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 > 第62章 得让全国年轻人看到(求追读)

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 第62章 得让全国年轻人看到(求追读)

簡繁轉換
作者:最能编的狗牙根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8-15 15:24:52 来源:源1

第62章得让全国年轻人看到(求追读)(第1/2页)

在70年代末的中青报,刘一民觉得他们是真敢说,比大报更敢说。上面的一些文章,真正做到了报社名字里“青年”这两个字。78年在各大报社和杂志的复刊潮流中,10月7日,也就是刘一民到燕大的第三天中青报复刊了。

复刊后第一篇文章就是批判所谓的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FD儿混蛋的文章——《家庭出身该沿袭吗?》

一时间引起了社会上的热议,也让很多人不满意。青年拿着中青报沸腾了,接下来的报纸上,每天都会出现各种各样关于青年问题的文章。或批判阻碍青年前进的条条框框,或鼓励青年们学习知识文化,积极参加高考、学习科学文化等等。

给中青报写信成了青年表达内心的困惑和愤懑的重要途径,据说现在中青报经常被各地年轻人寄来的信给堵塞门口,刘一民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崔道逸抬起手腕看了看手表,朝着南门的方向焦急地张望,约定的时间已经到了,中青报的小编辑怎么还不来?

“老崔,他们找我约什么稿子?”刘一民问道。

刘一民想到这里,内心一震,不会中青报要拿自己当剑吧!

“我也不知道,中青报这阵子做的很激进,年轻人无不以看中青报和向中青报投稿为荣。你作为青年作家,他们肯定想让你说点什么!”

一般的报社约稿是带着主题的,崔道逸暗道要是到时候给的主题太棘手,但凡看到刘一民有点抗拒,自己就出言帮忙阻挡一二。

崔道逸正想着,忽然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女生跑了进来,抬头一看正是中青报的小编辑。小姑娘额头上都是汗,跑起来的时候为了避免挎包乱晃,两只手死死地抓着挎包带。

“崔老师,不好意思,路上自行车坏了,我将自行车扔到南门,跑着过来的!”小姑娘将手在衣服上擦了擦,手心的汗水擦干净才伸手跟崔道逸握手。

“难怪,赶紧坐下歇会儿。”崔道逸心疼地说道,想起自己刚上班的时候,也是这个年纪。

小姑娘微微一笑,转头看向刘一民伸出手说道:“这位就是刘一民同志吧?”

“一民,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中青报的于佳佳,于佳佳这姑娘可是个要强的女孩子,复刊后进的中青报,约稿的劲头让当年的我都汗颜!”

“你好,于佳佳同志,我就是刘一民。”

于佳佳看着比自己不大的年轻人,紧张的心多少放下了一点。她刚约稿,劲头虽大,但有时候面对比自己年纪大的同志总是放不开。

进行了一场自觉流利但较为笨拙的寒暄之后,刘一民终于听清楚了她的来意。

“于佳佳同志,青年代表什么的我不敢当,只是比平常人稍微努力了一点点,青年代表实在是抬举我了。”于佳佳的一些彩虹屁,听的刘一民头大,这么重的头衔,不得压死他。

别人不说,就是燕大这群人不得喷死刘一民,写几篇文章就成当代青年代表了?谁还没写几篇,就算没他写得好,但青年代表这个名头自己也是争一争的。

崔道逸:“佳佳说的不错!小李白的名号,我在《人民文艺》都听说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62章得让全国年轻人看到(求追读)(第2/2页)

“你们确定要这篇稿子?”

刘一民手里拿着于佳佳递过来的《豫省日报》,是9月份的,上面转载了一篇文章《催人奋进新一代,天才作家刘一民为考生鼓劲》。刘一民纳闷,什么时候这篇文章被省报也给转载了!

“刘一民同志,你的这篇报告非常好,语言铿锵有力,文字催人奋进。写出了青年一代积极向上的昂扬斗志,我们豫省的同事将份报纸给我寄了过来,我看完之后当即决定来找你约稿。

给青年做的报告,怎么能不在中青报上发表呢?应该让全国的青年都听到你的声音,都振作起来,向前看,向着光明出发。”

崔道逸好奇地接过一看,又瞥了一眼于佳佳,难怪会给自己说是已经写过的稿子。看过之后崔道逸忍不住说道:“一民,你作报告是有一手啊,要是把你放到建国前,嘿,也是个拿喇叭的!”

煽动性太强了,追光的人必将光芒万丈,这句话念着可真提劲儿。

“由于这篇是报告,且是记者现场记载的,我怕记的有背离原报告的地方,所以今天来是想问问一民方不方便以这篇为基础,重新出一篇稿子。”

于佳佳说的很含蓄,但意思谁都明白,就是我们想要更好一点的。

“好,我尽量给润色一下,只不过寄信时间可太久。”

于佳佳急忙说道:“五天行不行,五天后我骑自行车过来拿!”

“行,只不过五天后过来自行车可得提前检查好,可别再坏了!”刘一民收起报纸调侃道。

于佳佳闹了一个大花脸,接着两人起身道别,崔道逸载着于佳佳离开燕大,准备带着她去修一下自行车。刘一民站在凉廊里,隐隐约约听到崔道逸教于佳佳如何跟约稿,如何跟作者沟通。

........

麦积大队,刘福庆从邮递员手里面接过包裹,上面显示是老二寄回来的。心想老二刚到燕京给家里已经拍过电报报过平安了,怎么又寄回来一个包裹。

喊着杨秀云一起打开包裹,里面放着两个信封,一个信封上写着“给兰勇”三个字,另外包裹里面还有一些家里稀缺的日用品。

“这孩子,到了燕京还惦记着家里面,咱在家里面啥都不缺,倒是他,也不知道一个人在燕京,能不能照顾好自己。”杨秀云埋怨道。

打开信封,里面都是刘一民在燕京拍的照片,老两口一张张的看了起来,看完后还会时不时地评点一番。

“一民也跟老人家合影了,你看后面的**真跟咱家挂的画像上一样!”

“他娘,你自己在这看着,我把这封送给兰勇。”

“行,这照片咱家得挂起来!”

李兰勇接过信,美的鼻涕都冒了出来,里面还有刘一民在**给他寄来的领袖像章。

“福庆叔,爹娘,以后我也得去一趟燕京看看**,照片上的**就这么好看,到燕京看,肯定更好看!”

读者老爷们,打劫,快交出你的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