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 > 第25章 有这么防同志的吗(求追读)

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 第25章 有这么防同志的吗(求追读)

簡繁轉換
作者:最能编的狗牙根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5 15:24:52 来源:源1

第25章有这么防同志的吗(求追读)(第1/2页)

馆长办公室内,老张一个劲地喝着茶,忽然倒了几下,发现里面没有了,于是生气地将茶杯放在了桌子上。

过了一会儿,才抬头说道:“一民,你知道咱们文化馆是多好的工作吗?多少人想来都来不了,前阵子很多人给我打招呼,都被我给拒绝了。

咱们这里的作家职业化,你来了,你可以静下心写作。你要是想采风,可以,我批准,你可以不来办公室,待在你们生产队也行,工资照发,还给采风补贴!”

老张一脸期待地看着刘一民,实在想不到站在自己面前的这个年轻人,为什么不愿意来文化馆工作?这是他当馆长以来,第一次被人拒绝。

隐隐的又有点失望,觉得刘一民这是趁机在给他提条件。

“老张,你别激动!”刘一民赶紧说道。

“我能不激动吗?”老张的手都是颤抖的。

“我是因为参加了高考,过一阵成绩就要下来了,考上后我是得去上大学的。”刘一民快速地解释道。

“你参加了高考?也对,你才22岁,高中毕业,是应该参加高考!没事,高考吧,成绩还没出来,咱们可以先入文化馆,户口转着也快。

一民,高考不是你想象的那么容易,去年咱们县一个都没有。当然,我还是很希望你考上的。大学当然比文化馆有前途,不过,你也得做最坏的打算对不对?”

老张的眉头终于舒展了,嘴角都忍不住翘起来,但还是忍住了。他不知道刘一民高中学习怎么样,但是打心眼里觉得,汝县今年也不会出来大学生。

听县中学的校长说了,去年的考题很简单,整个汝县愣是一个都没考上。革委会主任大发雷霆,汝县的教育在整个地委算是好的了,整个革委会信心满满,结果是个鸭蛋。

“老张,我觉得这太麻烦了,成绩马上出来,不急这一会儿,我觉得我的希望很大。”刘一民无奈地说道。

“年轻,还是年轻!不过你既然这么说了,我答应你。只要你想来文化馆,随时能来。另外这阵子你也不要回去了,就在文化馆当个临时作家,我让后勤给你在后面宿舍找个房间,每天补贴两块,算下来比正式工的工资还高,怎么样?”

老张心里已经盘算好了,只等到时候成绩出来,成功将刘一民拉进文化馆。年轻人不懂文化馆的好,等知道了就急着进。

“老张,补贴一块就行,不过有没有自行车票,我看咱们文化馆的自行车几乎是人手一辆,我也想买辆自行车。”

“自行车票我来想办法,两天内。另外,两块钱补贴不变。”

刘一民高兴地说道:“痛快,难怪咱们文化馆的同志们每天上班乐呵呵的,真是火车快不快,全靠车头带。”

“抓点紧,争取再写一篇,诗歌也行。”老张迫不及待地说道。

他想让刘一民以文化馆为作者单位发表一篇,这样整个文化馆都跟着增光。他不知道怎么回事,眼皮开始一跳一跳的,总觉得眼前这个年轻人在这儿待不太久。

这种感觉让他非常不舒服,给刘一民找个办公位后,就扛着锄头修理花园去了。刚才下暴雨,不少的地方被冲毁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5章有这么防同志的吗(求追读)(第2/2页)

“还是花花草草让我省心,哎呦,怎么给冲倒了?这雨也太大了。”

老张刚想埋怨几句雨大,却又想到刘一民说的旱情。不由得思索了起来,自己是不是离人民太远了?

暴雨来的也快,散的也快。只剩下稀稀拉拉的小雨滴,不过看样子,过一会儿还会再下,因为乌云还没有散去。

果然,中小雨一连下了两天,整个汝县的旱情得到了缓解,也没有引发山洪。

8月10日,随着第8期《人民文艺》的持续销售,《驴得水》这篇小说也越来越被更多的读者所熟知。报纸上对《驴得水》的评论慢慢地多了起来,都是从各个方面进行分析的。

这本小说跟一般的通俗小说不同,很多人第一遍并不能完全看懂。但是当读到崔道逸的评论后,便立即豁然开朗,原来还能从这个角度进行分析。

但是一看报纸,哦豁,这方面也能分析?

于是在读者心中,开始慢慢地形成了一个门槛,那就是能不能看懂《驴得水》这篇小说,能看懂的人滔滔不绝地说自己看这本小说的感悟。

没看懂的为了避免被人认为自己看不懂,于是产生了从众行为,也谎称能看懂。甚至看不懂的人,往往更积极地推荐这本小说。

这不仅仅是在《驴得水》上面出现,在很多批判小说上也会出现,在社会的其他方面,其他现象中也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体现。

跟其他小说不一样的是,《驴得水》还带了喜剧化的写作手法,也收拢了一大批此类的读者。

《人民文艺》编辑部开始陆续收到读者来信,不过写的有深意的不多。崔道逸本来还准备找到几篇好的读者来信刊登一下,看后作罢了。

或者只能看看之后,有没有更深入一点的读者来信。

“老崔,这篇《驴得水》可是给咱们这期杂志的销量立了大功,不少同行都向我打电话了解这位作家是谁,还祝贺我们拿到了好的稿子。

你立即给刘一民同志发一封约稿函,说咱们全社期待着他的下一篇作品。还可以告诉他,如果有意的话,可以参加咱们《人民文艺》创办的作家培训班。”

张广年激动地说道。

“行,我这就给他写信。”崔道逸点了点头,就是张广年不说,他也正准备写信。

《燕京文艺》杂志社也多方面打探刘一民的消息,他们也想发约稿函,可惜不知道地址。编辑周燕如还去《人民文艺》打探了几次,愣是没打听出半点口风。

“《人民文艺》编辑部都是保密局出身是吧,一个个保密工作做的那么好!”周燕如生气地说道。

“老周,消消火,可不能这样说,老张他们可都是老革命了。”《燕京文艺》编辑部的编辑章德凝说道。

周燕如接过章德凝递过来的茶杯:“我周燕如也是老革命了,在边区的时间不比他们短,有这么防同志的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