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武侠 > 重生之手握古风闯京城 > 第十章 又遇京城才女李婷

重生之手握古风闯京城 第十章 又遇京城才女李婷

簡繁轉換
作者:风流萧书生 分类:仙侠武侠 更新时间:2025-08-14 02:41:49 来源:源1

第十章又遇京城才女李婷(第1/2页)

暮春的雨丝刚掠过长安的檐角,林夏将最后一页书稿轻轻放在紫檀木案上时,窗棂外的石榴花正落了半瓣在青石板上。

案头那方用了十年的端砚还凝着墨香,砚底刻着的

“守拙”二字被摩挲得发亮——这是他初入长安时,恩师赠他的物件,如今倒成了《知否知否》全稿杀青的见证。

“林姐姐,这最后一卷的‘明兰嫁女’写得入木三分,怕是要让长安的闺阁小姐们又要红了眼眶。”侍女青禾捧着新沏的雨前龙井进来,见他望着书稿出神,忍不住轻声赞叹。

林夏抬手揉了揉酸胀的眉心,指尖划过纸页上细密的字迹,忽然笑了:“红眼眶倒罢了,只盼着他们读罢能懂,这世间的‘知否’二字,从来都藏在柴米油盐的计较里,藏在人情往来的掂量中。”他写这部书,前后耗了五年,从江南的烟雨写到长安的飞雪,笔下的盛家宅院里,藏着他见过的千百种人生。

正说着,门房递进来一张帖子,是城西的沈夫人邀他三日后去西湖花园赏荷。

林夏望着窗外渐晴的天色,想起去年此时也是在西湖花园,满池荷叶亭亭如盖,他正为书稿里的一场戏犯难,是一个素衣女子随口一句

“人活一世,不是为了给谁看的”,让他豁然开朗。

“青禾,备件素色的杭绸衫子,再把去年那支玉簪找出来。”林夏将帖子压在砚台下,指尖无意识地敲着案面,心里竟隐隐生出几分期待。

西湖花园在长安城西的曲江畔,虽名

“西湖”,却比江南的西湖多了几分北方的疏朗。入园时恰逢正午,日头正烈,穿堂风带着荷香扑面而来,荷叶上的水珠滚落在青石板上,溅起细碎的凉意。

沈夫人设了宴在藕香榭,远远便听见笑语声。林夏拾级而上,刚走到榭外的回廊,就见栏杆边立着个女子,正低头看着池中游鱼,素色的裙摆被风掀起一角,露出腕上一支简单的银镯子。

那背影瞧着熟悉,林夏脚步顿了顿。

“这池里的锦鲤倒是养得好,只是少了几分野趣。”女子忽然开口,声音清润如玉石相击,正是他去年偶遇的那位李婷。

李婷转过身,看见林夏时也愣了愣,随即莞尔一笑:“林姑娘?许久不见。”他今日未施粉黛,鬓边只别了朵新鲜的白茉莉,眉眼间却比去年更添了几分沉静。

“李姑娘。”林夏走上前,目光落在他手中的书卷上,封面上是手抄的《漱玉词》,

“原来姑娘也爱易安词。”

“不过是闲来无事抄录几笔。”李婷将书卷合上,指尖点了点

“生当作人杰”那句,

“倒是林姑娘,听说《知否知否》已近完稿?去年听你说那盛家六姑娘的故事,我还惦记着他后来如何了。”两人并肩倚在栏杆上,竟像是相识多年的旧友。

林夏说起明兰婚后的琐碎,说起他如何在大家族的倾轧中守住本心;李婷便讲他去年游江南时的见闻,说苏州的绣娘如何将诗词绣在扇面上,说钱塘江的潮声里藏着多少悲欢离合。

“我总觉得,写故事就像绣扇子。”李婷望着池中荷叶,忽然道,

“针脚要密,心思要细,可若只盯着针脚,反倒忘了扇面上的山水意境。”林夏心中一动。

他写《知否知否》时,总为人物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反复推敲,却从未想过

“意境”二字。午后的茶会设在水榭东侧的书房,沈夫人搜罗的古籍堆满了半面墙。

李婷翻到一本南宋的话本,指着其中一段笑道:“你看这里写‘女子无才便是德’,偏生后面又写那女子凭一首诗救了全家,可见写书人自己也矛盾得很。”林夏凑过去看,那话本的纸页已经泛黄,字迹却依旧清晰。

“这世间的道理,本就不是非黑即白。”他想起书稿里的王若弗,一生争强好胜,临了却落得凄凉,可细想起来,他的刻薄里也藏着天真,

“就像我笔下的人物,没有全然的好,也没有全然的坏。”李婷抬眸看他,眼里带着笑意:“林姑娘是把人心看透了。我去年在金陵,见着一位老嬷嬷,他说‘人这心啊,就像这荷叶,看着干干净净,底下的淤泥里藏着多少根须,谁也说不清’。”这话竟与林夏写明兰时的心境不谋而合。

他忽然想起去年初见李婷时,他也是这样,三言两语便能说到人心最深处。

“李姑娘似乎对世间百态格外留心。”林夏执起茶盏,热气模糊了视线。

“不过是走的地方多了,听的故事杂了。”李婷轻轻转动着茶杯,

“我父亲曾是漕运官,我跟着他跑遍了大江南北,见过运河上的船娘为了一文钱跟人争执,也见过深宅大院里的夫人对着月亮哭整夜。他们的故事,比话本里的热闹多了。”说话间,沈夫人进来邀他们去看新到的墨。

李婷拿起一块松烟墨,在砚台上轻轻研磨,墨香混着荷香漫开来。

“林姑娘的字想必是极好的,”他忽然道,

“我去年见你在石桌上写‘绿肥红瘦’,笔锋里有股韧劲。”林夏心头一暖。

去年他不过是随手涂鸦,竟被他记在心上。傍晚时忽然下起雨来,淅淅沥沥打在荷叶上,发出沙沙的声响。

沈夫人留众人住下,林夏与李婷被分在相邻的两间客房,中间隔着一道月亮门。

二更时分,林夏被雨声吵醒,索性披衣起身,刚推开窗,就见李婷也站在对面的廊下,手里捧着一盏灯。

“睡不着?”李婷朝他招手。两人在廊下的竹椅上坐下,雨声隔绝了远处的喧嚣,倒显得这方小天地格外清静。

“我在想《知否知否》的结局,”林夏望着雨幕,

“明兰最终守住了家,可我总觉得,他心里有块地方是空的。”李婷沉默片刻,道:“或许每个人心里都有空着的地方。就像这荷叶,看着圆满,叶面上的纹路却纵横交错,藏着无数细缝。”他顿了顿,

“我母亲走得早,父亲续弦后,我总觉得那个家不是我的了。后来跟着他跑漕运,反倒觉得船上的颠簸比家里的安稳更踏实。”林夏从未想过,这样通透的李婷,也有过颠沛的时光。

“那你现在……”

“现在啊,”李婷笑了,眼里映着灯火的光,

“我在长安住了下来,在西市开了家小小的书铺,卖些话本和抄本,倒也自在。”他说起书铺里的趣事,说有个老秀才总爱赊账,说有个小姑娘每天来读半页书就跑,说得眉飞色舞,像个孩子。

林夏听得入神,忽然觉得,比起自己笔下的故事,眼前这个人的经历,才更像一本耐读的书。

“林姑娘写完这部书,接下来打算写什么?”李婷问。

“还没想好,”林夏坦诚道,

“写了五年盛家,好像把力气都用尽了。”李婷从袖中取出一张纸,递到他面前:“这是我去年在江南记下的一个故事,你看看或许能有灵感。”纸上是他清秀的字迹,写的是一个绣娘与书生的故事,没有惊天动地的情节,却字字透着温柔。

林夏读着读着,眼眶竟有些发热。

“这故事……”

“是真的,”李婷轻声道,

“那绣娘是我认识的,他等了那书生十年,最后却嫁给了隔壁的货郎。我问他后不后悔,他说‘日子是过给自己的,不是过给回忆的’。”林夏忽然明白,李婷说的

“意境”是什么了。不是华丽的辞藻,不是曲折的情节,而是藏在烟火气里的真实。

雨停时已是清晨,荷叶上滚着晶莹的水珠,阳光透过云层洒下来,照得满池金光闪闪。

众人告辞时,李婷拉着林夏的手,往他袖中塞了个东西。

“这是我书铺的地址,”他低声道,

“有空来坐坐,我给你看更多故事。”林夏握紧袖中的纸条,指尖传来纸张的温度。

“我把《知否知否》的刻本送你一套,”他笑道,

“还请李姑娘不吝赐教。”马车驶出西湖花园时,林夏回头望去,见李婷还站在门口,朝他挥手。

晨光里,他的身影被拉得很长,素色的裙摆沾了些草叶,却依旧挺拔。

回到家的第三日,林夏收到了李婷送来的一个包裹,里面是一本手抄的《江南百记》,记满了他在江南的见闻,字里行间都是鲜活的气息。

扉页上写着:“愿林姑娘笔下常有烟火,心中常怀赤诚。”林夏拿起笔,在书稿的空白处写下:“下一部,写个绣娘的故事吧。”窗外的石榴花又开了几朵,风过时,落了一地的红,像极了李婷鬓边那朵白茉莉,朴素,却带着生生不息的力量。

他知道,这不是结束,而是开始。长安很大,他们的故事,才刚刚展开。

京城长安的西湖花园,夏日的午后,阳光透过繁茂的树叶,洒下一地斑驳。

林夏坐在花园的石凳上,手中捧着一本刚出版的《知否知否》,这是他耗费心血完成的作品。

微风拂过,带着丝丝凉意,却无法驱散他心中的烦闷。自上次与丈夫陈默因公婆生活费的事情大吵一架后,家里的气氛一直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陈默虽然表面上妥协,说会想办法兼职,分担家庭开支,但这些天,林夏并未看到他有任何实际行动。

每天下班后,陈默依旧瘫在沙发上玩手机,对家里的事情不闻不问。林夏轻轻叹了口气,合上手中的书。

他想起刚刚过去的那个周末,本应是一家人温馨相聚的时光,却被婆婆的一通电话搅乱了。

婆婆在电话里又开始哭诉生活的艰难,暗示林夏应该多给些钱。林夏强忍着心中的怒火,敷衍了几句便挂断了电话。

那一刻,他觉得自己就像一只被困在笼子里的鸟,无处可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十章又遇京城才女李婷(第2/2页)

“夏夏!”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林夏回头,只见李婷正笑意盈盈地朝他走来。

李婷还是一如既往的优雅,一袭白色连衣裙,长发披肩,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

“婷婷,你怎么在这儿?”林夏惊喜地站起身来,与李婷拥抱在一起。

“我就住在附近,今天天气好,出来散散步。没想到会碰到你。”李婷说道,目光落在林夏手中的书上,

“这是你写的《知否知否》?我听说了,可火了,快给我看看。”林夏将书递给李婷,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写得不好,让你见笑了。”李婷翻开书,随意地翻了几页,赞不绝口:“夏夏,你太厉害了。这文字,这情节,太吸引人了。我就知道,你一定会成功的。”林夏苦笑着摇摇头:“成功又怎样?生活还不是一团糟。”说着,他将自己和陈默之间的矛盾,以及婆婆的无理要求,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李婷。

李婷听完,气愤不已:“陈默怎么能这样?他自己没本事赚钱,还总想让你承担一切。还有你婆婆,也太过分了,明明自己有钱,还总盯着你的工资。夏夏,你不能再这么软弱下去了,你得为自己争取权益。”林夏无奈地说:“我也想啊,可是陈默毕竟是我丈夫,我不想把关系闹得太僵。而且,他父母年纪大了,我也不忍心不管。”李婷皱了皱眉头:“夏夏,你就是太善良了。善良是好事,但也不能没有底线。你得让陈默明白,家庭是两个人的,他也有责任和义务去承担。至于他父母,赡养是应该的,但也不是无节制的。你可以和他们商量一个合理的数额,不能任由他们狮子大开口。”林夏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你说得对,我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可是,我该怎么做呢?”李婷想了想,说:“这样吧,你找个时间,和陈默坐下来,心平气和地谈一谈。把你的想法和感受都告诉他,让他知道你的压力。同时,你也要明确提出你的要求,比如让他分担房贷、孩子的学费,以及家里的日常开销。对于他父母的生活费,也和他商量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方案。如果他不同意,你就采取一些措施,比如减少对他的经济支持,让他自己去面对生活的压力,也许这样他才能真正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林夏有些犹豫:“这样会不会太绝情了?陈默毕竟是我丈夫,我不想伤害他。”李婷拍了拍林夏的肩膀:“夏夏,你要明白,这不是绝情,而是为了你们的婚姻能够长久。如果一直这样下去,你们的矛盾只会越来越深,最终可能会导致婚姻破裂。你现在的做法,是在挽救你们的婚姻,也是在保护你自己。”林夏深吸一口气:“好吧,我听你的。我找个时间和陈默好好谈一谈。”两人又聊了一会儿,李婷突然想起什么,说:“对了,夏夏,我最近参加了一个作家交流会,认识了很多业内的知名作家。我觉得你也应该多参加这样的活动,拓展一下人脉,对你的写作事业会有很大帮助的。”林夏眼睛一亮:“真的吗?那太好了。可是,我从来没参加过这样的活动,会不会不适应?”李婷笑着说:“没关系,有我呢。下次再有活动,我叫上你。你只要带上你的作品,自信地展示自己就可以了。相信我,你一定会收获很多的。”林夏感激地看着李婷:“婷婷,谢谢你。如果没有你,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李婷挽着林夏的胳膊:“说什么呢,我们是好闺蜜,互相帮助是应该的。走吧,我们去那边逛逛,说不定能找到一些写作的灵感呢。”两人手挽手,沿着西湖花园的小径漫步。

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映出两道长长的影子。此刻,林夏的心中,似乎多了一丝希望。

他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会有很多困难和挑战等着他,但有李婷这样的朋友在身边,他觉得自己有了面对一切的勇气。

不知不觉,太阳渐渐西斜,天边泛起了一抹绚丽的晚霞。林夏和李婷在花园的出口道别。

“夏夏,记得和陈默好好谈一谈。有什么进展,随时告诉我。”李婷叮嘱道。

“好的,我知道了。你也早点回去吧。”林夏微笑着说。看着李婷远去的背影,林夏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改变现状,让自己的生活重新步入正轨。

他深吸一口气,转身朝着家的方向走去。回到家,陈默依旧坐在沙发上玩手机。

林夏走进卧室,放下包,然后走到客厅,对陈默说:“陈默,我们谈谈吧。”陈默抬起头,看着林夏,眼中闪过一丝慌乱:“谈什么?”林夏深吸一口气,将自己的想法和要求一五一十地告诉了陈默。

陈默听完,脸色变得很难看。

“林夏,你怎么能这样?我父母养我这么大不容易,现在他们老了,我们难道不应该好好孝顺他们吗?你这么做,太自私了。”陈默生气地说。

林夏看着陈默,冷静地说:“陈默,我不是不孝顺你父母,而是我们要有一个合理的方式。你看看我们现在的生活,房贷、车贷、孩子的学费,哪一项不是沉重的负担?我一个人承担了这么多,你却从来没有想过为我分担。现在你父母提出这么过分的要求,你还觉得是我自私?”陈默无言以对,他低下头,沉默了片刻,说:“那你说怎么办?”林夏说:“我已经想好了。从下个月开始,房贷你还一半,孩子的学费你也负责一部分。家里的日常开销,我们也一人一半。至于你父母的生活费,我们每个月给三千,这已经是我们能承受的极限了。如果你不同意,那我们就只能另想办法了。”陈默咬了咬牙:“三千?太少了吧。我爸妈肯定不同意。”林夏说:“那你可以和他们商量。如果他们实在不同意,那我也没办法。我不能为了满足他们的要求,而让我们的生活陷入困境。”陈默沉默了许久,最终点了点头:“好吧,我和我爸妈商量一下。”林夏看着陈默,心中五味杂陈。

他不知道这个决定是否正确,也不知道未来会怎样。但他知道,这是他必须要迈出的一步。

接下来的几天,林夏一直在等待陈默的消息。然而,陈默却始终没有提起这件事,仿佛一切都没有发生过。

林夏心中有些不安,他不知道陈默是怎么想的,也不知道他是否真的和父母商量过。

直到周末的晚上,陈默突然对林夏说:“我和我爸妈说了,他们同意了。”林夏心中一喜:“真的吗?太好了。”陈默看着林夏,脸上没有一丝笑容:“不过,我爸妈说,他们年纪大了,身体不好,希望我们能多回去看看他们。”林夏点点头:“这是应该的。我们找个时间,一起回去看看他们吧。”虽然问题暂时得到了解决,但林夏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

未来的日子里,他和陈默还会面临很多挑战。但他相信,只要他们能够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一定能够克服困难,让生活变得越来越好。

几天后,李婷给林夏打来电话,邀请他参加一个作家交流会。林夏欣然答应。

交流会当天,林夏精心打扮了一番,穿上了自己最喜欢的一条连衣裙。

他带着自己的作品,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了会场。会场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林夏一眼就看到了李婷,他正和几个作家模样的人聊得热火朝天。李婷看到林夏,连忙招手示意他过来。

“夏夏,你来了。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著名作家王老师,这位是张编辑……”李婷热情地将林夏介绍给在场的人。

林夏有些紧张,他一一和大家打招呼,然后将自己的作品递给了张编辑。

张编辑接过书,随意地翻了几页,眼睛突然亮了起来:“林小姐,你的作品很有潜力啊。我很感兴趣,能不能和我详细谈谈?”林夏心中一阵激动:“当然可以。”于是,林夏和张编辑坐下来,开始深入地交流起来。

张编辑对林夏的作品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林夏受益匪浅。交流会结束后,林夏的心情格外舒畅。

他觉得自己仿佛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看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夏夏,怎么样?今天收获不小吧。”李婷笑着问。林夏用力地点点头:“嗯,收获太大了。谢谢你,婷婷,如果不是你,我也不会有这样的机会。”李婷拍了拍林夏的肩膀:“别客气,这都是你自己的努力。我相信,你以后一定会成为一名优秀的作家的。”从那以后,林夏的写作事业逐渐走上了正轨。

他的作品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喜爱,稿费也越来越高。而他和陈默的关系,也在慢慢改善。

虽然偶尔还是会有一些小摩擦,但他们学会了相互理解和包容,家庭氛围也变得温馨起来。

又是一个夏日的午后,林夏和李婷再次相约在西湖花园。两人坐在石凳上,一边喝着咖啡,一边分享着彼此的生活。

“夏夏,你现在可是越来越厉害了。你的新书一出版,就卖得这么好。”李婷羡慕地说。

林夏笑着说:“这都多亏了你。如果没有你的鼓励和帮助,我也走不到今天。”李婷摇摇头:“这是你自己的努力。我只是在旁边推了你一把而已。对了,你和陈默现在怎么样了?”林夏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我们现在挺好的。他也开始努力工作,分担家庭的责任。我们还经常一起回去看他父母,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李婷欣慰地说:“那就好。我就说嘛,只要你们能够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没有什么困难是克服不了的。”两人又聊了一会儿,然后起身在花园里散步。

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映出两道幸福的影子。林夏知道,自己的生活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曾经的困境和迷茫,都已成为过去。而这一切,都要感谢那个在他最困难的时候,一直陪伴在他身边的人——李婷。

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夏天,林夏和李婷的友谊,也如同一朵盛开的花朵,绽放出最绚烂的光彩。

而他们的故事,还在继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