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武侠 > 重生之手握古风闯京城 > 第十三章两人共唱《知否知否》(上)

重生之手握古风闯京城 第十三章两人共唱《知否知否》(上)

簡繁轉換
作者:风流萧书生 分类:仙侠武侠 更新时间:2025-08-14 02:41:49 来源:源1

第十三章两人共唱《知否知否》(上)(第1/2页)

暮秋的风卷着细碎的桂花,掠过大乾京城西巷的青石板路。林夏攥着那枚有些磨损的玉佩站在巷口,鼻尖萦绕着甜得发腻的香气,恍惚间竟分不清是眼前的桂香,还是记忆里那缕总飘在李婷发间的味道。

玉佩是十年前李婷送他的生辰礼,玉质不算上乘,却被他摩挲得光滑温润。上面雕刻的海棠花纹路已有些模糊,边角处还有个细小的缺口,那是当年两人在西巷的假山后嬉闹时不小心磕到的,像粒嵌在时光里的沙。

“林姑娘,还不走吗?”身后传来清脆的女声,林夏回头,看见穿月白色襦裙的女子正抬着素手拢了拢被风吹乱的鬓发,一枚珍珠步摇在发间轻轻晃动,折射着巷口洒进来的阳光。是李婷,他竟没怎么变,只是眉宇间多了几分成熟的韵味,不再是当年那个咋咋呼呼的小丫头了。

两人沿着西巷慢慢前行,脚下的青石板被岁月磨得发亮,缝隙里还残留着雨后的湿意。林夏数着掠过的商铺,第三家是曾经的笔墨铺,如今已改成了售卖胭脂水粉的铺子。十年前某个飘着细雨的春日,他和李婷躲在笔墨铺的屋檐下,共执一支毛笔在宣纸上临摹《知否知否》的词牌,雨水顺着李婷的发梢滴在宣纸上,晕开一小片墨渍,像朵悄然绽放的墨梅。

“你还住在西巷?”李婷突然开口,声音比记忆里轻柔了些。林夏指尖划过玉佩的缺口,瞥见他腰间系着的锦囊,绣着的海棠花栩栩如生,针脚细密,一看便知是精心缝制。

“嗯,祖上传下来的宅子,舍不得搬。”石板路尽头传来孩童的嬉笑声,林夏望着不远处那棵老槐树,枝繁叶茂,十年过去,它似乎更粗壮了,“你呢?何时回的京城?”

李婷没立刻回答,指尖轻轻捻着锦囊的流苏。巷口说书先生的声音传来,林夏听见他轻声说:“上月,家父调任回京,便一同回来了。”

西湖公园的秋阳透过层叠的银杏叶,在石板路上织出斑驳的网。林夏踩着满地碎金往前走,听见身后传来窸窣响动,回头看见李婷正弯腰捡什么。

“捡这个做什么?”林夏望着他掌心的银杏果,青涩的果子沾着黏糊糊的汁液。李婷把果子塞进袖袋,指尖在裙摆上蹭了蹭:“小时候你总说这是银杏树的泪珠。”

湖心亭的朱漆柱上爬满了常春藤,风一吹,枯叶就簌簌落在积着薄尘的石桌上。林夏抚过桌面,十年前他们用小刀刻下的“夏”“婷”二字已被岁月磨平,只留下浅淡的凹痕,像两道愈合的伤疤。

“还记得吗?那年你偷拿了你母亲的桂花酿,我们躲在这亭子里偷偷喝。”李婷突然开口,声音被风揉得发飘。林夏望着湖面的残荷,褐色的莲蓬垂在水面,像串生锈的铃铛:“记得,你醉得把绣花鞋都扔到了湖里,被你父亲发现后,罚你在祠堂跪了一下午。”

笑声撞在亭柱上,碎成星星点点的光斑。李婷从随身的布包里掏出个小巧的埙,放在唇边轻轻吹了起来。《知否知否》的前奏像条游鱼,倏地钻进林夏的耳朵。埙声低沉悠远,混着远处的鸟鸣声,让他忽然想起那个停电的夏夜,他们在西巷的老槐树下,就着月光哼唱这首歌的样子。

“一起唱吗?”李婷的睫毛在眼睑下投出浅影,像只停驻的蝶。林夏望着他手中的埙,忽然想起当年李婷为了学吹这支曲子,指尖磨出了厚厚的茧子。

“好啊。”风穿过湖心亭,带着湖水的湿气,林夏清了清嗓子,率先唱了起来:“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李婷跟着唱和,声音温婉动听,两人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在亭台间回荡。林夏仿佛又回到了十年前,那时他们总在这湖心亭里,一人抚琴,一人吟唱,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他们身上,温暖而惬意。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李婷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林夏转头看他,发现他眼中已泛起了泪光。

“知否,知否?”他们的声音在空气中弥漫,惊起几只白鹭,翅尖划破湖面的碎金,“应是绿肥红瘦。”

尾音消散在风里时,林夏看见李婷眼中的泪终于滑落,顺着脸颊滴落在衣襟上,晕开一小片水渍。李婷从布包里拿出一方丝帕,轻轻擦拭着眼泪:“我找了你整整八年。”

林夏的指尖猛地收紧,玉佩的缺口硌得掌心生疼。他望着湖面自己的倒影,十年光阴在脸上留下了细密的痕迹,像被雨水冲刷过的窗玻璃:“我随家父去了江南。”

“我知道。”李婷从布包里掏出一本泛黄的诗集,书页上贴满了干枯的花瓣,“我托人打听了你的消息,得知你在江南举办了诗会,还得了圣上的赏识。”

林夏翻开诗集,指腹抚过那些干枯的花瓣,有海棠、有茉莉、还有他最爱的丁香。每一片花瓣下都标注着日期,是李婷这些年收集的,他仿佛能看到李婷在每一个花开的季节,小心翼翼地摘下花瓣,夹在诗集里的样子。

“为什么不联系我?”李婷的声音带着水汽,像刚从湖面捞上来。林夏合上诗集,看见银杏叶从亭顶的缝隙飘进来,落在李婷的发间:“当年我走得匆忙,本想安顿好后便给你写信,可……”

当年林夏的父亲因遭人陷害被贬江南,一家人仓皇离京,连与李婷道别的时间都没有。他本以为到了江南很快就能平反,可这一等就是八年。期间他并非没有想过联系李婷,只是怕自己的处境会连累到他,便只能将这份思念深埋心底。

“我以为你是故意不告而别。”李婷的声音发颤,袖袋里的银杏果滚出来,落在石板路上发出轻响。林夏捡起果子,指尖被汁液染得发黏:“我离京那天,在城门口看到你了。”

那天清晨,雾气弥漫,林夏坐在马车上,透过朦胧的车窗,看见李婷穿着鹅黄色的衣裙站在城门口,手里还攥着他最喜欢的海棠花。林夏想喊他,可马车已经动了,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李婷的身影越来越小,最后消失在视线里。

“我是去给你送这个。”李婷从布包里抽出一张画,画的是两个梳着双丫髻的小姑娘在海棠树下嬉戏,左边的林夏笑得眉眼弯弯,右边的李婷举着一朵海棠花,正往林夏头上插。

“这是我们十岁那年,你画的。”林夏的指尖有些发颤,“你说要永远做我的好姐妹。”

李婷突然笑起来,眼泪却顺着脸颊往下淌:“后来我总去找你,你家的仆人却说你不在,我还以为你烦我了。”他从布包里拿出一个精致的木盒,打开后里面全是他们当年一起做的小玩意儿,有布偶、有纸鸢、还有用彩线编的手链,“我每年都来这西湖公园,总觉得你能回来。”

风突然大起来,卷起满地银杏叶。林夏抓起一只蝴蝶形状的纸鸢,翅膀上“夏”字的墨迹已经淡得几乎看不见。他牵着线往前跑,李婷举着风筝跟在后面,裙摆在风中飘动,像一只展开翅膀的蝴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十三章两人共唱《知否知否》(上)(第2/2页)

“放高点!再高点!”李婷的声音混着风声钻进耳朵,林夏猛地松开手,纸鸢倏地窜向天空,拖着长长的尾巴掠过湖心亭的飞檐。两只纸鸢在湛蓝的天空下追逐盘旋,像对久别重逢的蝴蝶。

夕阳把湖面染成熔金,林夏坐在草地上喘气,看见李婷正对着湖面轻轻哼唱着《知否知否》。他走过去,在李婷身边坐下,和他一起哼唱起来。

歌声在湖面回荡,引得湖边的游人纷纷驻足。林夏望着李婷的侧脸,在夕阳的映照下,他的轮廓柔和而美好。这一刻,林夏觉得所有的等待都值得了,那些错过的时光,那些深埋的思念,都在这歌声中渐渐释怀。

“以后,我们再也不分开了。”林夏轻声说,声音里带着一丝哽咽。

李婷转过头,眼中闪烁着泪光,却笑着点了点头:“嗯,再也不分开了。”

两人相视而笑,歌声在西湖公园的暮色中久久回荡,伴随着桂花的香气,飘向远方。

日子就这般不紧不慢地过着,林夏和李婷重拾了往日的亲密。每日清晨,他们会一同在西巷的早市上挑选新鲜的食材,李婷总爱买些刚出炉的桂花糕,说是林夏在江南肯定没吃过这般地道的。林夏则会细心地为李婷挑选他喜欢的丝线,李婷刺绣的手艺越发精湛了,绣出的花鸟仿佛下一秒就会从布上飞出来。

午后,阳光正好,他们常常坐在林夏家院子里的海棠树下,一个抚琴,一个刺绣。林夏的琴技在江南时大有长进,指尖流淌出的《知否知否》曲调悠扬,李婷则会随着琴声,在丝绢上绣出海棠花,一针一线,皆是情意。

有时,他们也会去西巷的书坊逛逛。书坊的老板是个学识渊博的老者,见他们二人对诗词颇有见解,常常与他们探讨一番。林夏在江南时读了不少新书,总能说出些独到的见解,李婷则对古籍有着浓厚的兴趣,常常能从泛黄的书页中发现不为人知的故事。

一日,他们在书坊的角落里发现了一本残破的词集,里面竟有一首从未见过的《知否知否》的续篇。两人如获至宝,小心翼翼地将词集带回林夏家,仔细地修补起来。

“你看这句‘海棠开尽,相思未歇’,写得多好。”李婷指着词集中的一句,眼中满是赞叹。

林夏凑近一看,轻声念道:“是啊,这字里行间的相思,真是令人动容。”

他们就着烛光,一句一句地研读着这首续篇,仿佛与词的作者产生了共鸣。不知不觉间,夜色已深,窗外的月光洒进屋内,为这静谧的夜晚增添了几分诗意。

转眼便到了中秋,京城处处张灯结彩,热闹非凡。林夏和李婷提着自己做的兔子灯,穿梭在西巷的人群中。街边的小贩吆喝着,孩子们嬉笑着,一派祥和的景象。

“我们去西湖公园赏月吧。”李婷提议道,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林夏笑着点头:“好啊,那里的月色最美。”

两人来到西湖公园,湖心亭早已被游人占据。他们便寻了一处湖边的柳树下,铺了块毡子坐下。月光洒在湖面上,波光粼粼,像撒了一地的碎银。

“还记得吗?小时候我们也是这样在湖边赏月。”李婷望着湖面,轻声说道。

林夏点点头,思绪回到了过去:“记得,那时你还偷偷拿了家里的月饼,结果被你母亲发现,罚你抄了三遍《女诫》。”

两人相视一笑,那些童年的趣事仿佛就在昨天。李婷从布包里拿出两块月饼,递给林夏一块:“尝尝,这是我亲手做的,还是你最喜欢的莲蓉馅。”

林夏咬了一口,香甜的味道在口中弥漫开来,心中暖暖的:“味道真好,比江南的月饼还好吃。”

“那是自然,也不看是谁做的。”李婷得意地扬起下巴,随即又轻声说道,“其实,这些年我每年中秋都会做莲蓉馅的月饼,总想着等你来吃。”

林夏的心中一酸,握住李婷的手:“以后每年中秋,我都陪你一起做月饼,一起赏月。”

李婷的眼中泛起了泪光,用力点了点头。

两人静静地坐在柳树下,吃着月饼,赏着月色,偶尔轻声交谈几句。月光下,他们的身影被拉得很长,紧紧依偎在一起,仿佛要将这多年的思念都在这美好的月色中倾诉。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便到了年末。京城飘起了入冬的第一场雪,西巷的青石板路被白雪覆盖,像一条洁白的丝带。林夏和李婷穿着厚厚的棉袄,在院子里堆起了一个雪人。

李婷给雪人戴上了一顶红绒帽,林夏则用煤球给雪人装上了眼睛和鼻子。看着眼前这个憨态可掬的雪人,两人笑得像个孩子。

“今年的雪下得可真大。”李婷搓了搓冻得通红的手,呵出一口白气。

林夏将一件厚实的披风披在李婷身上:“是啊,瑞雪兆丰年,明年一定是个好年景。”

雪越下越大,院子里的海棠树披上了一层厚厚的白雪,像一朵盛开的白花。林夏和李婷回到屋内,围坐在火炉旁,李婷拿出针线,开始绣一幅雪景图,林夏则在一旁看书。

炉火熊熊,温暖了整个屋子,也温暖了他们的心房。林夏看着李婷认真刺绣的模样,心中充满了安宁和幸福。他知道,这样的日子才刚刚开始,未来还有很多美好的时光等着他们一起度过。

开春后,京城的花儿竞相绽放,西巷成了花的海洋。林夏和李婷常常一起去郊外踏青,欣赏这美丽的春光。他们在草地上奔跑,在花丛中嬉戏,像两只快乐的鸟儿。

一日,他们在郊外发现了一片海棠花海,粉色的海棠花如云似霞,美不胜收。李婷兴奋地冲进花海,旋转着裙摆,像一只蝴蝶在花丛中飞舞。

“林夏,你看这里多美啊!”李婷笑着喊道。

林夏拿起画笔,将这美好的瞬间定格在画纸上。他看着画中的李婷,笑靥如花,心中充满了感激。感激命运让他们重逢,感激这美好的时光。

画完画,林夏将画递给李婷:“送给你,就当是春日的礼物。”

李婷接过画,仔细地看着,眼中满是欢喜:“画得真好,我要把它挂在我的房间里,每天都能看到。”

他们在海棠花海中待了整整一天,直到夕阳西下才依依不舍地离开。回去的路上,李婷哼着《知否知否》的曲调,林夏则在一旁轻轻附和。

歌声在郊外的小路上回荡,与春风交织在一起,谱写出一曲动人的乐章。林夏知道,他们的故事还在继续,而这曲《知否知否》,也将伴随他们走过更多的春夏秋冬。

初夏的风带着一丝燥热,吹进西巷的每个角落。林夏和李婷坐在院子里的葡萄架下,享受着这难得的清凉。葡萄藤上挂满了青绿色的葡萄,像一串串晶莹的翡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