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 > 第35章 这样写一定有他的道理(求追读)

第35章这样写一定有他的道理(求追读)(第1/2页)

午休过后,刘一民去供销社买了点东西,让李兰勇帮自己带回家给刘福庆和杨秀云。这些票都是他从文化馆的同志手里面悄悄买来的,他们有的需要钱应急,刘一民刚好目前不缺钱。

三百六十元的小说稿费买完自行车还有将近一百八十元,加上诗歌的稿费,除去其他花费还有两百元。当务之急是将这些东西变成物资,来改善家里面的生活。

换来的票大多数是副食品票,像布票这种根本没有。一年国家发的几尺布票,做条裤子都不够,谁家都缺布票。布票定量之初是每人16尺,后来变成了三尺六,只能做一条裤腿,两个人的布票七尺二寸够做一条裤子。

不是穷的吃不上饭了,没人拿布票换。不过他买了很多方巾,妇女用的方巾不需要布票,杨秀云可以用线把方巾缝起来缝成大块布,做被套也不错。

“看见没,张梅佳刚才看你的眼神?”走出供销社后,李兰勇兴奋地说道。

“真没注意,光顾着选东西了,这些汽水你到时候路上喝,回去的时候慢点,我估计过几天也要回去了。你给我爹娘捎个话,家里缺什么东西的话,就用大队的电话打到文化馆,到时候我带回去,电话直接转接到文化馆创作组就行。”

刘一民整理了一下李兰勇的军绿色挎包,将汽水放好,不至于骑自行车的时候掉出来。

“张梅佳看到你这幅样子,估计都不敢认你了。我刚才看到她一直在往这边瞅,我还去给她打了个招呼,让她远远地参观了一下你买的崭新凤凰。”

革委会的供销社很大,张梅佳负责的是其它的柜台,刚才买东西的时候并没有碰面。李兰勇趁着刘一民挑东西,特意跑过去炫耀了一番。

刘一民无奈地朝后看了一眼供销社的大门,正好碰到张梅佳朝这里张望,对方想说点什么,又没说出来。

“好了赶紧走吧!”

“我现在才知道你当时说不是一个世界的人是什么意思!”李兰勇跨上自行车,冲着刘一民摆了摆手。

刘一民又看了一眼供销社,也不知道上次张梅佳是怎么得罪李兰勇了,让他在心里面记了这么记了这么久。

回到文化馆,老张还没有回来,刘一民跟大家打了一个招呼就开始坐在凳子上准备写作。下午的太阳刚好直射进办公室,不一会儿,手腕处的汗水就将稿纸弄得脏兮兮的。

下午四点左右,老张脸色不太好的将刘一民叫了出去,院子里还站着一穿着白色短袖衬衣的中年男人,双手提着黑色的包,戴着眼镜,不时地抬一下手腕看看时间。

“一民,这位是咱们地区的文化馆同志,秦逸德同志,他想见见你,顺便征求一下你的意见,有没有调入地区文化馆的意愿。你要是....”

“老张,这就是刘一民同志吧。”秦逸德打断了老张接下来的话,紧紧地握住了刘一民的手。

“你好。”

“你好你好,刘一民同志,你的《驴得水》我们都看了,写的非常好。地区文化馆的杨馆长知道后,特意让我过来一趟,他最近忙着《牡丹》杂志复刊的事情,没时间过来。你有没有兴趣调入我们文化馆,地区的文化馆的条件肯定是要比县里面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5章这样写一定有他的道理(求追读)(第2/2页)

秦逸德一边打量刘一民,一边激动地说道。《诗刊》下期还没有发售,秦逸德还不知道刘一民还会写诗歌的事情。

“老秦,你怎么说话的,我们县文化馆怎么了?还得看一民的意见,县文化馆离家近,要是到了地区,回家不方便。”馆长老张在旁边开口道,紧张地盯着刘一民。

他从革委会回来见到刘一民的时候,心态开始纠结,的确能去地区肯定要比县里面好,可又舍不得。

刘一民看了一眼馆长老张,接着说道:“秦同志,我想老张同志没给你说我的情况,我参加了今年的高考,就算是要进文化馆,也得等高考成绩下来之后了。”

秦逸德看了一眼老张,显然老张没给他说这个情况,过了许久才说道:“原来是这样,刘一民同志,我们随时欢迎你的到来,那等高考成绩出来后,我们再联系你!”

聊了一些文学上的事情,秦逸德才一脸惋惜地离开了文化馆。

老张表情复杂地看着刘一民说道:“一民,文化馆的工作其实也不错,实在不想的话,也可以推荐你到咱们省作协当专职作家,其实作家写的好了也很有前途,没必要非得上这个大学。”

“老张,我很有信心,考都考了,总不能不去上吧!”刘一民笑着说道。

老张手背在身后,手指转了许久,最终想说的话没忍心说出来,只是说道:“那行,还是等成绩下来吧!”

刘一民看了一眼老张,今天的老张有点奇怪。

不过刘一民没有跟秦逸德去地区,老张还是很开心的。跑到无花果树下,摘了一篮子无花果送到了创作组。他种的这些果树,都是文化馆员工的福利,果子结的多了,每人回家都能分不少。

......

8月27日,《诗刊》编辑部内,邹获凡一上班就看到了刘一民的来信,诧异地说了一句:“写的这么快?”。

诗人写诗和作家写小说都要有灵感的,有时候几个月不见写一篇,这短短一个月的时间,投了两篇?

“谁啊,老邹?”

“写《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刘一民,又写了一篇。”

“可能是存的稿子吧,我看看这次写的怎么样?”编辑部的人一听,立马围了过来,自己桌子上堆积成山的稿子也不管不顾了。

在大家的期待的目光下,邹获凡缓缓地撕开信封,这动作把旁边的编辑都看急眼了,恨不得亲手上去给拆开。

“快点吧,老邹,急死我了!”编辑们纷纷开口说道。

邹获凡嘴角一勾,笑呵呵地说道:“别急,别急。”

等一张稿纸摊开后,所有人都傻眼了,甚至邹获凡以为自己看错了,摘下眼镜,揉了揉眼眶后再次戴上。一张大稿纸中间写了三行字,一行是标题,只有两行是内容。

“怎么这么短?”有编辑不可思议地问道。

“别急,再看看,刘一民这样写一定有他的道理,我们再认真看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