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 > 第24章 你一定会成为一个伟大的作家 求

第24章你一定会成为一个伟大的作家(求追读)(第1/2页)

在文化馆门口站了一会儿,无奈之下刘一民又回到招待所睡了一个回笼觉。昨天晚上他睡的很晚,一直在想做报告的事情。

这不算太为难刘一民,他的前世学的是汉语言文学,对每个时代的文学思想和创作都比较了解。作报告更多的务虚不务实,讲一些大家不明觉厉的经验,听一听台下的热烈鼓掌。

既然文化馆这么真诚,那就先给汝县的文坛上一课!

躺在床上刚睡着,轰隆隆的雷声就将他给震醒了。还没来得及从云层钻出来的太阳此刻被挡在了厚厚的乌云后面,雷声逐渐开始密集。

明亮的天空开始逐渐暗淡了下来,街道上看起来就跟傍晚一样。

“可千万别是一阵暴雨!”刘一民喃喃道。

暴雨来得快,走得快。而且由雨太猛,容易冲垮土地,带走表面的养分。加上麦积大队基本上都是山地,一场暴雨地里面存不住什么水。

还是是连绵的中雨,最能解决整个汝县的这场大旱。

刘一民背上挎包朝着文化馆跑去,等一会儿下雨再去就来不及了。好在文化馆已经开门,只不过依然没有什么人。

难怪余桦当牙医的时候就想来到文化馆上班,这里的人是真懒散。余桦第一天上班故意迟到了两个小时,到了单位发现自己竟然是第一个到的。

当时他就觉得这单位来对了。

此时对于刘一民来说,他有同样的感慨。只不过,他注定不会在这里,他高考学校报名表都已经填好了。

大概过了半个小时,不少人骑着自行车风风火火的冲进了文化馆的大院,一边停车,一边心有余悸地抬头看了看乌云密布的天空。

“幸亏来的早,要不然来的时候说不定这雨就砸身上了!”

“我看不会下,雷声大雨点小!”

“你知道什么?气象部门早就说了,这次有大雨,革委会的人都在大楼里面待命,旗杆上的小绿旗挂了多少个了,还有小黄旗,革委会的人都在准备防洪。”

几人正说着话,忽然察觉到了异常,雨点重重地砸在了他们的身上,刚开始还是稀稀拉拉的,紧接着越来越密集,文化馆房顶的瓦片被打的啪啪响。

“人都来齐了吧。”老张拍了拍自己微湿的中山装,数了数创作组这些人,一个不少全部到齐。

“一民,接下来你给馆里这些人讲讲你的创作经验,你要是没准备好,过几天也行。”老张拍了拍刘一民的肩膀,生怕他临时怯场。

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确实有点仓促。

“老张,没事,我随便讲一讲,如果有不对的地方,也欢迎大家指正。”

创作组的办公室有一个黑板,刘一民在上面刷刷写下:“文学作品的根!”

正准备开讲,门口响起了敲门声,老梁举着伞推门走了进来,站在门口笑着说道:“馆长,一民,我们曲艺创作组和文物保护组的同志们,也都想过来听一听。”

“让他们都来,难得有这次学习的机会。”老张有点意外,平常开会可没见这些人有这么大的积极性。

老张说完,外面涌进来了十几个人,顿时宽敞的办公室变得逼仄了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4章你一定会成为一个伟大的作家(求追读)(第2/2页)

大家稀奇地打量着刘一民,又低声讨论几下,暗道这也太年轻了!

“小伙子,文学的根是什么意思?”老李轻哼了一声,一个年轻人,也未免太狂妄了。

刘一民绵里藏针地说道:“老同志,你别急,我慢慢给大家讲,讲完后,有的是讨论的时间!”

昨天就看见这个老头一脸不服气,没想到今天率先找自己的茬!

“咳咳!都静下来,好好听一听,有本事也在《人民文艺》上发表文章。”老张有点生气,他是真生气了,老李平常发发牢骚也算了,今天一开始就挑刺。

刘一民冲着老张微微一笑,开始讲道:“提起文学这个词,普通人就会觉得这个词很高大,离自己很远,我相信在座的各位也这么觉得。

生活中,只要沾一点‘文学’,就会有人觉得自己跟普通人不一样,自己是一个作家。但我想说,‘文学’应该是很土的,文学作品的写作应该贴近人民群众、贴近实际生活。它不是空中楼阁,它不能靠凭空想象。

这也就是教员说的那句‘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问题。’我们的作品想要有生命力,就必须扎根人民群众。

我们要知道我们的作品是给谁看的,是给人民群众看的,这就是文学的根。有的作家写作用词要用别人看不懂的,觉得看不懂的才是高级的。

实际上写小说,语言要平实,要通俗易懂,要让读者觉得自然,简单的语言也有力量,甚至它能让读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能成功将读者的情绪代入到小说里面,这才是成功的小说。

外面下雨了,很多同志在抱怨可能中午回不去了。但作为农民的儿子,我从这场雨里面看到了社员们的欢呼还有愁。欢呼的是地里面的庄稼有救了,愁的是怕暴雨冲毁了庄稼。”

“我认为要想写好小说,坐在这间办公室里面是没用的,需要下去,到人民群众中去看一看,或许会有不同的灵感。

我相信各位也采过风,但很多作家采风是以一种局外人的眼光去看的,没有真正想过,那些社员心里面是怎么样想的,他的背后故事。

以一种局外人的目光去批判或者赞扬,能写出什么好文章呢?只能是无病呻吟和矫揉造作!”

“哗啦啦啦!”办公室里面的掌声如雷,一时间将外面的雨声都给掩盖了。

“题材的选择,文章好不好不仅在于文笔,也在于题材。题材也就是角度,这些角度可以大,文章合为时而著,为时代写作。也可以小,小到生活中的一点一滴,我来咱们文化馆满打满算不到一天,我就觉得有很多可以引申的故事.....”

老张看着毫不怯场的年轻人,光这一份从容就已经超越太多的年轻人了。

等到演讲完毕,老张站起身大声地说道:“一民,你会成为一个伟大的作家的,我现在邀请你加入文化馆,只要你同意,你的工作和户口馆里面立马去办。”

“这样的年轻人,必须吸收到咱们文化馆!”

“小小年纪,见解不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