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 > 第21章 去县里作报告

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 第21章 去县里作报告

簡繁轉換
作者:最能编的狗牙根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8-15 15:24:52 来源:源1

第21章去县里作报告(第1/2页)

“加快速度,尤其是大队里面的小伙子,干活还不如这些老人。这点活才到哪儿?我们以前学大寨,去出工建水库的时候,可比这累多了!”

李大山冲着揉肩膀的刘一民几人喊道,接着又指挥着众人赶牛。上坡拉水拉的太多,牛又干的活太久了。拉水上坡的时候,牛停到路中间,鞭子赶着一动不动。

刘福庆眉毛拧成了一团,看着牛屁股后面的血道子,心疼地对李大山说道:“大山,不行啊,人不歇可以,牛再不歇我怕累出病来。”

三队的小队长韩少民也说道:“是啊,支书!咱队里面就这几头牛和驴,要是累死了,公社追究下来,咱们是要担责任的!”

也有一些懒汉盼着牛累死,这样家家户户都能分到一些牛肉吃。

李大山正准备说话,扭头瞥见后面一社员后面跟着三个推着自行车的陌生人。

低头思量了一下,暗道莫不是公社派到支援抗旱的干部?于是赶紧走上前,激动地握着老孙的手说道:“欢迎欢迎,你们是下来支援的干部吧,我是麦积大队的大队支部书记,我叫李大山。”

老孙一脸愕然地扶了扶眼镜,看向旁边带路的社员,汗水流过他的眼眶,一时间视线有点模糊。

“支书,搞错了,他们不是来支援的。他们也是作家,来找一民的。”社员赶紧说道。

“啥?”李大山一时没明白过来。

老孙急忙说道:“同志你好,我们是县文化馆的,我们想请你们大队的刘一民同志,去文化馆为我们做一场报告。”

“作报告?”

李大山知道作报告,他上山剿匪的受伤,受伤恢复以后也到公社和县委都做过报告。前几年农业学大寨的时候,他们成功将坡地改造成了梯田。

又将枯叶河的两边的地块挖了引水渠,让这些地变成了水浇地。因此受到了县里面的表彰,专门在革委会的四干会上做了报告,介绍了麦积大队的学大寨经验。

那时候的他,戴着红花,在县人民电影院的主席台上,意气风发。革委会的领导干部,挨个跟他握手。

一民这么年轻都赶上自己了?也能去作报告了?

李大山头皮有点痒,狠狠地挠了挠自己那被汗水浸湿的头发。

“对,刘一民同志在《人民文艺》上发表了一篇小说,您知道吗?”

“对,我知道,写解放前公社旧学校的驴。你说说这孩子,咋不写一写我们生产大队的驴,这样我们大队就在全国闻名了。”

这件事情李大山几天都没想明白,咱们大队的驴也能干啊,拉磨拉的好的很。

“咳咳!”老孙和身后的小刘小王都被李大山的话呛的剧烈的咳嗽了起来。

“老同志,你们是身体不舒服?”

“没有,没有,支书同志。刘一民同志的这篇文章打破了咱们县文学界的记录,我们文化馆的馆长十分重视,希望他能够去文化馆给我们介绍介绍经验,提高一下文化馆的整体写作水平。”

李大山听罢,热情地拉着老孙朝着干活的众人走去,指着正在想法偷懒的刘一民说道:“你看,就那个就是一民,我看着长大的,我就说这小子从小看着就有出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1章去县里作报告(第2/2页)

“一民,我爹正在指着你呢,赶紧起来干活!”李兰勇低声说道。

刘一民喝了一口汽水,抹了抹嘴:“我才不怕你爹,你爹还欠着我工资没给我!”

“一民,过来!”李大山扯着嗓子喊道。

“哎,来了,大山叔!”刘一民匆忙将水壶挂在腰上,赶紧答应、

正准备跑过去,李兰勇又说道:“一民,先别过去,水...水给我!”

“给给给给,喝死你!”

刘一民笑着将水壶挂在了李兰勇的脖子上,转身朝李大山跑了过去,李兰勇得意地喝了一口,才发现里面只剩一口了。

“一民,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县文化馆的作家同志,找你有点事儿,你们到树下聊,我先去干活了。”李大山踢了一脚还想在这里听一听的社员。

接着又冲着抬头看向这边的社员吼道:“赶紧干活,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能不能过个好年,就看咱们的了。公社说了,大雨不远了。”

李大山看了看没有一丝碎云的天空,猛地吐了一口吐沫,暗道这哪像会下雨的样子!

老孙三人看着眼前的年轻小伙子,皮肤黑的像是第三世界的友人,头上戴着的草帽边缘烂了一个窟窿,米黄色的背心紧紧地黏在身上,衣摆上还有几个像是被虫咬破的小洞。

裤子挽到了大腿根,腿上沾着河沙和黄土,解放鞋的鞋底都快掉了,跟普通的农民根本没有区别。

“你就是刘一民同志?”老孙难以置信地问道。

“你好,我就是刘一民。”

刘一民伸出磨出茧子的手,老孙一时间沉默了,这跟他想象的有点不一样,能写出刊登在《人民文艺》杂志上的作者,怎么着也应该是文质彬彬的样子,文人气息十足。

刘一民要是知道老孙怎么想的,肯定会让老孙试一试扁担担着两大桶水上坡浇地是什么滋味。

一担打碎生产魂,支书我是读书人。

“《驴得水》是您写的?刘一民同志,我叫王有文,文化馆的同志都叫我小王,但咱俩这个年龄差,你以后就叫我老王吧!”

“老王(吧),是我写的。”

“一民同志,你写的非常好,给咱们县争光了,我们文化馆的馆长听说后激动坏了,这么多年,我们汝县终于走出了一位在全国杂志见刊的作家,所以我们想请你过去做报告。”

老孙很快就认清了现实,急忙道出了此次过来的目的。

“作报告,好啊!”刘一民咧嘴笑道,拍了拍手上的灰,这水他真是担够了。

刘福庆和杨秀云得知刘一民要去文化馆作报告,高兴坏了。中午将老孙他们带回家吃饭,又给刘一民整理好了行李。

“咱一民真有出息,以前做报告都是支书,现在咱家一民也能去县上作报告,比你这个当爹的厉害!”杨秀云激动地说道。

刘福庆抽着旱烟蹲在门槛边笑着说道:“去县里也好,队里这些活实在是累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