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王妃,请自重 > 第16章、风雪金台寺

王妃,请自重 第16章、风雪金台寺

簡繁轉換
作者:娘子息怒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8-14 03:26:42 来源:源1

第16章、风雪金台寺(第1/2页)

腊月十九。

连日阴霾后,当日巳时初,天空飘起了星散雪粒。

热孝期的兰阳王府看不出任何新年将至的喜庆气氛,或者说,就算心中喜悦,也需偷偷藏起来,以免悖逆礼法。

府门外,却是一派忙碌景象。

数辆厚壁马车停在石阶下,丫鬟婆子们忙着将狐皮、软枕、暖炉一一放置于车内。

今日是兰阳王四七祭日,兰阳王妃同吴氏需亲赴定鼎山下的金台寺祭奠,不想却赶上了这坏天气。

王妃出行,自有规制,按说该用那四马并驱的‘安车’。

但王府实际话事人吴氏不欲张扬,又怜惜下人,不想她们跟着受冻,便只带了一名婆子。

长者如此,林寒酥便也只带了许、张两位嫲嫲。

轻装简从。

王府正对最热闹的府前街,吴氏和林寒酥出府时,不免有好事者在远处张望。

素面白衣的林寒酥搀着吴氏,下台阶时一再温声叮咛,“母亲小心,母亲着意,莫滑了脚......”

吴氏同样一脸慈蔼,不时轻拍林寒酥手背,极为亲昵。

以至于远处旁观者生出了不小疑惑......不是说上个月这对婆媳还斗生斗死么?

可单看此时光景,任谁都得夸赞一句母慈子孝。

巳时正,由三辆马车组成的车队出兰阳府城冒雪缓缓北行。

因雪天路滑,足足走了两个时辰才抵达目的地。

金台寺,原本也是兰阳府内数得着的名寺大刹。

自从礼教兴起,大吴百姓皆转向供奉礼教三圣祖,佛门香客日渐稀落,香火随之凋敝。

与金台寺破败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兰阳城南的国教天道宫正在经历新一轮扩建、修葺,不但面积扩展了一倍有余,且占据了折北江北岸风景最优美的地段。

宫阙绵延,信众如潮,每日成千上万人自备干粮,无偿帮工......

反观金台寺,如今仅余一名主持领着三名小沙弥苦撑。

这点人手,根本打理不过来五进宝殿,后三进逐渐荒废,仅前殿供奉佛祖,二进院勉强充作僧寮,兼作接待留宿香客之所。

若非老侧妃吴氏虔心礼佛,时常接济,这四名僧侣怕早已成了饿殍。

今日王府女眷亲临,众僧连忙将自己的住处打扫干净后让给了吴氏等女眷居住。

隔壁另外一间接待香客的院落,却已住进来三名因雪天阻路的行商。

知客僧原打算请三人去前院宝殿凑合一晚,好给王府侍卫腾地方,丁岁安却大度道:“出门不易,相逢既缘,这客房通铺能睡十余人,我们只五人,一起将就一晚吧。”

行商中那名薄唇蒜头鼻领头人连连拱手称谢。

安排好住处,丁岁安勘察了周边,布置了暗哨、熟悉了地势、提前做好了危急时的撤退线路......这些都是他作为一名侍卫的份内事。

那厢,吴氏、林寒酥在婆子陪同下前去祭奠了杜珏。

吴氏又是好一番恸哭,众僧见了,纷纷赞叹老侧妃和兰阳王的母子情深。

林寒酥却一滴泪没掉,一旁的许嫲嫲着急却也没办法,心知王妃是越来越不想装了。

忙活完这些,再吃点斋饭,天色已黑透。

晨午飘洒的雪粒,此刻已化作漫天飞舞的鹅毛白絮。

女眷早早歇下。

但对于丁岁安来说,在外借宿不比府内,今晚需熬上一夜。

心思简单的胡将就坐在大通铺上,抱着一把长柄马刀不住打盹。

胸毛坐在一面乌木蒙革旁牌上,专心致志地在茂密腿毛间寻觅虱子踪迹。

王喜龟则对同屋的三名行商怀有戒心,围着火盆烤火时不停旁敲侧击打探对方底细。

但那名长有蒜头鼻的行商领头人答的滴水不漏,问不出任何有用信息。

王喜龟对他们愈加怀疑。

至夜半子时,金台寺内一片寂静,只余雪花落地时的‘簌簌’之声。

众人昏昏欲睡,偏偏那三名行商围火而坐,虽不言语,却精神矍铄。

王喜龟再也忍不住了,向丁岁安使了个眼色,两人一起走了出来。

刚一出门,寒风裹挟着雪花将人吹了个通透。

“头儿!我感觉这三名商人不对劲!”

“不妨事......”

丁岁安四下打量着破败寺院,并未将王喜龟的话放在心上。

“头儿......”

王喜龟还待再劝,忽听院外东侧林子里传来两声不算响亮、但穿透力极强的‘啾啾~’之声。

若是旁人听了,大约会认为这是乌鸫夜啼。

王喜龟却脸色一变,转头看了过去。

“今晚还真有客人来啊......”

丁岁安自言一句,从腰间扣出一枚指头长短的竹哨含在嘴中,“啾啾~啾~啾啾啾~”

“啾啾,啾~”

林子里马上有了短促回应。

丁岁安神色凝重起来,“公冶说客人有二十来个.......老王,去屋里喊弟兄们打起精神。”

子时正一刻,风雪弥天。

高空视角俯视,大地一片苍茫。

方圆两三里内,只有金台寺突兀耸立。

宝殿长明香烛成了附近唯一光源,微渺飘摇,仿佛随时会被这充斥天地间的大雪湮灭了一般。

百步外,二十名服装各异的骑士早早下马,提刀步行,像是担心马蹄声会惊动寺内诸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6章、风雪金台寺(第2/2页)

距离金台寺尚余四五十步,一名身着长衫、作书生打扮的男人挥手将众人招致身旁,最后叮嘱道:“待会莫贪图女人,速速将人都杀了,一个活口不留,回山后自有银子赏于儿郎们!”

众人低声应和,摸向寺院大门。

其中一人快速翻过不高的院墙,悄悄拉开门栓,开门时特意搬着下沿将门板稍稍抬高少许。

这样一来,干涩门轴本应发出的刺耳‘吱嘎’声就此消失。

一看就是做惯了打家劫舍营生的经年老匪。

众人鱼贯而入......

今夜恰好睡在前院宝殿内的四名和尚,就这么不明不白的在睡梦中往生去了极乐世界。

众匪不做停留,在长衫书生带领下迅速却又安静的疾走入后院。

‘呲~’

刚行至前院通往后院的角门,长衫书生忽然听见一道类似漏气的声音。

察觉异常,连忙站定。

却见,率先跨入后院的喽啰步伐未停,在惯性作用下又走出三四步,忽而直直扑倒在地......

到此时,颈上那颗脑袋才依依不舍离开身体,骨碌碌滚出去老远。

‘滋~滋~滋~’

切口平滑的脖颈处,血水呈放射状喷出丈余,转瞬间在洁白积雪上作出一副嫣红画作。

电光石火之间,长衫书生竟没看见是何人偷袭,也没听到任何兵刃挥砍的破风之声,不由大惊。

“门后有人!”

匪人中一黑衣橘皮脸汉子听闻示警,横过手中长柄九环刀,双手持握使出一记枪法中的‘搠’,直直捅向墙壁。

‘轰~’

‘哗啦啦~’

尺余厚的青砖如朽木,墙壁应声爆裂。

藏在墙后的丁岁安后跃一步躲开飞散砖石,却也让开了仅能并肩过两人的角门险隘。

长衫书生见状,知晓偷袭计划败露,当即喝了一声,“兄弟们,漏水了,他们只有五人,一起上!”

漏水是‘被发现了’的黑话。

匪人齐齐发出一阵不似人声的兴奋尖啸,蜂拥而入。

偷袭变强攻。

屋内,平日里反应总是慢半拍的胡将就见丁岁安被匪人围攻,抬脚踹开房门,拎着长柄斩马刀便要冲出去,“贼子,休伤俺兄长!”

刚跨出一步,却被王喜龟扯着衣裳后领拽了回来,“按头儿提前布置的预案办!胸毛,结阵!”

早在一旁跃跃欲试的胸毛左手持旁牌、由手握单刀,错步前移换位至最前方。

王喜龟抽出腰间龙卫军每什配备一支的制式短弩,出门前还不忘冷冷扫视了屋内三名行商,威胁道:“我等乃龙卫军军卒,你们老老实实待在此处,若敢浑水摸鱼,军爷可饶不了你们!”

“呵呵~”蒜头鼻嗤笑一声,道:“快去救你家什长吧。”

此刻并非逞口舌之时,王喜龟再不多言,一句“走”,三人一起冲了出去。

胸毛持盾在前,胡将就持长柄斩马刀位于左方侧后、王喜龟一手单刀一手短弩于胸毛右侧后方。

小组以三角锋矢阵从匪人后方切入。

丁岁安身处战团正中,挥砍来的各色兵刃看似密不透风,却总能被他惊险躲过。

觑准时机,丁岁安屈膝沉肩,低身横扫下肢,接一个上撩斩击。

“啊~啊!”

接连两声凄厉惨叫,匪贼一人双腿齐膝而断,一人握刀右手高高飞起。

眼见得手,丁岁安毫无滞顿,持刀前推,进左脚,偷右步,再横斩一刀。

‘叮~’

一声脆响。

匪人格挡的兵刃与锟铻刀一触即断,锟铻刀势未止,生生从匪人左肩至右腹剖出一道两尺余的伤口......内里脏腑呼啦啦流了一地。

眼见活不成了。

锟铻刀真好用......

三名行商也不知何时移步到了房门外,那名薄唇蒜头鼻频频颔首,饶有兴致的点评道:“不错不错,按虎势破开围杀、前斩势变守为攻......夏记八势大吴军卒人人习练,但年轻人中能使出这般威势的,却不多......”

眨眼间,匪人两伤两死......

再有从后方结阵切入的胸毛三人,匪人顿时有了慌乱迹象。

已在院内站定的长衫书生见状,又喊道:“骚驴!他肯定就是那名刚入成罡境的小子,你上!”

橘皮脸汉子当即停住了走向王喜龟等人的脚步,折身杀向丁岁安。

待到近前,重踏跃起四尺余,双手举刀,力劈而下。

九环刀尚在半空,前段已闪起白芒。

眼见声势不对,丁岁安一记横扫逼退众匪,顿足锁腰,举刀格挡。

体内罡气迅速灌入锟铻。

‘铛~’

两刃交击,金石嗡鸣,附着于刀兵之上的罡气如焰火一般,四溅激射,暗夜霎时亮如白昼。

脚下青砖皲裂如蛛网。

他娘的,贼人里也有成罡境!

挡下一刀,丁岁安不退反进,趁橘皮脸刚刚落地,脚未生根,侧身沉肩撞入橘皮脸怀中。

后者腾腾腾退出三四步方才站稳。

“公冶,动手!”

丁岁安忽然朝茫茫雪夜大喊一声。

话音落,一支黑色箭羽借由夜色掩护,悄无声息直奔长衫书生脑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