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 > 第18章 没这号人啊(求票求追读)

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 第18章 没这号人啊(求票求追读)

簡繁轉換
作者:最能编的狗牙根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8-15 15:24:52 来源:源1

第18章没这号人啊(求票求追读)(第1/2页)

刘一民打开盒子,一块崭新的手表展现在眼前。表盘中间写着“中国沪市”四个字样,指针哒哒哒的转动着。

“快戴上试一试!”刘一国笑着催促道。

旁边的杨秀云和刘福庆也围了过来,盯着刘一民掌心的手表,手表这高级玩意儿只见别的领导戴过,他们还真没有如此近距离接触过。

“哥,这太贵了。我不要,还是你戴吧。”刘一民赶紧说道。

这块崭新的沪市牌手表120元,妥妥的高级货。刘一国一个月的工资大部分都寄了回来,刘一民想不到他哪里有钱买表。

就算是钱没寄回来,也得攒好几个月才能买一块。最重要的还是工业票,工业票比自行车票稀缺多了,甚至到不了下面,就被上面关系户给拿走了。

“哥一个挖煤的,戴这个让人笑话,你不一样,你现在是作家。本来你当老师的时候,哥就想攒钱给你买一块,但当时没票,也没啥钱。”

见刘一民不肯戴,刘一国直接动手帮刘一民戴在了手腕上,然后在老两口眼前晃了晃:“爹娘,一民戴着好看吧!”

“老大,这得多少钱啊!”杨秀云问道。

刘一国没有说价格,只是说:“不贵。”

“娘,手表买一块得120,关键是没票。”刘一民说道。

刘一国骄傲地说道:“前阵子评挖煤能手,我得了第一,这票就是矿上给的奖品。爹娘,一民,你们不知道,那些十几年的老矿工,也挖不过我。”

刘一国拿到工业票,很多人都想花高价给买了去,但刘一国硬是没有卖。找人借了20块钱,给刘一民买了一块表。

他平时留的钱,花不完,再加上额外加班,矿上给点补助,总算是将120块给凑齐了。

刘一民心疼地说道:“哥,我把钱给你吧,我也有钱,我稿费挣了360元。”

“这么多?”刘一国惊讶地说道。矿上的文书告诉他,投稿有稿费,但一般新人拿到的稿费标准是很低的。

文书在矿务局的报纸上发文章,一次才一两块钱。

刘福庆用大队的电话给矿上打的,当时周边有人在,自然不好意思说拿到了多少钱,他深知财不露白的道理。

汝县的生产队,大队部基本上都是通了电的,从公社拉了广播线,大队部门口的木棍上挂着两个大喇叭。

电话线也是通过广播线接的,只不过打的时候会发出滋滋的响声。早上晚上按照规定将线路切换到广播状态,期间不能打电话。

“所以老大,这表的钱老二该出。”刘福庆笑着说道。

刘一国宠溺地用手摸了摸刘一民的脑袋,没想到一眨眼自己这个弟弟也能给家里挣钱了,看向二老说道:“爹娘,这是我送给一民的,弟弟跟当哥的谈钱,那算什么事儿?”

杨秀云赶紧去做饭,又是烙馍,刘一国撕开大口大口地吃着。刘一民看到他的手因为常年接触煤,掌纹缝里面积攒着洗不掉的黑印子,时间久了黑色素还会沉积到表层的皮肤里。

在家里待了半天,刘一国就要匆匆离去,到矿上休息一两个小时,晚上还得继续下井干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8章没这号人啊(求票求追读)(第2/2页)

刘一民急匆匆地借来李兰勇的自行车,准备将刘一国送到矿上。

三矿就在城郊,跟去县城的路差不多,去的一路都是下坡。一路上两兄弟不断的聊着天,当得知刘一民这次高考也有把握时,刘一国笑的仿佛已经看到刘一民考上大学那一刻了。

“咱老刘家终于有人能走出去了,一民,你放心,你要是去上学了,我一定在家好好照顾咱爹娘,你在外边不用担心。

当然也别太大压力,别把自己绷的太紧了了。”

刘一国上过初中,当时想推荐上中专,但是没走成,后来才去的煤矿。

“哥,你要是想考大学,我帮你复习,刚恢复高考,考题不难。”刘一民一边骑车一边说道。

刘一国眼中闪过一道精芒,接着又暗淡了下来:“算了,都多少年没学了。”

经过公社的时候,刘一国让他在供销社门口停了一下,进去买了不少糖,走出来的时候一脸的肉疼。

“矿上那群人听说你当了作家,非让我请客,给他们带点糖吃。”刘一国虽然肉疼,但心里美的很。

刘一民暗道,自己发表小说的事情,这么快就要传的天下皆知了。

煤矿的宿舍里,煤味夹杂着脚臭味,打鼾声不绝于耳。刘一国将糖放下,又从床底下的柜子里拿出一双用黄色纸包着的解放鞋。

“一民,你试试,咱俩脚大小一样,你穿着露脚趾的解放鞋算怎么回事?”

刘一民试了试,呲着牙说道:“哥,太小了,脚趾顶的疼,没事,我到公社就去买一双新的。”

“那行,你赶紧回吧!”

等刘一民走后,刘一国看着手上的解放鞋,自言自语道:“没长个子呀,脚怎么还长了?”

忽然有矿友醒来,看到正准备休息的刘一国,揉着眼睛半睡半醒地问道:“一国回来了啊,你弟写的什么小说?”

“名字叫《驴得水》。”

“哦,驴是得喝水。”说完,又躺下呼呼大睡了起来。

8月3号,《人民文艺》1978年第8期杂志正式发表。杂志通过《人民文艺》的各个渠道出现在各地的书店、报亭和个人订户手上,刘一民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了全国读者的视线里。

邮递员将《人民文艺》杂志送过来的时候,兴奋地看着刘一民说道:“一民,快看,有没有你的小说?”

刘一民笑着翻开,果然在第10页看到了《驴得水》三个大字,下面用小字写着【作者:刘一民,豫省汝县】

接着往后翻,果然看到了崔道逸为《驴得水》写的评论,题目为【《驴得水》——荒诞怪异的讽刺文学,用戏剧化笔法直面人性】

“一民,继续努力,我希望以后能经常给大家送你的文章。”邮递员高兴地说道。

与此同时,汝县文化馆内,馆长老张正疑惑地看着杂志上的名字,眉头皱得越来越紧,没听说过汝县有这号人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