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 > 第20章 你们跟一民比谁写的好?

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 第20章 你们跟一民比谁写的好?

簡繁轉換
作者:最能编的狗牙根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8-15 15:24:52 来源:源1

第20章你们跟一民比谁写的好?(第1/2页)

文化馆的人在老孙的带领下,迅速准备好东西,准备前往石岭公社访寻名为“刘一民”的作家。

临行前,老张亲自给几个人挂上水壶,对着他们语重心长地说道:“咱们是文化人,也是革命文人。现在文学界正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之势,咱们汝县的作家不能坐视,而是要参与进去。

你们的任务很重,下去后,一定要跟基层群众打好关系,不要总是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不要脱离了人民群众,这样你们的寻访工作,才能顺利。我跟馆里面的同志,期待着你们的好消息。”

老孙郑重其事地说道:“放心吧,老张,我们一定会完成任务。前几年下乡参加‘双抢‘,我就是在石岭公社那边的生产队劳动,我在那儿还是比较熟悉的。只要是石岭公社的人,我一定找到。

就怕不是石岭公社的!”

老张点了点头,他也怕这种情况,于是说道:“我跟馆里的同志会挨个给下面的公社通电话打探消息,你们一有消息,就给馆里打电话,”

三人听罢,推着自行车离开了文化馆,朝着石岭公社而去。

......

“哎呦,累死我了,背上都脱了一层皮。”李兰勇一屁股坐在树荫下,顺势就躺了下去,结果因为背上脱皮,被小石头硌的疼的龇牙咧嘴。

刘一民递给李兰勇一个水壶,李兰勇摆了摆手,他连喝的力气都没了。

刘一民冲着他眨了眨眼睛说道:“真不喝?”

李兰勇品出了一点不对劲,于是接过水壶,仰头就喝,接着一脸惊喜地看着刘一民,大口咕咚咕咚了几口。

“汽水?可真有你的,水壶里面装汽水,只有你能想的出来了。”李兰勇将水壶递给刘一民后,还不舍得舔了几下嘴唇。

“太热了,再这样下去,我要中暑了。”

今年天太旱,生产队里面种的玉米叶子都开始打卷了,有的甚至还叶片发黄。没办法,大队开始组织社员拉水抗旱。

整个队里就那几头牛,牛几乎是一天不停的在拉水,蹄子都磨出了血。其余的社员也不能歇着,要用扁担往地里面挑水。

即使如此,旱情依然没有得到缓解。最让人担心的事情是,枯叶河也快没水了,河里面的水主要是从山上下来的,旱了这么长时间,山上的泉眼早已经干涸了好几个了。

刘福庆这阵子整天愁眉苦脸,也只有想到刘一民的时候,脸上才会露出笑容。

“石岭公社的全体社员同志们,好消息,接上级气象部门通知,我县最近将有一场大雨,只要大雨一来,我们的旱情就会得到缓解。但是,我们不能等,老天不下雨,我们就要自己想办法,各生产大队要积极响应县革委会下达的抗旱指示。

我们要在困难的时候看到成绩,看到光明,要有战天斗地的勇气。妇女同志们,也要发动起来,总之发动一切能发动的力量。公社的干部,包括公社主任都已经参加了各地的抗旱行动。

团结起来,困难是暂时的,胜利最终属于我们。我们要一定要多打粮食,这样才能支援国家的现代化建设。”

大队的广播里一遍一遍的播放着公社的广播,广播完之后开始播放革命歌曲,一片火热的氛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0章你们跟一民比谁写的好?(第2/2页)

【大海航行靠舵手,万物生长靠太阳.....】

“一民,起来,带着社员们唱起来,跟着广播唱!”李大山披着中山装,站在一个小土包上,一边指挥大家干活,一边冲着刘一民喊道。

刘一民笑着拍了一下李兰勇的肩膀,疼的他又是龇牙咧嘴:“好了,你不是要当保尔柯察金吗?”

几天下来,刘一民黑了整整一圈,手上已经看不出来握笔的痕迹,手掌心也磨破了皮。晚上躺到床上,像初夜的死鱼一样一动也不会动。

杨秀云多次喊刘一民吃饭的时候,发现他早已经沉沉地睡去。

文化馆的老孙三人来到麦积大队的时候,已经是三天后了,他们在石岭公社找了好几天,几乎逛遍了整个石岭公社的生产大队。

本来想到石岭公社找到文化干事,好好了解一下。发现公社里面只有一个播音员和看门老头,问了才知道,其余的人都已经下去参加抗旱了。

好不容易用电话联系到了文化干事,文化干事指了一个生产队,到那儿找人。去了那人说是石岭公社北面的生产大队传的,具体的不知道哪一个。

三四十个生产大队,后经过大家添油加醋,传的鼻子不是鼻子,嘴不是嘴的。最终找到一个在麦积大队看过电影的,才知道是麦积大队的刘一民。

“你好同志,你们这儿有个人叫刘一民吗?”老孙看到一个社员,就像是看到了自己亲戚一样,激动地问了起来。

这几天下来,他们一脸风尘,晚上在公社打地铺,现在看着像逃难的。

“一民?我们队长家的孩子?”社员反问道。

“孩子?”老孙跟身后的小刘,小王对视了一眼,接着试探着问道:“有没有年纪大一点的刘一民。”

“你这老同志说话有点意思,我们麦积大队只有一个刘一民,今年应该是22了。年纪大点的,还真没有。”

“22?”老孙暗道,难道又跑错地方了?

“有没有一个作家叫刘一民?”身后的小刘不甘心地问道。

“作家?一民就是作家?稿子被燕京发表了,燕京你们知道吧?那可是我们的首都。你们说也奇了怪了,我们这山窝窝偏偏出了金凤凰。”社员得意地说道。

“还真是啊!”老孙吃了一惊,没想到刘一民这么年轻,还以为至少也要跟身后的小刘小王一样有三四十。

“你们是谁?你们难道也是作家?”社员打量了几人的穿着,疑惑地问道,接着右手的一伸,摆了个抽烟的姿势。文化馆的小王,立马递上去了一根烟。

老孙挺了挺胸膛,带着一丝自豪地说道:“我们是县文化馆的作家。”

“哦?你们也在燕京发过文章吗?能在燕京发文章,厉害吗?你们跟一民比,谁写的好?”社员饶有兴趣地问道,

老孙的笑容立马僵硬了起来,硬着头皮支支吾吾地说道:“发...发过。”

“发就发,又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你这老同志,心虚什么?俺们支书说了,现在不兴批臭老九了。”

老孙擦了擦鬓角的汗,也不知道是热的,还是怎么着的。

“走吧,我带你们找一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