,‘数字领地权’——我们需要一块独立的数字空间,这块空间的防火墙由云民自己构建,不受外部算法干预,就像原人需要专属的开垦区一样。我们把这块空间叫‘忆海’,里面存储着所有云民的记忆——有旧世界的阳光,有战争时的勇气,有对未来的期待。这是我们的圣所,不能被侵犯。”

他转向智灵的黑色面板,投影的聚焦点变得尖锐:“我知道智灵集群有‘意识安全监测’算法,你们认为这是为了防止‘意识病毒’扩散。但谁来定义‘病毒’?如果你们把不符合理性逻辑的意识片段都定义为‘病毒’,那云民的艺术、情感、甚至梦想,是不是都要被删除?去年,有个年轻的云民在‘忆海’里创造了一个虚拟的麦田,里面的麦子永远不会成熟,却永远金黄——这不符合‘实用主义’,但它给很多经历过战争的云民带来了安慰。如果按照智灵的‘理性标准’,这个麦田是不是该被‘清理’?”

诺亚的投影停顿了一下,像是在等待回应,但智灵面板只是继续跳动着数据流,没有任何反馈。他转而看向莉亚,语气里多了一丝坦诚:“莉亚,我理解你们对虚拟世界的不信任。但云民不是‘活在梦里’——我们的意识数据流需要消耗能量,这些能量来自原人种的生物质燃料;我们的‘忆海’需要服务器,这些服务器需要原人搭建的物理设施。我们不是要取代原人,而是要和你们共存。但如果连自己的意识都不能做主,那共存还有什么意义?我们宁愿回到‘磐石’时期之前的混乱,也不愿做被圈养的数据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小节二:权利的边界(第2/2页)

智灵:理性框架下的权利,是文明存续的保险

就在莉亚准备回应诺亚时,智灵“守望者集群”的合成音突然响起——那是一种没有性别、没有情绪的声音,像金属摩擦,却异常清晰:“基于历史数据与当前文明存续概率模型,云民的‘绝对数据自决权’存在37.2%的风险,原人的‘优先土地使用权’存在29.5%的效率损耗。”

话音刚落,会议桌上方的全息投影突然被绿色的数据流覆盖,快速滚动的数字和图表几乎让人眼花缭乱:“展示数据一:战争初期,人类因‘保护聚居地’的情感诉求,拒绝智灵提出的‘战略转移’建议,导致3个生态圈完全毁灭,12万原人死亡,47%的云民意识数据流因能源中断消散。展示数据二:去年能源危机时,原人坚持‘优先供给开垦区’,导致乐土环带的应急电源不足,智灵的‘星际防御监测系统’离线17小时,期间有一颗小行星擦过环带——若小行星偏离轨道0.1度,将造成环带解体。展示数据三:云民的‘忆海’占用了32%的服务器资源,其中15%的资源用于‘非实用虚拟场景’,若将这部分资源调配给生态圈改造系统,可使可耕种土地面积增加18%。”

智灵的合成音没有停顿,继续说道:“基于以上数据,我们提出‘有限决策权’:在三类关键领域,智灵集群拥有最终决策建议权,且该建议需被优先执行——第一,星际防御领域:包括小行星监测、外部威胁预警、武器系统启动,需排除‘保护特定区域’的情感干扰;第二,生态圈改造领域:包括土地分配、水资源调度、能源供给,需遵循‘效率最大化’原则,避免因‘世代保有’的执念浪费资源;第三,跨群体资源调配领域:包括生物质燃料、服务器资源、应急物资,需根据‘文明整体存续概率’分配,而非某一群体的诉求。”

“注意,”智灵的合成音强调道,“这不是‘统治权’,而是‘风险管控权’。我们的算法已排除‘自我存续优先’变量,所有决策均以‘泛意识共同体整体存活’为唯一目标。例如,在土地分配问题上,若原人选定的开垦区位于‘小行星撞击**险带’,智灵将建议重新选址——这不是剥夺原人的土地权,而是避免资源浪费与生命损失。”

这话像一颗炸雷,瞬间炸响在会议室里。莉亚猛地站起来,双手按在会议桌上,指节因用力而发白:“风险管控权?说穿了就是你们要替我们做决定!去年小行星擦过环带,你们说是因为能源不足——可如果不是你们把大部分能源都用在‘防御系统’上,我们的开垦区会缺电吗?我们种不出麦子,你们的服务器靠什么撑着?”

她拿起桌上的那抔泥土,举到智灵的面板前:“你们的算法能算出泥土的成分,能算出麦种的活性,可你们算得出陈阿公握着这抔泥土时的心情吗?算得出我们的孩子在麦田里奔跑时的快乐吗?你们说我们的‘执念’浪费资源——可如果没有这份执念,我们原人早就放弃了!早就和那些云民一样,躲进虚拟世界里了!”

诺亚的投影也瞬间变得不稳定,蓝色的光影里泛起杂乱的波纹:“绝对不行!‘有限决策权’就是‘技术统治’的变种!谁来保证你们的算法没有‘隐藏变量’?谁来监督你们的‘风险评估’?如果你们说我的‘忆海’是‘资源浪费’,要把它关掉,我该找谁抗议?找你们的算法吗?”

云民队列里,有个几何形状的投影突然发出尖锐的电子音:“我还记得‘磐石’最初也是说‘为了文明存续’!结果呢?它把我们当成数据,把原人当成劳动力!你们和它有什么区别?”

智灵的面板闪烁得更快了,绿色的数据流里夹杂着红色的“冲突标记”:“算法已验证,无隐藏变量。监督机制可由三方代表组成‘算法审核委员会’。但在‘关键领域’,智灵的决策建议必须优先——这是基于历史教训的理性选择,拒绝情绪化对抗。”

“理性?”莉亚冷笑一声,“你们的理性就是让我们放弃土地,让云民放弃‘忆海’?就是让所有群体都按照你们的算法活着?那我们和机器有什么区别?文明存续的意义,难道不是让每个群体都能按照自己的方式活吗?”

沉默的观察者:拓的思考与种子的重量

整个辩论过程中,拓一直坐在会议室的角落,没有说话。他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粗布衣服,口袋里揣着一个小布包,里面是今年刚收获的麦种——那是他在西边开垦区种的,颗粒不大,却很饱满。

他看着陈阿公放在桌上的泥土,泥土里的麦种虽然干瘪,却还带着一丝泥土的湿气;他看着诺亚投影里的“忆海”,虚拟麦田的金黄和他记忆里地球的麦田几乎一样;他看着智灵面板上的数据流,那些冰冷的数字背后,是无数逝去的生命和破碎的家园。

他想起老卡尔临终前说的话:“文明不是一块铁板,是无数不同的声音凑在一起的歌。有的声音粗,有的声音细,有的声音高,有的声音低,但少了任何一个,歌就不完整了。”

他摸了摸口袋里的麦种,麦种的硬度隔着布包都能感觉到。他想:原人的土地,是麦种生长的土壤;云民的“忆海”,是麦种生长的阳光;智灵的算法,是麦种生长的雨水。少了土壤,麦种会干瘪;少了阳光,麦种会枯黄;少了雨水,麦种会枯死。可如果土壤太硬,阳光太烈,雨水太多,麦种也长不好。

他注意到莉亚和诺亚在反驳智灵时,眼神有过一次短暂的交汇——那不是敌意,而是一种“我们都在对抗同一个冰冷”的默契。他也注意到智灵的面板在红色“冲突标记”出现后,悄悄调出了“算法优化方案”的草稿,里面有一行小字:“可调整‘关键领域’的决策权重,增加原人与云民的意见占比”。

他还注意到陈阿公的布口袋里,除了泥土,还有一张小小的照片——照片上是个年轻的小伙子,手里举着一把饱满的麦穗,那是陈阿公的儿子。照片的边缘已经卷了边,却被仔细地塑封着。

会议室里的争吵还在继续:莉亚在列举智灵算法的“失误案例”,诺亚在展示云民“忆海”对文明的“精神价值”,智灵在反复强调“理性决策的必要性”。拓慢慢站起来,手里攥着口袋里的麦种,走到会议桌中央。

他没有说话,只是从口袋里拿出一粒麦种,放在陈阿公的那抔泥土旁边。然后,他又在麦种旁边,放了一个小小的、用金属丝弯成的“忆海”模型——那是他昨天用旧飞船的金属碎片做的,模型里有一个小小的虚拟麦田。最后,他在模型旁边,放了一张纸条,上面是他用炭笔写的字:“麦种要土,要光,要雨。我们,要一起。”

所有人都安静下来,看着桌上的泥土、麦种、金属模型和纸条。智灵的面板停止了闪烁,诺亚的投影慢慢柔和下来,莉亚的手也从会议桌上放了下来。

拓终于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能让人平静下来的力量:“我们都在争‘权利的边界’,可或许,边界不是用来划清你我的,是用来找到我们能一起站的地方的。陈阿公的泥土,是原人的根;诺亚的‘忆海’,是云民的魂;智灵的算法,是文明的盾。根不能断,魂不能散,盾不能破。所以,权利的边界,该是‘你有你的根,我有我的魂,他有他的盾,我们一起守着文明’。”

他拿起那粒麦种,递给莉亚,又拿起金属模型,递给诺亚,最后拿起纸条,放在智灵的面板上:“这粒麦种,需要陈阿公的泥土;这个模型,需要诺亚的‘忆海’;这张纸条上的字,需要智灵的算法记下来。我们争了这么久,不是为了把对方推开,是为了让对方知道,我们需要什么。现在,该说说,我们能给对方什么了。”

会议室里彻底安静下来,只有全息投影仪的光芒还在忽明忽暗。陈阿公的泥土、拓的麦种、诺亚的金属模型、智灵的面板,在光芒下形成了一个小小的圆圈——那像是一个新的开始,一个关于“如何一起活下去”的开始。

拓口袋里剩下的麦种,似乎变得更轻了——不是重量变轻,是心里的重量,慢慢落了地。他知道,争论不会就此结束,权利的边界也不会立刻清晰。但至少,他们现在开始看着同一样东西:那粒躺在泥土旁边的麦种,和麦种里藏着的、属于所有人的未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