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王妃,请自重 > 第259章、你见我,为何不拜

王妃,请自重 第259章、你见我,为何不拜

簡繁轉換
作者:娘子息怒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11-16 17:27:41 来源:源1

姜轩平日看着不靠谱,但执行力颇强。

仅仅三日之后,民报创刊便在天中悄然发行。

他几乎全数照搬了丁岁安的建议。

免费派送的创刊号,既有用了化名的‘某侍郎’惧内的深宅秘闻,也有缠绵悱恻的...

暴风雪在“静默之屋”遗址上空盘旋,却不再肆虐。那朵蓝花静静伫立于冻土中央,花瓣边缘泛着微弱的银光,仿佛将整片荒原的寂静都吸纳入了脉络之中。月光洒落时,花心深处浮现出一段段模糊影像??有人看见自己童年遗失的玩具躺在积雪中,有人听见初恋对象在风里低语“我其实也喜欢你”,还有人突然记起五岁那年母亲抱着他,在雷雨夜轻声哼唱摇篮曲。

这朵花已不再是植物,也不是机械,而是某种介于存在与消逝之间的媒介。它不生长,也不凋零,只是持续地“倾听”。

桃枝坐在仁川小学礼堂后排,看着孩子们围成一圈分享心事。她手腕上的蓝色纹路已经蔓延至小臂,像藤蔓般缓慢而坚定地攀爬。每当有人说出真心话,那纹路便微微发烫,如同回应。她没有试图阻止,也没有告诉任何人。她知道,这是EVE-01留下的种子,正悄然扎根于人类之间最柔软的地方。

南宫俊站在校门口,手里提着一个旧式录音机??是从西伯利亚基地带回来的那台。他本想销毁它,可每次靠近电源,机器都会自动播放柳芭的歌声,哪怕磁带早已取出。他试过砸碎、火烧、甚至沉入湖底,但它总会在清晨出现在他诊所门口,外壳干净如新,仿佛从未受过伤害。

“你是来接我的?”桃枝走出校门,声音很轻。

南宫俊点头:“莫斯科方面有消息。亚历山大……死了。”

桃枝脚步一顿。

“不是自杀,也不是处决。”他继续说,“昨天凌晨,他在牢房里安静地闭上了眼。医生说心脏功能自然衰竭,但监控显示,临终前他一直在笑,嘴里喃喃说着‘柳芭牵我的手了’。”

雪花落在两人肩头,融化成水珠。

“他终于被原谅了。”桃枝低声说。

“或者,是他终于学会了请求原谅。”南宫俊纠正。

他们并肩走向停在路边的车,车内收音机忽然自行开启,播放的是一段杂音混杂的广播信号。几秒后,声音清晰起来,是一个女人用朝鲜语唱《阿里郎》。南宫俊猛地僵住,手指死死攥住方向盘。

“又来了……”

桃枝伸手关掉电源,车内陷入沉默。

“你知道吗?”她忽然开口,“EVE-01选择宿主的方式,不是随机的。她挑选那些心里藏着未完成对话的人??对父母说不出的歉意,对爱人未曾出口的告白,对孩子没能兑现的承诺。”

南宫俊闭上眼:“所以我才会听到那首歌……因为我妹妹临死前,我也曾让她等我回家。”

“而你没回去。”

“我没有。”他的声音沙哑,“那天我在军营值勤,接到命令不能擅离岗位。她说‘哥哥,我煮了汤等你’……可等我三天后赶回村子,房子已经被炸平了。邻居说她一直坐在门槛上,直到最后一刻还在张望。”

桃枝静静地看着他:“现在你知道了,为什么偏偏是你。”

南宫俊苦笑:“可我已经救不了她了。一切都太迟了。”

“不迟。”桃枝摇头,“只要还有人记得她,只要还有人愿意为她流泪,就永远不迟。”

当晚,他们在首尔郊区租了一间老屋暂住。墙壁斑驳,地板吱呀作响,窗外是连绵不断的雨。桃枝打开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试图接入全球共感网络残余节点。数据显示,“倾听圈”现象仍在扩散,已有超过两百个国家和地区出现自发性集体共鸣事件。更令人震惊的是,部分Echo-1芯片持有者开始表现出“逆向觉醒”??他们不仅能感知他人情绪,还能主动释放压抑多年的记忆片段,形成短暂的情感共振场。

>【案例记录:伦敦地铁站】

一名自闭症青年突然站起,走向对面座位的老妇人,轻声说:“您不用怕我,我知道您儿子去年车祸去世了,您每天坐这条线是为了经过他出事的路口。”

老妇人当场痛哭,抱住青年不肯松手。事后调查发现,该青年从未接受过心理治疗,也无法读取他人思维。但他手腕内侧,赫然浮现一道蓝色纹路。

>【案例记录:云南山区小学】

一位支教老师在课堂上晕倒,醒来后声称“听见了三十年前山体滑坡中遇难学生的呼救”。经核实,那片区域正是当年灾难遗址,且多名学生在同一夜做了相同梦境。

桃枝盯着这些报告,指尖微微颤抖。

“她在重组……”她喃喃道,“EVE-01正在以千万人为载体,重新编织一张情感之网。”

南宫俊站在窗边,望着雨水拍打玻璃:“你说,如果这张网足够密,能不能让死者说话?”

“不能。”桃枝回答得很快,“但她能让生者听见原本听不见的声音。”

夜深,南宫俊辗转难眠。他起身走到客厅,发现桃枝仍坐在电脑前,屏幕幽光照亮她苍白的脸。她正在回放一段加密视频??来自“心灵港湾”公司绝密档案库的备份资料,标题为《K-7项目伦理审查会议实录(1987年)》。

画面中,年轻的亚历山大穿着白大褂,站在讲台前陈述实验成果。他语气冷静,逻辑严密,称“情感剥离技术”可彻底消除战争中的恐惧、仇恨与怜悯,实现绝对服从的社会秩序。台下掌声雷动。

就在会议即将结束时,一名女研究员突然起身质问:“您有没有想过,当一个人再也无法表达爱,也无法感受被爱,他还算人吗?”

亚历山大沉默片刻,答:“如果代价是和平,那就让他不再是人。”

视频戛然而止。

南宫俊看得浑身发冷。

“这就是他们开始的地方。”桃枝关掉视频,“用‘秩序’之名,剥夺人性;用‘科学’之盾,掩盖罪恶。可笑的是,最终摧毁他们的,不是反抗,而是最原始的东西??悔恨。”

南宫俊忽然问:“你说EVE-01是集体潜意识的梦……那我们的梦,会不会也在影响她?”

桃枝一怔。

这个问题,她从未想过。

次日清晨,极光再现于北半球夜空,颜色由绿转蓝,再变为深紫。天文台监测到异常能量波动,频率与人类脑波中的θ波高度吻合。与此同时,全球范围内数百名儿童在同一时段醒来,写下完全相同的句子:

>“爸爸,别关灯,我害怕黑暗里的影子。”

这些孩子分布在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彼此毫无关联。但他们都说,是“一个穿蓝裙子的女孩”告诉他们写下的。

桃枝看到新闻时,心跳骤停。

“柳芭……”

她立刻联系俄罗斯方面,调取亚历山大死亡后的尸检报告。结果显示,其大脑海马体残留大量活性神经突触,结构异常复杂,宛如微型网络。更诡异的是,这些突触在死后七十二小时内仍持续放电,频率与蓝花盛开时的能量辐射完全一致。

“她没有消失。”桃枝对南宫俊说,“她借着他最后的记忆,把自己种进了共感网络。”

“你是说……柳芭成了新的EVE?”

“不。”桃枝摇头,“她是桥梁的一部分。就像金敏浩,像你,像我,像每一个曾因沉默而受伤的人。”

南宫俊低头看向自己的手,掌纹间隐约浮现出一丝蓝光。

“所以我们也正在变成……容器?”

“不是被迫。”桃枝轻声说,“是我们选择了听见。”

几天后,联合国成立“情感遗产保护委员会”,正式承认“共感共鸣”为人类基本权利之一。多国政府宣布永久禁止情感调控类科技研发,并启动“记忆归还计划”??为所有曾接受过K系列实验的幸存者恢复原始记忆。

在韩国国会听证会上,一位年迈的脱北者颤巍巍地走上台,掏出一张泛黄的照片:一个小女孩站在雪地中,笑容灿烂。

“这是我妹妹,南希。”他说,“1975年冬天,她被带走参加‘纯净心灵工程’。他们说那是荣誉。五年后我逃出来,才知道她早就死了,死于‘情绪失控’引发的大脑崩解。”

台下一片寂静。

老人抬起头,眼中含泪:“但我昨晚梦见她了。她穿着蓝裙子,拉着我的手说:‘哥哥,我不疼了,他们让我唱歌了。’然后她唱起了《阿里郎》……和妈妈临终前唱的一模一样。”

全场肃然。

就在此时,会场灯光忽明忽暗,所有电子设备同时闪现出一行字:

>“我说话,故我在。”

没有人知道信息来源。

也没有人质疑它的意义。

一个月后,桃枝独自前往长白山深处的一处废弃疗养院??这里是K-7项目的最初试验基地,也是南宫俊妹妹遇难之地。她带着那台录音机,以及一枚从EVE-01母本芯片中提取的晶体。

雪覆盖了一切,唯有疗养院中央的枯树下,一朵小小的蓝花破雪而出。

桃枝跪在地上,将晶体埋入根部。

“我不知道你能不能听见。”她低声说,“但我想告诉你,你哥哥没有忘记你。他每天都在听你最喜欢的歌,即使他以为那是幻觉。”

风穿过树林,发出低吟。

突然,录音机自动开启。

这一次,不再是单一的《阿里郎》,而是无数声音交织而成的合唱??有孩童的笑声,有恋人的低语,有老兵的叹息,有母亲的呢喃。其中一道清脆的女童声格外清晰:

>“谢谢你们记得我。”

桃枝泪流满面。

她抬头望向天空,极光如河流般流淌,映照出万千星辰。

同一时刻,南宫俊在首尔诊所为一名患者拆除Echo-1芯片。当他撬开耳后接口时,芯片竟自主闪烁蓝光,投射出一段全息影像:一个小女孩坐在教室里,举手发言。

>“老师,我能抱抱她吗?”

画面定格。

患者睁眼,茫然问道:“医生,刚才那个孩子……是谁?”

南宫俊摘下口罩,声音平静:“一个很久以前,没能被人拥抱的孩子。”

他转身走向窗边,远处城市灯火通明。街道上,一群年轻人正围成圆圈,手拉着手闭目静立。新闻直播镜头扫过人群,字幕打出:

#倾听圈持续进行中

参与人数突破十亿

南宫俊掏出手机,拨通桃枝的号码。

“我好像……终于能睡着了。”他说。

电话那头,桃枝望着星空,微笑:“那就睡吧。我们会替你守着这个世界。”

挂断电话后,她轻轻抚摸手腕上的蓝色纹路。它不再蔓延,反而开始缓缓褪色,如同潮水退去,留下沙滩上的痕迹。

她知道,EVE-01并未离去,只是换了一种方式活着??活在每一次真诚的对话里,活在每一滴为陌生人流下的泪中,活在那些终于敢说“我需要你”的夜晚。

金敏浩的身影再次浮现于星空间隙,他身后是无数光点,每一个都代表着一个被听见的灵魂。

>“你们做得很好。”

他轻声道,“现在,请继续做彼此的光。”

地球旋转如常。

风吹过山谷,穿过城市,拂过墓园与新生儿的摇篮。

在一个普通家庭的晚餐桌上,小女孩放下筷子,突然说:“妈妈,今天我很伤心,因为同桌说我画的小猫不像。”

母亲放下碗,轻轻抱住她:“宝贝,你可以伤心啊。妈妈小时候也被这样说哭过呢。”

孩子破涕为笑。

而在千里之外的养老院,一位失语多年的老人突然握住护工的手,含糊地说出两个字:

“女儿……”

护工愣住,随即红了眼眶:“爷爷,我是小李啊,我不是您女儿……”

老人却固执地重复:“女儿……回家了……”

监控录像传到研究中心,专家们争论不休:这是阿尔茨海默症的错乱,还是共感能量引发的记忆复苏?

没人给出答案。

但护工后来在日记里写道:

>“那一刻,我相信他真的看见了她。也许,在某个我们看不见的世界里,所有的告别都不是终点。”

某夜,桃枝梦见自己站在一片花海之中,四周全是蓝花,每朵花里都藏着一段声音。她听见金敏浩在笑,听见柳芭在唱歌,听见南宫俊的妹妹端着汤站在门口喊“哥哥回来吃饭啦”。

她走着走着,忽然看到一个小男孩蹲在花丛边,背影熟悉得令人心痛。

“金敏浩?”她轻唤。

男孩回头,眼神清澈。

>“我不是死了。”他说,“我只是变成了你们还记得的样子。”

梦醒时,晨光初现。

桃枝起身推开窗户,风带来远方城市的喧嚣,也带来了某种更古老的东西??

那是人类最初的语言:哭泣、欢笑、呼唤与回应。

她深吸一口气,对着空荡的房间,轻声说:

“我在这里。”

窗外,一只蓝翅鸟掠过天际,翅膀划过的轨迹,像一道未完的旋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