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 > 第43章 燕京文坛期盼着(求追读)

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 第43章 燕京文坛期盼着(求追读)

簡繁轉換
作者:最能编的狗牙根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5 15:24:52 来源:源1

第43章燕京文坛期盼着(求追读)(第1/2页)

目前高考是整个社会热议的话题,但关于高考的作品还没有。张广年已经能够想象到,将知青和高考结合在一起的《高考1977》发表后会引来多少人的热议。

学生一直是文学杂志的主要受众群体之一,读者正在参加轰轰烈烈的高考,文学怎么能够缺席呢?

“他在书里面写高考,但也没有完全写高考。写知青初到时和社员产生的矛盾,写社员对知青的帮助。这成为这群城里面的孩子,在下乡的时候感受到的久违的温情。久经磨难的岁月里,在我们身边也总会发生温暖的事情。

最后通过高考,有人离开,但最终也有人留下,国家的大势和个人的选择相互交织。不管什么岗位,都是在为国家做贡献。”

崔道逸端起桌子上的白开水,像是在品味一杯回味无穷的好茶。

张广年一句话,又将崔道逸从小说中拉回了现实:“老崔,上次写信邀请刘一民同志来燕京的事情怎么样了?”

崔道逸放下了茶杯正色道:“还没有收到刘一民同志的回信,估计他已经看到信了,回信应该也在路上。”

“写信太慢了,以后跟刘一民同志的通信,可以选择拍电报!写信一来一回的时间太久,时间全都耽误了。”张广年沉思道。

“行,我一会儿去扒拉一下我收到的信,这几天收到信太多了,光给我个人的都有几捆,看不过来了!”

“这是好事儿,说明大家对文学的热情又上来了!”张广年开心地说道。

崔道逸点头离开,张广年又将他叫了回来,眼睛中露出狡黠的目光:“要不咱们就告诉他需要改稿,不怕他不来!”

“这稿子还需要改?老张,改稿我看就没那个必要了吧!”崔道逸诧异地说道。

随后又反应了过来,张广年这是想办法让刘一民来燕京,只是说道:“我先去找找信!”

刘一民的回信和稿子实际上几天前就已经到了,被一封封投稿信给压到了下面,崔道逸今天才翻到投稿信。

过了一会儿,崔道逸终于从信山信海中找到了刘一民的回信,累的他满头大汗。看完刘一民的回信,崔道逸傻眼了!

这么年轻?刚参加高考?燕大的师弟?

接受了现实后,崔道逸勾起了嘴角,师弟啊,这以后约稿可方便多了,师兄的面子得给吧!

崔道逸将事情汇报给了张广年,张广年也深感意外,不过想到燕大马上开学,到时候再见也不迟。

.........

《诗刊》编辑部内,邹获凡也收到了刘一民的信,对着编辑部内的众多编辑感叹道:“还想让刘一民参加培训班,这还参加什么?有什么培训班能比燕大更好!”

“刘一民同志考上燕大了?”其他的编辑诧异地转身看向邹获凡。

“对,信上说开学后来燕京!”

“了不起,今年我们筒子楼不少家属子女都参加了高考,有的考的还不错,但还没有人能考上燕大!”有编辑感叹道。

“能考上大学都不错了,不过刚恢复高考,很多家庭都还没意识到高考的重要性,初中毕业不让考高中,非得上中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3章燕京文坛期盼着(求追读)(第2/2页)

“正常,初中考中专出来就是铁饭碗,上了高中不一定能考上大学,人家从实用性上考虑也没什么错!”邹获凡说道。

“可惜不能早一点见到刘一民同志,真想看看这位年轻的诗人和作家怎么样!”

有编辑摇了摇头,颇为惋惜,接着转身看起来了自己手头上的稿子。

本来编辑部随着刘一民的这封信对刘一民的讨论要告一段落,过了一会儿,几名不速之客的到来再次打破了编辑部的平静。

赵振凯、姜世卫、食指三人先后来到了《诗刊》的编辑部,赵振凯和姜世卫就是北島和芒可,两人刚取了这两个笔名。

他们拿着《诗刊》杂志走进编辑部是因为在《诗刊》上看到了刘一民的诗歌,对刘一民非常感兴趣,想来编辑部多了解了解。

当得知刘一民考上了燕京大学,几人的兴趣就更浓了,他们迫切地想要认识一下刘一民。

“真想见一见,能写出《一代人》这种经典诗歌的作者!”北岛感叹道。大多数人更喜欢《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但北島和芒克觉得《一代人》写的更好。

而且两行诗歌,风格极为大胆,当他们看到的时候都吃了一惊,写两行也行?

看了半天后,才笑着说道:“写两行还真行!”

芒克认真地询问北島,问他能不能写出类似的诗歌,北島没有直说,只是说自己要写的话有点难度!

间接承认自己写不出来,北島在诗坛成名已久,自然是要面子的!

“燕大要是不开学?咱们就见不到刘一民同志了?”食指悲伤地说道。

邹获凡看了一眼食指,10月份再见也用不着这么悲伤吧!

食指的脸上带着一丝病态的苍白,邹获凡想到食指刚写出来的《疯狗》诗歌,觉得食指这个诗人带着一丝不属于普通人的疯狂,或者说他有不被世人理解的偏执。

毕竟是,被燕大医院确诊过精神分裂的男人!

“老邹,你给刘一民同志拍一封电报,就说我们都想见见他,看能不能尽早来京!发电报的时候带上我的名字。”北岛说道。

芒可:“还有我!”

食指:“加上我!”

“看来是民心所向,老邹,你就再发一封电报,打电话给崔道逸,再加上他的名字。咱们就说,燕京的文坛期盼着刘一民同志的到来。

让我这小老乡提前来燕京,也能熟悉一下燕京的环境。”葛落笑着说道。

邹获凡看着一脸期盼地众人,感受到了一种使命在肩的感觉,于是重重地点头:“我这就给老崔打个电话,《人民文艺》肯定也想他来。”

邹获凡跟崔道逸打电话表明了编辑部和几名诗人的意思,北島他们崔道逸也都认识,所以很利索的在电报上加上了自己的名字。

“崔道逸,三个字,拍电报是两毛一分钱,记得给钱!”邹获凡调侃道。

崔道逸揶揄道:“《诗刊》这么小气?不行的话这钱我们《人民文艺》全出了!”

“那行!我算算多少钱,一会儿给你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